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素园

韦素园1902年6月18日-1932年8月1日),乳名文魁,原名崇文,又名漱园安徽霍丘人,中国作家、翻译家。韦丛芜之兄[1]

韦素园
出生韦崇文
1902年6月18日
 大清安徽省霍丘县叶家集北大街
逝世1932年8月1日(1932歲-08歲-01)(30歲)
 中华民国北平同仁医院
職業作家、翻译家

生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六月十八日出生在霍邱县叶家集北大街一个小商家庭。其父韦美堂,有兄弟五人,排行老三。大哥韦崇华(凤章)、二哥韦崇义(少堂)、韦素园原名韦崇文、四弟韦崇武(丛芜)、五弟韦崇斌,还有一个妹妹韦崇贤。

韦素园八岁入私塾,十一岁与四弟韦丛芜进霍邱县立小学读书,民国3年(1914年)转入叶家集明强小学高级班读书,同班有台静农李霁野等。 民国4年秋,韦素园小学毕业后考入阜阳第三师范学校读书。17岁时离开阜阳三师到北平参加了段祺瑞的参战军。后因不认同段的做法而去长沙政法学校读书。韦素园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并参与了对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民国9年夏,随兄长到安庆转入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读书。进校不久,安徽教育界要求拨给教育经费的“六二”学运兴起,军阀马联甲开枪打死学生,使得群情激愤,学运波及全省。韦素园被其同学推举到省学生联合会担任领导工作。此时韦阅读了一些马列主义书籍,并经常把《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少年中国》等书刊寄给亲友。民国10年,韦素园从安庆上海,入上海渔阳里六号外国语学院补习俄语,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夏,与刘少奇萧劲光任弼时曹靖华蒋光慈等人至莫斯科参加第三次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大会。会后,韦素园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在莫斯科期间,他节约下零钱购买字典、词典和苏俄文学书籍。次年因病回国时将这些书籍带回。

回国后,他在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学习,帮助李霁野译校《往星中》,自己选译了梭罗古勃的《蛇睛集》。他和学友当时生活困难,常卖文和典当衣物以解断炊之虞。 民国14年春,韦经李霁野介绍去拜访鲁迅,经鲁迅推荐在北京担任《民报》副刊。同年夏,在鲁迅的倡导下与李霁野台静农韦丛芜曹靖华组成未名社,次年创办《莽原》半月刊,韦素园任责任编辑。期间译完果戈里的《外套》。

韦素园置身革命运动,曾以未名社工作人员为掩护安置过王青士王冶秋李何林等一批霍邱革命者;为了表示对北京女师大校长林素园的憎恨,曾改名为漱园。后因肺结核恶化大量咯血,于民国16年春住进北京西山福寿岭疗养院。卧床就诊坚持翻译和写作,民国21年8月1日晨去世于北平同仁医院。死后葬于北平西山碧云寺下的万山公墓[2]

纪念

鲁迅在给台静农的信中说:“素园逝去,实足哀伤,有志者入泉,无为者住世,岂佳事乎。”又手书:“呜呼,宏才远志,厄于短年。文苑失英,明者永悼。”的碑文,而且撰有《忆韦素园君》以纪念韦素园。

参考资料

  1. . 中国文学研究. 1994, (04). ISSN 1003-7535. doi:10.13399/j.cnki.zgwxyj.1990.04.011.html.
  2. . [2020-01-2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