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蜀

前后蜀(902年-965年),又称为两蜀,是四川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其间四川地区先后建立了前蜀后蜀两个独立政权。在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社会混乱、战乱不断的大背景下,前后蜀对维持四川地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巴蜀成为了当时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政治局面最为稳定的地区之一[參 1]。不少中原士大夫因此入蜀躲避战乱,并进一步推动了四川经济文化的发展,蜀中在词学和绘画等领域还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前后蜀为两宋时期四川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四川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參 1]

891年,前蜀高祖王建受封为西川节度使后便开始逐步统一巴蜀地区,并于902年成功占据全川。907年,王建正式在成都称帝,建立前蜀。前蜀在王建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但其子王衍继位后荒淫失政,使前蜀为后唐所灭[參 2]。而后唐西川节度使孟知祥效仿王建,再次在占据全川后称帝,于934年建立后蜀,史称后蜀高祖。孟知祥随即病逝,其子孟昶即位,励精图治,后蜀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但其后期重蹈前蜀后主王衍之覆辙,使国力衰弱,最终使后蜀亡于北宋[參 3]。自王建统一全川时算起,前后蜀共历时63年。

前蜀历史

前蜀立国

880年,黄巢军攻占首都长安后,唐僖宗逃亡至成都避难。前蜀高祖王建当时追随鹿晏弘杨复光的指挥下反攻长安,黄巢败后,杨复光将王建和鹿晏弘同时任命为都将。883年,杨复光病逝,鹿晏弘率领部队前往蜀中迎接唐僖宗,被任命为山南节度使,而王建则随即被鹿晏弘任命为兴元府属州刺史。884年,王建前往成都投靠流亡中的唐僖宗,僖宗大喜将王建划归十军观军容使宦官田令孜统率,王建亦成为田令孜的养子。885年,唐僖宗返回长安,王建随田令孜成为神策军将领。885年,河中王重荣与田令孜争夺盐池,召兵进攻长安,唐僖宗逃往兴元(今陕西汉中东)。田令孜由于害怕僖宗治罪,自请降为西川监军,杨复恭成为观军容使。杨复恭派王建出任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參 4]。887年,王建相继出兵攻占蜀中重镇阆州(今四川阆中)、利州(今四川广元),成为四川地区的一股割据势力,“养士爱民以观天下之变”[參 5]

王建利用了杨复恭及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与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之间的矛盾,将其扩张的矛头对准了陈敬瑄。888年3月,王建便出兵进攻西川辖地彭州(今四川彭州),但被击退。同月,唐僖宗死,与陈敬瑄和田令孜有宿怨的唐昭宗即位[參 4]。王建趁机联合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上表朝廷,请求调走陈敬瑄以维护三川[註 1]安定,并得到昭宗同意。6月,韦昭度被任命为西川节度使,但陈敬瑄拒不交权、拥兵固守西川。12月,唐昭宗遣韦昭度统兵10万讨伐陈敬瑄,王建为行营诸军都指挥使。王建战功卓越,西川诸州相继投降,但陈敬瑄死守成都城,持续3年无法攻克。891年,昭宗决定停战,同时恢复陈敬瑄西川节度使一职。然而王建在韦昭度回朝之后继续攻打成都。同年8月,陈敬瑄投降,王建入主成都,并在10月被昭宗任命为西川节度使[參 4]。894年,王建占领陈敬瑄余部据有的彭州,从此尽有西川之地,为进一步统一全川奠定了基础[參 2]

紧接着王建便开始着手兼并东川与山南西道,以统一巴蜀。895年,山南西道节度使李茂贞领兵入长安,防务空虚,王建乘机打着“将兵赴难”的旗号出兵[參 6],相继夺下利州、阆州、蓬州(今四川仪陇)、梁州(今陕西汉中)。随即王建又以东川节度使不将兵赴难为由,出兵东川。896年,王建先攻占了泸州(今四川泸州)、渝州(今重庆)等地,控制了三川[註 1]水路,使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孤立无援。同年底,梓州被攻克,王建随即占领整个东川。902年,王建趁李茂贞与朱全忠交战之时,再次出兵山南西道,并于10月占领山南西道全境。王建自此统一巴蜀,尽有三川[註 1]之地。907年9月,王建正式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次年改元“武成”,史称“前蜀”[參 4][參 2]

王氏治蜀

前蜀高祖王建戎马一生,深知创业艰辛,因此在其即位后,严于律己,励精图治,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前蜀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第一,前蜀高祖注意选贤用能。其即位之初便下诏求贤,有才华之士,无论出生如何,王建都能用其所长。

后蜀历史

注释

  1. 唐乾元元年(758年)分原剑南道为东川、西川两道后,四川盆地内的剑南西川道、剑南东川道和山南西道通常合称“三川”。

參考文獻

  1. 贾大全. .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年: 第1页–第10页. ISBN 978-7-220-08058-6 (中文(中国大陆)‎).
  2. 贾大全. .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年: 第1页–第14页. ISBN 978-7-220-08058-6 (中文(中国大陆)‎).
  3. 贾大全. .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0年: 第15页–第23页. ISBN 978-7-220-08058-6 (中文(中国大陆)‎).
  4. 欧阳修. .
  5. 司马光. .
  6. 司马光.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