陳有蘭溪

陳有蘭溪布農語:Kunhukan[1]),古稱丹柳蘭溪臺灣話),是位於台灣南投縣的一條重要河川,為濁水溪最長的支流,發源地為玉山北峰東側的八通關,該處有著名金門峒大斷崖, 並以八通關高屏溪主流荖濃溪為界,陳有蘭溪流經於地利地峽匯入濁水溪,河長42公里,流域面積448平方公里。流域主要居民為布農族

陳有蘭溪
自頂崁遠眺陳有蘭溪的縱谷地形。
前方所見的溪谷與河床是濁水溪。
流域
流向濁水溪
源頭 
 - 位置金門峒
 - 海拔2,900(9,514英尺)
面積448平方(173平方英里)
流經国家 中華民國臺灣
位置南投縣
本貌
長度42(26英里)
平均流量2,500 m3/s(88,287 cu ft/s)

地理概要

陳有蘭溪集水區內匯集玉山北坡面、阿里山山脈東坡面與郡大山脈西坡面之水朝北流,為一斷層線縱谷。流域呈狹長形,主流由南往北流;支流分別由東、西兩側山地平行注入主流。西岸共有20條支流,其中兩大支流為和社溪沙里仙溪,其又分別擁有11條及7條次支流。東岸共有23條支流,其中以郡坑溪十八重溪規模較大。[2]

陳有蘭溪共有16座沖積扇,生成約在全新世,海拔逾1000公尺就有兩座,分別位在沙里仙溪的烏乾坑溪沖積扇、和社溪四區溪扇(愛玉橋附近),都是典型的溪谷型態沖積扇,但面積較大者,逾1平方公里有三座,分別是阿里不動溪、筆石溪與郡坑溪等沖積扇。[3]

陳有蘭溪向源侵蝕的狀況很劇烈,河水沙含量高,沙土沉積量亦高。[4]

陳有蘭溪流經南投縣信義鄉水鄉兩個鄉鎮。目前當地的農產品以葡萄為主,當地的河床較高的部位,都是葡萄架,由於土壤肥沃甜度高;山坡地上也有許多梅林,每年賞梅季節人潮湧入會堵車,信義鄉農會[5]也推出酒莊,以梅子酒系列為主。

溪名來由

臺灣日治時期臺中州水里坑陳有蘭溪上的吊橋及臺車

陳有蘭溪名由來有數個,最可信者,根據1878年出版的《全台前後山輿圖》,圖中標示的地名為丹柳蘭溪。但溪流命名來由尚未正本清源。下列為各種起源的說法:

  • 原住民語音譯說:乃據閩南語發音和「陳有蘭」相似,故以此推論DANYULAN之音,係以原住民語所命之地名,而認丹柳蘭、陳有蘭均係原住民語音譯。但其原住民語發音,在原民社群中所指何義,其音義不詳,目前也無社群內也無共同的見解。
  • 郵差紀念說:據說,陳有蘭溪一名,是為了紀念當年一位在此沿溪送信數十年的郵差陳有蘭,後來也因為送信,跌入溪中溺斃,因此取名陳有蘭溪。
  • 鄒族命名說:亦說是陳有蘭為鄒族人發音,其音意不詳。
  • 原民英雄說:是一位為了通報日人,即將攻擊原住民、卻因身著日人軍服而遭原住民誤殺的原住民英雄陳有蘭,真正起源已不可考。
  • 吳光亮部屬說:一說,清末光緒元年時,總兵吳光亮率軍開闢八通關古道從林杞埔(竹山)兵分兩路開闢經營,其部下陳有蘭負責現陳有蘭沿線古道遂得其名。另有一說陳有蘭溪水勢反覆無常,如陳有蘭的脾氣,波濤洶湧反覆無常遂陳有蘭溪之名。
  • 拓荒先民音譯說:「陳有蘭」為譯音命名,其名稱之來由可追溯至清廷時期。但其名稱起源,在文書紀錄不發達的時代,多倚賴口耳方式流傳。若細聽當地耆老閩南發音「DAN-YU-LIONXNG」,實際上是呼作「陳友諒」溪,而非「陳有蘭」溪。此係,言傳陳有蘭溪畔山林開拓之初,先民於溪中發現有「埔里中華爬岩鰍」(俗名石貼仔,或稱「半邊魚」)的蹤跡。然而,在閩南地方戲曲故事中,流傳半邊魚與元末起義領袖陳友諒有其淵源,因此先民便與之附會牽合,命溪名為「陳友諒」溪。但拓荒先民未必識字,且有鄉音差異,故推論「陳友諒」溪,係清人以似音異字方式,記載為「丹柳蘭」溪。

綜上所述,陳有蘭溪一詞,若以現有文書紀錄之證據為準,一個較為可靠的來源基礎,乃源自丹柳蘭溪之譯名。可能是出自當地發音與聽寫的音譯問題(如《全台前後山輿圖》命名八通關為「八同關」,或稱烏松崙為「湖松崙」亦有相似清況)。

若以出自清廷官員姓名陳有蘭(Tân-iú-lân)作命名,應有官方文書紀錄可尋,理應不易誤植為丹柳蘭(Tan-Liú-liân)。故吳光亮部屬說,可能為以訛傳訛。

另原住民英雄說,指稱穿著日軍服飾遭而誤殺以其名作溪流名命,但是早在清廷時期,已有丹柳蘭的命名出現;同理可證,郵差紀念說,在時序排列上,亦有其不盡合理之處,乃清廷時期,陳有蘭溪流域人煙罕至,且識字人口稀少,如要有專人來傳遞書信,唯恐效益甚低而窒礙難行,故該二說,很可能是捏造。

而鄒族命說與原民語譯音說,其皆認為清廷丹柳蘭,乃源自原住民語譯音。但其不合理之處在於,清廷時期原漢因彼此語言隔閡,無法瞭解而相互畏懼。是故,原漢血腥衝突之記載時有所聞,甚而在清廷時期,雖有撫番政策,對於位在當時所謂的「番界」內的陳有蘭溪流域,幾乎沒有留下原漢的溝通紀錄,多數是原民與清軍武力相向的記載。所以,是不是原住民語而譯音為丹柳蘭一說,實則有待進一步推理與考證。

最後,可以確定的是,現今陳有蘭溪之名稱,主要係國民政府,延用日治時期譯名陳(タン)有(ウー)蘭(ラン)(Tan-Woo-Ran)之故。而タンウーラン的發音,則源自《全台前後山輿圖》中丹柳蘭之音譯。其眾多來源解釋中,又以拓荒先民音譯說的解釋,較為可靠與可信。

原住民社群

布農族為找尋新獵場及耕墾土地求生存,乃向外遷移擴張領域,經過一段時間,逐漸發展成為六個社群。其中陳有蘭溪流域有三個主要社群分布:

  • 卓社群(take-todo):主要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久美部落
  • 巒社群(takebanuad):主要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望鄉村新鄉村
  • 郡社群(isbukun):主要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東埔村羅娜村明德村

而其中,涵蓋陳有蘭溪中游兩側的信義鄉羅娜村,是台灣最大的布農族部落,人口數約1,800,除了少數漢人之外都是布農族人。[6]

災害

八八水災後的陳有蘭溪。
從衛星照片可見陳有蘭溪流域上游有許多崩塌地。

土石流於台灣聞名的開始,即於1996年賀伯颱風於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產生的土石流災情。之後土石流必與颱風及陳有蘭溪同時被提及。往後凡雨量過大的颱風,如桃芝颱風、納莉颱風等,陳有蘭溪流域必然會發生土石流災情。

陳有蘭溪流域歷史上發生過重大土石流災情的地區有:[7]

  • 南投縣水里鄉二部坑郡坑
  • 南投縣水里鄉三部坑上安
  • 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野溪
  • 南投縣信義鄉筆石溪
  • 南投縣信義鄉出水溪神木村
  • 南投縣水里鄉新山村野溪

交通

A.台21線經由陳有蘭溪橋橫跨陳有蘭溪。B.陳有蘭溪橋全景。

台21線水玉山線玉山景觀公路)即沿陳有蘭溪河岸延展。北於濁水溪匯流處接台16線,南於塔塔加台18線(阿里山公路、嘉義玉山線玉山景觀公路)。

觀光景點

參見

參考文獻

  1. 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的Asang daingaz (祖聚居地):談布農族地名的取名方式與部落的地名源,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獻電子期刊,2016年27期
  2. 陳有蘭溪流域山崩之地質特性 存檔,存档日期2008-05-30.
  3. 【臺灣沖積扇之分布、型態及地形意義】《地質》第17卷 第1、2期(合刊本) 張瑞津 中央地質調查所 1997年
  4. 陳有蘭溪流域山崩之地質特性 存檔,存档日期2008-05-30.
  5. 信義鄉農會
  6. 信義鄉公所:羅娜村 存檔,存档日期2007-09-28.
  7. 土石流防災教育網 存檔,存档日期2007-02-05.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陳有蘭溪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