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仲

孫連仲1893年2月2日-1990年8月14日),仿魯直隶省雄縣(今河北省雄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級上將馮玉祥手下「十三太保」之一。抗日战争知名将领。

陸軍二級上將
孫連仲
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93年2月2日
 大清直隶省保定府雄縣
逝世1990年8月14日(1990歲-08歲-14)(97歲)
 中華民國台北市
国籍 中華民國
政党 中國國民黨
学历保定舊制學堂
军事背景
服役國民革命軍

早年經歷

孫連仲生于一个富農家庭。最初孫連仲有志于学問,但伴随着清末的政治变動,孫連仲舍弃学問,转而从軍。中華民国成立后,孫連仲加入馮玉祥率领的第16混成旅。因軍功而順利升進。

中年經歷

国民軍時期

1924年(民国十三年)10月北京政变後,国民軍成立,孫連仲被任命为国民軍第一砲兵旅旅長。不久,升任騎兵第二師師長。孫連仲的部队是国民軍的精鋭,軍紀严正。後来,在北方各派的混战中,孫連仲以善战而著称。

五原誓師后,馮玉祥加入中国国民党,改稱国民革命軍,孫連仲隨之参加国民党北伐,击败了直军奉军

1928年9月,国民政府设置青海省,孫連仲被任命为第一任青海省政府主席。孫連仲虽然任职时间很短,但充分发挥了其内政手腕,调整了有关当地的回族馬氏等复杂的民族问题,经济建設初见端緒。

1929年8月,孫連仲转任甘肃省政府主席。

其後,馮玉祥不滿蒋介石的裁兵政策,與閻錫山李宗仁等人討伐蔣軍,是為中原大战。馮玉祥敗北後,孫連仲接受蒋介石的軍事重編,被任命为第二十六路軍总指揮。

1931年至1934年,孫連仲参与讨伐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的作战。曾任贛粵閩邊區剿匪總司令部第九路军司令[1]

抗日战争時期

孫連仲(《最新支那要人传》,1941年)

1937年(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孫連仲任第2集团軍副总司令兼第1軍团司令,参加作战,随后接替因恐惧日軍而逃亡的劉峙而出任总司令。

民国27年(1938年)的台兒莊戰役中,孫連仲在第五战区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下,与板垣征四郎率领的第5師团磯谷廉介率领的第10師团作战。孫連仲的勇猛战斗扩大了战果,与第60軍軍長盧漢同时受到蒋委員長的赞赏。

1945年6月26日,國民政府任命孫連仲兼任河北省政府主席,原任馬法五免職[2]:7746。因与日軍不断作战取胜,孫連仲于1945年7月升任第11战区司令長官。抗日战争结束後,孫連仲负责北平天津地区日軍的受降事宜。

抗日战争结束后,孫連仲的部队非中央軍,待遇较中央軍差距很大,孫連仲对此十分不满。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

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孫連仲与中国共产党軍队交手,1945年10月北上接收河北爆發漳河戰役,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8軍軍長高樹勛率部投共,另一位副司令長官兼第40軍軍長馬法五被俘,部隊幾乎遭到全殲,损失较抗日战争時尤大。

1947年2月第十一戰區長官部改組成立保定綏靖公署,負責河北一帶與共軍作戰,石家莊戰役後共軍奪取石门市(今石家庄市),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连成一片,河北局勢危急。11月合併張垣、保定兩個綏靖公署成立華北剿匪總司令部,孫連仲去職。

1947年7月19日,國民政府派孫連仲為河北選舉事務所主任委員;國民政府同時派定其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院立法委員[2]:8385-8386。同年10月,河北省政府由保定迁至北平市。11月底,蒋介石视察北平。孙连仲提出辞职,蒋介石同意。12月,孙连仲调往首都南京,任首都卫戍司令。12月16日,行政院第24次会议决议,接受河北省政府委员兼主席孙连仲辞职,免除相应的“本兼各职”[3]:21

1949年3月,隨國府遷臺。

晚年

此後,历任总統府战略顧問总統府国策顧問中国国民党中央評議委員、中國國民黨中央紀律委員會委員,並和龐炳勛合開餐館度日。

1990年(民国79年)8月14日,孫連仲在台北市病逝。享年98岁(满97歳)。

家庭

  • 大夫人:蘇氏
    • 長子:孫湘德,中華民國陸軍將官。與宋哲元次女宋景憲結婚。
    • 長女:孫惠書
  • 二夫人:羅毓鳳大清端王載漪之孫女,溥僎八女。
    • 子:孫鹏九孫鹏程孫鹏萬
    • 女:孫少茹孫幼茹孫小茹

注释 

  1. .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網站. [2020-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4) (繁体中文).
  2. 李新總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韓信夫、姜克夫主編 (编). .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3. 李振军. . 档案天地 (河北省石家庄市: 河北省档案局). 2009, (2009年第3期): 21–23. ISSN 1006-2459 (简体中文).

参考文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孫連仲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孫連仲
  • 王劲・杜思平「孫連仲」. 解放軍出版社. 1999. ISBN 7-5065-1121-5.
  • 徐友春主編. .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劉寿林等編. .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