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見區

伏見區日语: Fushimi ku */?)是京都市11区之一,位於京都市南部,區內主要為住宅區,為京都市內人口最多的區。[2]

ふしみく
Fushimi-ku
伏見區
國家 日本
都道府縣京都府
京都市
政府編號26109-2
面積61.66 km²
人口275,446[1]
(2020年11月1日數據)
鄰近行政區京都市(山科區東山區南區)、向日市長岡京市大山崎町八幡市久御山町宇治市
滋賀縣大津市
伏見區役所
所在地612-8511
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区東組町681
外部連結伏見區公所官方網站
伏見區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的位置

人口

伏見區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伏見區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紫色是伏見區
綠色是全国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伏見區人口變化
1970年 190,569人
1975年 230,346人
1980年 257,156人
1985年 274,938人
1990年 280,276人
1995年 285,961人
2000年 287,909人
2005年 285,419人
2010年 284,085人
2015年 280,655人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历史

現在的伏見區範圍在令制國時期分屬山城國紀伊郡乙訓郡宇治郡久世郡綴喜郡平安時代此地多為京都貴族的別莊,16世紀末豐臣秀吉晚年在此建立了伏見城,此後開始以城下町的形勢發展,因此出現大量的武士住宅[3],雖然一度遭遇慶長伏見地震損毀,但很快地有完成重建,而豐臣秀吉最終過世於伏見城內。此後伏見城成為德川家康監視位於大阪的豐臣秀賴的據點,1600年關原之戰前發生的伏見城之戰,西軍先進攻了德川家康所擁有的伏見城,造成伏見城再次燒毀,但德川家康為了繼續監視豐臣家,再次迅速的完成重建;最終德川家康在此就任征夷大將軍,此後建立了江戶幕府。

江戶時代初期伏見城遭到廢除,改建淀城,並成為淀藩的領地,由於位於京都與大阪之間,此地藉由淀川的水上運輸成為港口伏見港及宿場町伏見宿繼續發展。

由於鄰近京都,在19世紀江戶時代末期的動亂中,著名的兩次寺田屋事件即發生於伏見,決定德川幕府結束的關鍵戰爭鳥羽伏見之戰也發生於此,此戰也造成伏見半數的民宅遭到焚毀。[4]

1889年,日本實施町村制,現在的伏見區範圍在當時分屬:伏見町、深草村、向島村、堀內村、竹田村、下鳥羽村、横大路村、納所村、醍醐村、久我村、羽束師村、淀村、淀町、美豆村。

1929年,伏見町改制為伏見市,但由於市區逐漸與京都市相連,在1931年與周邊的深草村、向島村、堀內村、竹田村、下鳥羽村、横大路村、納所村、醍醐村一同併入京都市,並成為新設立的伏見區;1950年至1957年期間,久我村、羽束師村、淀町也先後被併入京都市,並劃入伏見區,形成現在的伏見區範圍。[5]

交通

鐵道

※ 此外,東海道新幹線JR東海)的京都站 - 新大阪站約150米間通過此區西部(菱川地区)。

高速自動車国道

一般国道

區内的一般国道全部由国土交通省直轄管理。

  • 国道1号
    • 第二京阪道路(一般有料道路)
  • 国道24号
  • 国道171号
  • 国道478号

參考文獻

  1. 推計人口
  2. .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12-11-12 [2017-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4) (日语).
  3. .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08-09-12 [2017-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日语).
  4. .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08-09-12 [2017-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日语).
  5. . 京都市伏見區公所. 2008-09-12 [2017-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4) (日语).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伏見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