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0
T-20「共青團(Komsomolets)」裝甲履帶牽引車 (俄語:)是蘇軍在冬季戰爭及二次世界大戰中所使用的輕型炮兵牽引車。
T-20 共青團 | |
---|---|
芬兰的T-20火炮牵引车 | |
类型 | 火炮牵引车 |
原产地 | 蘇聯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蘇聯 芬兰 納粹德國 羅馬尼亞王國 匈牙利王國[1] |
参与战争/衝突 | 二次世界大戰 |
生产历史 | |
研发日期 | 1936 |
生产日期 | 1937-1941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3.5 tonnes |
长度 | 3.45 m |
宽度 | 1.86 m |
高度 | 1.58 m |
操作人数 | 2+6 |
装甲 | 7–10 mm |
主武器 | 7.62mm DP輕機槍 |
发动机 | 4-cylinder GAZ-M 50 hp (37 kW) |
功率/重量 | 14 hp/tonne |
作战范围 | 250 km |
速度 | 50 km/h |
描述
T-20由1936年設計,於1937年-1941年由STZ及高爾基生產。
該拖車設計用於牽引輕型火炮,例如 M1937 45mm 戰防炮及 PM1938型迫击炮。除了武器之外亦能拖曳火炮前車攜帶少量彈藥,以及乘載六人的炮班成員。遇然亦會同時牽引兩輛前車以增加載量。
車首的車廂有全裝甲保護及有一裝備DT 機槍的球型槍架,並為駕駛與車長提供乘坐空間。車體中後部有兩排背對背長椅,供炮班成員面向外的乘坐,可以加裝帆布帳篷保護在嚴寒的天氣下的乘員。
使用
T-20被紅軍使用於冬季戰爭以及二次大戰。於巴巴羅薩行動時,部份T-20牽引車充當小戰車角色,直到1941年後方回復純粹炮兵牽引車的身份。
芬蘭與納粹德國皆曾使用所俘虜的本車。1943年春季與夏季,羅馬尼亞於Rogifer 工廠(即)翻修34輛虜獲的T-20裝甲牽引車,官方稱為"Șenileta Ford rusesc de captură(虜獲蘇聯福特小型裝甲車輛)"。因為T-20使用了特許生產的福特引擎,而羅馬尼亞於布加勒斯特則有一家福特卡車工廠,故此檢修與維護作業變得容易。[3]本牽引車被用於拖曳德製5cm Pak 38反坦克炮。第5與第14步兵師各接收了十二輛,第2裝甲團接收了六輛而第5騎兵師於1944年8月接收了四輛,所有同型車皆損失於作戰或被紅軍奪取。
相關條相
- 通用載具-英國的小型戰甲車,亦經常擔當牽引車的角色。
- Sdkfz 2
- Sdkfz 10 一噸級半履帶牽引車
- 九八式装甲運搬車
- 共產主義系列 (拖拉機)-蘇聯最早的履帶式拖拉機
- T-26T與T-26T2牽引車
- STZ-3中型拖拉機
- STZ-5中型炮兵牽引車
- 史達林涅茲(Stalinez)拖拉機-ChTZ S-60-戰爭爆發時蘇軍數量最多的拖拉機
- 史達林涅茲(Stalinez)拖拉機-ChTZ S-65-S-60的後繼拖拉機
- 共產國際重型炮兵牽引車
參照
- .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30).
- Zaloga, p.103
- Axworthy, p. 221
- Бронеколлекция" no. 3, (2002)
- Mark Axworthy, Cornel Scafeș, Cristian Crãciunoiu,Third Axis. Fourth Ally. Romanian Armed Forces in the European War, 1941-1945, Arms and Armour, London, 1995. ISBN 1-85409-267-7
- Scafes, Cornel I; Scafes, Ioan I; Serbanescu, Horia Vl. . Bucuresti: Editura Oscar Print. 2005.
- Zaloga, Steven J., James Grandsen (1984). Soviet Tanks and Combat Vehicles of World War Two, London: Arms and Armour Press. ISBN 0-85368-606-8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T-20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