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俗稱國共論壇國共平台,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根據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的會談決議,聯合主辦的活動。旨在推動九二共識為前提,促進台灣海峽兩岸彼此之間經濟貿易文化等交流與對話。不過遭台灣獨立運動人士批評為中共的統戰工具。

背景

2005年4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出訪中國大陸,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會面,結束兩黨長達60年的對立並达成五点共识[1]

  1. 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促进恢复两岸谈判;
  2. 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3. 促进两岸在经贸交流和共同打击犯罪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推进双向直航、三通和农业交流;
  4. 促进扩大台湾国际空间的谈判;
  5. 建立国共两党定期沟通平台。

根據第五點共識,國共兩黨決定設立兩岸論壇,以加強兩岸合作交流。

歷史

  • 2006年4月14日至15日,第一屆國共經貿論壇北京市舉行。
  • 2006年10月16日至18日,兩岸農業合作論壇在海南省博鰲鎮舉行,主題為“加強兩岸合作,實現兩岸農業互利雙贏”。[2]
  • 2007年4月28日至29日,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北京市舉行,主题是“两岸直航、旅游观光、教育交流”。[3]
  • 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市举行,主题是“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4]
  • 2009年7月11日至12日,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湖南省長沙市舉行,主題為“推進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
  • 2010年7月8日至11日,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廣東省廣州市舉行,主題為“加強新興產業合作,提升兩岸競爭力”。
  • 2011年5月6日至8日,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四川省成都市举行,主题为“深化两岸合作,共创双赢前景”。
  • 2012年7月28日至29日,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舉行,主題為“深化和平發展,造福兩岸民眾”。
  •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廣西壮族自治区南寧市舉行,主題為“擴大交流合作,共同振興中華”。
  • 2015年5月3日,第十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于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沒有訂定主题,12項議題分12場次進行討論[5]
  • 2016年4月,原中國國民黨秘書長李四川及黨務主管離職前提出「黨務革新報告」,明確建議「取消國共論壇大拜拜機制」,改以具體兩岸議題的交流為主[6]
  • 2016年10月,經過國共兩黨共同協商,決定將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更名為「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恰巧與2009年台灣民間數十個認同九二共識的民間團體合組的「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同名[7]
  • 2018年,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更名為「兩岸論壇」[8]
  • 2018年3月25日,《自由時報》報導,如果中華民國總統府不准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赴中國大陸,兩岸論壇傳出將停辦;但中國國民黨匿名黨務人士告訴中央通訊社記者,兩岸論壇預計4月底、5月初舉行,目前照計畫進行,沒有不辦。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明賢說,吳敦義希望率團參加兩岸論壇,國共雙方已經多次協商;兩岸論壇的舉辦時間與地點,國共雙方有默契共同宣布[9]
  • 2018年7月12日,前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蔡錦隆說,蔡英文政府不只利用各種機會讓兩岸民眾相互製造敵意,更製造假議題讓兩岸不能廣泛交流;兩岸論壇至今沒有辦成,一方面是蔡英文政府干擾,一方面是國共兩黨沒有達成共識,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吳敦義作為中國國民黨主席對九二共識的立場[10]。吳敦義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以後,多次談話都在强调九二共识的「各表」、却少提「一中」,使得中國共產黨方面疑虑[11]

反應

2009年7月,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決議,禁止曾任或現任黨公職的黨員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違者依黨紀處分;民進黨黨員范振宗許榮淑執意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於2009年7月27日被民進黨開除黨籍。曾在許榮淑立法委員任內擔任其助理的民進黨臺北縣三重市黨部主任委員鍾鎮宇在自己主持的廣播電台節目上呼籲泛綠群眾冷靜看待許榮淑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一事,引發部分深綠支持者不滿,他的節目被停播,甚至有人打算罷免他[12]。2009年7月11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政黨局局長賀之軍表示,范振宗、許榮淑等人是中國共產黨邀請來的,「我们是通过朋友请他们过来的,多年来我们交了很多朋友」[13]。2009年7月24日,許榮淑說,身為大黨的民進黨還是要面對中國問題,她今天的行為就是要讓民進黨面對中國問題;她更質問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妳的中國政策是什麼」[14]。2009年7月25日,前民進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任委員許丕龍直言,民進黨不敢面對兩岸關係發展的挑戰,范振宗與許榮淑被開除黨籍事件只是冰山一角[15]

2010年12月19日,民進黨發言人鄭文燦強調,兩岸的對話平台應該是多元的,民進黨不會與中國共產黨搭對話平台,也不會有民共論壇;民進黨主張的是多元對話,而且要以民主與人權為對話重點[16]。但2011年9月,維基解密披露2005年4月29日美國在台協會機密電文,民進黨新潮流系大老洪奇昌向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副處長葛天豪表示,他於2005年4月16至17日代表當時新潮流系領導人吳乃仁秘密飛往香港,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台灣事務部部長邢魁山見面;而且新潮流系早在1997年就與國台辦建立秘密對話管道,雙方定期聚會交換意見或研商特殊實質性議題,時任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邱義仁也熟知此事;此次香港密會,邱義仁與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太三都知情,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都被蒙在鼓裡[17][18]。2011年9月9日,洪奇昌否認維基解密相關內容,強調「沒有這回事」[19]

2012年6月16日,許榮淑出席第四屆海峽論壇爆料,有2名仍為民進黨黨員的前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與2名前民進黨立委一同出席本屆海峽論壇,但她不便透露姓名[20][21]。2019年10月31日,前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說,「台灣阿嬤」許榮淑是黨外運動孟嘗君,只因出席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而被民進黨開除黨籍;而陳同佳送台案中華民國內政部部長徐國勇與總統府國策顧問黃承國兩次面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委員會委員管浩鳴,「是否要對外說清楚,真正內幕是什麼」[22]

2013年4月6日,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說,民進黨長期戰略錯誤而「讓兩岸處理權變成國民黨的專利」,「錯失兩岸關係處理權,是民進黨不能繼續執政的重要原因之一」;和兩岸經濟有關係的人會對民進黨感到不放心,「而且這種人會愈來愈多」[23]

2013年6月14日,前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陳芳明說:「今天兩岸對話完全被國共兩黨壟斷,其實部分是由民進黨促成:不僅它自身恐共所造成,而且也因為長期疏離中華民國體制所致。……民進黨拒絕參與中華民國的兩岸運作,反而造成國共兩黨片面談判。在兩岸議題上,民進黨應該與國民黨合作,至少在步調上要有某種默契;放棄積極作為,徒然指控『賣台』,無疑是違背台灣人民的期待。」[24]2013年6月18日,民進黨立委姚文智說,他不能同意國民黨「逢中必應」,但民進黨也要打破「逢中必反」的印象[25]。2014年2月14日,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說,面對國共兩黨越堆越高的兩岸論述舞台,「民進黨至今或是反對到底、或是支吾其詞、或是視而不見,結果當然上不了檯面」[26]。2017年9月24日,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表示,1990年民进党「民主大宪章研究小组」缺乏对中国大陆全盘、有系统的省思,对中共采取了疏离、戒慎恐惧的态度,导致没能对中国大陆的迅速崛起作出正确评估与掌握[27]。2020年5月20日,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趙建民表示,民進黨認為跟中國大陸對話就是接受中國大陸的價值,「這完全搞錯了,民進黨要經營出環境」;如果只提出一個口號,要兩岸對話,「那是比較一廂情願的想法」[28]

2018年6月29日,上海公共關係研究學院院長陳士良台灣戰略研究學會“第二屆兩岸韜略論壇”表示,民進黨台獨黨綱對兩岸關係的阻礙程度高於九二共識,主因在於民進黨擁有台獨黨綱,中國大陸堅持政黨對政黨的交流、不與擁有台獨黨綱的政黨交流[29]。2018年11月29日,國立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表示,蔡英文政府執政兩年多以來,兩岸問題一直是民進黨的要害,既無法主動拋出迫使北京當局不得不接招的創新思維,也缺乏與北京當局鬥智或周旋的靈活彈性手腕,始終無法有效重啟兩岸既有的協商與溝通管道,也無法緩解兩岸對立升高與衝突惡化的風險[30]。2020年5月20日,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抨擊,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反覆不定,選舉期間操作統獨議題騙選票[31]

2020年5月13日,中華民國總統府不具名官員指稱,馬英九政府時期,繞過政府與國民授權,兩岸溝通均為「黨對黨」,矮化了台灣主權,更無法讓人民信賴。同日,國民黨駁斥,馬英九政府時期,無論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交流協商、或官方業務溝通的渠道,都在法律授權、立法院監督、民意支持的前提下逐一進行;總統府不具名官員的說法,是抹煞海基會、陸委會等事務官致力維繫兩岸良性互動、增加兩岸互信的努力與成果。國民黨認為,若是依據蔡英文政府觀點,連2010年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都是「黨對黨」決策與協商而不符民主機制,請蔡英文政府立即終止ECFA。國民黨呼籲蔡英文政府,與其顛倒是非、胡亂指責國民黨執政時期對兩岸和平協商的貢獻,還不如亟思如何處理惡化至此的兩岸關係;唯有維繫台灣海峽的和平安全,才是台灣人民之福[32]

参考文献

  1. . 人民網. 2005年04月29日 [2018年6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3日).
  2. . 華夏經緯網. 2006-10 [2013-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9).
  3. . BBC中文網. 2007-04-28 [200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30).
  4. . 东方网. 2008年12月21日 [2008年1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1月28日).
  5. 李建興.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15-05-12 [202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6).
  6. . 中時電子報. 2016-04-03 [2018-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3).
  7.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 苦勞網. 2016-10-13 [2016-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3).
  8. 周志豪. . 聯合報. 2018-04-27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中文(台灣)‎).
  9. 謝佳珍. . 中央通訊社. 2018-03-25 [2018-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1) (中文(台灣)‎).
  10. 林谷隆. . 中評社. 2018-07-13 [2018-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中文(香港)‎).
  11. 林思慧. . 鏡週刊. 2017-10-07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9) (中文(台灣)‎).
  12. 陳恆光. .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09-07-26 [2016-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中文(台灣)‎).
  13. 韩福东. . 南方都市报. 2009-07-12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1-29) (中文(中国大陆)‎).
  14. 王鵬捷. . 中央日報網路報. 2009-07-24 [2018-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4) (中文(台灣)‎).
  15. 許丕龍. . 聯合報. 2009-07-25 [2018-08-26] (中文(台灣)‎).
  16. 何明國. . 旺報. 2010-12-20 [2020-05-13] (中文(台灣)‎).
  17. 陳秀瑜、簡士峰. . 民視新聞. 2011-09-10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4).
  18. 陳紫衣. . 今日導報. 2011-09-23 [2020-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8).
  19. 黃文正、王正寧. . 中國時報. 2011-09-10 [2020-05-13].
  20. 陳虹瑾. . 中央通訊社. 2012-06-16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1) (中文(台灣)‎).
  21. 張語庭、潘維庭. . 旺報. 2019-05-31 [2019-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1) (中文(台灣)‎).
  22. 曾薏蘋、楊馨. . 中國時報. 2019-11-01 [2019-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5) (中文(台灣)‎).
  23. 李昭安. . 聯合報. 2013-04-07 [2013-04-14] (中文(台灣)‎).
  24. 陳芳明. . 聯合報. 2013-06-14 (中文(台灣)‎).
  25. 王超群. . 旺報. 2013-06-19 [2019-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1) (中文(台灣)‎).
  26. 郭正亮. . 美麗島電子報. 2014-02-14 [2014-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7) (中文(台灣)‎).
  27. 倪鴻祥. . 中評社. 2017-09-25 [2020-01-11].
  28. 張嘉文. . 中評社. 2020-05-21 [2020-05-21].
  29. 鄭羿菲. . 中評社. 2018-06-29 [2018-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30) (中文(香港)‎).
  30. 羅世宏. . 信傳媒. 2018-11-29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30) (中文(台灣)‎).
  31. . 中廣新聞網. 2020-05-20 [2020-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2).
  32. 黃福其、趙婉淳. . 中時電子報. 2020-05-13 [2020-05-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7).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