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請閉眼 (電視劇)

天黑請閉眼》(英語:)為台視八大電視公視共同監製之《植劇場》的第四部作品,為懸疑推理系列的第二部劇集。柯貞年陳玉勳導演共同執導,並領軍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等編劇,改編金鐘編劇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的原創劇本。由簡嫚書張書豪搭檔陳禕倫孫可芳曹晏豪徐鈞浩朱盛平藍雅芸等新人演員以及黃尚禾黃迪揚共同領銜主演,[1]並於2016年8月13日開鏡。[2]本劇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2月17日間,於台視主頻週五優質戲劇時段首播,八大綜合台則於隔日晚間聯播。

天黑請閉眼
官方宣傳海報
类型驚悚推理
原作陳世杰
王詞仰
詹俊傑
编剧柯貞年
王孔澂
傅凱羚
林品君
吳翰杰
导演柯貞年
陳玉勳
主演張書豪
簡嫚書
曹晏豪
孫可芳
陳禕倫
徐鈞浩
朱盛平
藍雅芸
黃尚禾
黃迪揚
国家/地区 中華民國臺灣
语言國語
集数7(每集列表
每集长度約110分鐘(含廣告)
約82–86分鐘(不含廣告)
制作
廖健行、安哲毅
廖述寧(製片)
出品人童子賢
总监制王小棣
监制楊秋蘭(台視)
辛舒蓓(八大)
徐秋華(公視)
执行張琨(執行製片)
陳俊宏
摄影楊豐銘
制作公司誰說影業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好風光創意執行股份有限公司
播映
首播频道台視主頻
图像制式
声音制式立體聲
播出日期2016年12月30日 (2016-12-30)-2017年2月17日 (2017-02-17)
相关节目
前作姜老師,妳談過戀愛嗎?
续作積木之家
相关节目植劇場
官方网站
IMDb 介绍

故事講述一群高中登山社社員因一場私照風波而分道揚鑣的十年後,各自懷著芥蒂於山上的民宿重聚,卻引發一連串的死亡悲劇,由此探究人性。本劇播出後,因劇集類型特殊而獲得熱烈的討論,最終回收視亦取得良好的成績,導演與演員的表現均收獲好評,並入圍第52屆金鐘獎七項大獎,最終奪下戲劇節目獎戲劇節目女配角獎以及音效獎

製作

創作

原創編劇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因認同恩師王小棣的理念而加入《植劇場》,撰寫了本劇的分集大綱並構想整個人物架構,但因尚有其他文案在手,因此僅執筆第1集。[3]故事的靈感是來自陳世杰參加同學會的經歷,一直都想嘗試撰寫暴風雪山莊設定之劇集的他,將人們來往的反應,加入懸疑推理的元素,透過一群相互熟悉卻又各自懷著秘密的人們,經歷命案而揭露過去,描繪出故事的中心-「人性」。[4]

王小棣認為短片《溺境》有形塑出臺灣味的懸疑類型,因此欽點以該片入圍金馬獎金穗獎柯貞年擔任本劇導演暨編劇。首次經營他人劇本的柯貞年,表示「本格推理」和「暴風雪山莊」的設定是不得更動的,隨後也組成了編劇團隊,進行修改劇本的工程。柯貞年將本劇當作7部長片來拍攝,每一集皆以三幕劇規格做安排,且結尾都會留下伏筆和鉤子,好將角色帶入下一個環節。為了讓懸疑推理主題配合集數長度,柯貞年大膽地在前幾集揭曉其中一個大謎團,第5集還安排隱藏角色登場,企圖以新角色的另一視角來重新剖析案件。除了長度是一大難題外,柯貞年透露思考敘事角度與節奏,以及考量觀眾感受亦是困難之處。柯貞年參考了美劇韓劇注重細節的手法,有意透過新的嘗試,來挑戰觀眾既有的觀劇習慣,並以事件的推展來取代對話戲。[5]

本劇是從一個無心玩笑造成的永久傷害展開,透過修復關係的過程所發生的一連串驚悚意外,凸顯緊密友情中的孤獨,「我一直喜歡拍這種社會寫實的東西,我喜歡把人困在某個地方,拍出人與人之間的糾結。那種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才是真實人生。」柯導說道。[6]《天黑請閉眼》中的命案非縝密的預謀殺人事件,也沒有主要的敘事觀點,並嘗試讓每個角色都藏有黑暗面,展現出不完美的人性,藉此讓觀眾更有共感,也多了分猜忌。[7]本劇點出臺灣社會缺乏著「同理心」,並透過故事和角色來認識世間道理,探究殺人犯背後的動機。[8]

導演於劇情中加入了魔幻寫實元素,刻意設計屍體對話的橋段,以冷眼冷語的方式,旁觀整件案情,讓屍體嘲諷、戲謔活著的角色,想藉此舒緩緊張的氛圍,但卻出乎意料地收獲觀眾感到恐懼的反應。[5][8]關於引導演員入戲,柯導認為演員們需要依賴想像力來詮釋未經歷過事件,因此透過分享各自黑暗面與秘密的方式,來卸下偽裝、接納彼此,並藉著自身的經歷來連結角色情緒,使他們更加認同戲裡建構的世界。[8]

歌曲

曲序曲目作曲演唱
1.黑暗之光(片尾曲)范宸菲葉穎范宸菲

播出

本劇在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2月17日間,於每周五晚間10點在台視主頻週五優質戲劇時段首播兩小時(含映後加廣告約10分鐘的《植日生週記》),八大綜合台則於隔日(周六)晚間10點聯播。公視主頻在2017年3月29日至5月1日間,於每周一至周三晚間9點播出一小時,共剪輯為14集。購買播出版權的愛奇藝於台視首播後的凌晨0點更新,LiTV於2017年4月20日上線,Netflix則在2017年8月1日全球上線。[9]

香港Now觀星台Now劇集台前身)緊貼台灣,於自選服務推出本劇,2018年8月16日至9月4日間於Now劇集台進行電視排播。[10][11]新加坡佳樂台在2017年4月26日至5月15日間,於晚間10點10分播出至11點5分。[12]

演員與角色

  • 張書豪飾演的陸柏蒼是一名外科實習醫生,曾為高中登山社社員,他死心塌地地愛著劉澄芳,經歷苦追期與愛情長跑多年,終與她結為連理。張書豪認為醫師做事較小心謹慎,這是擁有直爽個性的他覺得難以詮釋的部分,[13]並坦言此角的情緒非常複雜,因此他花費了多月的時間進行揣摩,[14]而為了表現劇中不同的「害怕」情緒,他依靠「微表情」的展現。[1]
  • 簡嫚書飾演身為模特兒的洪曉彤,高中時期與藍毅聰交往,卻因私照外洩事件而遭到退學,並疏遠了背叛她的登山社。簡嫚書認為此角是她演過最帥的角色,冷靜的個性也和她本人相當貼合,[13]不過她認為要演繹看似兇手又不是兇手的曖昧感覺相當困難。[1]
  • 曹晏豪飾演富有正義感的周若青,一名積極為正義發聲的社運青年,並因利害關係與藍毅聰關係不睦。
  • 未來星11號Q演員孫可芳飾演曉彤的高中死黨,同時也是柏蒼妻子的劉澄芳。劉澄芳是個安靜的女孩,總是擔任著陪襯的角色,這與活潑又喜愛熱鬧的孫可芳相差甚遠。擔心舉手投足會不到位的孫可芳,事前觀賞了許多黑暗類型的電影,藉此投入極端又鬱悶的角色個性中,並透過自己過去的生命經驗,挖掘自身與角色相像的性格與情緒。[15]
  • 未來星14號Q演員陳禕倫飾演只要有了目標,就會不擇手段達到的藍綺建設公司富二代藍毅聰。陳禕倫坦言即便他做足了角色準備,但仍無力應付現場的突發狀態,或是正確地接收導演的指示並理解角色,為了改善鏡頭前的不安與不自在,他聽從導演與張書豪的建議,透過了解自身來完成演出。[16][5]
  • 未來星10號Q演員徐鈞浩飾演個性溫吞又冷靜的登山社社長李子碩。徐鈞浩坦承自己和李子碩非常相像,使他無意識地自我武裝,導致自己難以進入角色,因此他學著放過自己、放下鑽牛角尖的個性來演繹,[17]並和導演建立信任感,來突破防備心,取得表演上的共識。[5]
  • 未來星20號Q演員朱盛平飾演黃毓秀。黃毓秀是個樂天又少根筋的女孩,為團隊裡的開心果,此角色性格正好與朱盛平相當符合。出身劇場的朱盛平經過張書豪和簡嫚書的指導,學習在鏡頭前運用眼睛和手來表演,並為符合角色設定而學習慣用左撇子。[18][19]
  • 藍雅芸飾演檢察官白欣怡,為高中登山社副社長,天生患有氣喘
  • 黃尚禾飾演王光偉,綽號阿偉,民宿老闆娘的兒子,充滿著怪異的神祕感。
  • 黃迪揚飾演警察陳亞正,為白欣怡的未婚夫。

該劇以彩虹七色「洪」曉彤(紅色)、劉「澄」芳(橙色)、「黃」毓秀(黃色)、陸柏「蒼」(綠色)、「藍」毅聰(藍色)、周若「青」(靛色)、李「子」碩(紫色)以及「白」欣怡(白色)來代表主要角色中的八名登山社社員,而張書豪與簡嫚書也是時隔六年繼《那年,雨不停國》後再度合作。[1]

賴佩霞因支持王小棣的理念而加入《植劇場》,於本劇特別客串非常保護兒子阿偉的民宿老闆娘芳姐,她透過詮釋角色痛失親人的橋段,將內心的思念與懺悔抒發而出,並以素顏的方式出鏡演繹。[8][19]其他演員包括飾演阿偉愛慕的女子羅巧依的未來星12號Q演員范宸菲范姜泰基則飾演和若青合作的建商。劇中由黃尚禾詮釋阿偉自慰橋段中的輕喘聲,實際上是由未來星23號Q演員顏毓麟配音。[20]

集數

總集數集數
(季)
導演編劇首播日期收視率
20第一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6年12月30日 (2016-12-30)0.47[21]

高中時,登山社成員在山中民宿露營,他們玩殺手遊戲、拍攝DV,製成時光膠囊並相約十年後挖出。之後成員之一的洪曉彤因和男友藍毅聰的親密照片遭外流與成員爭執,眾人不再和睦。

十年之後,登山社成員在民宿重聚,包括醫師陸柏蒼、柏蒼的妻子劉澄芳、模特兒洪曉彤、社運活動者周若青、建商藍毅聰、當時的登山社長李子碩和身負債務的黃毓秀,白欣怡因為汽車故障而遲到,民宿內還有老闆娘芳姐和他的兒子阿偉。午飯後,眾人到山上開挖,卻發現時光膠囊不見了。晚上,子碩在找手機時於垃圾場發現白欣怡的屍體,把它帶回民宿倉庫後,推斷是氣喘發作後遭撞擊而死。尼伯特颱風造成山路崩塌,手機亦無訊號,現場成為暴風雪山莊
21第二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7年1月6日 (2017-01-06)0.60[21]
翌日,眾人在山腰的樹根發現血跡和拖行痕跡。毅聰推斷兇手不想讓血沾到身上,便懷疑行徑怪異的阿偉,因阿偉過去曾犯過凶案,芳姐便要阿偉快逃。次日,曉彤在找線索時遭阿偉挾持,她以火計逃跑後用無線電求救,若青和毅聰帶著民宿內的獵槍外出搜救。若青的槍被阿偉搶走後受了傷,而一名不明人士出現在毅聰面前並播放了手機裡的訊息,內容是毅聰威脅欣怡取消對自家建設公司的偵查,導致欣怡氣喘發作撞樹而死的過程。之後毅聰把欣怡裝進行李箱內棄屍。毅聰在搶手機的過程中被一旁外露的高壓電線電死,之後遭到槍擊。
22第三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7年1月13日 (2017-01-13)0.61[21]
毅聰的屍體被放在欣怡旁,若青研判他是被阿偉殺死,但芳姐堅稱不是阿偉。阿偉打了無線電來表示開槍的另有他人。翌晨,子碩和柏蒼聽到阿偉和芳姐以無線電相約在晚上八點碰面。劇情暗示子碩喜歡若青,包括他向若青透露自己在時光膠囊裡的訊息是要勇敢面對自我,以及他為了若青發炎的傷口奮不顧身地找掉進急流裡的藥。晚上八點後,眾人在用晚餐時被下藥迷昏,並被一個個被拖進放屍體的倉庫。
23第四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7年1月20日 (2017-01-20)0.58[21]
登山社成員都被拖進放屍體的倉庫,他們清醒後懷疑是不在場的芳姐下了毒,曉彤爬過通風口並救出大家,毓秀則是在廚房發現迷昏眾人的FM2,對子碩和曉彤滿懷質疑。被囚禁在他處的芳姐脫困後回到民宿,因傷勢過重而倒下。若青、子碩和曉彤前往曉彤被阿偉囚禁的小屋搜查,在附近的河中看到被槍殺沉入水中的阿偉,他們把屍體藏在倉庫內並向芳姐隱瞞阿偉的死訊,以免她情緒崩潰。柏蒼依據芳姐的話找到可通到山下的礦坑,並在晚上瞞著眾人,只帶澄芳逃離,卻遇見了從另一端上山來的警察陳亞正。
24第五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7年2月3日 (2017-02-03)0.87[22]
陳亞正進入民宿並問起女友白欣怡的死因,並詢問眾人在欣怡及毅聰出事時的動向,試圖還原經過,並得知是子碩偷走時光膠囊,理由是隱瞞自己的同性戀身分。陳亞正從欣怡的通話紀錄、行車紀錄器和她與毅聰公司間的利害關係後判斷毅聰的嫌疑最大。芳姐找到阿偉的屍體並向外狂奔,她逃到公廁內並發現藏在水箱內的長槍。柏蒼發現了受傷倒下的芳姐並將她帶回民宿。
25第六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7年2月10日 (2017-02-10)0.96[23]
亞正循著芳姐的血跡找到公廁內的長槍,他開始懷疑柏蒼是兇手,試探他對FM2的理解程度及檢查屍體的過程。但在比對眾人對在毅聰被槍擊時聽到的槍聲的描述,亞正分別找澄芳和毓秀談話,隔日就被發現死在魚塭內。曉彤看過子碩給的時光膠囊後注意到澄芳對毅聰的情意,並從毓秀的證詞判斷澄芳的行動有異狀,她還從毅聰的手機簡訊發現他與澄芳暗通款曲,便約澄芳私下對質。
26第七集柯貞年、陳玉勳故事原創:陳世杰、王詞仰、詹俊傑
編劇:柯貞年、王孔澂、傅凱羚、林品君、吳翰杰
2017年2月17日 (2017-02-17)1.24[24]
澄芳坦承自己喜歡毅聰並因此討厭曉彤,才將她的私照外流。她表示在曉彤被阿偉綁架時,自己向毅聰播放了因毅聰誤撥電話錄下的,欣怡與毅聰最後的談話,藉此證明自己知道欣怡不是被阿偉所殺,希望毅聰不要再誣賴阿偉,不料毅聰在拉扯中被電死。澄芳向眾人坦白此事,並表示是自己向阿偉、芳姐和亞正下手,但柏蒼表示真兇是自己,他表示自己逃不過法律制裁,向眾人坦白犯案經過。柏蒼為了維護妻子,在毅聰被電死後朝他補槍,再下藥迷昏眾人,殺死知情的阿偉並嫁禍給他和芳姐,因為無法處理血跡才把眾人都拖到倉庫混淆視聽。柏蒼還在芳姐逃到公廁時打昏她並湮滅證據,最後殺死懷疑澄芳是犯人的亞正。對於搞砸了同學會,柏蒼感到抱歉,之後眾人一起觀看了時光膠囊。錄下影片時的他們雖然各有夢想,但他們的話裡都有著彼此。

評價與迴響

《天黑請閉眼》在氛圍、節奏、視覺呈現等幾個基本元素的掌控上,頗能捕捉箇中神髓,火候拿捏可喜,整體成績在水準以上。尤其演員們的表現活靈活現,質樸自然的演技可圈可點,具體構築出了懸疑驚悚片之所以勾入『入戲』的張力與懸念,方方面面堪稱到位,是觀眾們觀影類別的另一項選擇。

—娛樂評論家柯志遠[25]

本劇驚悚推理的類型因有別於以往的臺灣電視劇而獲得好評,不僅在愛奇藝點擊破百萬,更在播出期間於PTT台劇板取得藍爆的討論人氣,[26]最終集收視也開出了紅盤。[27]由於本劇突破臺劇近年的題材,因此在年輕族群激起漣漪,[28]其懸疑推理的創新腳本以及特殊的拍攝手法均受到青睞,[29]反映現實的故事劇情亦支撐著劇本的品質,[30]而劇中由曹晏豪徐鈞浩演繹的男同性戀曖昧橋段,亦吸引不少觀眾的支持與討論。[31][32]偵探書屋店長譚端稱讚柯貞年導演的導戲能力以及賴佩霞令人折服的演技,小說家張耀升說道:「我在看《天黑請閉眼》看見了『命運的壞』,沒有人天生願意去傷害別人,毫無防備全心付出,卻換來被傷害,於是在心裡慢慢長成黑暗。」[8]

娛樂重擊〉的影評人Maple認為《天黑請閉眼》獲得高評價,編導自然居功厥偉,但解謎的過程和邏輯並不堅實。比起推理劇,他覺得本劇更像是解開青春謎團的懸疑片,全劇仍著重描繪角色的心境與友誼的拉扯,加上每個角色的個性分明,使得本劇成功地以扣人心弦的人物關係吸引觀眾。雖然劇本有著小缺失,某些片段也有點像是為湊長度而故弄玄虛,抑或是有不少重複的段落,但他認為柯貞年展現出穩健的執導功力,年輕演員的表現雖存在參差之處,但確有漸入佳境之勢。整體而言,他評斷本劇是憑藉角色魅力、影像質感和敘事執導提升劇集品質,懸疑氣氛亦拿捏得宜,但劇本尚有待改善之處。[26]

娛樂評論家柯志遠讚揚本劇掌握了「驚悚類型電影」的箇中三昧,在氣氛、戲劇張力、懸疑節奏與娛樂效果等元素上表現絕佳,不耽溺於戰慄元素的表層,視覺構圖與敘事技巧也自成一格,劇本結構嚴謹,以不規則穿插的機動倒敘手法,鋪陳角色的動機、思維與關係等層次,透過角色心理來深刻化故事的人性厚度,亦為產業立下啟發和前瞻的里程碑。他認為《天黑請閉眼》的故事用人生現實面劃破了絢爛假象的青春,並在左支右絀的狼狽和掙扎中,尋得跨向未來的妥協、領悟以及秩序。同時,他亦表揚演員具人性的演技以及彼此間的化學效應,讓不重疊的人物設定與現實社會產生連結而更有說服力,並稱讚張書豪的細處刻畫、簡嫚書存在感強烈和曹晏豪渾然天成的情緒層次,而徐鈞浩、陳禕倫孫可芳朱盛平也成功做到角色辨識度,賴佩霞與黃尚禾的演出,也為劇集注入致命及威脅感。[25]

第52屆金鐘獎評審認為「《天黑請閉眼》角色多樣且個性分明,推理氣氛穩健成熟頗有驚喜,類型表現突出成功。」[33]並稱孫可芳的演出充滿細膩的訊息,將角色受困於愛的封閉結構、掙扎於罪惡感和慾望,最終因謊言傷及所愛之人的心境詮釋到位。[34]

2018,《天黑請閉眼》漫畫版的作者英張獲得金漫獎漫畫新人獎。[35]

爭議

原創編劇陳世杰於2018年1月13日在個人Facebook上控訴自己並未收到稿費,雖然對劇集成品不甚滿意,但他仍努力爭取編劇版權,並直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旗下的CEO趙儷玲剝削《植劇場》的編劇群,要他們簽下放棄版權的不合理條約。當初陳世杰為方便王小棣與製作公司申請補助,而勉強簽下制式的著作權讓渡合約,但此舉使他無法擁有版權,製作公司更表明他需簽下版權讓渡切結書才能領取薪資,這令他相當不滿,也因雙方協議陷入僵局使得爭議油然而生。[3][36][37]

王小棣表明節目的資金進出、帳目以及編劇的工作時間都有紀錄,盼陳世杰與和碩旗下的藝碩文創勿傷害《植劇場》,八名導演在內的《植劇場》創始團隊也發出聯合聲明,表示劇組未積欠任何編劇費用,稱陳世杰的薪資爭議是源自他和好風光創意執行股份有限公司未在協議中達成共識所造成,雖然他們不鼓勵陳世杰捍衛權益的方式,但支持他力抗編劇不平等條約的現狀,不過仍期望能以正面導向的方式,來探討大環境裡的編劇權益。[38][39][40]

陳世杰事後以明確點名趙儷玲主導著著作權讓渡書簽署的方式,回應矛頭錯誤的質疑,而他在感謝童子賢對影視創作的支持之餘,也表明自己並未針對《植劇場》或任何相關創作團隊,亦相當珍惜此次的合作,但面對不友善的環境,他仍想藉此機會改善陋習、捍衛權益,並明示自己不會保持沉默,且會繼續努力。[40][41]

獎項

年度 大獎 獎項 入圍者 結果
2017 第52屆金鐘獎 戲劇節目獎 獲獎 [42]
戲劇節目男配角獎 黃尚禾 入圍
戲劇節目女配角獎 孫可芳 獲獎
戲劇節目新進演員獎 入圍
戲劇節目導演獎 柯貞年 入圍
戲劇節目編劇獎 王孔澂王詞仰吳翰杰林品君、柯貞年、陳世杰傅凱羚詹俊傑 入圍
音效獎 盧律銘簡豐書 獲獎
2018 第29屆金曲獎 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獎 盧翊軒《天黑請閉眼電視原聲帶》 入圍 [43]
[44]

參考資料

  1. 布蘭蒂. . 妞新聞. 2016-12-30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2. 植劇場》. . Facebook. 2016-08-13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3. . 蘋果日報. 2018-01-13 [2018-03-25].
  4. 好風光創意執行; 原動力文化. 初版一刷. 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8年2月: 第60頁. ISBN 978-986-96063-1-8.
  5. Maple. . 娛樂重擊. 2017-01-09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4).
  6. Rachel. . 女人迷. 2017-01-11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6).
  7. 好風光創意執行; 原動力文化. 初版一刷. 原動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8年2月: 第62-63頁. ISBN 978-986-96063-1-8.
  8. 姬旦花. . Fanily娛鹿誌. 2017-01-08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8).
  9. Eric. . GQ Taiwan. 2017-08-01 [2017-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31).
  10. Now劇集台. . Now TV. [201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11. Now TV. . YouTube. 2017-01-19 [201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12. 羅瑱玲. . 聯合早報. 2016-04-26 [2017-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13. 林思妤. . ETtoday星光雲. 2017-02-04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5).
  14. . 自由時報. 2017-03-22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7).
  15. 何渝婷. . Knowing新聞. 2017-01-13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1).
  16. 何渝婷. . Knowing新聞. 2017-01-20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17. 何渝婷. . Knowing新聞. 2016-12-29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3).
  18. 何渝婷. . Knowing新聞. 2017-01-06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19. TTV 台視官方頻道. . YouTube. 2017-02-19 [2018-03-25].
  20. 杜沛學. . 聯合報. 2017-08-10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21. . 台灣偶像劇場. [2017-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中文(台灣)‎).
  22. . 凱絡媒體週報. 2017-02-06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中文(台灣)‎).
  23. . 凱絡媒體週報. 2017-02-15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中文(台灣)‎).
  24. . 凱絡媒體週報. 2017-02-20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5) (中文(台灣)‎).
  25. 柯志遠. .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7-01-10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26. Maple. . 娛樂重擊. 2017-02-20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10).
  27. 馬欣. . 鏡週刊. 2017-02-17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28. 楊起鳳. . 聯合報. 2017-02-18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26).
  29. 杜沛學. . 聯合報. 2017-02-13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3).
  30. 馬欣. . 鏡週刊. 2017-02-17 [2017-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2).
  31. 杜沛學. . 聯合報. 2017-02-04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4).
  32. 杜沛學. . 聯合報. 2017-02-07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7).
  33. 第52屆金鐘獎. . YouTube. 2017-09-30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34. SETN三立新聞網. . YouTube. 2017-09-30 [2018-03-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35. 金漫獎. . 風傳媒. 2018-10-02 [2018-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2).
  36. 陳慧貞. . 聯合報. 2018-01-13 [2018-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37. . 蘋果日報. 2018-01-14 [2018-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38. . NOWnews 今日新聞. 2018-01-13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9).
  39. 郭妤. . 蘋果日報. 2018-01-15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40. 趙大智. . 蘋果日報. 2018-01-14 [2018-03-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7).
  41. 陳世杰. . Facebook. 2018-01-16 [2018-04-02].
  42. .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5).
  43. . 噓!星聞. 2018-05-16 [2019-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7).
  44. . 噓!星聞. 2018-06-23 [2019-07-07].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