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鄉
水里鄉(臺灣話:;臺灣客家語四縣腔:suiˋ liˊ hiongˊ;海陸腔:shuiˊ liˋ hiongˋ;大埔腔:shui^ li+ hiong+)位於台灣南投縣中部偏西南,北鄰國姓鄉,西鄰中寮鄉、集集鎮、鹿谷鄉,東北鄰魚池鄉,東與南接信義鄉。
水里鄉 Shuili Township ![]() | |
---|---|
鄉 | |
上級行政區劃 | 南投縣 |
舊稱 | |
區劃 | 19村210鄰 |
政府 | |
– 鄉長 | 陳癸佑(水里鄉鄉長列表) |
– 行政機關 | 水里鄉公所 |
– 立法機關 | 水里鄉民代表會 |
總面積 | 106.8424平方公里 |
平均海拔 | 579 米 |
人口 | |
– 總數 | 16,943人(2021年1月) |
– 排名 | 8 |
– 戶數 | 7,107戶 |
郵政編碼 | 553 |
戶政資料代碼 | 10008110 |
毗鄰 | 國姓鄉、中寮鄉、集集鎮、鹿谷鄉、信義鄉、魚池鄉 |
網站 | http://www.shli.gov.tw/ |
![]() 水里鄉位置圖 |
歷史
水里舊名「水裡坑」,日治時期原屬新高郡集集街。戰後初仍為集集鎮所轄,1950年7月1日獨立設水裡鄉,1966年8月1日改稱水里鄉至今。在1970年代水里曾因伐木業興盛,得「小台北」之稱譽。今日水里仍有許多金融機構進駐,為南投縣水里生活圈(其他尚有:南投、草屯、埔里、竹山)的區域中心。
水里在台灣的發展較晚,與台灣西部或北部濱海地區相較之下,屬於晚開發之年輕城鎮。水里鄉昔屬水沙連番界,於清光緒十三年(1877年),立台灣府埔里社廳堡。日治前期明治30年(1897年),改易台中縣集集辦務署集集堡,明治31年(1898年),改為台中縣南投辦務署集集堡,明治34年(1901年),隸屬南投廳集集支廳集集區,至日治後期大正9年(1920年),改為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轄管。昭和20年(民國34年,1945年),二戰終結,是年十月改制台中縣新高區集集鎮管轄,旋經民國39年(1950年)一月,從集集鎮劃出社子,拔社埔,郡坑等十里,另成立水里鄉。同年十月撤廢區署,改為南投縣水里鄉。
水里地區原是臺灣原住民聚居之所,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平地漢民陳世傳來此狩獵,經原住民之允許,得在此居住墾殖,定居於水沙連番界(今頂崁村)從事農業開墾。從此開啟漢人遷居水里鄉的第一步。日治時代,曾有新竹人前來調查當地的樟腦事業,因此地適合墾殖,而引起平地居民陸續加入經營樟腦事業,使得當地漢人日益增加。國民政府遷台之後,以外銷木材換取外匯,振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林班道商圈)創辦人孫海先生標得丹大林區的開採權,因為車埕村有鐵路運輸交通便利,選擇車埕村做為基地,整個水里也順勢成為木材集散之中心,目前水里地區仍保留一些木材的加工廠,如車埕的振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林班道商圈)等,皆是70年代保留下來的歷史建築物,仍保有其特殊風貌。由於當時水里地區氣溫寒冷,水量充沛,故取名水里坑,此乃水里一名最初之由來。
明治42年(1909年),由於日軍為開發山地資源,而開闢道路由名間經水里,頭社,魚池至埔里,並置設糖廠,鼓勵人們種植甘蔗,以致平地人遽增,使得原住民受到漢人之壓迫,於是逐漸遷居水里,信義一帶。至大正10年(1921年),日人於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昭和6年(1931年)接著興建日月潭第二發電所(今鉅工發電廠),工商雲集,人口成長,地方日益繁榮。自戰後,水里坑原屬於集集鎮管轄區,到了民國39年(1950年)正式劃分為水鄉,少了坑字。民國44年(1955年)經行政院重新調整後,將鹿谷鄉之永豐、永興兩村劃入水里鄉,民國55年(1966年),因水裡以其意不雅,奉准更名為水里鄉。[1]
起訖年份 | 行政區 |
1909~1910 | 南投廳集集支廳集集區社仔、拔社埔 南投廳林圮埔支廳羌仔寮區牛轀轆、龜仔頭 |
1910~1920 | 南投廳集集支廳集集區社仔、拔社埔,牛轀轆、龜仔頭[2] |
1920~1940 | 台中州新高郡集集社子、拔社埔大字 台中州新高郡蕃地內一部分 台中州竹山郡鹿谷牛轀轆、龜子頭大字 |
1940~1945 | 台中州新高郡集集街社子、拔社埔,郡坑大字 台中州竹山郡鹿谷牛轀轆、龜子頭大字 |
1945~1950 | 台中縣玉山區集集鎮水裡、新城、中央、北埔、明潭、車埕、頂崁、永豐,民和,郡坑、新山、上安里 台中縣竹山區鹿谷鄉永興、永豐村 |
1950~1966 | 南投縣水鄉 |
1966~ | 南投縣水鄉 |
歷屆鄉長
任次 | 姓名 | 任期 | 備註 |
---|---|---|---|
1 | 楊來 | ||
2 | 賴環 | ||
3 | 林阿喜 | ||
4 | 賴宗田 | ||
5 | 陳壽墩 | ||
6 | 劉森斌 | ||
7 | 陳春東 | ||
8 | 陳春東 | ||
9 | 賴錦坤 | ||
10 | 賴錦坤 | ||
11 | 沈吉田 | ||
12 | 沈吉田 | ||
13 | 詹登雲 | ||
14 | 詹登雲 | ||
15 | 徐香玲 | ||
16 | 江龍漢 | ||
17 | 陳癸佑 | ||
18 | 陳癸佑 | 現任 |
行政區劃


本區戰後屬集集鎮,成立十二里:、新城、中央里、北埔里、明潭、車埕里、上安里、郡坑、新山、民和里、頂崁里、永豐里。 1950年成立水裡鄉,上述十二里改為村。 1955年
- 鹿谷鄉永豐村、永興村劃出於水里鄉,因水里鄉已有永豐村,由鹿谷鄉劃入之永豐村更名為玉峰村
- 新城村和中央村一部分劃出城中村
- 北埔村東側分出鉅工村
- 東側分出為農富村
- 明潭村劃分出新興村。

1975年北埔村劃分為北埔、南光二村。 1982年明潭村併入車埕村。 共有19個村:
村名 | 面積 (km²) | 鄰數 | 戶數 | 人口 | 人口密度 (人/km²) |
---|---|---|---|---|---|
上安村 | 8.3497 | 14 | 509 | 1,183 | 141.682 |
中央村 | 0.2197 | 11 | 285 | 669 | 3,045.061 |
水里村 | 2.2386 | 10 | 336 | 806 | 360.046 |
北埔村 | 1.9013 | 11 | 490 | 1,156 | 608.005 |
民和村 | 13.8382 | 9 | 427 | 949 | 68.578 |
永興村 | 11.902 | 7 | 158 | 345 | 28.987 |
永豐村 | 2.842 | 14 | 565 | 1,541 | 542.224 |
玉峰村 | 12.0982 | 11 | 11 | 910 | 75.218 |
車埕村 | 11.2754 | 13 | 224 | 487 | 43.191 |
南光村 | 0.8281 | 13 | 689 | 1,872 | 2,260.597 |
城中村 | 0.2833 | 11 | 441 | 970 | 3,423.932 |
郡坑村 | 4.5598 | 7 | 154 | 346 | 75.881 |
頂崁村 | 8.6438 | 13 | 554 | 1,422 | 164.511 |
新山村 | 4.2396 | 5 | 86 | 224 | 52.835 |
新城村 | 2.7476 | 15 | 689 | 1,717 | 624.909 |
新興村 | 9.3795 | 13 | 305 | 721 | 76.870 |
農富村 | 0.4795 | 8 | 207 | 520 | 1,084.463 |
鉅工村 | 1.7286 | 17 | 448 | 1,109 | 641.560 |
興隆村 | 9.0165 | 8 | 142 | 294 | 32.607 |
水里鄉 | 106.8424 | 210 | 7,088 | 17,241 | 161.369 |
人口
歷史人口 | ||
---|---|---|
年份 | 人口 | ±% |
1981 | 29,334 | — |
1986 | 28,009 | −4.5% |
1991 | 26,548 | −5.2% |
1996 | 24,203 | −8.8% |
2001 | 22,479 | −7.1% |
2006 | 21,273 | −5.4% |
2011 | 19,700 | −7.4% |
2016 | 18,015 | −8.6% |
來源: . 內政部.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6). |
水里鄉境內人口大部分集中於水里溪北岸的水村、農富村、新城村、城中村、中央村,以及南岸的北埔村、南光村、鉅工村、永豐村、頂崁村。以上幾村人口超過水里鄉總人口半數,但面積不大,可見水里鄉人口有過度集中於市區的情形。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年度增減 | |
---|---|---|---|---|---|---|---|---|---|---|---|---|---|
人口 | 16,943 | −37 | |||||||||||
消長 | -37 | ||||||||||||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該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正值以紅字表示,負值以藍字表示,持平以綠字表示 |
- 資料時間:2021年1~12月;來源:南投縣水里鄉戶政事務所[3]
歷年人口變化
- 水里鄉人口在1972年達到最巔峰,其後人口逐年減少,至今已連續48年負成長。
- 累積五年(2015年底~2020年底)人口減少1,359人,折合流失率7.41%,是南投縣人口流失最嚴重的行政區。
水里鄉歷年人口變化(1954年~2020年)[4][5] | ||||||||||||||||||||||||||||||||||||||||||||||||||||||||||||||||||||||||||||||||||||||||||||||||||||||||||||||||||||||||||||||||||||||||||||||||||||||||||||||||||||||||||||||||||||||||||||||||||||||||||||||||||||||||||||||||||||||||||||||||||||||||||||||||||||||||||||||||||||||||||||||||||||||||||||||||||||
---|---|---|---|---|---|---|---|---|---|---|---|---|---|---|---|---|---|---|---|---|---|---|---|---|---|---|---|---|---|---|---|---|---|---|---|---|---|---|---|---|---|---|---|---|---|---|---|---|---|---|---|---|---|---|---|---|---|---|---|---|---|---|---|---|---|---|---|---|---|---|---|---|---|---|---|---|---|---|---|---|---|---|---|---|---|---|---|---|---|---|---|---|---|---|---|---|---|---|---|---|---|---|---|---|---|---|---|---|---|---|---|---|---|---|---|---|---|---|---|---|---|---|---|---|---|---|---|---|---|---|---|---|---|---|---|---|---|---|---|---|---|---|---|---|---|---|---|---|---|---|---|---|---|---|---|---|---|---|---|---|---|---|---|---|---|---|---|---|---|---|---|---|---|---|---|---|---|---|---|---|---|---|---|---|---|---|---|---|---|---|---|---|---|---|---|---|---|---|---|---|---|---|---|---|---|---|---|---|---|---|---|---|---|---|---|---|---|---|---|---|---|---|---|---|---|---|---|---|---|---|---|---|---|---|---|---|---|---|---|---|---|---|---|---|---|---|---|---|---|---|---|---|---|---|---|---|---|---|---|---|---|---|---|---|---|---|---|---|---|---|---|---|---|---|---|---|---|---|---|---|---|---|---|---|---|---|---|---|---|---|---|---|---|---|---|---|---|---|---|---|---|---|---|---|---|---|---|---|
統計表
| ||||||||||||||||||||||||||||||||||||||||||||||||||||||||||||||||||||||||||||||||||||||||||||||||||||||||||||||||||||||||||||||||||||||||||||||||||||||||||||||||||||||||||||||||||||||||||||||||||||||||||||||||||||||||||||||||||||||||||||||||||||||||||||||||||||||||||||||||||||||||||||||||||||||||||||||||||||
區域中心
水里鄉是南投縣內的核心鄉鎮之一,也是濁水溪上游的區域中心,以水里鄉為中心的水里地方生活圈包含了水里鄉、集集鎮、信義鄉及鹿谷鄉[6],其中鹿谷鄉部份以清水溝地區與本區關係較為密切,水里生活圈尚擴及魚池鄉部分村鄰。
水里鄉提供了濁水溪上游地區較高的行政辦公服務,如地政事務所、南投縣政府水里地區服務中心等單位。加上較多種類的商業金融機能,如連鎖超市、銀行,水里鄉常是商家進入濁水溪上游的第一個據點。
在交通方面,水里鄉有著交通匯集點的特性,台16線與
台21線、
縣道131號都在靠近水里市區交會,而有公路中心之便,集集線鐵路上的水里站身處集集站、車埕站兩個以觀光為導向的車站中間點,配合便於通往東埔、日月潭等景點,也使水里有著旅遊中繼站的定位。[6]水里鄉內的「國立水里高級商工職業學校」是本區唯一高級中等學校,因此在教育方面水里鄉也有較廣的服務性。
特色

水里的交通線係以水里街為核心,區域之間並無網線可供連絡,因而形成彼此聯絡不便,並且促使城內居民或是物產向水里街輻輳的現象。[7]
水里鄉內各村又可以水系與聚落間關係區分為數個區域:
- 市區:又可以水里溪為界分為南岸與北岸
- 南岸:鉅工、永豐、北埔、南光、
- 北岸:新城、城中、中央、水里、農富
- 濁水溪北岸:頂崁[8]、民和
- 陳有蘭溪東岸:新山、郡坑、上安
- 濁水溪西岸:玉峰、永興、興隆
- 水里溪上游:車埕、新興
商業

- 第三級產業是水里鄉的發展中軸,水里都市計畫的商業區是南投縣內各都市計畫中所占比例最多的一個都市計畫[6]。
- 市中心如水裡、新城、中央、北埔,是於民國39年(1950年)本鄉劃出集集鎮管轄,另立成鄉時的十二個村中最為熱鬧的四個村落,在日治明治時期即商店雲集,如經營木材、運輸、旅社、戲院、醫藥診所、助產士、酒樓、酒家、茶室等等,市街景象非常繁榮。[9]
- 目前水里商業主要分佈於市區內,商家沿中正路、民權路、民生路、中山路(台灣楓康超市、全聯福利中心)、自由街而設,商家種類眾多。
- 火車站前的水里市場商圈是民族路、太平街、市場街所構成,提供水里居民日常生活所需,食、衣、住、行、育、樂等需求皆可提供。
- 車埕商街除了早期因林業發展形成,新興的觀光產業更為車埕商圈注入新的活力,林班道商街的設立,使車埕商圈除了商業活動,更多了教學與觀光體驗的機會。
交通
客運
水里鄉內有四家客運公司,行駛路線多以水里為端點站,分別從水里通往週邊的集集、信義、魚池、鹿谷等鄉鎮,水里做為信義鄉的門戶,是通往信義鄉兩大流域的起點,加上往集集、玉峰村(往鹿谷鄉瑞田村)、車埕、日月潭方向的路線,使以水里為端點的客運路線呈現放射狀結構。
- 6288水里↔雙龍
- 6289水里↔埔里
- 6311水里↔南投
- 6322水里↔南崗↔台中
- 6333水里↔中二高↔台中
- 6333水里↔中興↔台中
- 6667水里↔埔里
- 6702水里↔員林
- 6718水里↔玉峰↔竹山
- 6726水里↔竹山
- 6727水里↔新鄉
- 6728水里↔羅娜
- 6729魚池↔水里
- 6730信義↔水里
- 6731和社↔水里
- 6732東埔↔水里
- 6733神木檢查哨↔水里
- 6734東埔↔水里↔集集
- 日月潭-東埔接駁車日月潭↔東埔
教育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資料來源與註釋
- 南投縣水里鄉鄉公所網站 的存檔,存档日期2011-10-29.
- 日本時代十二廳時期的小幅行政區劃調整
- 南投縣水里鄉戶政事務所
- 南投縣水里鄉戶政事務所 - 39-108年歷年人口數
- .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2020-06-26].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0-05-01).
- 南投縣綜合發展計畫報告書
-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南投縣》,486頁
- 頂崁村相對於市郊各村更接近市區,故有時將其分入市區內
- 《水里鄉志》 2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