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

八通關鄒語Pantounkua[1]Pattonkuan[2]),舊稱八童關八同關台灣地名,也是旅遊景點,位於玉山之東北東方約5.5公里處[注 1]東埔之東南方約11公里處[2][4]。由於八通關的地形居於中央山脈玉山山脈之間鞍部上,加上清代的八通關古道日治八通關越嶺道皆於此交會[注 2],以及一條日治時期開闢,通往新高山(今稱玉山)的道路[注 3]也於此交會,八通關正座落於交會點上[7][8]。因此,自日治時期以來,直到至今,八通關仍是登山人士必經之地,因而成為一處交通要塞[9][10]

自玉山順沿荖濃溪谷遠眺,隱約可見位在鞍部的草原處(在白雲左方的山坳被霧氣瀰漫),此便是八通關。

八通關在行政區劃是隸屬於南投縣信義鄉,劃轄於東埔村,因村之東南境與玉山國家公園的範圍重疊,使八通關也隸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1][12]。1985年前,新中橫公路曾預定通過八通關,但該公路的興建最後被放棄,八通關的生態面貌因而得以保留。自1985年劃設玉山國家公園後,八通關被規劃成史蹟保存區與生態保護區,其維護管理及入山管制皆依照《國家公園法》實行[13][14]

如今,八通關不但具有清代與日治留下的人文史蹟,也因為玉山箭竹高山芒混生構成的草原景觀,加上周邊的群山環繞,比如:玉山主峰玉山東峰玉山北峰八通關山秀姑巒山大水窟山達芬尖山等多座山,還有一旁的金門峒斷崖持續發展向源侵蝕的自然景觀,使八通關成為一處旅遊景點[12][15]

名稱更迭

鄒族人稱玉山為「Pattonkuan」,歷經八童關、八同關、八通關的更迭後,現今八通關的位置已不再是玉山。

八通關原是指玉山,鄒族人以「Pattonkuan」稱呼[2]。後來,漢人將其稱為「八童關」或「八同關」,泛指玉山一帶之山峰群嶺[4]。然而八通關的名稱更迭,從清代的記載文獻中查閱可知。道光年間,周璽纂修《彰化縣志》則記載山川,有介紹這麼一段話:「在諸羅八同關地界」[16]。光緒六年(1880年),《後山總圖》寫道:「西出八同關為林圯埔開闢后山新路」,可知當時仍稱為八同關。[17]光緒十四年(1888年),《台灣番地圖》則改作「八通關」[4]。此外,尚有一本《臺東州采訪冊》述及八同關,胡傳於任官期間內完成編纂[注 4],記載當時由雲林縣通至台東直隸州的八通關古道沿途里程及地名,當中就有這麼一段話:「又十八里至八同關」[19]。光緒二十年(1894年),倪贊元[注 5]編纂《雲林縣采訪冊》則記載:「八通關山又名玉山」[21]

再者,從台灣戰後至今也有文獻述及關於八通關的地名來由,可透過論文報告或地名書刊得知。據東華大學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八同關是鄒語「Pantounkua」音譯而來,這地名出現於《台灣輿圖》,後來被《台灣番地圖》所沿用之,卻捨音譯而轉為意譯,故將八同關改稱「八通關」,意指:「該地為通達四方之中樞關卡」[1]。據陳正祥編纂《台灣地名辭典》記載:「該處為進入東台灣之要津,遂由山名轉為山口之名[4]。」據洪敏麟[注 6]編纂《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則是依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他認為八通關是由山名轉為關隘名也[2]。據陳仲玉[注 7]調查八通關古道,透過《生蕃地探險談》[注 8]記載得知,長野義虎當時觀察到清人在八通關設立堡壘與關門,據說是吳光亮開闢這條古道時,利用木材於此設立一道關門,之後因古道棄置,被原住民狩獵時給取走木材,使得原有以木材建成的關門被剝削,已在日治時期不見關門[26]。據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口述歷史專案小組透過信義鄉當地的耆老口述,對於八通關的由來不甚清楚,因此臆測是此地可通往玉里、大水窟、東埔等地,故四通八達而得名[27]

然而,整理上述所翻查之文獻記載可知,八通關則存在多種說法,雖然在坊間上有介紹八通關古道的書籍[注 9],可從中片面地解釋得知,八通關是取自四通八達之意,對於確實的由來,目前仍有待學者進一步考究[29]

歷史

清治時期

同治十三年(1874年)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開始提倡推行「開山撫番」政策,於是兵分三路,向台灣的北部、中部、南部各闢一條道路通往東部,其中一條經由八通關的理番道路被稱為「中路」,由吳光亮率領飛虎軍,於光緒元年(1875年)開闢,由林圯埔(今竹山)至璞石閣(今玉里),總長二百六十五里[注 10],即今「八通關古道[26]。八通關古道完成後,清人在沿線各要隘紮營駐守,其中在八通關因處於交通要塞,清人於此設立大營[26]。隨邵友濂繼任巡撫後,因台政緊縮,使理番政策受挫,不久理番道路便告吹,悉歸荒蕪[31]。1987年,經過楊南郡[注 11]等人調查八通關這處大營後,發現呈長方狀高台,由夯土牆所圍,即今稱清代八通關營盤址[33]。此外,也在現場拾獲青花瓷碗、印花青花瓷盤等多件殘片,經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陳擎光鑑定得知,這些殘片都出自福建[33]。吳光亮曾在八通關山頂立下「過化存神」碑,俗稱水窟碑,如今此碑已不見蹤跡[26]

日治時期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因馬關條約將台灣島割讓給日本後,日軍來台第二年,便派陸軍中尉長野義虎探察山情[注 12],沿八通關古道花了17天走完全程[26]。據長野義虎登上八通關所見情景,越過山嶺後可見遼闊的原野,此處旁有一條小溪流經,左邊可見玉山壯勢,西北方則為斷崖,成為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險隘[26]台灣總督府為實行理蕃政策,得將勢力深入山區,便於治理山地原住民,故於大正八年(1919年)重修八通關古道,大正十三年(1924年)竣工,這條警備道路被命名「八通關越橫斷道路」或「八通關越道路」[26]。八通關越道路完成後,沿線設立警察駐在所監視山情,其中在八通關是八通關古道、八通關越道路交會點,也是連接通往新高山及阿里山的道路,日警不僅設駐在所,也設接待所、辦公室、宿舍、挑夫房舍及浴室等設施,當時有電話線可通到八通關駐在所,與對外聯繫[33][6]。此外,為因應八通關是處於地勢上要塞,也設立哨崗、瞭望台、戰壕、靶場等設施,另有設一處角力場,以供每年舉行角力競賽之用[33]。陳仲玉曾上山踏勘八通關,認為日警是將駐在所建築於清代營盤址之上,以致遺址整個被破壞掉。後來,據楊南郡等人的踏勘發現,在八通關的清代營盤址與日警駐在所,兩者間距離約120公尺,相對位置上處於一南一北[33]。日治後期,因山情趨於穩定,當時提倡登山運動的日人,由於攀登新高山(今稱玉山)頗多,其中經由八通關沿荖濃溪谷上行至新高山,此條路線是至今仍其沿用之[35][36]

戰後至今

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東埔登往八通關的日治越嶺道曾一度毀於颱風崩塌,經林灶等人為開採金礦而率人修復,成為日後登山人士所利用之山徑[33]。據林一宏[注 13]調查,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為免除山區治安問題,使逃犯有藏匿之處,將偏遠山區的駐在所給焚燬[38]。八通關駐在所是否此時被焚燬,目前因缺乏佐證,故無法確定,仍需要調查學者進一步考究得知。

1970年代,行政院計畫新闢三條東西橫貫公路,經過選線與踏勘後,將三條橫貫公路核准辦理,其中一條通過八通關的新中橫公路[14][39]。最初,計畫擬議開鑿隧道,並直接將公路橫亙於八通關草原上,使學者與保育人士引起關,為此有王鑫[注 14]林俊義[注 15]、陳仲玉等學者前往踏勘調查,張祖璿張豐緒趙耀東周宏濤馬紀壯等多位政務委員以及營建署長張隆盛,協同政務委員費驊以70歲高齡走在八通關視察新中橫公路[42]。1983年6月,內政部營建署向台灣省公路局提出三項原則:不超過海拔2600公尺、不經過八通關、避讓玉山國家公園[43][44]。後來,因玉山國家公園的設立,以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認為,公路開闢會對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直到行政院放棄興建計畫,使八通關擁有文化史蹟、生態棲地、自然地景等得以保留下來[14][45]

現今,八通關屬於玉山國家公園管轄,由於八通關古道、八通關越嶺道於此交會,可通東埔、玉山、大水窟、玉里,為登山人士來往必經之地,因此曾經有間山屋設置八通關駐在所遺址上,以供登山人士住宿之用,但因久失未修,山屋已嚴重毀損,如今已被拆除[46][47]。此外,在八通關設有停機坪,以便於進行山區救援[48]。據《台灣全記錄》實地踏勘,發現通往八通關的日治古道,無論從東埔入山或是自大水窟下來,全毀於莫拉克颱風造成大面積崩坍[49]。然而,約在1970、80年代左右,前往八通關的路況,好到可沿郡大林道開車進來,如今古道崩坍嚴重處可由頂稜直瀉至溪谷,使前往八通關的路況倍感困難[49]。不過,八通關草原並未受到莫拉克颱風影響[49]

地理

氣候

依據《南投縣志》記載顯示,八通關年均溫4.9℃,8月份是最暖月,月均溫不過10℃,其餘月份大多處於低溫寒冷的氣候,當中的最冷月出現在1月份,月均溫2.3℃,由於冬季會有霜雪,在夏季是雲霧瀰漫,故該地屬於寒帶重濕氣候(AC')[50]。陳正祥選擇桑士偉氣候分類法,將台灣劃分出七種氣候類型,八通關則屬於型,潤濕指數521.2,故全年不缺水,有效溫度42.7 cm—52.0 cm[注 16],然而受到鞍部地形的影響,容易產生逆溫現象,夜晚氣溫較白晝來的高[52][53]郭城孟[注 17]在《八通關草原生態之研究》所做報告,對八通關採用的氣候資料是依據玉山氣象站於1944年—1973年的統計,顯示出雨量集中於5月—8月,呈現夏雨冬乾的降雨模式,年均溫3.8℃,最暖月均溫7.4℃,最冷月均溫零下1.4℃[55]。對於八通關的降水量,在上述所引用的資料上並未有提供其數據,若取最近測站提供的降水量統計,可由中央氣象局玉山氣象站得知,1981年—2010年所得降水量 3071.3 毫米[56]。有鑑於八通關當地的氣候能確實反映,得仰賴專家學者前往現場架設儀器,實地進行長期監測的氣象工作,但礙於八通關至今仍未有氣象站,使得要取用長期的統計數據,僅能經由附近的玉山氣象站得知。

地形

金門峒斷崖。在崖頂的東南方不遠處即是八通關。

八通關是一處鞍部地形,最低點海拔約2800公尺[注 18],東西之間被中央山脈玉山山塊所夾,來自玉山主峰延伸之稜線,則是通過金門峒斷崖、八通關草原,然後再由八通關山繼續向東與秀姑巒山相接,構成中央山脈與玉山山塊連成一線[7][58]。這條線在水文發育上為一條分界線,分隔濁水溪水系與荖濃溪水系[7]。就位置而言,八通關西北方是金門峒斷崖,為陳有蘭溪源頭處,南方有荖濃溪流經,以及一條郡大溪在八通關東北方[7]。八通關周邊水文的發育,主要受到構造線的影響,比如郡大溪、荖濃溪流經八通關附近,便開始呈近九十度,分別轉向北流、向南流,以及陳有蘭溪則是順沿構造線向西北流去,使得源頭處出現金門峒斷崖,這處斷崖由稜線直瀉而下至陳有蘭溪之溪底,如此落差約有580公尺,相較於荖濃溪僅180公尺[58][59]。據潘以文[注 19]的實地勘查發現,八通關的地形相當開闊,顯示可能是古河道,原屬於荖濃溪的支流,被陳有蘭溪向源侵襲所截斷,其谷地則因長期侵蝕而成一條反向河,使地表的雨水沿著地形流入陳有蘭溪[61]麥覺明在《MIT台灣誌》節目中探訪八通關,草原上谷地順著地形延伸到金門峒斷崖便消失,此現象反映出該地可能為斷頭河[62]。目前,陳有蘭溪在金門峒斷崖正持續發生向源侵蝕,未來會對荖濃溪發生河川襲奪現象[63]。透過這種發育現象,反映出地形上一條分界線,分隔出中央山脈與玉山山塊,八通關出現鞍部地形正好被分界線通過[64]。據陳淑樺調查報告中指出,在八通關往西望去的河谷,發現連接玉山北峰與八通關鞍部呈U形谷,這地形的發育可能與冰川侵蝕造成冰斗有關,以及在八通關山屋遺址東側有出現沖積的層理,可能是由冰水堆積造成[65]

地質

八通關位置恰為廬山層玉山主峰層佳陽層)之接壤地帶,在地質上屬於第三紀輕度變質岩區,以往都被地質學界稱為新高層[注 20],經李春生對古第三紀地層的劃分,玉山主峰層得以出現,在何春蓀所著《臺灣地質概論》中,則是將玉山主峰層納入佳陽層底部,因此有些文獻記載上會採用佳陽層來取代[68]。八通關匯集郡大溪斷層荖濃溪斷層陳有蘭溪斷層,呈輻射狀延伸,王文能推測認為有一條向東傾斜之高角度斷層經過,這條金門峒斷層的位置存在,在地質學界仍有待商榷[59][69]。此外,尚有一條構造線是來自北方,向南順沿郡大溪、荖濃溪,最後至六龜屈尺斷層結合,因八通關位置恰為兩溪之間,正是被梨山斷層匹亞南構造線)直切而過[59]。何春蓀則透過這條構造線,將地質分隔出脊梁山脈亞帶、雪山山脈亞帶,八通關則屬於雪山山脈帶[68]。有關於地層的露頭,從東埔行經觀高之步道途中,可見金門峒斷崖因板岩與頁岩的色澤不同,呈現一條明顯的分界線[59]。八通關曾計畫被新中橫公路通過,因此這一帶的地質資源有做了調查,發現石英片岩、含金石英脈[70]。石英片岩可當矽石開採,但規模不大且非連續性分布,純度頗佳甚少,故開採有限[70]。含金石英脈分布較廣,除了在八通關有被發現,順沿八通關古道往大水窟方向,可見中央金礦、白洋金礦兩座已關閉的礦場[70][71]

生態

植物

日本畫家村上無羅所繪《八通關》即是八通關草原

八通關面積約100公頃,有一半以上被草生地所覆蓋,其中以玉山箭竹覆蓋率佔80%,為當地植物社會中優勢種,平均植株高度介於40—100公分,接近山溝則可生長150公分以上,形成一片廣大的「八通關草原[55][72]。由於八通關周邊的山頂並沒有鐵杉、冷杉、台灣二葉松等植物出現,據郭城孟從陳玉峰[注 21]的調查報告中認為,八通關草原的原貌應是鐵杉森林,但由於山頂風化甚劇,地表乾燥,有地層裸露或碎石地出現,使植被覆蓋度低,不易植生附著[55]

劉儒淵[注 22]曾對八通關地區調查,將人為遊憩對八通關生態的衝擊程度分析,發現途經八通關這一段登山步道,有部分已經發展出蝕溝,並以玉山箭竹為指標,在八通關山屋周圍以及步道兩側3公尺遭受人為衝擊最高,出現植被覆蓋率減少[75]。八通關的植物社會可分成六型,鐵杉森林、台灣二葉松森林、馬醉木紅毛杜鵑灌叢、玉山箭竹草生地、高山芒—玉山箭竹草生地、高山芒—玉山箭竹草生地及枯木林[55]

鐵杉森林分布在山溝或緊鄰溪谷之陡坡,然而綜觀整個玉山地區的植物社會來看,北坡是鐵杉森林,南坡是台灣二葉松森林,但對於八通關出現如此分化現象,可能與火災干擾有關連[55]。從1983年1月4日、1993年2月25日兩次發生火災,透過航測技術拍攝的影像可知,火勢蔓延受限於地形,主要是往東西方向延伸,燃燒長度達3930公尺,由於往上燒至稜線會被季風吹襲給阻擋,往下燒至山溝、溪谷,火勢會因地表潮濕而停止蔓延,使得這一帶鐵杉森林被倖存下來[72]。據分析,起火點可能在八通關山屋附近,但也不排除是冬季天乾物燥,林木含水份低與地表堆積枯葉而產生自燃[72][76]。八通關的植被景觀呈上部枯木林立,下部卻林木參天,據生物學家郭城孟的研究推斷,出現如此反差,可能受到火災干擾所致,使得原本有生長台灣二葉松,火災後殘留下白木林[55]。玉山箭竹與高山芒混生的草生地,八通關草原大部分植被屬於此型構成[55]。玉山箭竹草生地分布較於集中,在八通關中央之低窪處全被玉山箭竹所涵蓋,構成一片玉山箭竹為優勢的社會[55]

動物

1983年,新中橫公路計畫路線預定通過八通關,國家科學委員會為此委託林俊義等人前往八通關調查野生動物,自玉山國家公園成立後,此後陸續有不少調查動植物資源的報告出來[77][13]。因此,從這些歷年來報告中記載可知,玉山國家公園擁有的動物種類、數量及棲地狀況,當中因八通關位處玉山國家公園,基於生態的維護,減低人為干擾,如今屬於生態保護區,會對登山者進行管制[13][78]

據林俊義對八通關地區所做的動物資源的調查指出,哺乳類有14種,鳥類有81種,其中在森林、水域等棲地就有72種,爬蟲類有百步蛇龜殼花台灣赤煉蛇等三種,兩棲類有台灣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等兩種[77]。據當地的原住民口述採訪得知,在政府尚未計畫開闢新中橫公路之前,便經常到八通關草原狩獵,因此使水鹿在八通關草原絕跡[77]。出沒於草原區的鳥類有朱雀星鴉鷦鷯煤山雀金翼白眉黑長尾雉黃羽鷃嘴火冠戴菊鳥;出沒於森林底層的鳥類有深山竹雞藍腹鷴鶯科鳥類[77]。由於習性或人為干擾等因素下,有些動物會選擇將棲地遷移或是採取夜行覓食,比如:台灣野豬的垂直活動範圍廣泛,在2800公尺以上山區可生存,然而族群卻遷往低海拔的闊葉林地活動;高山田鼠活躍於玉山箭竹叢內,喜好夜間於草原或森林裡棲息活動[77]

林良恭[注 23]等四人在野外調查可知,八通關富有稠密生長的玉山箭竹,可見中小型動物會在箭竹叢活動,從現場採集到糞便判斷,黃鼠狼曾在八通關草原出沒[80]。距離八通關不遠的八通關山附近,曾發現有水鹿活動的跡象[81]。八通關通往玉山方向的荖濃溪谷中,曾發現長鬃山羊的糞便以及骸骨,唯獨足印僅出現在八通關古道[80]。據登山人士於1987年行經八通關附近,有聽見疑似台灣黑熊的吼聲,然而在報告中並未記錄到台灣黑熊出沒的蹤跡或吼聲[80]。此外,根據動物的習性與棲息環境可知,白面鼯鼠台灣獼猴遭受人為的干擾是最低,其中以台灣獼猴不懼人,曾在距離八通關六公里荖濃溪床的岩石上,有發現到台灣獼猴留下的糞便,由於活動範圍廣泛,從溪谷到樹冠皆是牠的活動空間[80]

旅遊

登山發展

因八通關位居玉山山塊與中央山脈之間鞍部上,周邊群山圍繞,加上清代興建的八通關古道與日治時期修建八通關越嶺道,還有一條也是日治時期開闢,可聯絡通往新高山(今稱玉山)的道路[注 24],其三線匯集於八通關,故使前往者都得經由登山走訪才能抵達[7][8]。最初,由清政府為開山撫番而入山闢建道路,至日治初期則以研究、調查為目的而入山踏勘,經日治後期改為觀光發展,直到國民政府遷台後,實行山地管制而阻礙登山活動的發展,之後隨政策改變才逐漸開放,演變至現今仍持續採用入山證管制,但八通關屬玉山國家公園所轄生態保護區,故需要辦理入園證[10][82]

由於日本接收台灣之初,對台灣有諸多不明需要調查,以便進行治理及提供研究之用,然而真正展開登山旅遊是台灣山會成立之後,因此旅遊發展在日治時期可分前期、後期[10]。前期大多是為學術調查而進行山地探勘,據伊能嘉矩離開楠仔腳萬[注 25],探訪東埔社[注 26]並住宿一晚,從當中得知原住民若要到八通關,只花上半天的時間即達,山上立有「過化存神」碑文[34]鳥居龍藏[注 27]森丑之助則為調查台灣原住民,曾多次經過八通關,行走於阿里山、新高山、中央山脈之間[10]齊藤讓為繪製地形圖,由集集經過八通關,實地前往新高山勘查地形。後期則是台灣山會的成立,以及台灣總督府提倡觀光政策,陸續興建改善登山道路及山屋,加上1914年完成五年理蕃計畫後,還有1930年發生霧社事件後,這都使日警加強山地治安,故使登山活動的風氣也就應運而生,當中又以學校為旅遊及教學的目的進行登山活動[10]台北一中(今建國中學)、台北高校(今台灣師大)、台北第三高女(今中山女中)、彰化高女(今彰化女中)等校皆由新高山下八通關,或是由東埔入山,經八通關上新高山,當中的台北高校則選擇登新高山之後,也順登八通關山[9]。台灣山會或由其它單位主辦的登山活動中,無論是縱走中央山脈或攀登新高山,其路線都會經過八通關此地,至今的登山路線仍然沿用,成為登山旅遊的熱門路線[9]

二次大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初期,由於歷經戰火摧殘,各項建設是百廢待舉,如此的民生經濟不足以支持旅遊發展,加上頒布《平地人民進入山地管制辦法》而限制了登山旅遊活動[10]。直到1956年之後,政府提倡觀光發展,由行政院送至立法院審議《發展觀光條例》通過,才逐漸放寬入山的限制[10]。1968年出現「入山遊覽證」,人民才得以登山遊覽之名入山活動[10]。1970年之前,經過林文安等四人[注 28]將台灣各山攀登及探勘,於1971年完成中央大脈大縱走活動後,大抵選出一百座海拔10,000呎之山為「台灣百岳[注 29]」,加上後續各項經濟建設完成對山區公路,以及當時的民生經濟發展趨於改善,各地民間組成的山社團也紛紛出現,此後登山旅遊活動便趨於盛行[10]

登山旅遊

八通關在地理位置上,正好是匯集來自西、北、東三個方向的登山路線,向北至觀高便分岔出兩路,一條是繼續沿八通關越嶺道下行至東埔,另一條是通往郡大林道,至於東西方向的路線,為聯繫中央山脈與玉山山脈,其中往西方向之路線,可攀登玉山群峰,比如玉山主峰、玉山北峰、玉山東峰皆是,由八通關便開始脫離八通關越嶺道的路線,而在反方向,往東可達中央山脈南二段,比如秀姑巒山、大水窟山、達芬尖山皆是,這些山在台灣登山界被列入「台灣百岳」的排名內,即使在八通關草原上,仍有一座百岳依傍著[12]。八通關山海拔3245公尺,登山口距離八通關草原約1小時步程,一旁的八通關西峰則可俯瞰整個八通關草原的面貌[注 30][86]。此外,還可見到金門峒斷崖與荖濃溪谷之間的稜脈,一直往上延伸至玉山主峰,若登山人士選擇從玉山主峰下八通關,便可走在路上看見這條稜脈向東延伸,被一處鞍部給隔開,然後再由八通關西峰,通過八通關山,繼續向東延伸至中央山脈,這處鞍部就是八通關草原[86]

從東埔入山者,抵達八通關草原之前會先轉個彎,之後視野會突然開闊,如同《MIT台灣誌》主持人所述:「好像從巷子裡出來,看到大馬路的感覺[62]。」再往前行,現場可見遺留下日治時期的產物,當中最顯目的是八通關駐在所的地基與兩根佇立著門柱,然而目前未能得知地基的佔地面積多少,僅從1930年代拍攝八通關駐在所的照片可知,當時存在著有六棟的房舍,四周被鐵絲網圍住,此為當時日警在山地常用的防禦工事[62]。此外,還可找到一些玻璃酒瓶,瓶身標示「臺灣專賣局」,此為日治時期遺留下來[62]。《臺灣探險隊》曾經探訪過八通關,據該節目所翻查文獻記載[注 31],知道當時的八通關不僅有駐在所、宿舍,甚至小學、雜貨店、療養所也有,形同一座社區般[87]

  1. 此外另有文獻記載,據《臺灣地名辭典》第11頁,八通關位於玉山之東北方,兩地相距約4.5公里[3]
  2. 據楊南郡的調查發現,清代的八通關古道、日治的八通關越嶺道並不是同一條,因兩者僅十一處交會[5]。本文依此為據,為避免單一使用「八通關古道」稱謂清代與日治兩條古道,造成讀者混淆或誤解,故依陳仲玉《八通關古道調查報告》記載,將日治古道使用「八通關越嶺道」稱之。
  3. 指的是玉山山道,於1926年9月17日動工,同年11月6日完工,成為現今攀登玉山必經之路[6]
  4. 《臺東州采訪冊》分成二卷,由胡傳任職台東直隸州知州,於清光緒二十年(1895年)三月脫稿[18]
  5. 倪贊元,福建政和人[20]。任署臺灣府雲林縣儒學訓導,1894年2月—1894年7月期間纂《雲林縣采訪冊》一書,原為供纂《臺灣通志》之用[20]
  6. 洪敏麟,現任於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一職,專長於歷史地理、田野調查等學術領域[22]
  7. 陳仲玉,現任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通信研究員一職[23]
  8.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陸軍中尉長野義虎曾踏勘清人開闢八通關古道,事後將眼見情景記錄於《蕃地視察景況報告》,以及應東京地學協會邀請而演講《臺灣島生蕃地西蕃之探險》,後來手抄本以《番境探險譚》、《生蕃地探險談》等不同篇名發表在各單位[24][25]
  9. 有些大眾讀物的內文陳述會指出,八通關與吳光亮開闢古道時命名有關,甚至直接指出是吳光亮命名[28]。根據陳仲玉《八通關古道調查報告》記載:「據說往時吳光亮開鑿八通關道路時,曾以木材建立壯麗的關門。」文中提及「關門」是否為八通關的來由,又是否為吳光亮命名,這兩道問題得仰賴學者進一步考究才能釐清[26]
  10. 林玫君的換算里程,清代記載256里,大約是152.6公里[30]
  11. 楊南郡,畢業於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32]。從事高山地理踏勘、人文史蹟勘查,也推動登山與學術同步進行的風潮[32]
  12. 山情指山地發生的情況,由於本文陳述是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治理蕃地,雖文獻採「蕃情」稱之,為避免有歧視之虞,故本文採「山情」述之。然而,有些文獻的作者有自己的考量存在,在使用「蕃情」此稱之前,會加註說明其作者的用意,比如:楊南郡譯註《台灣踏查日記》,在〈凡例〉中寫道:「為忠於原著、反映時代背景,並顧及譯文順暢,故不予以更改」[34]
  13. 林一宏,現任於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博士班專任研究助理,專長於建築文化資產、近代建築史、原住民建築等學術領域[37]
  14. 王鑫,現任於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長一職,專長於景觀研究、地景保育、自然與環境思想等學術領域[40]
  15. 林俊義,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專長於動物生態學、演化學、野生動物管理學等學術領域[41]
  16. 有效溫度(TE)是由年中月均溫累加的經驗指數,經桑士偉於1948年修正後,有效溫度即為可能蒸發散量(Ep),使用單位公分(cm)[51]
  17. 郭城孟,現任於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一職,專長於應用生態、蕨類植物、植物地理等學術領域[54]
  18. 八通關的高度記載,統整各文獻閱覽可知,以公尺(米)為單位,記載有2800、2820、2900、2955、2980等多種高度標記,而且新中橫公路預定經過八通關,高度多見於海拔2800公尺記載,故本文為表統一,採以2800公尺為鞍部之最低高度。2800公尺、2980公尺記載於《重修臺灣省通志》第472頁〈玉山山塊〉章節[57]。此外,2800公尺也記載於《新橫貫公路踏勘概要》[39]。2820公尺記載於《臺灣地名辭典》第11頁[3]。2900公尺記載於《八通關草原生態之研究》〈摘要〉章節[55]。2955公尺記載於《玉山國家公園地理、地質景觀資源調查》第59頁〈八通關的地理、地形與地質景觀〉附錄[7]
  19. 潘以文,現任於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一職,專長於土壞力學、岩石力學、地工數值分析[60]
  20. 新高層的分布範圍,西以屈尺斷層為界,東以梨山斷層為界,涵蓋十八重溪層、達見砂岩、玉山主峰層、畢祿山層、眉溪砂岩、佳陽層[59][66]。因此,在《新中部橫貫公路嘉義—玉山—水里段沿線地質圖》僅繪出新高層[67]
  21. 陳玉峰,從事生態保育工作,專長於自然保育、人文生態、台灣自然史等工作領域。1984年設立玉山國家公園後,曾於1985年—1989年擔任保育暨解說課長一職[73]
  22. 劉儒淵,現任於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兼任副教授一職,專長於遊憩生態、生態環境衝突等學術領域[74]
  23. 林良恭,現任於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一職,專長於野生動物生態、保育生物、哺乳類學等學術領域[79]
  24. 見3。
  25. 楠仔腳萬即現今久美部落,位於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83]
  26. 東埔社即位於現今東埔一鄰[34]
  27. 1896年5月26日,長野義虎演講《臺灣島蕃地西蕃之探險》,當年26歲的鳥居龍藏聽完後,因而決定前往台灣展開田野調查[5]
  28. 林文安等四人分別指林文安、刑天正、蔡景璋、丁同三,由《野外雜誌》喻稱此四人為「四大天王」[84]
  29. 台灣百岳由林文安等四人,依據海拔10,000呎(海拔3030公尺)以上,且山頂有三角點之山為指標,選出一百座的山而得名[84]
  30. 透過郭城孟拍攝出照片可知,站在八通關西峰可看到全景,右方為金門峒斷崖,左方為荖濃溪谷,中間這條分水嶺延伸到八通關草原[85]
  31. 實際翻閱《臺灣探險隊:山林野趣大搜秘》第57頁,發現內文並未將文獻列出,僅純粹以「文獻記載」陳述帶過[87]

參考文獻

  1. 趙聰義. (PDF). 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2008-01-11 [2011-07-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灣)‎).
  2. 洪敏麟. .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4-06-30 [2011-07-31]. (原始内容 (htm)存档于2011-09-18) (中文(台灣)‎).
  3. 陳正祥. . . 南天書局. 1993年12月: 第11頁 (中文(台灣)‎).
  4. 陳正祥. .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9年6月 (中文(台灣)‎).
  5. 楊南郡. . . 玉山社. 2006年4月. ISBN 957936124X (中文(台灣)‎).
  6. 黃炫星. . .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1年9月: 第183-185頁 (中文(台灣)‎).
  7. 王鑫. . . 內政部營建署. 1984 (中文(台灣)‎).
  8. 米傑富. . 臺灣國家公園影音專區 (DVD) (八通關: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1-07-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中文(台灣)‎).
  9. 沼井鐵太郎. 吳永華 , 编. . 晨星出版. 1997-06-30. ISBN 9575835859 (中文(台灣)‎).
  10. 羅時成. (PDF).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2009年6月 [2011-07-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09) (中文(台灣)‎).
  11. . 內政部. 2005年12月. ISBN 9860026882 (中文(台灣)‎).
  12. 連鋒宗 (编). . .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4月. ISBN 9789867342492 (中文(台灣)‎).
  13. 洪毓勳. (PDF). 世新大學觀光學研究所. 2010-07-23 [2011-07-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7-29) (中文(台灣)‎).
  14. 葉昭雄. . . 交通部公路局. 2001年10月 (中文(台灣)‎).
  15. 王一婷. . . 遠足文化. 2002年5月: 第96-107頁. ISBN 9868015421 (中文(台灣)‎).
  16. 周璽. .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06-30: 第8頁 (中文(台灣)‎).
  17. 夏黎明. . . 知書房. 1996. ISBN 9578622376 (中文(台灣)‎).
  18. 詹雅能. . 臺灣史料集成資料庫.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1-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台灣)‎).
  19. 胡傳. .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06-30: 第2-3頁 (中文(台灣)‎).
  20. 許雪姬 (编).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中文(台灣)‎).
  21. 倪贊元. .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年4月 (中文(台灣)‎).
  22. .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8) (中文(台灣)‎).
  23.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3) (中文(台灣)‎).
  24. 鄭安晞; 伍元和. (PDF). [2011-07-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26) (中文(台灣)‎).
  25. 郭啟傳. . 臺灣記憶. 國家圖書館. [201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中文(台灣)‎).
  26. 陳仲玉.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84年12月 (中文(台灣)‎).
  27. 口述歷史專案小組.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3. ISBN 9570024852 (中文(台灣)‎).
  28. 俞淑媛; 蔡盈盈. . . 衛視中文台. 2000-10-28: 第63頁. ISBN 9577441726 (中文(台灣)‎).
  29. 聯合報編輯部. . . 聯經出版. 2003-11-30. ISBN 9570826584 (中文(台灣)‎).
  30. 林玫君. . 玉山社. 2008-07-05. ISBN 9789866789311 (中文(台灣)‎).
  31. 黃炫星. . . 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1991年9月: 第154頁 (中文(台灣)‎).
  32. .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發展中心.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7) (中文(台灣)‎).
  33. 楊南郡. (PDF).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7年8月 [2011-07-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9) (中文(台灣)‎).
  34. 伊能嘉矩. . 楊南郡 (编). . 遠流出版. 1996: 第237-238頁. ISBN 9573230666 (中文(台灣)‎).
  35. 林一宏. .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09 (中文(台灣)‎).
  36. 楊文章; 林煙庭. . 國民旅遊. 2001. ISBN 9578554680 (中文(台灣)‎).
  37. . 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中文(台灣)‎).
  38. 洪毓勳; 林俊宏. . 《自由電子報》. 2005-11-21 [201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4) (中文(台灣)‎).
  39. . . 臺灣公路工程月刊社. 1976-08-15 (中文(台灣)‎).
  40. .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8) (中文(台灣)‎).
  41. .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6) (中文(台灣)‎).
  42. 游登良 (编). . 內政部營建署. 2002. ISBN 9570115149 (中文(台灣)‎).
  43. 花東版 第六版. 《聯合報》. 1983-06-18 (中文(台灣)‎).
  44. . . 臺灣公路工程月刊社. 1982年7月 (中文(台灣)‎).
  45. 葉振輝. . . 玉里鎮公所. 2010年12月: 第377頁. ISBN 9789860257090 (中文(台灣)‎).
  46. 楊建夫; 許秉翔; 林政達. . (PDF). 國立中山大學、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2011-07-2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5-07) (中文(台灣)‎).
  47. 鄭安睎. . 台灣原住民族數位典藏知識入口網. 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2011-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台灣)‎).
  48. 高偉峰. .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4 (中文(台灣)‎).
  49. 張木. (NTSC). 八通關: 三立台灣台 (中文(台灣)‎).
  50. . . 南投縣文化局. 2010年12月. ISBN 9789860255966 (中文(台灣)‎).
  51. 丘逸民. (PDF). 臺灣史料集成資料庫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 [2011-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中文(台灣)‎).
  52. 陳正祥. . . 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 1957 (中文(台灣)‎).
  53. 蘇鴻傑; 劉棠瑞. . .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8年12月: 第53頁. ISBN 9570500182 (中文(台灣)‎).
  54. . 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5) (中文(台灣)‎).
  55. 郭城孟. (PDF).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0 [2020-09-0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3) (中文(台灣)‎).
  56. .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中央氣象局. [2011-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中文(台灣)‎).
  57. 石再添; 張瑞津; 鄧國雄; 黃朝恩. .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10-15. ISBN 9789860255959 (中文(台灣)‎).
  58. 王鑫. . . 內政部營建署. 1984 (中文(台灣)‎).
  59. 程延年. . .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8 (中文(台灣)‎).
  60. .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9) (中文(台灣)‎).
  61. 潘以文. (PDF).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06年12月 [2011-07-3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06-09) (中文(台灣)‎).
  62. 麥覺明. (DVD). 八通關: 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 (中文(台灣)‎).
  63. 謝介裕. . 《自由電子報》. 2007-02-13 [2011-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17) (中文(台灣)‎).
  64. 王鑫. . . 內政部營建署. 1984 (中文(台灣)‎).
  65. 陳淑樺(竹東高中教師). . 台灣地形研究室.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11-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24) (中文(台灣)‎).
  66. 張郇生; 莊德永; 李明鳳. .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84: 第79頁 (中文(台灣)‎).
  67. 張郇生; 莊德永; 李明鳳. .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1984 (中文(台灣)‎).
  68. 何春蓀. .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3. ISBN 9570032626 (中文(台灣)‎).
  69. 王文能; 陳清義. . .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78 (中文(台灣)‎).
  70. 鍾振東; 李春生; 游芳松. . . 工業技術研究院礦業研究所. 1975年12月 (中文(台灣)‎).
  71. 余炳盛; 方建能. . 施雅棠; 陳俐卉 (编). . 遠足文化. 2003年10月. ISBN 9867630106 (中文(台灣)‎).
  72. 莊阿清. . .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1993年3月 (中文(台灣)‎).
  73. . 靜宜大學生態學系.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22) (中文(台灣)‎).
  74. .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6) (中文(台灣)‎).
  75. 劉儒淵. . . 臺灣大學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 1993年3月 (中文(台灣)‎).
  76. 周天穎; 許健龍; 萬昆明. . . 中華林學會. 1995-06-20 (中文(台灣)‎).
  77. 林俊義.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983 (中文(台灣)‎).
  78. 第三版. 《中國時報》. 1984-03-13 (中文(台灣)‎).
  79. . 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2011-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中文(台灣)‎).
  80. 歐保羅; 王忠魁; 名振; 林良恭. (PDF). 玉山國家公園研究叢刊(第1003號).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1-07-1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03-05) (中文(台灣)‎).
  81. 歐保羅; 林良恭. . 玉山國家公園研究叢刊(第1025號).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中文(台灣)‎).
  82. .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201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5) (中文(台灣)‎).
  83. 伊能嘉矩. . 楊南郡 (编). . 遠流出版. 1996: 第235頁. ISBN 9573230666 (中文(台灣)‎).
  84. 李希聖. . 2005年9月. ISBN 9574129810 (中文(台灣)‎).
  85. 郭城孟. . . 內政部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0 (中文(台灣)‎).
  86. 張志湧. . . 台灣山文化事業. 2008-02-01: 第102-105頁 (中文(台灣)‎).
  87. 俞淑媛; 蔡盈盈. . . 香港商星衛傳播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2000-10-28: 第57頁. ISBN 9577441726 (中文(台灣)‎).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八通關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