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英語:),簡稱臺大歷史系,前身係「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臺灣,臺北帝國大學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史學科遂改易為歷史學系。是系為臺灣史上最早設立之具現代化的史學教學和研究單位,亦為今日臺灣歷史學界之學術研究重鎮。其位置主要於校總區文學院(M5)二樓東側。

設立簡史

臺大歷史設立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日治時代的1928年臺北帝國大學創建文政學部史學科,依日本大學體制,設有「國史學」 (即日本史)、「東洋史學」、「南洋史學」、「西洋史學‧史學、地理學」與「土俗人種學」五個講座。第二階段為國民政府治臺後至今。初期曾留用部分日籍教師,1947年又新聘自日本學成歸臺的本地學者,但因其時學生過少,未能有效傳承。同時,是系作為當時臺灣唯一的大學歷史學系,開始聘請大陸名師如夏德儀(1946)、郭廷以(1947)、沈剛伯徐子明李宗侗(1948)等,奠定了日後學術基礎。1949年,傅斯年接掌國立臺灣大學,為該系的發展作出全盤規畫,同時以之為模範,確定臺灣此後歷史教育的方向。傅斯年並招聘中央研究院等大陸重要機構的傑出學者來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任教,加強該系師資。

傳統與特色

傅斯年為當代史學研究中堅「史料學派」之領航者,其教育理念在臺大歷史系得到教育上的落實,也奠基該系在史學研究上的特色。在「史料學派」的學風下,該系也發展出其他面向的研究風氣與史學思潮。如沈剛伯的史學研究,從整體文化的角度來瞭解、研究和詮釋歷史,重視史學與世變之關係,為該系的史學研究另開格局。1960年代以後,歐美學界以社會科學方法治史之新潮,該系領風氣之先。在許倬雲的領導下,系統性的引入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教學。在研究上也強調史學不僅要「敘述」且要「解釋」,歷史研究者在「考史」之外,也需要「著史」。

該系在國立臺灣大學,不只作為一個獨立單位而進行教學研究,同時承擔全校共同課程中的歷史領域。過去稱為「中國通史」、「中國現代史」、「歷史」,目前稱「通識課程」,範圍不限於中國史,由教師依其專業開設多元的歷史課程。且自傅斯年以來,該系所有教師無分職級、資歷皆須承擔這類共同課程,以作育臺大英才。該系堅持學術自主,栽培出無數可以自由思想、理性批判且具人文素養的臺大人。

重要學人

(依生年排序)

知名系友

依正體字姓氏筆畫排序:

  • 王健壯:作家、時事評論家、記者。
  • 包美聖:歌手。
  • 白垚:作家。
  • 朱天心:作家。著有《擊壤歌》、《方舟上的日子》、《古都》、《想我眷村的兄弟們》、《三十三年夢》等作。
  • 朱惠良:政治家。曾擔任中華民國第3、4屆立法委員。
  • 何薇玲:企業家。
  • 吳敦義:政治家。曾擔任南投县县长,高雄市市长,立法委员,中華民國第23任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第13任副總統等政府要職。
  • 宋文薰:考古學家。曾於1988年當選第17屆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
  • 李敖:歷史學家、作家、時事評論家、政治家。曾擔任中華民國第6屆立法委員。生平著有《傳統下的獨白》、《獨白下的傳統》、《北京法源寺》、《虛擬的十七歲》、《上山、上山、愛》、《陽痿美國》、《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秘密談話錄》、《第七十三烈士》、《你笨蛋,你笨蛋》、《我夢碎,所以我夢醒》、《雖千萬人,李敖往矣》等作。
  • 李黎:作家。著有《最後夜車》、《天堂鳥花》、《傾城》、《浮世》、《袋鼠男人》、《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別後》、《天地一遊人》、《世界的回聲》、《晴天筆記》、《尋找紅氣球》、《玫瑰蕾的名字》、《海枯石》、《威尼斯畫記》、《浮花飛絮張愛玲》等作。
  • 具良根:外交家。曾擔任駐臺北韓國代表部代表。
  • 於梨華:作家。著有《夢回青河》、《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傅家的兒女們》、《變》等小說和散文集。
  • 胡台麗:人類學家、紀錄片導演。曾擔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
  • 胡忠信:作家、時事評論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 胡慧中:電影演員。
  • 陳芳明:歷史學家、作家、時事評論家。著有《謝雪紅評傳》、《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灣新文學史》等作。
  • 陳韻琳:作家。
  • 張惠菁:作家。
  • 眭澔平: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
  • 彭怡平:藝術家、紀錄片導演。
  • 湯晏:作家。
  • 葉言都:小說家。
  • 楊照:作家、時事評論家。
  • 趙家蓉:電視女演員。
  • 鄭怡:歌手。
  • 鄭淑麗:藝術家、電影導演。
  • 劉黎兒:作家。
  • 謝材俊:作家。
  • 鍾佳濱:政治家。現擔任中華民國第10屆立法委員。

註釋

    參考文獻

    • 高明士等編,《遨遊於歷史的智慧之海:臺大歷史學系系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2)。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