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醚
乙醚,又稱依打(音譯自英語:)、二乙醚或乙氧基乙烷,是一種醚類,分子式為(或简写为)。乙醚是一種無色、易燃、極易揮發的液體,其氣味帶有刺激性,以前被當作吸入性全身麻醉劑,也是常见的毒品加工製作材料。乙醚亦是一種用途非常广泛的非極性有機溶劑,與空氣隔絕時相當穩定。乙醚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它遇到火花、高温、氧化剂(如高氯酸、氯气、氧气、臭氧等)时,就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有时也因静电而起火。略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苯、氯仿、石油醚、其它極性溶液及许多油类,也可以提煉青蒿素。
乙醚 | |
---|---|
![]() | |
![]() | |
![]() | |
IUPAC名 Ethoxyethane, 乙醚 | |
别名 | 二乙基醚,乙氧基乙烷,二乙醚 |
识别 | |
CAS号 | 60-29-7 ![]() |
PubChem | 3283 |
ChemSpider | 3168 |
SMILES |
|
InChI |
|
InChIKey | RTZKZFJDLAIYFH-UHFFFAOYAB |
ChEBI | 35702 |
RTECS | KI5775000 |
KEGG | D01772 |
ATC代码 | N01AA01 |
性质 | |
化学式 | C4H10O |
摩尔质量 | 74.12 g·mol−1 |
外观 | 無色液體 |
密度 | 0.7134 g/cm3(液體) |
熔点 | −116.3℃, 156.9K, −177.3℉ |
沸点 | 34.6℃, 307.8K, 94.3℉ |
溶解性(水) | 69 g/L (20℃) |
折光度n D |
1.353 (20℃) |
黏度 | 0.224 cP(25℃) |
结构 | |
偶极矩 | 1.15 D(氣體) |
危险性 | |
警示术语 | R:R12 R19 R20/22 R66 R67 |
安全术语 | S:S9 S16 S29 S33 |
MSDS | External MSDS |
主要危害 | 極度易燃,對皮膚有害 |
NFPA 704 |
![]() 4
2
1
|
闪点 | −45℃[1] |
自燃温度 | 160℃[1] |
爆炸極限 | 1.9-48.0% [2] |
相关物质 | |
相关醚類 | 甲醚 甲乙醚 |
相关化学品 | 丁醇異構物 甲丙醚異構物 |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均出自一般条件(25 ℃,100 kPa)下。 |
制备方法
实验室常用乙醇(酒精)和濃硫酸在140℃下加熱製得;
工业上,常用γ-氧化铝作为催化剂,在240℃下乙醇脱水生成乙醚。
化学性质
乙醚可以和强酸反应:
用途
安全性
乙醚倾向于以过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形成具有爆炸性的过氧乙醚。过氧乙醚沸点更高,并且在干燥的时候可能发生爆炸。因此,乙醚中通常加入抗氧化剂丁基羟基甲苯,以减少过氧化物的生成。与氢氧化钠一同储存可以加速其过氧化过程。水和过氧化物可以通过在钠和二苯甲酮中蒸馏来除去,或者使其通过活性铝。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乙醚 |
- Michael Faraday's announcement of ether as an anesthetic in 1818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Calculation of vapor pressur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liquid dens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dynamic liquid viscosit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surface tens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of diethyl ether, ddbonline.ddbst.de
- CDC – NIOSH Pocket Guide to Chemical Hazar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