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關係

俄羅斯聯邦-美利堅合眾國關係

俄羅斯

美國
外交代表機構
俄羅斯駐美國大使館美國駐俄羅斯大使館
外交代表
大使 阿納托利·安東諾夫大使 約翰·約瑟夫·沙利文

俄美關係,是當今世界上重要的外交領域之一,牽涉到兩大长期竞争博弈的拥核国家

國力概況

國家 俄羅斯 美國
領土 17,075,400 km² (6,592,800 sq mi) 9,526,468 km² (3,794,101 sq mi)[1]
人口 146,267,288 317,552,000
人口密度 8.3/km² (21.5/sq mi) 33.7/km² (87.4/sq mi)
首都 莫斯科(12,197,596) 华盛顿特区(5,860,342)
城市
最大城市 莫斯科(12,197,596) 纽约市(8,491,079)
政府體制
建國者
  • (1)格奧爾基·利沃夫(1917年3月15日至7月21日)
  • (2)亞歷山大·克倫斯基(1917年7月21日至11月7日)
  • (3)叶利钦(1991年7月10日-1999年12月31日)
现任国家元首 弗拉基米尔·普京 喬·拜登
现任政府首脑 米哈伊爾·米舒斯京 喬·拜登
語言 俄語 英語
GDP(美元計) $1.857 兆 $17.419 兆
外債 $5972 億 (2014 Q4) $17.114 兆 (2014 Q4)
GDP (PPP) $3.565 兆 $17.419 兆
人均GDP $12,926 $54,597
人均GDP (PPP) $24,805 $54,597
人類發展指數 0.804 (极高 0.937 (极高
外匯儲備 4653億 1429億
國防支出 $878 億 $6120 億
核彈頭 2500 / 8000 (2015) 1900 / 4760 (2015)

关系史

美俄核彈數量

沙俄和美国关系

俄美公司旗
阿拉斯加買賣原始支票,面額720萬美金。

俄美关系最早可以追溯至1741年,當時的俄羅斯探險家白令第一次發現阿拉斯加後,而沙俄政府很快就併入阿拉斯加,成為俄屬北美殖民地。俄羅斯與殖民地之間的小規模直接貿易始於1763年。這種貿易違反了英國的《航行法》,後者僅允許殖民地與英國進行貿易。

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同年9月1日英王乔治三世致函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请求出兵协助英国平乱以及英俄结盟的请求均被拒绝。1778年3月,叶卡捷琳娜二世发表武装中立宣言,明确反对英国的海上霸权。1780年,在俄国的组织下,欧洲成立了武装中立联盟。一定程度上阻挠了英国海军对美国军用物资的封锁。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94年11月,乔治·华盛顿任命拉塞尔为美国驻圣彼得堡领事。

1799年,在沙俄保羅一世特許之下,由格里戈里·舍利霍夫尼古拉·列扎諾夫共同創辦一個半官方性質的殖民貿易公司俄美公司。在該公司亞歷山大·巴拉諾夫的管理下,在新阿爾漢格爾斯克(今錫特卡)建立一個永久據點,並以此地來組織日漸繁榮的皮草貿易。美國和俄羅斯將彼此視為貿易夥伴。1801年,杰斐遜總統任命萊維特·哈里斯為第一任美國駐俄羅斯總領事。

1807年,美国驻英大使詹姆斯·门罗向俄国驻英代表处特使阿佩洛乌斯表达了两国正式建交的愿望。阿佩洛乌斯向时任俄國外交大臣安德烈亚斯·埃伯哈德·冯·布德伯格进行了汇报并给予回复。1808年8月,托马斯·杰斐逊任命威廉姆•肖特为美国驻俄国特命全权大使但被美国参议院否决,1809年3月任命约翰·昆西·亚当斯出任驻俄大使于同年6月得到通过。1809年4月,沙皇任命帕连为沙俄驻美大使。两国正式建交。1824年的《美俄條約》劃定了俄羅斯美洲部分與英美俄勒岡州之間的邊界。

1853年到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被英法國聯軍擊敗,國庫空虛;阿拉斯加隔白令海峽堪察加半島上的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也遭到英法聯軍圍攻。另一方面,由於英國正在進一步加強在北美殖民地的發展,特別是在西部的英屬哥倫比亞,令俄國擔心日後最終會戰敗而失去這個易攻難守的阿拉斯加。俄國希望拉攏美國以牽制附近強大的英國勢力擴張。因此,俄國出於國家安全及戰略考慮,於1859年首次向美國提議賣出阿拉斯加,以圖制衡英國。可是由於美國正值發生南北戰爭,因此令計畫告吹。後來北方的亚伯拉罕·林肯勝出,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指示時任首相再就阿拉斯加的買賣和美國國務卿威廉·亨利·西華德談判。談判從1867年3月初開始,並最終於1867年3月30日凌晨四時,俄美雙方達成協議,最終以700萬美元外加20萬美元手續費成交,該次的買賣條約亦在1867年4月9日在美國參議院以37票支持,2票反對的情況下獲得通過。1868年8月1日,里格斯銀行(今PNC銀行)兌現了給俄羅斯外交部的國庫支票,完成了美國對阿拉斯加的購買。

沙皇批准出售阿拉斯加文件。

美国和苏联关系

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会见赫鲁晓夫, 1959年
尼娜·赫鲁晓娃、玛米·艾森豪威尔、尼基塔·赫鲁晓夫、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在国宴上,1959年
1973年苏联领导人访问美国期间,尼克松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会面

一战时期

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过后,美国政府对苏维埃俄国采取敌视政策。美国对俄国实行禁运,还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针对苏俄隐蔽行动,包括暗中资助敌对势力美国国务卿罗伯特·兰辛渴望在俄国实施拉夫尔·科尔尼洛夫将军曾在1917年建立的军事独裁[2][3]1918年8月,美国出兵干预俄国内战,美军符拉迪沃斯托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登陆。[4]

美国对布尔什维克的敌意不单止源自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还担心日本向俄国控制的领土扩张,以及他们对捷克军团的支持,因此美国向俄国北部和西伯利亚派遣了少量军队。列宁十月革命中上台后,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退出,从而使德军将大量军队从东线调到西线[5]

美国干预俄国内战,与其说是直接进行军事干预,不如说是对白军各种形式的援助。提供主要的援助是补给和食物。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不想完全干预俄国,因为他相信许多俄国人并不完全支持红军,而是希望革命最终会逐渐走向更民主。咄咄逼人干预会让俄国人团结在一起,并将美国描绘成一个侵略者。[6]

二戰时期

二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為盟友關係,共同對抗軸心國為主的敵軍,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兩國的競爭關係已經開始,對於誰先進駐柏林以及戰後領域的劃分開始競逐,美蘇的競爭關係也成為許多德國和日本戰犯能逃脫追究的契機,雙方在相互保證毀滅的前提下維持和平[7]。二战时美国通过租借法案向苏联提供的各种武器装备有时也出现在现今俄罗斯举行的一些武器和装备展览上。

冷战时期

1959年7月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和时任美国副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森在莫斯科的美国国家展览会上展开的一场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各自优点的辩论,左二为赫鲁晓夫
傑拉爾德·福特與勃列日涅夫在1974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峰會上非正式見面
1974年美国福特總統與蘇聯勃列日涅夫總書記簽訂SALT I條約
1979年美国卡特總統與蘇聯勃列日涅夫總書記簽訂SALT II條約

二战的结束后,苏联势力扩张到了东欧西方国家担心苏联势力的扩张影响会到自身利益,尤其是已经在西欧建立了经济和政治主导地位的美国。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了核武器,美国国内麦卡锡主义开始盛行,加上古巴革命中导致美国门罗主义者加强苏联的警惕,中央情报局秘密发动了1954年危地马拉政变以调查苏联是否在美洲支持革命势力的证据。

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各自夺国际影响力。这场扩日持久的斗争,涉及大量地缘政治和局部战争,持续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12月26日,史称冷战。两国也持续进行了一场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的军备竞赛,史称美苏争霸。

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帮助欧洲发展经济。由于直接拒绝苏联参加援助计划意味着对盟友的公开不信任,马歇尔在他的演讲中依然十分坦诚地欢迎苏联加入马歇尔计划,以接受美国的援助。事实上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心里很清楚,斯大林根本不可能会同意参与该计划,同时美国国会也不会批准一个含有巨额对苏援助的议案。不久,苏联就出炉了马歇尔计划在东欧地区的“替代计划”,该计划主要包括了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这就是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会的雏形。美国及其西欧盟国为对抗苏联,组建了是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苏联也组建类似的组织东方集团华沙条约组织予以反击。

1989年,美苏领导人宣布冷战结束。1991年,美苏两国在海湾战争中联合反对伊拉克。1991年7月31日,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和美国总统乔治·H·W·布什签订《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宣布削减两国部署的核弹头数量。但很多人把1991年苏联解体视为冷战的真正结束。

蘇聯解體後的俄美关系

戈巴契夫和雷根一同簽訂中程飛彈條約,1987年。
雷根與蘇聯共產黨總書記戈巴契夫進行一對一會談。
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與美國總統雷根合攝於美國白宮圖書館。
副總統布什和雷根與蘇聯共産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戈巴契夫紐約市,1988年。

政治關係

葉利欽與比爾·克林頓
2001年普京與小布什合影
2002年美國國防部長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左)與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伊萬諾夫(右)召開聯合記者會

蘇聯最終在經濟不支的狀況下解體,之後與美國簽署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冷戰告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聯合國席位和外交勢力圈,但之後長期的經濟不景氣導致國力和軍力下滑,約15年的時間中在國際上成為次要角色,而美國當時處於電腦革命的黃金年代,帶動了全球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成為唯一的超級強權。在此勢頭下北約東擴快速進行,俄羅斯戰略空間大幅壓縮卻又無力對抗,處於妥协的地位,直到2008年南奧塞梯戰爭,俄羅斯此後實際控制喬治亞的部分領土南奧塞梯阿布哈茲後,美國開始重新注視俄羅斯的軍事動向。

但兩國間軍事透明度也有所增加,2002年起雙方的開放天空軍事條約生效。

梅德韋傑夫(右)與美國能源部部長山繆·包德曼會晤。

奧巴馬政府

2010年4月,奥巴马与梅德韦杰夫签署削减核武器的《布拉格条约》
奥巴马于2015年9月29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談論敘利亞內戰達伊沙

2014年烏克蘭親歐盟示威事件爆發,導致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此為美俄關係一次重大轉折點,因為俄羅斯認為不能任由北約及歐盟在克里米亞建立軍事基地,最後的戰略緩衝區不能失去,否則美國可以直接把核武飛彈和轟炸機部屬在莫斯科旁邊,俄國境內民氣高漲主戰派聲浪不斷,於是普京總統斷然下令出兵占领了克里米亞和介入烏克蘭內戰[8],建立了東烏的親俄勢力圈與親北約的西烏對峙至今。

2015年敘利亞內戰期間,遜尼派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攻城掠地並大舉屠殺,長期支持當地反对派势力的美、歐國家堅持不派地面部隊依靠轟炸的方式也沒有阻擋伊斯蘭國攻擊,當地的阿薩德總統長期是俄盟友,並有俄國當今唯一的海外海軍基地,俄利用此一局勢在阿薩德邀請下出兵敘利亞,並聯合伊朗伊拉克、黎巴嫩真主黨等若干什葉派勢力提供地面特戰行動和轟炸定位,導致伊斯蘭國死傷慘重,在中東地區發生了微妙的民心影響。

現今的美俄關係還是建立在相互保證毀滅的前提下維持不直接交戰,因為俄羅斯還是繼承了蘇聯的核武儲備和軍事科技,但外交與意識形態戰爭白熱化。

特朗普政府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2019年6月大阪G20峰会。
2017年7月7日,普京在2017年二十國集團漢堡峰會會見美國總統唐納·川普
2018年特朗普和普京在赫尔辛基峰会上握手
反川普人士深信川普与俄罗斯合谋干预美國大選

自從唐納·川普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後,俄羅斯總統普丁向其伸出橄欖枝,願與其展開合作。有論點認為在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可能會與俄羅斯展開談判,實現關係緩和,川普政府或扭轉自1970年代尼克森以來的「聯中制俄」策略,改為「聯俄制中」。[9][10]

但是川普也面臨對國會對俄羅斯的兩難,例如川普無法直接不聽國會的話,可能須接受自己無法否決的對俄羅斯制裁案。最後川普在通俄門危機中,於2017年8月2日簽下「綁住自己手腳」的法案。美国政府在其于2017年12月发布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把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列为美国的“头号威胁”,显示出美国政府内部的反俄集团实力强大,也意味着美俄关系短期内无法得到彻底改善。

2018年3月,俄羅斯前特工謝爾蓋·斯克里帕爾及其女兒在英國遭神經毒素毒害,引发英俄关系紧张。美國政府支持英国立场,驅逐60名俄羅斯外交官,並關閉俄罗斯驻西雅圖領事館。俄羅斯在30日驅逐60名美國外交官,關閉聖彼得堡的美国領事館。

2020年10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接受全俄广电俄罗斯-1频道採訪時表示,在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对俄制裁或扩大制裁达到46次[11]

2020年12月10日,美國国务院致函美國国会,表示将关闭位于俄罗斯海参崴领事馆,并暂停叶卡捷琳堡领事馆的作业[12]

體育賽事

2014年冬運會,因為俄羅斯出兵占领了克里米亞和介入烏克蘭內戰,加上國內通過法律打壓LGBT人權爭議,美國國內雖有批評要求杯葛冬奧,但最終代表團如期出發,只是奧巴馬不出席冬奧開幕式。

2016年奧運會前,美國等國呼籲國際奧委會對嚴重禁藥醜聞的俄羅斯實施全面禁賽,俄國當局批評這是「政治陰謀」,而国际奥委会则在7月24日宣布,决定不对俄罗斯全队禁赛,資格交由各單項體育聯合會決定,最終代表團數目從389人降至291人,其中舉重被全面禁賽,划船、田徑被大部分禁賽,14項目全部的參賽者都可參與當屆奧運。[13]。媒體認為全面將俄羅斯摒除在里約奧運,包括賽程縮水、奧運失焦、賽程大亂以及門票銷售,影響層面過於廣泛恐是考慮主要因素。也有人指控說會這麼當時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不想得罪普京,便不全面禁賽。

参考文献

  1.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January 3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8).
  2. .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On-Line.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3. David S. Foglesong, ,
  4. Gibson Bell Smith, , Prologue Magazine (The National Archives), Winter 2002, 34 (4)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30)
  5. Fic, Victor M, , Colo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1995
  6. Marc De Zwaan, , International Academy, May 2007 [2020-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9)
  7. Feis, Herbert. Churchill, Roosevelt, Stalin: the war they waged and the peace they sough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World War II
  8. . [2015-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02).
  9. . 端传媒. 2016年11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22日).
  10. . 端传媒. 2016年11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22日).
  11. . [2020-1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0).
  12. .
  13. . BBC Sports. 2016-07-19 [2016-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