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天宮

啟天宮又名料館天后宮料館媽祖廟[1],位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為一所天后宮。今為台北市萬華區之傳統廟宇建築。[2]該廟宇興建於清朝同治年間,組織型態為管理委員會制。

艋舺啟天宮
基本資訊
所在地  中華民國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53巷27號
創建年份 1841年(清道光21年)
主神 天上聖母
例祭 農曆3月23日(天上聖母聖誕)
捷運 板南線龍山寺站

信仰

該廟宇為主祀天上聖母媽祖之廟宇,原是「艋舺大檀越黃阿祿嫂的料舘(木材行)中奉祀的媽祖神像,因為靈驗而遠近馳名,於是阿祿嫂發心,將料舘讓予媽祖,稱為「料舘天后行宮」。而後又奉祀保護樟腦工人的「防番之神」池王爺武神關帝君臺灣日治時期又加奉了傳為原臺北大天后宮的媽祖軟身神像。祭典日期是每年農曆之三月廿三

歷史

2015艋舺啟天宮遶境
艋舺啟天宮遶境2015
2015艋舺啟天宮遶境
2015艋舺啟天宮遶境

艋舺為清代北臺灣商業中心,自嘉慶十五年(西元1810年) 開始配置戰船保衛河海港口的安全,戰船需要進行例行性的維修,於道光五年(西元1825年)設立軍工船廠,而修船木料的取得,由清政府配置「軍工匠首」,奉命入山砍伐木材,料館口因為有這些木材加工廠,還有不遠處繁忙的大溪渡口(今貴陽街底)需要很多港口工人,因此這裡聚集了很多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人,他們奉祀池王爺關帝君武神

道光廿一年(西元1842年),有一艘載運杉木的紅色帆船到臺北艋舺的料館,卸貨之後,欲返回福建。誰知出發之後,船居然自動回航,水手們數次設法依然無法開動,深感驚奇,擲杯請示船上奉祀的湄洲天后宮媽祖神諭,原來是媽祖想要留在艋舺。於是清代木材商人、艋舺三大富「第二好黃祿嫂」之夫婿黃祿(俗稱黃阿祿舍)將媽祖迎至家中供奉,結果黃家的生意自此蒸蒸日上,得以興建新居(今黃氏宗祠),並捐出舊居當作「料館天后行宮」,提供給附近民眾共同祭祀,從此艋舺居民稱此媽祖為料館媽祖,又稱為「紅船媽祖」、「帆船媽祖」。

1916年在士紳李根生的奔走下,由行宮改為正式大廟,名為啟天宮,又稱為料館媽祖廟,一併奉祀池王爺、關帝君,傳聞亦有奉迎因改建為兒玉後藤博物館而拆除的臺北大天后宮媽祖的軟身神像入祀。

參考文獻

網頁
書目
  • 台北市民政局編,《台北市寺廟概覽》,1994年,台北市,台北市民政局
引用
  1. 啟天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艋舺龍山寺(繁體中文)
  2. 啟天宮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艋舺龍山寺季刊第010期,2010-10-01(繁體中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參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