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臺灣

臺灣歷史 | 臺灣歷史年表
世纪 19世纪臺灣 | 20世纪臺灣 | 21世纪臺灣
年代 1910年代臺灣 | 1920年代臺灣 | 1930年代臺灣 | 1940年代臺灣 | 1950年代臺灣 | 1960年代臺灣 | 1970年代臺灣
年份 1939年臺灣 | 1940年臺灣 | 1941年臺灣 | 1942年臺灣 | 1943年臺灣 | 1944年臺灣 | 1945年臺灣 | 1946年臺灣 | 1947年臺灣 | 1948年臺灣 | 1949年臺灣
纪年 甲申猴年)、昭和19年
1944年
社會

国家领导人

科技

天文  科技  铁路

文化娛樂

电影  文学  音乐  遊戲  電視節目 中国大陆电视剧  台湾电视剧

體育

體育  足球  籃球  棒球  撞球

區域

中国  上海  香港  澳門  臺灣  日本  朝鲜半岛  马来亚  新加坡  歐洲  美國

分類

分類  出生人物  逝世人物列表  維基新聞

政府


大事記

1月

  • 1月11日——美機數架夜襲高雄、鹽水港附近[1]:1348
  • 1月28日——大東亞航空株式會社設立,以製造飛機零件及修理工作[1]:1348

2月

  • 2月3日——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產業金庫令」,自2月16日起施行(4月1日,設立臺灣產業金庫。)[1]:1348

3月

  • 3月17日——臺北二中畢業、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學生蔡忠恕倡議義大利已投降、德軍也支撐不久,盟軍必全力攻擊日本,臺灣人應趁此裡應外合,推翻日本統治;結果遭人告密,蔡忠恕和帝大同學郭琇琮、二中學弟共20多人被捕,經嚴刑拷打又供出200多同謀,多人慘死獄中[1]:1349
  • 3月26日——臺灣總督府命令全臺灣6家日報:《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臺灣日報》、《高雄新報》、《臺灣新聞》、《東臺灣新聞》,合併為《臺灣新報》;4月1日,發行創刊號[1]:1349

4月

5月

  • 5月11日——大東信託、臺灣興業信托、屏東信託3株式會社合併為臺灣信託株式會社[1]:1349

6月

7月

  • 7月15日——臺灣總督府舉行全臺戶口總檢查[1]:1350

8月

  • 8月22日——臺灣進入備戰狀態,總督府連日召開警備、防空會議[1]:1350

9月

  • 9月1日——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實施徵兵制之諭告[1]:1350

10月

  • 10月12日——美機千架襲臺,軍港及工業重鎮高雄港受災最嚴重,港內沈船達170餘艘,幾乎成為死港[1]:1350[2]
  • 10月13日——盟軍轟炸花蓮地區。
  • 10月14日——美軍艦隊集結臺東外海,在臺日本空軍迎戰,雙方在東海岸上空激戰;美軍B-29轟炸機232架密集轟炸南部工業區[1]:1350
  • 10月16日——在臺日本軍機107架攻擊美國艦隊,多被殲滅,只擊中1艘巡洋艦[1]:1350
  • 10月17日——盟軍轟炸台南市。
  • 10月25日——臺灣總督府發表自10月12日至10月14日,盟機連日來襲,計有非戰鬥員281人被炸死,358人負傷,房屋被焚10萬多戶,災情慘重[1]:1350

11月

  • 11月7日——因遭空襲威脅,臺北、基隆兩市擬設為防空城市[1]:1351
  • 11月15日——臺灣總督府嚴禁臺灣民眾收聽短波;美、日兩軍在臺灣近海發生海空大戰,戰爭持續到11月17日[1]:1351

12月

出生

  • 1月9日——王拓,原名王紘久,基隆市八斗子人,鄉土文學作家。(2016年逝世)
  • 1月13日——江義雄,嘉義市人
  • 1月22日——朱安雄,政治人物。曾任高雄市議會議長,因第六屆議長選舉賄選案被判刑逃亡中。
  • 1月25日——陳健治,政治人物。曾任臺北市議會議長。
  • 2月5日——林政則,新竹市人,政治人物、教育學者。
  • 3月11日——陳武雄,詩人、農業學者。曾任農委會主委。
  • 3月15日——紀政,運動員。1968年奧運代表中華民國奪得田徑女子80公尺跨欄銅牌。
  • 4月24日——江春男,政論家。
  • 6月6日——呂秀蓮,台灣女權運動先驅、白色恐怖受難者。中華民國第十、十一任副總統
  • 6月10日——杜正勝,歷史學者。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
  • 9月15日——黃煌雄黨外運動作家。致力於台灣近代民族運動史研究,最早撰寫《蔣渭水傳》。後出任立委、監察委員。
  • 12月17日——林中森,政治人物。

逝世

參考來源

  1. 呂芳上總策畫,朱文原、周美華、葉惠芬、高素蘭、陳曼華、歐素瑛編輯撰稿. . 台北: 國史館. 2012. ISBN 978-986-03-3586-6.
  2. . [201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