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州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析相州置,治所贵乡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隋朝大業时改为武阳郡。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魏县馆陶河南省南乐清丰范县山东省冠县莘县等县地。其地为河北与江淮之间水运交通枢纽,船舶辐辏,物资荟萃。为河北平原、中原一大都会。
魏州所在地政治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历来为军事要地,也为中原人口大州。商业发达。

魏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魏州,同年又以魏州的聊城县武水县堂邑县高唐县博州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冀州咸亨三年(672年)复为魏州。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为魏郡广德元年(763年)后,魏博节度使治此,为河北三镇的軍事要地。魏博藩镇为唐中后期至五代时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藩镇。土贡:花綢、綿綢、平綢、施、绢、紫草。户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六,口百一十万九千八百七十三。终唐一朝,领十四县:贵乡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澶水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1]

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沙陀人李存勗帝位于此,建为东京,升为兴唐府北宋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2]。北京取代魏州。

隋代行政区划变遷
区划開皇元年区划大業3年
魏州屯州济州武陽郡
昌乐郡武陽郡陽平郡平原郡繁水县 貴乡县 元城县
魏县 观城县 頓丘县
莘县 武陽县 館陶县
聊城县 武水县 臨黄县
冠氏县 堂邑县
昌乐县
貴乡县
衛国县
乐平县
莘亭县
武陽县
館陶县聊城县
唐朝魏州辖县
618年贵乡县元城县繁水县莘县临黄县观城县[3]顿丘县魏县武阳县[4]馆陶县冠氏县堂邑县武水县聊城县
619年贵乡县元城县繁水县莘县临黄县魏县武阳县馆陶县冠氏县堂邑县武水县聊城县观城县顿丘县改属黎州
621年贵乡县元城县繁水县魏县(新设漳阴县[5]莘县临黄县武阳县改属莘州馆陶县冠氏县改属毛州堂邑县武水县聊城县改属博州
622年贵乡县元城县繁水县魏县漳阴县(新设昌乐县[6]
623年贵乡县元城县繁水县魏县漳阴县昌乐县[7]
627年贵乡县元城县繁水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武阳县观城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来属,废除漳阴县
643年贵乡县繁水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废除武阳县观城县元城县
644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废除繁水县
689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新设武圣县[8]
699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武圣县(新设元城县[9]
719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武圣县(改名朝城县)、元城县
725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县元城县[10]
744年贵乡县魏县[11]昌乐县莘县临黄县顿丘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县元城县
771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县元城县临黄县顿丘县改属澶州
906年贵乡县魏县昌乐县莘县馆陶县冠氏县朝城县元城县宗城县永济县洹水县内黄县临河县斥丘县来属)

刺史

唐朝魏州刺史
  • 元宝藏(619年)
  • 权威(621年)
  • 潘道毅(621年)
  • 田留安(622年)
  • 丘师(武德末年贞观初年贞观初年)
  • 邓暠(贞观初年)
  • 孔昌寓(贞观年间)
  • 辛君昌(贞观年间)
  • 王波利(贞观年间)
  • 李灵龟(永徽年间)
  • 李乾祐(永徽年间)
  • 王弘直(显庆年间)
  • 李旦(魏州所改冀州,662年—672年,遥领)
  • 刘伯英(魏州所改冀州,663年—666年)
  • 李孝协(冀州所改魏州,龙朔末年—664年)
  • 杨越(龙朔年间)
  • 裴某(乾封年间—咸亨年间)
  • 赵璡(唐高宗时)
  • 元义端(677年)
  • 弓志元(唐高宗时)
  • 封言道(唐高宗时)
  • 萧憬(唐高宗时)
  • 皇甫文亮(唐高宗时)
  • 苏干(垂拱年间)
  • 成大辨(天授年间)
  • 杨元琰(长寿年间)
  • 武懿宗(延载、证圣年间)
  • 独孤思庄(695年—696年)
  • 狄仁杰(696年—697年)
  • 王及善(697年)
  • 刘仁景(圣历年间)
  • 薛季昶(长安年间)
  • 韦嗣立(704年)
  • 张潜(唐中宗时)
  • 张知泰(707年—708年)
  • 宋璟(711年)
  • 阳峤(711年)
  • 单思远(712年—713年)
  • 宋璟(713年)
  • 阳峤(714年—715年)
  • 王志愔(715年)
  • 杨茂谦(716年)
  • 韦铣(开元初年)
  • 张洽(717年)
  • 崔子源(719年)
  • 张庭珪(721年)
  • 崔志廉(723年)
  • 崔沔(724年—726年)
  • 宇文融(727年—728年)
  • 蒋钦绪(729年)
  • 杜暹(730年—731年)
  • 苏晋(733年)
  • 李道坚(734年,未任)
  • 宋遥(734年—735年)
  • 卢成务(开元年间)
  • 韦铣(开元年间)
  • 严挺之(开元年间)
  • 臧怀恪(开元年间)
  • 卢晖(740年—741年)
  • 崔璘(开元末年)
  • 魏郡太守
  • 袁知泰(755年,安禄山任命)
  • 能元皓(756年,安禄山任命)
  • 萧华(756年—758年)
  • 崔光远(758年)
  • 田承嗣(759年—762年)
  • 田承嗣(763年—778年)
  • 田维(778年)
  • 田悦(779年—784年)
  • 马燧(782年,未任)
  • 田绪(784年—796年)
  • 田季安(796年—812年)
  • 田怀谏(812年)
  • 田弘正(812年—820年)
  • 李愬(820年—821年)
  • 田布(821年)
  • 史宪诚(822年—829年)
  • 李听(829年)
  • 何进滔(829年—840年)
  • 李绾(840年,遥领)
  • 何弘敬(840年—865年)
  • 何全皞(865年—870年)
  • 李儇(870年—871年,遥领)
  • 韩允忠(870年—874年)
  • 韩简(874年—883年)
  • 李震(883年,遥领)
  • 乐彦祯(883年—888年)
  • 罗弘信(888年—898年)
  • 罗绍威(898年—910年)

注释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