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会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英語:),是共和制的一种,它的政府型態屬於議會制,在這種政府中,行政機構的權力來源於立法機構(也就是議會)。议会共和制指议会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总理为首的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对议会负责,总统只是虚位元首[1]

政府体制
共和制政体
  总统制1:行政总统独立于立法机关
  半总统制2:既有行政总统,又有独立的政府首脑领导其他行政部门,但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并对立法机关负责
  实权总统的议会共和制3: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由立法机关提名或选举,可以接受或不受立法机关信任
  虚位总统的议会共和制:有虚位(礼节性和非行政性)总统,由独立且受立法机关信任的政府首脑领导行政部门

君主制政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有虚位(礼节性和非行政性)君主,由独立且受立法机关信任的政府首脑领导行政部门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礼节性的君主,由政府首脑领导行政部门,但君主拥有重要的行政权或立法权
  绝对君主制:由君主直接领导行政部门

  一党专制:单一执政党垄断国家行政立法军事等权力,通常为共和政体
  军人专制军事政府):军队掌控政府
  不符合上述任何体制:如过渡政府和政治局势尚不明确的国家

1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通常不设总理,即使设置总理,其任职也完全由总统决定。
2半总统制可细分为
半总统半总理制

总统提名总理和内阁须咨询议会、得到议会的同意或依惯例任命议会最大政党领袖为总理,内阁与总统互不隶属,当两者分属不同政党时总统将丧失部分权力。只有议会有权撤换总理和内阁,但总统有权解散议会。

半总统半议会制

总统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总理可以不经议会同意直接任命,再由总理组成内阁。总统可随时任命、免除、替换总理,无须征询议会同意,总理代表总统接受议会的质询,向议会负责,其职位更类似于一个超级部长。

3包含委员会制:由议会选举出一定数量的委员组成委员会行使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职权,可不受议会信任。
世界各地的议会共和国,橘色(非执行总统的议会共和国)和绿色(链接到与执行总统议会的共和国议会)。君主立宪制都显示为红色。

實行國家

現行議會共和制國家列表

主权國家 改制前政治体制 採行年分 總統選舉 院制
 阿尔巴尼亚 一黨專政 1991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亞美尼亞 半總統制 2018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奥地利 一黨專政 1955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兩院制
  總統制軍事獨裁 1991年[註 1]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一黨專政(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兩院制
 博茨瓦纳 英國保護國(貝專納保護國 1966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保加利亚 一黨專政 1989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佛得角 一黨專政 1990年 人民直選 一院制
  半總統制 2000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捷克 一黨專政(舊屬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3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2013起;舊採議會選舉,多數決) 兩院制
 多米尼克 英國海外領土 1978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东帝汶 軍事獨裁印尼占領) 1999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爱沙尼亚 一黨專政(舊屬蘇聯 1991年[註 2] 議會間選,三分之二多數決 一院制
 衣索比亞 一黨專政 1991年 議會間選,三分之二多數決 兩院制
 芬兰 君主立憲制(舊屬俄羅斯帝國 1919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德國 一黨專政 1949年[註 3] 聯邦議會(議院與國家立法機構),絕對多數決 兩院制
 希臘 軍政府;君主立憲制 1975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匈牙利 一黨專政 1990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冰島 君主立憲制(舊屬丹麥 1944年 人民直選,可讓渡投票制 一院制
 印度 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1950年 議院與國家立法機構,單記可讓渡投票制 兩院制
 伊拉克 一黨專政 2005年 議院,三分之二多數決 一院制[註 4]
 愛爾蘭 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1949年 人民直選,單記可讓渡投票制 兩院制
 以色列 保護國(舊屬巴勒斯坦託管地 1948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義大利 君主立憲制 1946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兩院制
 基里巴斯 君主立宪制殖民地吉爾伯特群島 1979年 人民直選 一院制
  總統制 2010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拉脫維亞 一黨專政(舊屬蘇聯 1991年[註 5]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黎巴嫩 保護國(法國委任統治地 1941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利比亞 總統制議會制混合(2011年之後)
軍事獨裁(2011年以前)
2012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北馬其頓 一黨專政(舊屬南斯拉夫 1991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馬爾他 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1974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马绍尔群岛 聯合國託管領土(舊屬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1979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兩院制
 模里西斯 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1992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聯合國託管領土(舊屬太平洋群島託管地 1986年 議會,多數決 一院制
 摩尔多瓦 一黨專政(舊屬蘇聯,至1990年)
臨時政府共和國(1991年-1994年)
1994年 議會,多數決 一院制
 蒙古 一黨專政 1949年 人民直選 一院制
 蒙特內哥羅 一黨專政(舊屬南斯拉夫 1992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瑙鲁 君主立憲制 1968年 議會 一院制
 尼泊爾 君主立憲制 2008年 議會 一院制
 巴基斯坦 總統制半總統制軍事獨裁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2008年[9][10] 議院與國家立法機構,單記可讓渡投票制 兩院制
 波蘭 一黨專政 1990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兩院制
 葡萄牙 一黨專政(軍政府轉型) 1976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萨摩亚 君主立憲制 2007年 議會 一院制
 圣马力诺 共和制 1243年 議會 一院制
 塞爾維亞 一黨專政(舊屬南斯拉夫塞爾維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新加坡 君主立憲制(舊屬馬來西亞 1965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斯洛伐克 一黨專政(舊屬捷克斯洛伐克 1993年 議會(1999年之前)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自1999年起)
一院制
 斯洛維尼亞 一黨專政(舊屬南斯拉夫 1991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兩院制
 索馬利亞 臨時政府(1991年之後)
一黨專政(1991年之後)
2012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兩院制
 南非 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1961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兩院制
 千里達及托巴哥 君主立憲制(大英國協王國 1976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兩院制
 瓦努阿圖 英法共管新赫布里底群岛共管地 1980年 議院與國家立法機構,多數決 一院制
 科索沃 議會制(舊屬塞爾維亞 2008年 人民直選,兩輪選舉制 一院制
議會共和制中為混合議會共和制的國家
(議會選舉產生行政總統)
主权國家 改制前政治体制 採行年分 元首選制 院制
 博茨瓦纳 英国保护国 (贝专纳保护国) 1966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基里巴斯 保护国 1979年 直接选举,通过首先通过投票 一院制
 马绍尔群岛 联合国托管领土(太平洋群岛托管地的一部分) 1979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两院制
 瑙鲁 澳大利亚托管领土 1968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南非 君主立宪制 (英联邦王国境域[11][12][13])[14] 1961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两院制
議會共和制下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的國家
主权國家 改制前政治体制 採行年分 元首選制 院制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联合国托管领土 (太平洋群岛托管地的一部分) 1986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緬甸 军事独裁统治( 緬甸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緬甸聯邦) 2010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由选举团选举 两院制
 圣马力诺 君主专制(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301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苏里南 军事独裁统治 1987年 議會間選,多數決 一院制
委員會制下議會共和制國家
主权國家 改制前政治体制 採行年分 元首選制 院制
 瑞士 邦联、临时邦联 1848年 联邦议会(议会和州议员),绝对多数 两院制

前议会共和国列表

国家政权 成为议会制共和国年份 更改议会共和政体年份 更改后政体 更改协议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 1913年 1928年 一党执政 國民革命軍北伐东北易帜
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 1920年 1939年 一党执政 慕尼黑协议
捷克斯洛伐克第三共和国 1945年 1948年 一党执政 政变
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 1989年 1992年 议会共和制、联邦制 天鹅绒离婚
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1920年 1929年 半总统制 宪法修正案
 巴西 1961年 1963年 总统制 公投
 緬甸聯邦 (今属缅甸联邦共和国 1948年 1962年 军事独裁 1962年缅甸政变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年 1940年 总统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德国占领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1946年 1958年 半总统制 政治格局动荡不安
 圭亚那 1970年 1980年 总统制 宪法修正案
匈牙利 1946年 1949年 一党执政 改制创建匈牙利人民共和国
 印尼 1945年 1959年 总统制 宪法修正案
 以色列 1948年 1996年 半议会制 宪法修正案
大韩民国第二共和国 1960年 1961年 总统制 5月16日政变
立陶宛第一共和国 1920年 1926年 一党执政 1926年立陶宛政变[註 6]
 奈及利亞 1963年 1966年 军事独裁
(这导致了1979年
建立了联邦民主体制和总统制度第二尼日利亚共和国
军事政变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956年 1958年 军事独裁 1958年巴基斯坦政变
197319781977年巴基斯坦政变
198819991999年巴基斯坦政变
波兰第二共和国 1919年 1939年 一党执政 苏德战争瓜分波兰
葡萄牙第一共和国 1911年 1926年 军事独裁
(这导致了1933年的新国家体制 葡萄牙国家联盟一党执政)
5月28日政变全国独裁
菲律宾第一共和国 (马洛洛斯共和国) 1899年 1901年 军事独裁
(事实上的美国殖民地)
埃米利奥·阿奎纳多在美国部队中被美军捕获。
刚果共和国 1960年 1965年 军事独裁
(事实上一党执政)
1964年8月1日改國名为剛果民主共和國[15]1965年刚果政变。
 羅德西亞 1970年 1979年 议会制 改制为津巴布韦罗德西亚
 西班牙共和國 1931年 1939年 法西斯独裁统治佛朗哥时期 终结于西班牙内战
 斯里蘭卡 1972年 1978年 半总统制 宪法修正案
叙利亚共和国 1930年 1958年 一党执政 改制创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1961年 1963年 一党执政 1963年叙利亚政变
 土耳其 1923年 2018年 总统制 2017年土耳其修宪公投
 乌干达 1963年 1966年 一党执政 暂停宪法实施
津巴布韦罗德西亚 1979年 1979年 议会制 恢复南罗得西亚
 辛巴威 1980年 1987年 总统制 宪法修正案

註釋

  1. 孟加拉於1971年至1975年間原已為議會制共和國。
  2. 愛沙尼亞於1919年至1934年間原已為議會制共和國,但政府遭政變推翻。1938年愛沙尼亞採行總統制,1940年6月遭蘇聯占領併吞。
  3. 西德(包括原西柏林部分)的原一黨專政政權為納粹德國德國新聯邦州(包括原東柏林)的原一黨專政政權則為東德
  4. 伊拉克联邦宪法曾规定为两院制,实质为一院制。
  5. 拉脫維亞於1921年至1934年間原已為議會制共和國,總理卡爾利斯·烏爾馬尼斯透過政變取得政權。1940年6月拉脫維亞遭蘇聯占領併吞。
  6. 1940年6月,立陶宛被苏联占领并吞并。

參考文獻

  1. 《歷史教學》第69页
  2. 2009年國會選舉前,總理會在任期屆滿前把權力交予無黨派的技術官僚政府。2014年後終結此安排。
  3. 聯合政府設有三位總統,由各族代表。
  4. 2000件前為半總統制,2000年修憲改為議會制。
  5. According to David Arter, First Chair of Politics at Aberdeen University, who in his "Scandinavian Politics Toda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revised 2008 ISBN 9780719078538), he quotes Nousiainen, Jaakko. . Scandinavian Political Studies. June 2001, 24 (2): 95–109. doi:10.1111/1467-9477.00048. as follows: "There are hardly any grounds for the epithet 'semi-presidential'." Arter's own conclusions are only slightly more nuanced: "The adoption of a new constitution on 1 March 2000 meant that Finland was no longer a case of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ther than in the minimalist sense of a situation where a popularly elected fixed-term president exists alongside a prime minister and cabinet who are responsible to parliament (Elgie 2004: 317)".
  6. 由國會選出總統。
  7. 由國會選出總統。行政總統混合了總統制和議會制,總統由國會選出,但不能透過不信任動議推翻。
  8. (PDF). Segreteria di Stato Affari esteri: 5. July 2012 [2020-03-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4-01) (意大利语).
  9. By Kiran Khalid, CNN. . CNN.com. 2010-04-09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9).
  10. . Nation.com.pk. [201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14).
  11. . Archontology.org. [18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12. Carlin, John. . 独立. 31 May 1994 [18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9).
  13. . Saskatoon Star-Phoenix. 11 October 1960 [18 Februar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9).
  14. "Zaire: Post-Independent Political Development"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12-05, Library of Congress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