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詠華

任詠華英語:1963年2月10日),香港人香港大學化學讲座教授,她於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為当时最年轻的院士[1] 。她於2011年獲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此外,她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及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任詠華
出生1963年2月(57-58歲)
 英屬香港
国籍 中国香港
籍贯中国广东鹤山
母校香港大学化学系学士博士
职业化学家

生平

1963年2月10日,任咏华生于香港。她的父亲是土木工程师,母亲是家庭主妇。根据任咏华讲述,雙親并没有诱导她,是她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善于分析性格引导她从事科研。她上小学的时候打破一支温度计,温度计中的水银在她手上流动和聚并的现象,让她惊奇。在中学,她的一位中学教师為她帶來极大的啟發。这位教師怀孕时仍坚持授课。[2]

任詠華於198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化学系,於1988年获该校博士学位[3] 。博士期间,任咏华师从支志明院士,並在支志明的课题组结识了她的同學、后来的丈夫麥成達。兩人於 1990 年結婚,育有兩名女兒。[4][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任咏华研究金属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2]

1988年博士毕业后,任咏华在香港城市大学(当时叫做城市理工學院)新成立的应用科学系获得一个初级教职。当时的城市理工學院科研设施非常差,任咏华为这所大学的图书馆订购了第一批化学图书,为实验室订购了第一批烧杯和化学药品。[2][5] 在城市理工学院期间,承担本科生教学,在教学时间之外,任咏华利用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教授的实验室设备从事科学研究。在这期间,她投身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金属配合物发光。[2]

1990年,任咏华回母校香港大學任教。1991年夏至1992年夏,任咏华两次到伦敦帝国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杰弗里·威尔金森的课题组访问,在这里她开始转向研究有机金属合成。从伦敦返回香港之后,任咏华开始研究有机金属发光体,制备出耐用的冷发光有机金属,激发态寿命在微秒量级,比绿色荧光蛋白和其他荧光材料的激发态寿命还长,促进了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展。[2]

1995年,任咏华升任高級講師,1997年成為教授,1999年成為講座教授,2000至2005年任系主任。[5]2001年,任咏华开始任黃乾亨黃乾利基金教授(化學與能源),2007获得福布莱特杰出学人奖[6]

2001年,任咏华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年仅38岁,是当时最年轻的院士。巧合的是,她的博士导师支志明在199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时候也是38岁,也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7] 2006年,任咏华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8] 2012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9] [10]

2005年,任詠華以「過渡金屬炔基及硫屬簇配合物的分子設計及其發光性能的研究」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1] 2011年獲得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表彰其在发光材料以及捕捉太阳能的创新技术方面的工作。”[12]

学术研究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任咏华研究高价金属钌和的氧化化学,这一研究有助于研究生物体内细胞色素利用铁离子氧化碳-氢键,因为钌和锇与铁属于同一族[13][14]

独立工作之后,任咏华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化学传感器配合物和无机发光化学和材料。在化学传感器方面,她的课题组制备出可用作短序列DNA指示剂和检测溶菌酶的有机金属配合物[15][16]。任咏华自伦敦访问回到香港之后,开始发光材料的研究。她的课题组制备很多新种类的有机金属发光体[17][18]。她的课题组制备出溶液稳定的磷光材料和磷光剂,可以很方便地沉积在玻璃、塑料等各种表面上,可用在有机发光器件上[19]。近年来,任咏华还研究了非常规结构的发光材料,比如金属凝胶[20]、球状胶束和柱状纳米结构等[21],通过控制材料的结构,能够得到性能更好的材料。

至2013年,任咏华发表了347篇期刊论文,申请了29项专利,撰写6篇专著章节,出版了2部专著。[22]

奖励和荣誉

任咏华因其学术成就,获得众多奖励和荣誉:[23]

  • 2013年 世界杰出华人奖(世界華商基金會頒授)
  • 2012年 法国雷恩第一大學名誉博士
  • 2012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2012年旭茉JESSICA 最成功女性2012
  • 2011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 2011年 欧莱雅-教科文组织女科学家奖
  • 2010年 黃乾亨黃乾利基金教授席(化學與能源)
  • 2007年 香港富布爾特傑出學人獎(Hong Kong Fulbright Distinguished Scholar)
  • 2008年 傑出專業女性及女企業家奖(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聯會頒授)
  • 2008年 香港大學「卓越研究成就獎」
  • 2006年 日本光化學學會亞洲及汎洋光化學科學家講學獎(Eikohsha Award)
  • 200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 2005年 英國皇家化學會頒授百周年講座獎及獎章(全球首位華人獲此榮譽)
  • 2005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2002年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頒授)
  • 200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00年 裘槎基金會 裘槎优秀科研者奖

資料來源

  1. 孙自法. .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2. Ahmed, Farooq. . PNAS. May 14, 2013, 110 (20) [8 March 2014]. doi:10.1073 请检查|doi=值 (帮助).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3. . 中国科学院.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5).
  4. .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5. 丁田发. . 江门日报.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16).
  6. . Croucher Foundation. [8 March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6).
  7. . 中国中央电视台.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8. . TWAS.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劉思諾. . 香港文匯報.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0. .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1. . 中国科学技术部. 2006年4月21日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2014-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3. Chi Ming Che , Vivian Wing Wah Yam , Thomas C. W. Mak. . J. Am. Chem. Soc. 1990, 112 (6): 2284–2291 [2014-03-16]. doi:10.1021/ja00162a032.
  14. Vivian Wing-Wah Yam, Chi-Ming Che and Wai-Tong Tang. .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88: 100–102 [2014-03-16]. doi:10.1039/C398800001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5. Cong Yu, Kenneth Hoi-Yiu Chan, Keith Man-Chung Wong, and Vivian Wing-Wah Yam. .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06, 103 (52): 19652–19657 [2014-03-18]. doi:10.1073/pnas.0604998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6. Yeung MCL, Wong KMC, Tsang YKT, Yam VWW. . Chem Commun. 2010, 46 (41): 7709–7711 [2014-03-18]. doi:10.1039/C0CC02631J.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17. Yam VWW, Li CK, Chan CL. . Angew Chem Int Ed. 1998, 37 (20): 2857–2859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18. Yam VWW. . Acc Chem Res. 2002, 35 (7): 555–563. doi:10.1021/ar0000758.
  19. Tang MC, Tsang DPK, Chan MM, Wong KMC, Yam VWW. . Angew Chem Int Ed Engl. 2013, 52 (1): 446–449 [2014-03-18]. doi:10.1002/anie.2012064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5).
  20. Tam AYY, Wong KMC, Yam VWW. . J Am Chem Soc. 2009, 131 (17): 6253–6260. doi:10.1021/ja900895x.
  21. Po C, Tam AYY, Wong KMC, Yam VWW. . J Am Chem Soc. 2011, 133 (31): 12136–12143. doi:10.1021/ja203920w.
  22. . HKU.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23. . HKU. [2014-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