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牛界線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由臺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界線。清朝政府採原漢隔離政策,承認原住民自治土地權,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臺灣原住民生活領域,時稱「番地」。該界線主要功能即在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或是漢人與原住民相結反清,而事實上,土牛紅線也代表清朝與原住民政權的分界線。也稱為土牛、番界,在日治時期又寫做蕃界。
簡介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與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臺灣,並與平埔族或其他臺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與生番(高山區域原住民)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原住民出草抵禦的情況。為解決此衝突,清政府決定以番制番的政策治理,承認番民自治地權,自清康熙61年(1722年)起,採漢番隔離政策,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為「原漢界碑」(如:臺北市石牌)。並有種種措施來防止漢人侵墾「番地」。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福建與廣東省東部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和客家人移民蜂湧來臺,與高山族原有碑界已經不能區隔漢人與原住民的邊界,整個民族界線已經向東方移動,清朝衙門決定另加以新的天然山川為新界線,又在交通要衝而山川不明顯之地另外「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新的原漢界線,這便是「土牛紅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在臺灣,也有多處地方直接以土牛作為地名,代表乾隆早期位於土牛界沿線。
土牛界線作為分界,以西為臺灣漢人及入籍清朝的平埔族、以東則為高山族。乾隆時期,土牛界線隨著漢人的拓墾資及清廷的開放,曾多次調整,所以乾隆中晚期,另外又畫有「紫線」、「綠線」來取代土牛紅線,到了「嘉慶皇帝」以後,朝廷不再畫線,漢原界線往往另以台灣各地「隘勇線」取代了前述的各條舊界線。
《大清律例》中雖明文規定「凡民人偷越定界,私入臺灣番境者,杖一百」,但仍無法制止漢人越界開墾。1895年臺灣日治時期後,日本殖民政府承認清晚期的隘勇制度與「隘勇線」,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壓制臺灣原住民的基本政策。
「蕃界」在日治時期主要是用來指涉關於蕃地的事務,而蕃界一詞本身應該是單純用來指稱原住民的生活和活動領域。
今臺灣桃園市楊梅區或臺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1]。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桃園市平鎮區土牛溝、新竹縣竹北市隘口、苗栗縣頭份市及西湖鄉、臺中市石岡區土牛里、臺中市東區十甲里及東信里也有土牛的地名。
注释
- . [2012-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8).
參考資料
- 《台灣歷史辭典》
- 土城市公所:土城《擺接史話》; 人文史蹟一覽無遺
- 洪德仁,《曾曰瑛與漢番界碑》
- 施添福,〈臺灣歷史地理研究劄記(一):試釋土牛紅線〉,《臺灣風物》,1989年
- 土牛、番界1、隘勇線:劃界與劃線 -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 歷史文物陳列館:臺灣民番界址圖(局部) - Academia Sini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臺灣民番界址圖〉概說文/魏德文- 原住民族文獻會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土牛溝楊梅段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張正田,《從“土牛線”到“紫線”:清乾隆年間臺灣苗栗堡漢人開發情況》,《清史論叢》,2018.12,第259-2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