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公廟

魷魚公廟,或稱草嶺古道埡口土地公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草嶺古道埡口處的土地祠,因土地公配祀二位土地婆而引起注目。

魷魚公廟
基本資訊
所在地 臺灣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草嶺古道埡口處
主神 土地公

歷史沿革

建廟傳說是台灣清治時期某人於草嶺古道的陷阱掛上魷魚乾。獵人回來後,驚覺原先在山區捕兔的陷阱居然捕到魷魚,且還曬成魷魚乾。消息傳開後,人們遂認為是神明顯靈,隨即集資在古道邊興建這名叫「魷魚公廟」的小廟。[1]

媒體稱為「草嶺古道埡口土地公廟」的此祠,占地約1坪,位在為草嶺古道最高點,也是宜蘭縣、新北市的交界處,距離宜蘭縣頭城鎮大里天公廟約3公里[2]。該處北屬於貢寮區福隆里;南屬於頭城鎮大里里[3]。附近有虎字碑[4][5]。此廟作為保佑來往行人之用[2]。登山客經過埡口時常在此廟留下零錢當香油錢[4]。在1990年報導時說近期,原先古樸的廟身被人漆上紅、綠色當裝飾,連裡面的土地公、土地婆石像也被漆得金光閃閃[6]。門聯為:「公老尊萬古;神正享千秋。」[5]

2014年土地婆被竊,因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大里站派員找不到土地婆像,頭城鎮前大里里長尤添丁遂從中國大陸訂做新的土地婆神像,置入該廟中。但2016年11月17日下午,東北角風管處清潔工在此廟200公尺外半山腰撿垃圾,意外在草叢發現失蹤兩年的舊土地婆神像。因土地婆神像布質披風完整,研判棄置時間不長,可能是之前被人請回供奉。獲風管處駐警隊長許源豊告知的大里里長楊清淵,就偕同道士上山,在得到此廟的土地公聖筊後,選定良辰吉時,將舊土地婆神像放置於土地公與新土地婆神像的前方。「一夫二妻」的現象,引起過路遊客好奇。[2][7][8]

對此現象,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處長方正光希望這三尊神明庇護古道的遊客[2][8]。楊清淵說就讓土地公決定兩位土地婆誰大誰小[7];他也解釋這是特殊狀況,各界勿過度解讀[2]。這現象有意湊成的則有四結福德廟[9]鹿港福德宮[10];相反版的有下厝福德祠[11]

參考

  1. 吳敏顯. . 《聯合晚報》. 1993-10-09 (中文(台灣)‎).
  2. 江志雄. . 《自由時報》. 2016-11-20 [2017-08-13] (中文(台灣)‎).
  3. 黃德雄. . 《民生報》. 1992-10-26 (中文(台灣)‎).
  4. 楊極峰. . 《聯合報》. 1981-04-30 (中文(台灣)‎).
  5. 江宗禮. . 《聯合報》. 2000-01-18 (中文(台灣)‎).
  6. 吳敏顯. . 《聯合報》. 1990-08-29 (中文(台灣)‎).
  7. 游明煌. . 《聯合報》. 2016-11-20 (中文(台灣)‎).
  8. 林坤瑋. . 《中華日報》. 2016-11-19 [2017-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4) (中文(台灣)‎).
  9. 羅建旺. . 《聯合晚報》. 2001-02-24 (中文(台灣)‎).
  10. 謝春玲. . 《鹿港時報》. 2001-02-23 [2018-09-18] (中文(台灣)‎).
  11. 潘欣中. . 《民生報》. 1990-04-07 (中文(台灣)‎).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魷魚公廟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