嚳
生平
帝嚳自小有德行,聰明能幹。十五歲時,被帝顓頊選為助手,有功,被封于辛(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帝顓頊死後,他繼承帝位,時年三十歲。
战共工
傳說帝嚳繼為天下共主後,以亳(拼音:bò,注音:ㄅㄛˋ,今河南偃師市)為都城,以木德為帝。當時,上游黄河西岸(约今河南辉县境)的共工氏實力強大,對嚳繼帝位極為不滿,憤怒得用頭撞擊不周山,使天柱折斷,大地斜向東南,並進而發動反叛。帝嚳下令火正黎帶兵平定共工之亂,失敗而回。帝嚳處死了黎,以黎的弟弟吳回繼任火正,再次領兵對付共工,最後平定叛亂,殺了共工氏。
治世
帝嚳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他平常神色莊重靜穆,品德崇高。他廣施恩惠、仁愛、講究信譽。他了解民間的疾苦,對天下人都一律平等。他絕不違背自然規律,又恭敬地祭祀天地鬼神,祈求神靈降福萬民。由於他品德崇高,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在他的治理下,社會富足,人民安居樂業。
帝嚳亦能知人善任。羿的射箭技術天下無雙,帝嚳選拔他擔任射官,賜給他彤弓和蒿矢。羿也不負帝嚳深望,當白難反叛時,他一舉將其平定。咸黑、柞卜長於音樂和製作樂器,帝嚳命他們為樂官,終於創作出《九招》之樂和鼙鼓、笭、管、壎、簾等新樂器。
帝嚳有四妃。正妃有邰氏名姜嫄,生子棄,即稷,是周朝的始祖。次妃有娀氏名簡狄,生子契,是商朝的始祖。次妃陳豐氏名慶都,生子放勳。次妃
相傳帝嚳活了一百零五歲(一說九十二歲),死後安葬於濮陽頓丘城南台陰野中。
家族
學術考證
在殷商卜辭中,商人始祖為夒(夒-巳)。在甲骨文,嚳被稱為學戊(學-子+戊)。王國維在〈商先公先王考〉中認為,夒與嚳兩字外形相近,因此帝夒即是帝嚳,錯寫為夋,即《山海經》所說的帝俊。郭沫若支持這個說法。
参考文献
引用
- 司馬遷. . . [-61].
- 金光林. (PDF). Journal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Vol.5 東アジア文化交渉学会. 2014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27).p30
- 国史編纂委員会. . 国史編纂委員会韓国史数据库.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国史編纂委員会. . 国史編纂委員会韓国史数据库. [2017-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 . 韓国人文古典研究所.
- . 韓国人文古典研究所.
- 何炳棣著,《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第三章。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