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通史

臺灣通史》為有關台灣歷史的一部通史著作,作者為連橫,並由其創辦的雅堂書局(臺灣通史社)出版。但最初銷售成績並不理想,直到二戰後,中國商務印書館重新刊行此書,才有較大印量。

臺灣通史
全名臺灣通史
罗马拼音
撰者連橫
文字漢文漢字
国家 日治臺灣
成书年代1908年-1918年
篇数88篇
卷数36卷
分类通史史書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漢字臺灣通史 / 台灣通史
注音ㄊㄞˊ ㄨㄢ ㄊㄨㄥ ㄕˇ
台羅

連橫13歲時,其父連永昌購買一部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給他說:“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基於先人家教啟蒙與台灣為日本所占的雙重動機,自1908年至1918年著手撰寫《台灣通史》,體裁仿效司馬遷史記》體例而成,起自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終於割讓(1895年)。分為紀4、志24、傳60,共88篇,36卷,約有60萬字,另附表目101項。1920年由臺灣通史社出版發行,這是臺灣人第一次完成的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著作。不過連橫對於台灣民主國的記載,最初以「獨立紀」撰寫,後又改為「過渡紀」以避免爭議。[1]

刊本

  • 連橫,《台灣通史》,臺灣通史社出版發行,1920年。

台灣通史目錄導引

  1. 卷一、開闢紀(起大業元年、終於永曆 (南明)十五年)。
  2. 卷二、建國紀(起明永曆十五年、終於三十七年)。
  3. 卷三、經營紀(起康熙二十二年、終於光緒二十年)。
  4. 卷四、獨立紀(起清光緒二十一年、終於是年九月)。(因當時日本總督閱後不滿其名稱,勒令重寫,是為「過渡紀」)
  5. 卷五、疆域志。
  6. 卷六、職官志。
  7. 卷七、戶役志。
  8. 卷八、田賦志。
  9. 卷九、度支志。
  10. 卷十、典禮志。
  11. 卷十一、教育志。
  12. 卷十二、刑法志。
  13. 卷十三、軍備志。
  14. 卷十四、外交志。
  15. 卷十五、撫墾志。
  16. 卷十六、城池志。
  17. 卷十七、關征志。
  18. 卷十八、榷賣志。
  19. 卷十九、郵傳志。
  20. 卷二十、糧運志。
  21. 卷二十一、鄉治志。
  22. 卷二十二、宗教志。
  23. 卷二十三、風俗志。
  24. 卷二十四、藝文志。
  25. 卷二十五、商務志。
  26. 卷二十六、工藝志。
  27. 卷二十七、農業志。
  28. 卷二十八、虞衡志。
  29. 卷二十九、列傳一:顏、鄭,寧靖王,諸臣,諸老,陳永華,林圯、林鳳劉國軒
  30. 卷三十、列傳二:施琅,吳球、劉卻,朱一貴歐陽凱藍廷珍,楊、殷、阮、王。
  31. 卷三十一、列傳三:王世傑,吳鳳,施、楊、吳、張,林、胡、張、郭,臺東拓殖,吳福生、黃教,林爽文孫景燧福康安,楊廷理,鄭其仁、李安善,陳周全、高夔。
  32. 卷三十二、列傳四:海寇,王得祿,謝、鄭,吳沙姜秀鑾周邦正,許尚、楊良斌,姚、徐,張丙,方振聲,李石、林恭,鄭勒先,郭光侯、施九緞
  33. 卷三十三、列傳五:戴潮春林文察丁曰健,林奠國,林占梅,羅、陳,沈葆楨,袁聞柝,劉銘傳劉璈林平侯
  34. 卷三十四、列傳六:循吏,流寓,鄉賢,文苑。
  35. 卷三十五、列傳七:孝義,勇士,貨殖,列女。
  36. 卷三十六、列傳八:丘逢甲吳彭年

附表目

  • 延平郡王世系表(建國紀)。
  • 鄭氏中央職官表(職官志)。
  • 鄭氏臺灣職官表(職官志)。
  • 清代職官表(職官志)。
  • 民主國職官表(職官志)。
  • 清代臺灣戶口表一(戶役志)。
  • 清代臺灣戶口表二(戶役志)。
  • 清代徵收丁稅表一(戶役志)。
  • 清代徵收丁稅表二(戶役志)。
  • 清代徵收丁稅表三(戶役志)。
  • 清代徵收番餉表一(戶役志)。
  • 清代徵收番餉表二(戶役志)。
  • 荷蘭王田租率表(田賦志)。
  • 鄭氏官田租率表(田賦志)。
  • 鄭氏文武官田租率表(田賦志)。
  • 鄭氏文武官田稅率表(田賦志)。
  • 氏田園徵賦表(田賦志)。
  • 清代民田租率表一(田賦志)。
  • 清代民田租率表二(田賦志)。
  • 清代民田租率表三(田賦志)。
  • 清代民田租率表四(田賦志)。
  • 清代民田租率表五(田賦志)。
  • 清代屯田租率表(田賦志)。
  • 清代番大租率表(田賦志)。
  • 阿里山番租率表(田賦志)。
  • 清代田園甲數表(田賦志)。
  • 清代田園徵賦表(田賦志)。
  • 臺灣縣歲入表(度支志)。
  • 臺灣縣歲出表(度支志)。
  • 鳳山縣歲入表(度支志)。
  • 鳳山縣歲出表(度支志)。
  • 諸羅縣歲入表(度支志)。
  • 諸羅縣歲出表(度支志)。
  • 彰化縣歲入表(度支志)。
  • 彰化縣歲出表(度支志)。
  • 淡水廳歲入表(度支志)。
  • 淡水廳歲出表(度支志)。
  • 澎湖廳歲入表(度支志)。
  • 澎湖廳歲出表(度支志)。
  • 噶瑪蘭廳歲入表(度支志)。
  • 噶瑪蘭廳歲出表(度支志)。
  • 臺灣文官養廉表(度支志)。
  • 臺灣武官養廉表(度支志)。
  • 臺灣武官俸薪表(度支志)。
  • 臺灣兵餉支給表(度支志)。
  • 噶瑪蘭營兵餉表(度支志)。
  • 臺灣勇營月餉表(度支志)。
  • 建省以後歲入總表(度支志)。
  • 各府廳縣壇廟表(典禮志)。
  • 臺灣儒學表(教育志)。
  • 臺灣書院表(教育志)。
  • 鄭氏武官表(軍備志)。
  • 鄭氏各將軍表(軍備志)。
  • 鄭氏陸軍各鎮表(軍備志)。
  • 鄭氏水師各鎮表(軍備志)。
  • 鄭氏臺灣及各島守將表(軍備志)。
  • 清代臺灣水陸營制表(軍備志)。
  • 清代臺灣水陸汛防表(軍備志)。
  • 臺東勇營駐防表(軍備志)。
  • 南北屯弁分給埔地表(軍備志)。
  • 南北屯丁分給埔地表(軍備志)。
  • 鳳山縣轄隘寮沿革表(軍備志)。
  • 淡水廳轄隘寮沿革表(軍備志)。
  • 噶瑪蘭廳轄隘寮沿革表(軍備志)。
  • 鄭氏澎湖砲臺表(軍備志)。
  • 清代臺灣砲臺表(軍備志)。
  • 鄭氏各鎮屯田表(撫墾志)。
  • 臺灣撫墾局管轄表(撫墾志)。
  • 臺灣撫墾局局制表(撫墾志)。
  • 鄭氏徵收雜稅表(關征志)。
  • 清代陸餉徵收表(關征志)。
  • 清代水餉徵收表(關征志)。
  • 臺灣海關徵收稅鈔表(關征志)。
  • 臺灣海關徵收船鈔表(關征志)。
  • 臺灣阿片進口表(榷賣志)。
  • 臺灣徵收阿片釐金表(榷賣志)。
  • 前山道里表(郵傳志)。
  • 後山道里表(郵傳志)。
  • 前山至後山道里表(一)(郵傳志)。
  • 前山至後山道里表(二)(郵傳志)。
  • 前山至後山道里表(三)(郵傳志)。
  • 前山至後山道里表(四)(郵傳志)。
  • 中路道里表(郵傳志)。
  • 鹿耳門應運兵眷米穀表(糧運志)。
  • 鹿港應運兵眷米穀表(糧運志)。
  • 八里坌應運兵眷米穀表(糧運志)。
  • 臺灣官倉表(糧運志)。
  • 臺灣社倉表(糧運志)。
  • 臺灣番社倉表(糧運志)。
  • 臺灣善堂表(鄉治志)。
  • 臺灣義塚表(鄉治表)。
  • 臺灣廟宇表(宗教志)。
  • 藝文表一(藝文志)。
  • 藝文表二(藝文志)。
  • 藝文表三(藝文志)。
  • 各國立約通商表(商務志)。
  • 臺灣外國貿易表(商務志)。
  • 臺灣糖出產表(商務志)。
  • 臺灣產糖推算表(商務志)。
  • 臺灣糖出口表(商務志)。
  • 臺灣各屬陂圳表(農業志)。

附錄
  1. 連雅堂先生家傳,連震東
  2. 連雅堂先生年表,連震東。

評價

台灣通史的問世,即連當時民政長官下村宏也為之作序:「……分類有法,矧又氣象雄渾,筆力遒健,論斷古今,吾幾不能測其才之所至,蓋近世巨觀也。」給予肯定。不過近代研究者楊雲萍在稱讚之餘,也指出其中的缺失:

  • 連橫運用材料有所侷限;
  • 連橫有抄襲他人作品的弊端;
  • 史料的處理不夠嚴謹,部分記載甚或出於自己的「創作」。
  • 地名人物的錯誤層出。
  • 初版有兩任台灣總督明石元二郎田健治郎的親筆題辭,使部分人士懷疑有媚日之政治立場。

從近代史學的觀點言,《台灣通史》未臻完善。但在日本時代進行同化之時,台灣通史的出版,的確發揮了維護臺灣歷史主體性的作用。

鄧孔昭對《台灣通史》研究用力最深,著有《臺灣通史辨誤》,指出其誤謬達六百餘處。鄧孔昭提到《臺灣通史》所載蔣元樞與怪僧月事乃抄自《清朝野史大觀》一書。連橫甚至杜撰〈朱一貴起事檄〉[2]。《臺灣通史》誤把臺灣地名由來說為「埋冤」,認為埋冤本來是紀錄先民艱辛開墾的情狀,後來因為名字不吉利,而改成跟台灣閩南語發音一樣的「臺灣」[3]。但事實上,「臺灣」一詞早在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就首次出現於公文上,明末何喬遠所著之《鏡山全集》中,也出現「臺灣」這個名稱。而大量移民形成「埋冤」之地,卻發生在清領初期,所以《臺灣通史》的說法並不正確[4][5]

連橫在卷一〈開闢紀〉的紀載亦引發相關爭議[6]吳密察認為〈與荷蘭守將書〉係由連橫杜撰,因之前從無明清文獻有此文[2],與荷蘭所藏書信也不同[7]陳昭瑛認為連橫是改寫江日昇《臺灣外記》所記「此地非爾所有,乃前太師練兵之所。今藩主前来,是复其故土。」改成「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8],而且在康熙皇帝(1661年即位)前,中國歷朝政府從未將臺灣本島納入領土版圖。[9][10][11]該文以往在國立編譯館獨編教科書時期曾收錄於國民中學國文課本裡,後來因政治環境轉變及與史實不符,現已不再收錄。

多年來《台灣通史》的序被編入台灣高中國文教材。2017年10月29日,教育部課審大會審議推薦選文時認為《台灣通史序》內容涉及歧視原住民族,決議換成《鹿港乘桴記》。[12]

其他

  • 《臺灣通史》三大冊剛出版時原本定價十二圓,大正十三年(1924年)減價為訂價十圓,郵費五角。[13]後又改為定價十圓,郵費四角。[14]

参考文献

  1. 《〈台湾通史〉第一版影印本》在北京出版 存檔,存档日期2013-10-26.,亚太日报,2013年10月23日
  2. 吳密察. . 臺灣: 時報文化出版社. 2012-10-22. ISBN 9789571356433 (中文(繁體)‎).
  3. 維基文庫 連橫 臺灣通史 卷一 開闢紀
  4. 台灣近代的名稱
  5. 《國民中學社會科歷史篇教師手冊》,謝志豪,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 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由於圍攻熱蘭遮城失利,改變戰略打算以圍攻戰逼迫荷蘭投降,於是在4月26日(陰曆)寫信給揆一,此一書信內容被稱作〈與荷蘭守將書〉。而該書信最具爭議的便是鄭成功對臺灣的態度,認為是中國的固有土地,即向揆一表示:「然臺灣者,中國之土地也,久為貴國所踞。今余既來索,則地當歸我。」
  7. Davidson, James Wheeler. . U.S.A: London and New York : Macmillan & co.; Yokohama [etc.] Kelly & Walsh, ld. 1903 (英语).
  8. 陳昭瑛. . 臺灣: 正中書局. 1998-04-01. ISBN 9789860197495 (中文(台灣)‎).
  9. 黃宗羲《鄭成功傳》:「台自破荒,不載版圖。」
  10. 《大清世宗皇帝實錄》:「台灣地方,自古未屬中國,皇考聖略神威,取入版圖。」
  11. 李筱峰, 台灣自古不屬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四》 存檔,存档日期2012-10-25., 自由時報,2009-12-29
  12. 高中國文推薦選文15篇 連橫的《台灣通史序》被剔除,自由時報
  13. 臺灣詩薈第一號,大正十三年二月出版。
  14. 臺灣詩薈第四號,大正十三年五月出版。

外部連結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