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

美國在台協會英語:縮寫為),是美國國務院依據《台灣關係法》及哥倫比亞特區法律所設置的代表機構。此機構成立的背景是為了因應美國與臺灣治理當局(1979年1月1日前,美方以其正式名稱中華民國稱之)外交關係終止以及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等因素,其臺北辦事處實質辦理相當於美國大使館的館務[2];臺灣方面與美國在台協會華盛頓總部(,實際位於維吉尼亞州)的對應單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註1],對美另銜「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總部」[3]:445(TECRO (Headquarters))。

美國在台協會
美國在台協會標誌
標語立穩根基,共創未來
成立時間(1979-01-16)1979年1月16日(42年36天)
創始人費浩偉浦為廉
類型 美國政府資助、派員運作之非營利組織[1]:p16
總部 美國維吉尼亞州羅斯林
地點
起源台灣關係法》授權設立
服務地區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
臺灣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宜蘭縣花蓮縣連江縣金門縣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臺灣南部高雄市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澎湖縣臺東縣
服務代行使領館職能
美國簽證申請
美國公民服務
主席
莫健
台北處長
酈英傑
分支機構高雄分處
商務組
員工
450人以上
網站www.ait.org.tw

由於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正式外交關係,但是為了與台灣人民維持政治、外交、商務、文化及其他關係,以及執行美國總統美國各政府機關欲與台灣進行的任何計劃、活動或其他關係[4],根據《臺灣關係法》來設置該協會。協會名義上為非營利組織,但實質上受到美國國會的授權和監督,在台灣的兩座辦事處也辦理與大使館總領事館相當的事務,包括核發赴美簽證以及美國公民服務等,台北辦事處正門亦懸掛美國國務院院徽。該協會的公務車輛,依《駐臺外交機構及其人員進口車輛處理要點》之規定比照一般駐臺外交機構,領有外交車牌。

沿革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舊址,位於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34巷7號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新館舍及前方的美國國旗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大門上方的美國國務院院徽

美國在台協會成立於1979年,即中華民國政府美國政府於1979年1月1日斷絕外交關係當年,華盛頓總部於該年4月11日開業,台北辦事處則於4月16日開業[5]。據美國在台協會前台北辦事處長宋賀德所述,該會的創立曾以1972年日本國與中華民國斷交時成立財團法人交流協會(現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之經驗為參考範本[6]。據台北辦事處第一任一般事務組(,或譯總務組,現政治組)組長及舊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末代政治參事班立德()所述,此種斷交後對台關係的進行模式稱為「日本模式」(;)[7]

美國在台協會總部設於美國首都華府鄰近的維吉尼亞州,負責與其對等單位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及美國各官方單位間的聯繫工作。現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位於臺北市內湖區金湖路100號,于2019年5月6日正式启用。[8]在2018年以前,台北辦事處位於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134巷7號,即過去美軍顧問團團本部所在地。1979年2月28日舊大使館閉館至4月16日台北辦事處開業前的空窗期內[9][10],辦事處籌建業務由末代大使館館長臨時代辦浦為廉留在臺北進行,美軍顧問團用地即為浦氏與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錢復等高層官員交涉後,決定為辦事處址[11]:p175高雄市設有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負責針對臺灣南部的商業推廣、旅遊服務和新聞文化工作[4][1]:p15

組織

美國在台協會設有「主席」(Chairman)〔原稱「理事主席」(Chairman and Managing Director)〕及「臺北辦事處處長」(AIT Director)職位。理事主席常駐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近郊的阿靈頓總部,實際駐節在臺的負責人為臺北辦事處處長。2006年薄瑞光接任主席之後,主席不再兼任執行理事,自此職稱僅為「主席」,不再稱「理事主席」。

雇員組成及身分地位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分為政治、領事、經濟等組別,圖為2018年該處政治組組長馬志安(,左二)及經濟組組長洪士(,左一)拜會總統蔡英文

1979年4月16日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高雄辦事處開業之初,館員大部分仍由前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館員留台擔任,駐台北辦事處開業初期,首代處長葛樂士到任前暫由美國大使館末任代辦浦為廉代理處長職務[註2],各組組長部分,亦由前美國大使館的參事級組長繼任[註3]。1980年代初期的美國在台協會約有55名美籍館員,1990年代晚期的美籍人員則超過100人以上,台灣本地雇員則達300多人[12]。截至2017-2018年止,職員總共超過450人以上,是一個龐大的外交隊伍[4],包含台北辦事處的美籍人員120名及本地雇員近300名。高雄分處則有40多名人員構成,其中美籍人員約10餘名[1]:p15。職員地位部分,美國在台協會員工是由美國國務院授權執行相關外交任務的美國聯邦政府公務員。由於美國政府過往曾要求美國在台協會職員不得為政府人員,因此國務院外事官至該會工作時須暫離公職,軍事防務則由退役美軍出身的承包商擔當。此情況至2002年後才有所改變。透過該年通過的公共法107-228《2003年財政年度外交關係授權法》()第326款之授權,美國國務卿及其他政府部會首長方可選派人員進入美國在台協會任職[1]:p16。根據2012年美國國務院督察長室發布的報告,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官員最大宗來源除了國務院外交官外,其次分別為美國國防部美國商務部海外商務服務處等機構之外派官員[13]:3

部門職掌及改組沿革

組織結構方面,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亦按照各業務領域,如政治事務、商業服務、農產品銷售、旅遊服務及文化交流等[4],分為數個組別。台北辦事處下屬單位在1979年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中華民國事務處()處長費浩偉籌建美國在台協會時,即以美國大使館各部門為藍本分科設組,但將原大使館之政治組()改稱一般事務組(總務組),美國新聞處()改稱文化新聞組()[14],領事組()改稱旅遊服務組()[6]等,直至2002年後,旅遊服務組始復名為領事組[15],一般事務組復名政治組[16]

美軍事務相關部門

派遣至美國在台協會的現役美軍軍官以安全合作組或聯絡事務組等名義駐台,圖為2019年6月訪問總統府的安全合作組組長 上校和聯絡事務組組長李開上校

自2005年起,美國在台協會的職員包括了美軍現役軍人(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軍官[1]:p16[17],2008年起則首度派遣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軍官駐處[18][19]。由於上述人員並非直接使用武官名義駐台,因此使用「聯絡事務組」([1]:p16,斷交前對應機構為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館武官處[20])或「安全合作組」(,前稱技術組,為接替美軍顧問團斷交後遺留業務所設)等名義隸屬於美國在台協會,駐台期間並不穿著美軍軍服。安全合作組則由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掌管,聯絡事務組則由美國國防情報局主導[21],如同斷交前舊美國大使館武官處對上直屬防情局的體系[22]。美軍人員於2005年派駐美國在台協會的消息,由2004年英國詹氏防衛周刊》報導[21]。而美國海軍陸戰隊現役軍官於美國在台協會內的存在,直至2019年4月3日才首度由美國在台協會發言人孟雨荷()正式對外證實[23]

文教相關部門及華語學校

除辦事處各業務部門外,美國在台協會尚設有一華語學校、貿易中心及圖書館[4]。美國在台協會華語學校的前身是1955年美國國務院外交學院在臺中市所設[24],稱為大使館華語學校(),校舍位於臺中西區後壠子一帶(現臺灣大道民權路路口西側附近)[25]。1979年後,華語學校校址改移至臺北市陽明山,2019年則隨著內湖新館啟用而將校址整合入內[26]

2005年1月14日,美國在台協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成立台中美國資料中心(American Corner)。2008年7月,美國在台協會與高雄市立圖書館合作於寶珠分館設立美國資料專區(American Shelf);之後在2009年11月擴大設立為高雄美國資料中心,成為南台灣第一個美國資料中心。2011年1月14日,美國在台協會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合作成立臺北美國資料中心[27]。2014年10月,高雄美國資料中心遷移至高雄市立圖書館河堤分館。

臺北辦事處各部門主官

中文名英文名
處長
酈英傑William Brent Christensen
副處長
谷立言Raymond Greene
農業組組長
彭禮Mark Petry
農業貿易辦事處主任
傅貴Chris Frederick
動植物檢疫辦事處主任
羅家倫Russell T. Caplen
商務組組長
潘慧蘭Helen Peterson
領事組組長
裴迪娜Deena Johnsonbaugh Parker
經濟組組長
安恬Dannielle Andrews
行政管理組組長
雷博恩Brian R. Reynolds
政治組組長
裴德禮Bradley Scott Parker
文化新聞組組長
蘇戴娜Diane Sovereign
發言人
孟雨荷Amanda Mansour

歷任處長

任次中文名英文名相片就任時間卸任時間
美國在台協會歷任駐台北辦事處長
1葛樂士[註2]
1979年1981年
2李潔明
1981年1984年
3宋賀德
1984年1986年
4丁大衛
1987年1989年
5魯樂山
1990年1993年[28]
6貝霖
1993年1996年
7張戴佑
[註4]
1996年1999年
8薄瑞光
1999年2001年
9包道格
2002年2006年
10楊甦棣
2006年2009年
11司徒文
2009年2012年
12马启思
2012年2015年
13梅健華
2015年2018年
14酈英傑
2018年

歷任副處長

任次中文名英文名相片就任時間卸任時間
美國在台協會歷任駐台北辦事處副處長
浦為廉
1979年1979年[29]
唐偉廉
1979年[30]1981年[31]
魯樂山
1981年1983年[28]
滕祖龍
1983年[32]1986年
郝扶東
1986年[33]1991年[34]
陸健
1991年1993年[35]
羅思德
1993年1997年[36]
莫柔
1997年1998年[37]
楊甦棣
1998年2001年[38]
蘇佩秋
2001年2003年
葛天豪
2003年2006年
王曉岷
2006年2009年
馬怡瑞
2009年2012年
酈英傑
2012年2015年
傅德恩
2015年2018年
谷立言
2018年

華盛頓總部歷任主席

任次中文名英文名相片就任時間卸任時間
歷任理事主席/主席
1丁大衛David Dean
1979年1986年
2羅大為David N. Laux
1986年1990年
3白樂崎Natale H. Bellocchi
1990年1995年
4鄔傑士James C. Wood, Jr.
1996年1997年
5卜睿哲Richard Bush
1997年2002年
6夏馨Therese Shaheen
2002年2004年
代理浦為廉William A. Brown
2004年2006年
7薄瑞光Raymond F. Burghardt
2006年2016年[39]
8莫健James F. Moriarty
2016年[39]現任

辦事處地址

辦事處名稱 地址 領事轄區 備註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 臺北市內湖區金湖路100號 臺北市
新北市
桃園市
基隆市
新竹市
新竹縣
苗栗縣
臺中市
南投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宜蘭縣
花蓮縣
連江縣
金門縣
內湖新址面積約6.5公頃,為美國在台協會自2004年底—2005年初開始跟外交部承租[40]。2009年6月22日,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舉行臺北辦事處新址的動工典禮,新址選在臺北市內湖區金湖路,面積達到6.5公頃,僅15%作為地面上的建築使用,其餘皆為植被覆蓋,目測無法知悉地下設施有多少構工,新館舍的興建造價達2億1,600萬美元(約新臺幣62.5億元),原預定2017年能夠完工並遷入使用,實際上於2018年竣工。新館舍鄰近臺北捷運文湖線內湖站[41]。其館舍採取堡壘式佈局,並具有反恐設計[42]。於2018年6月12日舉行揭示典禮,2019年5月6日搬遷啟用[8]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88號5樓 高雄市
嘉義市
嘉義縣
臺南市
屏東縣
臺東縣
澎湖縣 [43]
簽證僅在台北辦事處受理申請

備註

  1. 註1^ :1979年3月1日,成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2019年5月25日,更名為「臺灣美國事務委員會」[44][45][46][47]
  2. 註2^ :葛樂士於1979年6月上任處長,4月16日辦事處成立至葛氏抵台前的處長職位由浦為廉代理[5][9]
  3. 註3^ :除負責政治的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一般事務組長由前述之舊大使館末代政治參事班立德接掌外,經濟組組長、負責領事業務的旅遊服務組組長和文化新聞組長亦分別由舊大使館末代經濟參事賴偉恩()[48][49]、末代領事參事魏有信()[50]及末代新聞參事(兼美國新聞處長)唐能理()出任[51]。此外,舊大使館末代美國海軍武官甘思威上校()[52][53],在離台退役後亦曾於1984年-1988年間返回台北擔任美國在台協會技術組長[54][55]
  1. 註4^ :1996年1月30日經美國在台協會宣布為處長[56]

参考文献

  1. .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RS). 2017-10-30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8).
  2. 高啟中. . 月旦法學雜誌. 2013年2月, (213): 168. ISSN 1025-5931. 臺北辦事處負責相當於以往美國駐我國大使館業務
  3. 邵玉銘. . 臺北: 聯經出版公司. 2013-09-02. 一九九四年,美臺雙方同意將本會名稱之外,增加一新頭銜:「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總部」
  4. . 美國在台協會.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3日).
  5. 施克敏. . 聯合報. 1979-04-12: 2.
  6. (PD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66. 1990-11-19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4).
  7. (PD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140. 1999-10-21 [2020-09-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7-03).
  8. . 美國在台協會.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4月30日).
  9. . 中央日報. 1979-04-17: 3.
  10. 黃剛. .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 134-135. ISBN 957-05-1218-0.
  11. (PD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140. 1998-11-03 [2020-09-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4).
  12. 楊甦棣. . 自由時報. 2018-04-22 [2018-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4月22日).
  13. (PDF). . 20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4-07).
  14. (PD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61. 1999-03-11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4).
  15. 張良知. . 中央社. 2018-06-12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16. 蘇起. . 天下文化. 2003: 136 [2020-02-18]. ISBN 98641723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8).
  17. 洪哲政. . 聯合報. 2019-04-04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18. . 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DKI APCSS).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19. 洪哲政. . 聯合報. 2019-04-04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20. 洪哲政. . 聯合晚報. 2016-01-10: A2.
  21. 林寶慶. . 世界日報. 2004-12-18: A1.
  22. Jimmy R. Williams. .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1: 342. ISBN 978-1456463489.
  23. . 蘋果日報. 2019-04-04 [2019-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6).
  24. . 美國在台協會. 2008-05-15 [202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7).
  25. (编). . . . 1960-08: 16-17.
  26. 侯姿瑩. . 中央通訊社. 2019-05-24 [2020-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4).
  27. 臺北市立圖書館. . 臺北市立圖書館. 2012-05-04 [2014-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26) (中文(台灣)‎).
  28. David Kirkpatrick Este Bruce. .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1: 549. ISBN 978-9628269341.
  29. . 聯合報. 1979-09-04: 02.
  30. (PD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52. 2001-03-23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8).
  31. (PDF). The Association for Diplomatic Studies and Training (ADST): 46. 1994-05-31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28).
  32. 滕祖龍. . 1986. ASIN B000L6OQM6.
  33. . West & East, an independent monthly (Sino-American Cultural and Economic Association). 1986, 31: 15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34. . 立法院公報第80卷第94期2518號. 1991-11-23, 80 (94): 72.
  35.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1997 [201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36. .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05-01-04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37. . Daniel K. Inouye 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DKI APCSS). 2010-09-02 [2019-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24).
  38. Justin Glenn. . Savas Publishing. 2014-09-05: 542. ISBN 978161121238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1).
  39. 曹郁芬. . 自由時報. 2016-08-05 [201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5).
  40. 王照坤. . 中央廣播電台. 2018-03-06 [2018-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8).
  41. . 大紀元台灣. 2011-04-26 [2013-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6).
  42. 洪哲政. . 聯合報. 2016-06-25 [2019-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30).
  43. 美國在台協會高雄分處
  44. . 聯合報. 2012-05-20: A5. 回來接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委,這個委員會是美在台協會的對口單位。
  45. . 外交部通訊. 2004年12月, 25 (4)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伊認為北協除了作為 AIT 的對口單位外,應可透過定期舉辦座談會的方式,將北協開放作為政府機構、 AIT 及產學各界意見交流的平台,增加彼此間的接觸與聯繫。
  46. 羅添斌、陳慧萍. . 自由時報. 2013-04-07 [2016-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3). 官員表示,我方與AIT對口單位北美事務協調會,針對此事提醒AIT注意
  47. 周佑政. . 聯合新聞網. 2019年5月25日.
  48. . 經濟日報. 1978-10-02: 2.
  49. . 經濟日報. 1979-08-16: 2.
  50. . 聯合報. 1976-09-02: 2.
  51. 長華. . 聯合報. 1977-02-17: 9.
  52. 軍聞社. . 中央日報. 1978-09-03: 3.
  53. . . 1978: 58.
  54.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3).
  55. 高凌雲. . 聯合晚報. 2002-03-31: 4.
  56. . 外交部外交年鑑編輯委員會. 1996: 頁691. ISBN 957-00-8168-6 (中文(繁體)‎).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美國在台協會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