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南亚英語:)是術語,以替換百年老詞「印度次大陸」,這老詞用來代表亞洲大陸的南部地區,主要是位於印度板塊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是亚洲的一个亚区(英語:),泛指喜瑪拉雅山脈以南的地域,有時亦包括東西部鄰近的周邊國家,總面積達495万平方公里(含阿富汗)。從測繪學來看,南亞以印度板塊為主體,從海平面升起成為印度次大陆興都庫什地區。按順時針方向,環繞南亞的,從西到東,有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印度洋南亚次大陆包含了亞洲四成、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达19亿左右,主要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貢獻,使其成為世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4],但同时也是继非洲撒哈拉地区后全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由於政治及宗教上的分別,當地的政局都不太穩定。印度巴基斯坦兩個亦因為這些理由和喀什米爾主權爭議而曾多次開戰,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爾不丹马尔代夫斯里蘭卡境內也因宗教衝突和政治鬥爭而不平靜。現時區內有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主理區內經濟合作。南亞中的阿富汗有時則被認為是中亞國家。

南亚
国家和地区[1] 印度
 巴基斯坦
 
 阿富汗
 尼泊爾
 不丹
 斯里蘭卡
 馬爾地夫
人口17.49 亿(2013)[2]
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2.9 万亿[3]
国内生产总值 (PPP)$9.9 万亿[3]
官方语言主要是印度-雅利安语支;还包括一些分布在南亚伊朗交界处的波斯语以及汉藏语系
时区UTC+04:30, UTC+05:00, UTC+5:30, UTC+5:45, UTC+06:00
主要城市 新德里孟买加爾各答清奈齋浦爾德里海德拉巴
伊斯兰堡卡拉奇
达卡吉大港邁門辛市
喀布尔坎大哈
加德满都藍毗尼達蘭丹加地
廷布帕羅
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科特 (科特)、科伦坡
马律

定義

通用定義

南亞这个区域内的国家包括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阿富汗

印度次大陸定義

狹義南亞專指印度次大陸,但是較少使用。

人口

族群

孟加拉吉大港,典型南亞高密度城市

南亞裔族群是一個由二千多個不同種族構成的多元族群。南亞裔人口的組成主要有來自以下地區的人口:

主權国家 主要民族 国旗 国徽 政治体制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国会 历史 军事力量
 印度印度斯坦族联邦制议会制印度总统印度总理印度国会印度历史印度军事
 巴基斯坦旁遮普人联邦制议会制巴基斯坦总统巴基斯坦总理巴基斯坦国会巴基斯坦历史巴基斯坦军事
 阿富汗普什圖人总统制阿富汗总统阿富汗总统阿富汗国会阿富汗历史阿富汗军事
 馬爾地夫馬爾代夫人总统制马尔代夫总统马尔代夫总统马尔代夫议会马尔代夫历史马尔代夫军事
 尼泊爾廓爾喀人联邦制议会制尼泊尔总统尼泊尔总理尼泊尔联邦议会尼泊尔历史尼泊尔军事
 不丹不丹人君主立宪制不丹国王不丹首相不丹国会不丹历史不丹军事
 孟加拉族议会共和制孟加拉国总统孟加拉国总理孟加拉国国会孟加拉国历史孟加拉国军事
 斯里蘭卡僧伽羅族半总统制斯里兰卡总统斯里兰卡总理斯里兰卡国会斯里兰卡历史斯里兰卡军事

這二千多個種族包括有小至數十人的部落,又或多至上億人的龐大族裔。這很可能與這地區歷史上多次受到鄰近的外族入侵有關。這地區上最早的民族都屬於達羅毗荼人,之後受到雅利安人伊朗人的入侵,並與當地的土著民族混和成為多個新的混血族群,繼承了各自的傳統及信仰。

南亞地區

旗幟 日期 名稱 性質 設計與涵義
1947年7月22日 印度共和國國旗 比例2:3。橙白綠三色橫旗,中間為藍色法輪。橙色象徵勇氣與無私,也代表印度教法衣的顏色;綠色代表繁榮與信心,也代表伊斯蘭教;白色代表真理與和平,也象徵調和兩教。法輪是印度在孔雀王朝時佛教聖地石柱柱頭的獅首圖案之一,象徵著真理與道德,也代表印度文明。其中24根軸條代表一天24小時,象徵國家日又新。法輪又與紡織車上的紡輪相似,象徵聖雄甘地不合作運動
1947年8月14日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國旗 比例2:3。左邊白底佔1/4;右為綠底,中間有弦月及星星。綠色象徵繁榮,並且代表伊斯蘭教。白色象徵和平,並且代表除了信仰伊斯蘭教之外的其他國民,原代表東巴基斯坦。新月象徵進步與發展,五角星象徵光明與知識,也代表伊斯蘭教。
1951年3月2日 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 比例1:2。黃框,左邊綠橙底,右邊棕底金獅,四角帶黃色菩提葉的旗幟。綠色和橘色象徵伊斯蘭教和印度教,黃色的外框象徵國家受佛教的保護。持劍獅子受錫蘭辛哈族的維加亞(Vijaya)王尊崇為祖先,其中劍代表權力。黃色菩提葉代表辛哈族信奉佛教。
1962年12月12日 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國旗 比例4:3。藍邊紅底雙三角重疊旗幟,各個三角形中間分別為月亮和太陽。重疊的三角形代表山區國家,白色的月亮和太陽代表天神的雙眼。紅底象徵生命的能量,藍邊象徵和平與自然。
1965年7月25日 馬爾地夫共和國國旗 比例2:3。紅框綠底白新月的旗幟。綠色代表棕櫚樹,象徵進步與繁榮。白色新月代表伊斯蘭教。紅色是代表為了國家獨立而奮鬥的人民。
1969年7月15日 不丹王國國旗 比例2:3。由右上至左下分成橙黃色與藏紅色的旗幟,中央為白龍。藏紅色為藏传佛教僧侶長袍的顏色,橙黃色象徵國王在宗教與世俗的權威與重要性,兩色皆代表屬於不丹國教的佛教,白龍暗示不丹是「神龍之國」,白色象徵「忠誠和純潔的禮贊」,白龍旁邊的四顆白珠有威力和聖潔之意。
1972年1月13日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國旗 比例3:5。綠底紅圓的旗幟,其中紅圓為中間偏左。綠色象徵孟加拉富饒肥沃的綠色國土。紅圓代表太陽,意指太陽從孟加拉升起,也象徵人民為獨立而奮鬥的鮮血。
2013年8月19日 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國旗 比例2:3。為黑紅綠三色直旗,中央為國徽。黑色象徵阿富汗過去艱辛的歷史,紅色象徵人民以鮮血建立了國家,綠色象徵和平與安定的未來。國徽中的清真寺是阿富汗的國家象徵,上方為連著升起太陽,以阿拉伯文書寫的清真言,即「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的使者。」句子。下方則書寫「阿富汗」與「一二九八」。

南亞地區

國徽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巴基斯坦


国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阿富汗

國徽不丹王國

 不丹

國徽馬爾代夫共和國

 馬爾地夫

國徽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國徽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

 尼泊爾

國徽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斯里蘭卡

國徽印度共和國

 印度

参考文献

  1. . [2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2. . [2016-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0).
  3. IMF
  4. . [2009-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1).

外部連結

維基導遊上的相關旅行指南:南亚

参见

     南亚地理     
喜马拉雅山 | 西高止山 | 东高止山 | 阿拉瓦利岭 | 尼尔基里山脉 | 温迪亚山脉 | 萨特普拉山脉 | 格罗山脉 | 西瓦利克山脈 | 卡西山地 | 安纳马莱山地 | 豆蔻山地 | 苏莱曼山脉 | 喀喇昆仑山 | 兴都库什山 | 吉大港山區 | 德干高原 | 塔尔沙漠 | 玛克兰海岸 | 焦达讷格布尔高原 | 那加山脉 | 迈索尔高原
中央平原 | 印度河三角洲 | 恒河盆地 | 恒河三角洲 | 马尔代夫珊瑚礁 | 科罗曼德尔海岸 | 康坎平原 | 拉克沙群岛 | 安达曼尼科巴群岛 | 孙德尔本斯 | 喀奇湿地
主要地区 印度 | 巴基斯坦 | 尼泊尔 | 不丹 | 斯里兰卡 | 孟加拉国 | 马尔代夫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