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橋 (台北市)

中山橋位於臺灣臺北市中山區,跨越基隆河,連接南岸的圓山與北岸的劍潭山,橋南為中山北路三段,北側為中山北路四段。

中山橋
中山橋(左前)、松江大橋(右前)、汐止五股高架橋(後)和中山高圓山橋(最後)。(2011年)
25.0737862130622°N 121.52453259414°E / 25.0737862130622; 121.52453259414
承載中山北路
跨越基隆河
地點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中山區
维护台北市政府
特性
类型預力混凝土
全长120(394英尺)
寬度23(75英尺)
历史
开通日1901年(當時為舊名「明治橋」)
统计
通行费
地圖
中山橋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名稱中山橋
舊稱明治橋(第二代)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類別橋樑
登錄公告日期2004年1月5日
位置 臺灣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橫跨基隆河接中山北路四段(整座橋以原構件重組異地重建方式保存)
建成年代 日本昭和8年(1933年)
毀壞年代 中華民國91年(2002年)
詳細登錄資料

兩代明治橋的興建

日本時代,臺灣總督府興建臺灣神社,闢建連接臺北市區至圓山的敕使街道,1901年於基隆河上修建了第一代「明治橋」,由總督府的土木技師十川嘉太郎設計,為鐵製派克式桁架橋(Parker truss)[1],橋面木造,中為車道,兩旁設有人行道,欄杆有扇形鏤空雕花裝飾。1912年橋面改為鋼筋混凝土。

1927年,圓山的明治橋入選為臺灣八景。

受到1923年(大正12年)日本發生關東大地震的影響,有關單位在第一代明治橋上側(東側)一旁新建上承式鋼筋混凝土拱橋[2][3],是為第二代橋。二代新明治橋1930年1月25日開工,工程費69萬5千圓,1933年3月20日完工,全長120公尺,寬17公尺(車道10公尺,兩側人行道各3.5公尺),改以花崗石砌成欄杆,兩邊各裝置一對青銅燈柱。[4]

第二代明治橋完工前一年(1932年)10月已可局部通行,該月26日上午11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與臺北市聯合舉辦開通典禮,出席者有臺灣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交通局總長堀田鼎、殖產局局長殖田俊吉、文教局局長安武直夫、專賣局局長田端幸三郎台北州知事中瀨拙夫臺北市尹西澤義徵、府州市協議會員與民間代表等人,典禮完畢,一行人初渡新橋[5]

由於二代明治橋1932年10月已開通,因此日本當局隨即於該年11月17日下午2時起,利用基隆河漲潮時拆移第一代舊橋。舊橋桁梁長200尺、重達100噸,採用橋下工作船與陸地上牽引機拆橋,當晚成功將舊鐵橋拖曳至陸上。因為本工法為臺灣首見,所以臺灣總督府交通局總長堀田鼎、交通局道路港灣課課長松本虎太臺北州內務部土木課課長前田兼雄、臺北市役所土木課課長永野幸之丞與相關工程師均到場觀察[6]

中山橋時期

戰後的1946年,敕使街道改名為中山北路,明治橋更名為中山橋。為總統府通往士林官邸的必經通道。

隨著臺北市區通往士林、北投、大直、內湖交通量不斷增加,1968年將花崗石欄杆和燈柱拆除,拓寬橋面為23公尺。[7]

中山二橋的興建

中山二橋。
封閉中的中山二橋北引道,攝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外(2007年)。

由於基隆河整治和圓山地區交通整建工程,台北市政府決定於西側新建「中山二橋」,並原地改建中山橋,分別作為連接士林、北投和大直、內湖兩方向的動線。

中山二橋北自中山北路通河街口即上引道,於新生高架道路北引道西側過河,南至酒泉街口北側的美術館前,雙向各設置二車道。1993年7月16日開工。1994年4月完工,7月通車。

由於新舊橋並列的關係,基隆河岸與酒泉街之間的中山北路成了兩條並排的雙向四線道。分別為:二橋往南(接往南慢車道)、二橋往北(接往南快車道)、舊橋往南(接往北快車道)、舊橋往北(接往北慢車道),於酒泉街口呈現X型交叉的複雜車流。後來中山北路北上慢車道禁止匯入二橋。

然而當初規劃僅考慮改建前後的情況,對於改建過程交通疏導規劃(尤其是大直內湖方面通往市區的動線),隨著工程的進行逐漸產生許多問題。以往大直、內湖方面進入市區的車輛,先穿過圓山隧道再往南,即可上中山橋。但二橋的引道起自通河街口,使得大直、內湖方面的車輛完全無法使用二橋。

原先二橋通車後即計畫接著拆除改建中山橋,適逢1994年12月台北市長選舉,當時市長黃大洲擔心拆除舊橋將影響選情,決定延至選後進行。

此外,配合二橋的興建,另沿著台北捷運淡水線基隆河橋旁,新建一座僅供機慢車通行的便橋(二線道),連接基河路玉門街,初為南下之單行道。此橋於納莉風災受損後封閉。

1998至1999年左右,中山橋東側新建一座中山便橋,設雙向各二車道及人行道。搭配東側的上班尖峰時間調撥車道,提供北安路直接從三角公園左轉南下使用便橋的動線。

納莉風災與中山橋拆除

2001年9月,納莉颱風過境北台灣,造成大台北地區嚴重水災。中山橋再度面臨古蹟保存和基隆河整治的爭議。[8][9]

2002年2月,市長馬英九宣布,「在水利影響及文化景觀雙重考量下,中山橋將登錄為歷史建物,並在今年防汛期後遷建,易地重現其風華。」

2002年12月20日,拆橋遷建工程開工,但遷建處仍未定,舊橋拆除後切為435塊,堆在再游泳池原址至今。[10][11]

新中山橋通車,中山二橋和便橋拆除

新橋橋頭

2006年12月24日,中山新橋主橋開放北往南通行(東側車道),便橋改為南往北單行道。[12]

2007年2月18日至27日(大年初一至初十),封閉並拆除中山二橋及南引道,以興建新橋南引道。所有車輛改走新橋。[13]

2007年10月,中山新橋完工通車。

2008年11月24至28日,拆除東側的中山便橋。

2009年初,配合「新生高架橋北引道改善工程」,中山二橋北引道將連接至新生高架橋西側引道。[14]

參考文獻

  1. 照片〈〉,《臺灣日日新報》第2203號,1905年9月3日1版。
  2. 照片〈〉,《臺灣日日新報》第11693號,1932年10月27日夕刊1版。
  3. 〈官幣大社臺灣神社境內之圖〉,凌宗魁Facebook,2016年8月9日16:18留言內容。
  4. . 《臺灣建築會誌》 (社團法人臺灣建築會). 1934, 6 (1).
  5. 〈臺灣神社大祭前 新明治橋開通式 文武官民代表參列〉,《臺灣日日新報》第11693號,1932年10月27日漢文8版。
  6. 〈舊明治橋 重量百噸 曳至陸上成功〉,《臺灣日日新報》第11693號,1932年11月19日漢文8版。
  7. .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9).
  8. . [2019年4月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0月30日).
  9. . 1998-10-29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為何要拆中山舊橋,水資局根據情、理、法列舉二大理由:首先,中山舊橋係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期興建的,具有壓迫台灣人的悲情象徵,與一般古蹟的認定已有爭議,如今基於防洪治水考量,當然要以民眾生命財產優先,怎麼可以為保留過去日本統治台灣的悲情象徵,而犧牲民眾的權益,孰輕孰重相當清楚。其次,根據水利法七十六條規定,在影響國計民生的防汛期間(每年的五月至十一月),水利主管機關有權執行拆除任何影響防洪排水的障礙,因此,拆橋最好由北市府自己作,如果北市府不作,中央將在防汛期間,動用公權力代為拆橋。
  10. . 米果【私‧生活意見】. [2010-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10).
  11. . 自由時報. 2018-05-19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2. .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2006-12-22 [2019-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3. .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2007-02-14.
  14. .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 2015-09-22.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中山橋 (台北市)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