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抵極

難抵極(Pole of Inaccessibility,縮寫:PIA、POI)標誌著在地理学上由於其地理特徵而最難以到達的位置,其通常是指離海岸線最遠的點,也意味著最大程度的大陸性或海洋性。難抵極並不表示其在實際物理意義上難以抵達,而只是表示一個地理學上的概念而已,但是大多數的探險家由於其定義而對其產生興趣。

海岸等距線圖[1](包括海島,但不包括湖泊),紅點處表示各大陸大不列顛島、及伊比利亚半岛等地的難抵極。細等距線相距250(160英里);粗等距線相距1,000(620英里)

難抵極性質

難抵極通常是指離海岸線最遠的點,往任何一個方向走,與海岸線最近的距離便會比難抵極與海岸線的最近距離短。這個定義等價於在陸地上(海洋上)找出一個最大的圓心,圓內只有陸地(海洋),沒有任何海洋(島嶼)夾雜其中。由於三個點便能決定圓,通常這個圓與海岸線僅會有三個切點,且圓心(難抵極)與此三切點等距。

海洋難抵極

太平洋

海洋難抵極,位於48° 52′ 36″S 123° 23′ 36″W

太平洋難抵極(48°52.6′S 123°23.6′W,又稱尼莫點,正式名稱為海洋難抵極)為距離陸地最遙遠的點,位於南太平洋。距最近的陸地:北方的迪西島皮特凯恩群岛)、東北方的莫圖努伊島復活節島西南)、及南方的馬厄島(近南极洲玛丽·伯德地海岸)約2,688(1,670英里)

較知名的名稱為「尼莫點(Point Nemo)」,以儒勒·凡尔纳海底兩萬里》中的角色尼莫船長命名,而「尼莫」這一詞彙在拉丁语意指「無人」。[2]尼莫點在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的短篇小說《克蘇魯的呼喚》中被作者描述為虛構城市拉莱耶的所在地。

此地亦是「太空船的墳墓」,上百臺退役的太空船太空站、及人造衛星在重新進入大氣層後沉於此地,以減少墜落在任何人類居住地的風險。[3]由於南太平洋環流阻止了營養物質到達該地區,尼莫點相對於其他地區是死氣沉沉的,且距離陸地遙遠,從沿海水域獲得的營養物亦相對較少。[4]

北冰洋

北冰洋難抵極

北冰洋難抵極(85°48′N 176°9′W)位在北冰洋浮冰上。距離最近的陸地:埃尔斯米尔岛共青团员岛、及亨里埃塔島1,008(626英里)[5]由於浮冰會持續地移動,北冰洋難抵極並沒有架設任何永久性的標誌。

1968年英國探險家沃利·赫爾伯特聲稱其在以狗拉雪橇前往北極點的路上便已經經過北冰洋難抵極,但2013年被科羅拉多研究員特德·斯坎姆博斯(Ted Scambos)利用衛星定位證實赫爾伯特去到的難抵極是錯誤的,而是距離赫爾伯特插旗處約133英里(214遠的地方。[6]

大陸難抵極

歐亞大陸

歐亞大陸難抵極
亞洲海岸等距線圖,每條線相距200(120英里),中間的三個紅點表示三個歐亞大陸難抵極,自北逆時針分別為舊EPIA、EPIA1、EPIA2

歐亞大陸難抵極(EPIA)是所有陸上難抵極距離海洋最遙遠的點,其位於中國西北方,接近與哈萨克斯坦的國界。

早期的計算表明歐亞大陸難抵極位於46°16.8′N 86°40.2′E,距離最近的海洋約2,645(1,644英里),位在中國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烏魯木齊北方約320(200英里)處。[1]

然而,先前的難抵極將鄂畢灣視為陸地的一部份。近來的研究便提出在不同海岸線定義下不同於前者的兩個難抵極位置[1]

另,43°40′52″N 87°19′52″E,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心西南方的乌鲁木齐县,於1992年被當地地理專家指定為亚洲大陆地理中心,並在當地豎起紀念碑,現已建成觀光區。[7]

北美洲

北美洲難抵極(43.36°N 101.97°W / 43.36; -101.97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North America))位於美國南达科他州西南方,本尼特郡艾倫北方約11(7英里),距離最近的海洋約1,650(1,030英里)[1]

南美洲

南美洲難抵極(14.05°S 56.85°W / -14.05; -56.85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in South America))位於巴西,靠近阿雷纳波利斯[1]2017年,特納雙胞胎成為第一組到達南美洲難抵極的探險家。[8]

澳洲

澳洲難抵極

澳洲難抵極,位於23.17°S 132.27°E / -23.17; 132.27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Australia)[1]23°2′S 132°10′E[9]。距離最近的海岸線約920(570英里),並位在愛麗斯泉的西北方。最近的聚落為在其東北方的北領地帕潘亞,約30(19英里)。2016年,特納雙胞胎以動力傘飛達後者。[10]

非洲

非洲難抵極(5.65°N 26.17°E / 5.65; 26.17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in Africa))距離海岸線1,814(1,127英里)[1],靠近中非上姆博穆省奧博,其亦靠近中非與南蘇丹刚果民主共和国三邊交界

南極洲

南極洲難抵極是在南極大陸上距離南冰洋最遠的的一個點。由於南極大陸上覆蓋著平均厚度約1.9(1.2英里)厚的冰,由冰蓋形成的海岸線與移除冰蓋後的海岸線並不相同,科學家難以確定「真正」的陸海交界;且近年來南極冰層融化亦使冰海的交界變化頻繁,因此南極洲難抵極根據不同的海岸線而有了許多不同的位置。

南極洲難抵極通常是指82°06′S 54°58′E[11]蘇聯難抵極站的所在地。距離南極點878(546英里)海拔3,718(12,198英尺)。而史考特極地研究中心則認為難抵極的位置應為85°50′S 65°47′E[12]

根據網站「ThePoles.com」,僅考慮南極洲陸地的難抵極位於82°53′14″S 55°4′30″E;考慮南極洲陸地及冰蓋的難抵極位於83°50′37″S 65°43′30″E。截至2005年,這些由英國南極調查局所計算出來的難抵極被認為是「最準確的測量結果」。[13]

探險
2007年1月19日,N2i小隊到達前蘇聯的南極洲難抵極站

南極洲難抵極相較於地理南極更遙遠且更難以到達。1958年12月14日,為響應国际地球物理年,由葉夫根尼·托爾斯季科夫帶領的第三次蘇聯南極遠征隊建立了臨時難抵極站。1967年,第二支蘇聯隊伍抵達難抵極站。時至今日,該科學考察站依舊佇立在原處,一尊面向莫斯科的半身列寧雕像也在原地豎立著,且皆以歷史遺跡的形式保存。在科考站內有一本金黃色的書,提供到訪的探險家簽名留念。不過科考站已經被長年的積雪所覆蓋,因此目前無法進到科考站內簽到。[14][15]

2005年11月10日,由拉蒙·埃爾南多·德·拉瑞門迪等人組成的西班牙橫越南極考察隊從新拉扎列夫站站出發,以不依賴任何機械的方式,於同年12月11日成為首支抵達「僅考慮南極洲陸地的難抵極(82°53′14″S 55°04′30″E)」的探險隊;12月14日亦成為第一支抵達「考慮南極洲陸地及冰蓋的難抵極(83°50′37″S 65°43′30″E)」的隊伍,這兩個難抵極是由英國南極調查局於該年所計算出的。接著他們便以相同的方式分別到達沃斯托克站进度站,完成約63天、4,500(2,800英里)的探險。這次的探險也以311(193英里)打破了原艾倫·休伯特1997年以271(168英里)所創下在南極大陸單日旅行距離的紀錄。[13][16][17][18]

亨利·庫克森保羅·蘭德里等人所組成的N2i小隊成為第一個在沒有直接機械輔助的情況下,透過傳統人力拖拉雪上風箏的方式到達難抵極站的探險隊。2006年12月3日從新拉扎列夫站出發,並在2007年1月19日到達已遭廢棄的難抵極站,並重新發現被人們遺忘的列寧雕像。隨後這些探險家們被飛機接離難抵極,依序抵達沃斯托克站、進度站、青年站,最後再搭乘俄罗斯研究船費奧多羅夫院士號回到開普敦[19][20][21]

塞巴斯提安·科普蘭及艾瑞克·麥克尼爾-蘭德里於2011年11月5日自新拉扎列夫站出發,於同年12月27日抵達難抵極站,接著在隔年1月23日抵達地理南極,成為首支在單次探險中,以非機械動力抵達難抵極與地理南極的隊伍,總里程數約3,854(2,395英里)[22]

由於科技的進步及南極洲海岸線定義的爭議性,所計算出真正的難抵極位置也許會有所不同。然而,為了探險上的方便起見,以難抵極站為南極洲難抵極是較好的方案。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便認證N2i小隊為首支不仰賴機械而抵達難抵極的隊伍。[23]

大不列顛島

大不列顛島難抵極(52.65°N 1.56°W / 52.65; -1.56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Britain))位於英格兰西米德兰華威郡北華威自治市。距海約108(67英里),海拔約100(330英尺)[1]

馬達加斯加島

馬達加斯加島難抵極(18.33°S 46.67°E / -18.33; 46.67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Madagascar))位於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省邦古拉法區。距海約260(160英里),海拔約1,220(4,000英尺)[1]

格陵蘭島

格陵蘭島難抵極(76.50°N 41.00°W / 76.50; -41.00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Greenland))位於格陵蘭东北格陵兰国家公园。距海約469(291英里),海拔約2,520(8,270英尺)[1]

臺灣島

臺灣島難抵極(23.51°N 120.81°E / 23.51; 120.81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Taiwan))位於臺灣嘉義縣阿里山鄉。距海約67.4(41.9英里),海拔約2,406(7,894英尺)[24]

本州島

本州島難抵極(36°10′36″N 138°34′49″E)位於日本长野县佐久市,近與群馬縣的縣界,由国土地理院於1996年確認。距海約114.9(71.4英里),海拔約1,200(3,900英尺)[25]

伊比利半島

伊比利半島難抵極(39.99°N 4.51°W / 39.99; -4.51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Iberian Peninsula))位於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恰托萊多省奧特羅。距海約362(225英里),海拔約595(1,952英尺)[1]

難抵極列表

陸地/海洋經緯度國家/地區半徑(公里)海拔(公尺)
歐亞大陸46.28°N 86.67°E / 46.28; 86.67 (Proposed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A]
44.29°N 82.19°E / 44.29; 82.19 (EPIA1)[B]
45.28°N 88.14°E / 45.28; 88.14 (EPIA2)[C]
中国大陆2,645
2,510±10
2,514±7
510
2,700
710
北美洲43.36°N 101.97°W / 43.36; -101.97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North America) 美國1,639±141,030
南美洲14.05°S 56.85°W / -14.05; -56.85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in South America) 巴西1,517±12396
澳洲23.17°S 132.27°E / -23.17; 132.27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Australia)
23°2′S 132°10′E
 澳大利亚928±6
600
585
非洲5.65°N 26.17°E / 5.65; 26.17 (Continental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in Africa) 中非1,814±2640
南極洲82°06′S 54°58′E[D]
82°53′14″S 55°4′30″E[E]
83°50′37″S 65°43′30″E[F]
 南极洲1,300±110

3,718
3,653
3,633
大不列顛島52.65°N 1.56°W / 52.65; -1.56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Britain) 英國108±8100
馬達加斯加島18.33°S 46.67°E / -18.33; 46.67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Madagascar) 马达加斯加260±11,220
格陵蘭島76.50°N 41.00°W / 76.50; -41.00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Greenland) 格陵兰469±252,520
臺灣島23.51°N 120.81°E / 23.51; 120.81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Taiwan) 臺灣672,406
本州島36°10′36″N 138°34′49″E 日本1151,200
伊比利半島39.99°N 4.51°W / 39.99; -4.51 (Pole of Inaccessibility of Iberian Peninsula) 西班牙362±4595
太平洋48°52.6′S 123°23.6′W南太平洋2,690±3-3,630
北冰洋85°48′N 176°9′W北冰洋1,008-2,487
A 舊EPIA
B EPIA1
C EPIA2
D 蘇聯難抵極站
E 僅考慮陸地的難抵極
F 考慮陸地及冰蓋的難抵極
  • 「?」:數據缺乏
舊EPIA
EPIA1
EPIA2
北美洲
難抵極
南美洲
難抵極
澳洲
難抵極
非洲難抵極
難抵極站
南極洲難抵極(陸地)
南極洲難抵極(冰蓋)
大不列顛島
難抵極
馬達加斯加
難抵極
格陵蘭島
難抵極
臺灣島
難抵極
本州島
難抵極
伊比利半島難抵極
北冰洋
難抵極
難抵極地圖

參見

參考資料

  1. Garcia-Castellanos, Daniel; Lombardo, Umberto. (PDF). Scottish Geographical Journal. 2007-09, 123 (3): 227–233 [2016-11-10]. doi:10.1080/147025408018978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6-29).
  2. Lukatela, Hrvoje. . geocuriosa.com. The GlobeCalc Project. 2004-03-26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3).
  3. Stirone, Shannon. . Popular Science. 2016-06-13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4. Davies, Ella. . bbc.com. 英国广播公司. 2016-10-05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5. Duhaime-Ross, Arielle. . Scientific American. 2013-10-15, 309 (16) [2016-11-10].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1113-16a.
  6. Jennings, Ken. . Condé Nast Traveler. 2017-10-27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英语).
  7. . confluence.org. Confluence. 2006-06-22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2).
  8. . 2017-10-30 [201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0) (英语).
  9. . ga.gov.au. 澳大利亞地球科學局.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31).
  10. . Red Bull. [2017-01-12].
  11. Danilov, A.I. . wmo.int. 世界气象组织.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3).
  12. Headland, R.K. . spri.cam.ac.uk. Scott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96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8).
  13. . explorersweb.com. ThePoles.com. 2005-12-15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14. .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0) (俄语).
  15. . [2018-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8) (英语).
  16. . Barrabes.com. 2005-12-13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0).
  17. . tierraspolares.es. Tierras Polares.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11).
  18. . 2005-12-24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0) (西班牙语).
  19. . news.bbc.co.uk. BBC News. 2007-01-20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22) (英语).
  20. . 2007-01-13 [2018-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8) (英语).
  21. . 2007-01-22 [2018-02-16] (英语).
  22. . 2012-02-01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4) (英语).
  23. . teamn2i.com. 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7-01-19 [2016-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4).
  24. . 2017-01-05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9) (中文(台灣)‎).
  25. . 2009-11-30 [2018-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4) (日语).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難抵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