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

閩南闽南语),指福建(簡稱閩)南部,東臨臺灣海峽,行政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治理的福建省漳州泉州廈門三個地級市及其下轄代管的各縣市,和中華民國政府統治下的金門縣。廣義閩南的定義亦包含九龍江流域通行泉漳片閩南語龍岩市新羅區漳平市兩地在內[1][2]。經濟發達,有閩南金三角之稱。閩南文化以福建南部為基地,輻射台灣以及南洋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地,為南洋華人優勢族群。至於廣東潮汕、海陸豐等地語言雖然同屬闽南语,但不被視作閩南,當地居民文化也并非閩南文化。

Minnan
闽南/閩南
廈門景象: 中央商務區廈門大學鼓浪嶼建築群南普陀寺、鼓浪嶼海灘、海滄大橋
坐标: 25.0°N 118.0°E / 25.0; 118.0
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華民國
福建
地區
面积
  总计25,806.3 平方公里(9,963.9 平方英里)
人口
  總計全球5,000万人
  密度0.19人/平方公里(0.50人/平方英里)
居民称谓Minnan, Banlam, Hoklo
閩南
漢字
白話字
臺羅拼音
閩南拼音

別名

清代,泉州府、漳州府(南澳廳東部屬福建漳州,西部屬廣東潮州)與泉州府析出之永春、德化以及漳州府析出之龍巖州又稱為「下府」,除南澳島外,大致與泉漳片閩南語福建左岸之通行區吻合,源於同治四年台灣兵備道方傳檖上奏文中對駐台清軍來源之分類。陸路提標、水師提標、金門鎮、漳州鎮、銅山營、南澳鎮左營來台換班者皆屬「下府兵」,上述各地即為來台換班前之駐地。與之相對的「上府兵」,來自福寧、建寧、福州、興化、延平、邵武、汀州等府以及永春州大田縣(由延平府析出,屬延平協防區,與陸路提標防區之永春、德化不同,因此永春州分屬上府及下府地區,此外大田片閩語不屬泉漳片),包含福寧鎮、建寧鎮、海壇鎮、汀州鎮、閩安協、福州協、興化協、延平協、邵武協、督標水師營(直屬閩浙總督)、烽火營、桐山營、羅源營、連江營、長福營、楓嶺營。明代福建八府時期以來的上四府(延、建、邵、汀)、下四府(福、興、泉、漳)之說,至此又演化為新的意涵。而台灣府本身是否歸類為「下府」,在當時未見定義。

族群

历史上的割据政权和势力

參見

參考文獻

  1. 人口構成大致上由唐代開闢漳州陳元光將軍所部軍民之後裔組成,和漳州同源同宗。當地閩南語口音近漳州腔
  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