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寮區

貢寮區臺灣話)是中華民國新北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新北市最東端,北與東鄰太平洋,南鄰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西側與西北側分別與雙溪區瑞芳區相鄰。貢寮為台灣本島最東端的行政區,區內的三貂角為台灣本島的地理極點-極東點,行政區域形狀呈一迴力鏢狀,其三面環太平洋、西倚雪山山脈

貢寮區
Gongliao District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市轄區
貢寮區位於新北市最東端
上級行政區劃新北市
舊稱摃仔寮
區劃11191
政府 
  區長鍾耀磊貢寮區區長列表)
總面積99.9734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69 米
人口 
  總數11,751人(2021年1月)
  排名23
  戶數4,349戶
郵政編碼228
戶政資料代碼65000260
毗鄰瑞芳區雙溪區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
網站http://www.gongliao.ntpc.gov.tw/
貢寮區位置圖

地理

貢寮區位居臺灣最東北角,東臨太平洋,為新北市唯一臨太平洋的行政區,南接臺灣省宜蘭縣頭城鎮,西接雙溪區,北接瑞芳區,係新北市最東端的區鎮,總面積99.9680平方公里,為濱海丘陵地型,昔日以盛產海鮮名聞遐邇,近年來更以「反核四」名噪四方,其實本區『親山近水』美景,更是北臺灣最佳旅遊勝地。

本區地處大陸沿岸流菲律賓洋流交匯黑潮帶,海洋資源非常豐富,且為雪山山脈之起點,境內群巒起伏,翠嶺層疊、景致極為優美,並有發人思古幽情、緬懷先人蓽路藍縷以開發蘭陽之草嶺古道,登高遠眺海天一色,近覽綿延長達30多公里海岸線,奇岩嶙峋、灣岬相間、蜿蜒有致,令人心曠神怡,沿岸鬼斧神工的海蝕地形與平坦岩灘交錯,更有長達三公里的金黃沙灘,不啻為登山、賞景、釣魚、浮潛、戲水的天堂。

地質地形

以三貂角為分界,三貂角以北的龍洞、鼻頭角至和平島的海岸屬沈降海岸地形,山脈與海岸線近乎呈垂直相交,受東北季風及強風巨浪之海蝕作用,多海岬、海灣及海崖。鼻頭角到三貂角,呈大型岬灣地形,如龍洞灣、龍洞岬、澳底、福隆和卯澳。三貂角以南至頭城海岸線,多為斷層海岸,東北、西南走向的地質構造,海岸線較平直,少海灣突岬,大部分為發育良好的海蝕平臺及礫石海岸。[1]

危險水域

貢寮區危險水域有六處
  • 石碇溪口
  • 舊社沙灘
  • 東興宮前方廣場
  • 鹽寮沙灘
  • 台二線濱海公路85.5k
  • 龍洞灣海域

歷史

本區古名摃仔寮,「摃仔」是臺灣北部的凱達格蘭巴賽語「Kona」的漢譯,原意係捕捉野獸的「陷阱」,而為了等候捕捉山獸, 在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就稱「摃仔寮」。

本區古為一片荒野,是巴賽族人聚落與狩獵之地,時名叫做「Ki-vanow-an」。

1626年,西班牙海軍初到臺灣,航行到今日的三貂角一帶,在此地登陸,遂以西班牙聖人聖迪雅哥(Santiago)為所登陸的岬角命名,現在習稱的三貂角就是「聖迪雅哥」音譯而成。但在西班牙統治這整個三貂地區,巴賽族人也不叫自己生活領域為「三貂社」而叫做「Kivanowan」(基瓦諾灣)。當時西班牙人在以貢寮區為主之地區設為「 哆囉滿」(Turoboan)。

在漢人勢力進入這地區以後,「Kivanowan」這個稱呼已不復存在,「三貂」這個名稱卻被保留下來,並用來當作整個區域的總稱,其他譯名也有稱做「山朝」或「三朝」者。   1773年至1795年,漳人吳沙招募一批墾民來此開墾。寄居本區丹裡(仁里里)因三十六社平埔族,散處在近港附近,時漢人極少進入,而吳沙通平埔族人語言,生性任俠、重信用、講義氣,與先住民通市甚得喜愛。日久一批窮困潦倒漢人前來投靠,並發給每人米一斗、斧一柄。入山採樵抽籐,於是投靠的人日漸增多,闢地也益廣,「槓仔寮」也一直沿用的地名。

1895年,乙未戰爭之時,日本近衛師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統率,於5月29日(5月6日)自澳底(現為鹽寮公園)登陸臺灣,並在澳底設立行宮(即仁和宮現址)。大正九年(1920年)實施地方官制改正,將「槓仔寮區」簡化改設貢寮。1945年終戰後改稱為貢寮鄉,2010年12月25日,臺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後,貢寮鄉改稱貢寮區

組織

區本部

  • 區長
  • 主任秘書

業務單位

  • 民政災防課
  • 社會人文課
  • 工務課
  • 農經課
  • 秘書室
  • 人事管理員
  • 會計室

人口

歷史人口
年份人口±%
1981 17,180    
1986 15,659−8.9%
1991 14,166−9.5%
1996 13,848−2.2%
2001 13,784−0.5%
2006 14,006+1.6%
2011 13,538−3.3%
2016 12,706−6.1%
來源: . 內政部.
貢寮區人口指標
概況
 年齡層 比例 
總人口
 
11,751 (100%)
0~14歲
 
648 (5.51%)
15~64歲
 
8,373 (71.25%)
65歲以上
 
2,730 (23.23%)
6,008
(男人口數)
5,743
(女人口數)
目前處於超高齡社會
性別比104.61%
扶養比40.34%
  扶幼比7.74%
  扶老比32.60%
老化指數421.30%
戶人口量2.7020人/戶
人口密度117.54 (人/km2)
2021年貢寮區人口變化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年度增減
人口 11,751 −31
消長 -31
  • 人口消長計算方式為該月人口減去上月人口,正值以紅字表示,負值以藍字表示,持平以綠字表示
  • 區內教育資源嚴重缺乏,加上受到少子化的衝擊,境內的小學已開始面臨招生不足,甚至無人入學的問題。在全國所有鄉鎮市區之中,幼年人口比例居全國倒數第四[註 1]
    資料時間:2021年1月,來源:新北市政府民政局[2]

    歷年人口變化

    • 累積五年(2015年底~2020年底)人口減少1,078人,折合流失率8.38%,在全台所有市轄區之中,流失率高居第八[註 2]
    貢寮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20年)[3]

    文化

    貢寮區在考古學上,存在許多台灣史前住民巴賽族(Basai)的遺跡。

    舊社遺址

    1962年盛清沂地表調查發現舊社遺址,位處貢寮區龍門里雙溪出海口北岸之沙丘,當時採集了284件標本,包括陶質標本179件、石器9件。2005 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曾再度進行發掘,文化類型歸為十三行文化晚期舊社類型。台大林朝棨教授於《凱達格蘭族之礦業》〉論述十三行遺址的鐵質石塊,乃煉鐵時所留下的半成品或鐵渣,推論該地居民會煉鐵,并推論福隆、舊社、仁里等遺址也有煉鐵處。另在發掘到的依附銅渣的陶片,推論有煉銅的能力。舊社遺址於過多次發掘歷年出土的遺物中,發現此地確實為居住區,文化層屬最早的舊社類型,推論居民從臺灣史前400年左右才開始居住,並有煉鐵廠的出現。此遺址古住民之習性及生活環境和馬賽人St. Jago社相同,舊社遺址可能是馬賽人三貂社的舊社之一。[4]

    仁里遺址

    馬賽人仁里遺址,位於新北市貢寮區仁里里13鄰,是臺灣北部考古遺址之一。台灣北部之平埔族群,凱達格蘭族最為人知,實際上北台灣平埔族實為多群性,如馬賽人、雷朗人、龜崙人等,擅長從商的馬賽人是一個特殊的族群,在北台灣的族群交流中佔重要地位。在考古學上,馬賽人及噶瑪蘭人的居處,被分類為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1962年盛清沂地表調查發現仁里遺址,共採集到標本共161件,其中包括陶質標本137件、近代瓷片3件、鐵渣17件、貝類3件、安南銅幣「光中通寶」半個。[5]1981年,陳玉美進行發掘,出土屈肢葬墓葬。劉益昌教授將仁里遺址,文化類型歸為十三行文化中期福隆類型、晚期舊社類型。仁里遺址可能是三貂社的舊社之一,且有可能是凱達 格蘭族的登陸地及落腳居住之處。符合台灣古早住民的生業性格,海路方便漁貨多,陸路有腹地活動,許多條件都符合馬賽人的性格。[4]

    十三姓遺址

    1986年台大人類學系李光周教授地表調查發現十三姓遺址,位於貢寮區龍門里雙溪北岸階地上,為古沙丘地形。十三姓遺址的位置稍微靠內陸,目前可參考的標本量較少,但日常使用的物品齊全。[4]

    吳沙墓

    政治及行政區域

    貢寮區在行政區域上共有11個里之區域劃分。[6]

    里名 面積
    (km²)
    鄰數 戶數 人口數 人口密度
    (km²)
    里長
    (2013)
    里辦公處
    仁里里2.944166731,892643吳勝福仁和路61號
    吉林里16.25601924150531簡束卿內寮街20之3號
    和美里13.5680213521,07579吳金發和美街21之9號1樓
    美豐里12.28802130479765周貝芳土地公嶺街55號
    真理里2.560227202,233872趙瑞昌新港街26巷6之3號4樓
    貢寮里3.84016381931242楊張翠華貢寮街134號
    福連里10.49601630492888吳文益福興街37號之1
    福隆里12.5440226441,780142吳憲彰興隆街10號
    龍門里3.07214249712232吳世揚龍門街11號
    龍崗里8.9601218443949黃朝銘洋宮路35號
    雙玉里13.442329971453吳永彬田寮洋街6號
    合計
    貢寮區99.96802024,35112,006120施玉祥(區長)貢寮里朝陽街54號(區辦公廳)
    • 貢寮區的人口大部分集中於真理仁里和美福隆貢寮福連等六里,上述六里的人口數約占全區73.62%。

    歷任地方首長

    日治時期[7]
    • 1920年(大正9年) 呂來傳
    • 1923年(大正12年) 鎌田清熊
    • 1930年(昭和5年) 白澤傳吉
    • 1939年(昭和14年) 北條角馬
    • 1940年(昭和15年) 中村知三
    • 1941年(昭和16年) 川元實
    貢寮鄉鄉長
    • 第一屆 吳茹川
    • 第二屆 吳阿木
    • 第三屆 江阿蚊
    • 第四屆 江阿蚊解職
    • 第四屆 吳總傑補選
    • 第五屆 吳總傑
    • 第六屆 洪進添
    • 第七屆 洪進添
    • 第八屆 吳清同
    • 第九屆 林冬波
    • 第十屆 吳清同
    • 第十一屆 吳清同
    • 第十二屆 趙國棟
    • 第十三屆 趙國棟
    • 第十四屆 陳世男
    • 第十五屆 陳世男
    貢寮區區長
    • 第一任 徐溪祥
    • 第二任 朱思戎
    • 第三任 陳文俊
    • 第四任 施玉祥
    • 第五任 鍾耀磊

    交通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

    公路

    公共設施

    龍門核能發電廠鹽寮抗日紀念碑
    警政
    •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瑞芳分局
      • 瑞芳交通分隊
      • 貢寮分駐所
      • 和美派出所
      • 澳底派出所
      • 吉林派出所
      • 福隆派出所
      • 卯澳派出所
    消防
    電力
    漁港
    • 龍洞漁港
    • 和美漁港
    • 美豔山漁港
    • 澳底漁港
    • 澳仔漁港
    • 龍門漁港
    • 福隆漁港
    • 卯澳漁港
    • 馬崗漁港
    建案
    • 貢寮澳底捷年GENE 21+:由知名商人呂台年捷年集團、東森新聞台主播王佳婉共同開發建設
    • 龍洞四季灣:由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外經營,經營單位置正是捷年集團

    教育

    國民中學
    • 新北市立貢寮國民中學
    • 新北市立豐珠國民中學:2004年才設校,主要作為「中途學校」要安置台中以北縣市、遭法院裁定就學的孩子,於此調整身心後再返原校就讀。前身是貢寮澳底國小分班,校地面積0.53公頃。[9]
    國民小學
    • 新北市貢寮區貢寮國民小學
    • 新北市貢寮區和美國民小學
    •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國民小學
    • 新北市貢寮區福連國民小學
    • 新北市貢寮區澳底國民小學
    圖書館

    旅遊

    三貂角燈塔廣場

    區域立法委員

    參考文獻

    1. . [2015-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14).
    2.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人口計算機
    3. (XLS). 內政統計月報. 2020-02-10.
    4. (PDF).
    5. 盛清沂《台灣省北海岸史前遺址調查報告》台灣文獻 1962年
    6. 鄰里介紹.貢寮區公所
    7. 中研院台史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
    8. 中國時報《中輟孩子的家 豐珠入圍教學卓越獎》2007.09.09

    註釋

    1. 幼年比例僅高於龍崎區平溪區田寮區
    2. 僅次於龍崎區、左鎮區、平溪區、石門區楠西區大內區雙溪區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貢寮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