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堂站

安堂站日语: Ando eki */?)是位於大阪府柏原市安堂町,近畿日本鐵道(近鐵)的大阪線車站。車站編號為「D17」。

安堂站
南出口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大阪府柏原市安堂町2番1號
地理坐标34°34′49.08″N 135°37′44.04″E
2面2線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車站跨站式站房
其他
电报码アント
历史
启用日期1927年(昭和2年)7月1日
上下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2,387人次
2018
邻近车站
上一站 近畿日本鐵道 下一站
堅下
D16
0.9km
大阪線
 D17 
距離大阪上本町16.6km
河內國分
D18
1.6km
位置
北出口

歷史

  • 1927年(昭和2年)7月1日 - 大阪電氣軌道八木線恩智站至高田站(現時為大和高田站)之間開通,此站啟用[1]
  • 1941年(昭和16年)3月15日 - 大阪電氣軌道與参宮急行電鐵合併,關西急行鐵道成立[1]
  • 1944年(昭和19年)6月1日 - 關西急行鐵道與南海鐵道(為南海電氣鐵道的前身)合併,成為近畿日本鐵道的車站[1]
  • 1999年(平成11年)12月16日 - 跨站式站房開始使用。
  • 2007年(平成19年)4月1日 - 車站可以使用PiTaPa[2]
  • 2012年(平成24年)3月20日 - 成為區間準急停靠站。

此外,在1932年(昭和7年)1月龜之瀨隧道倒塌,使國有鐵道關西本線柏原王寺之間暫停服務。隨後在同年6月至12月之間,於柏原站以南900米的關西本線路線上加設柏原臨時乘車場,同時在下田站(現時為近鐵下田站)連接和歌山線,並使用大軌線用作關西本線臨時運輸安排。

車站構造

車站為地面車站,設有2面2線的相對式月台跨站式站房。此站只有一處閘口。月台可容納6卡車廂。

在1999年(平成11年)12月,跨站式站房落成啟用,並加設西南、東南和西北三個出口。在跨站式站房建成前,車站大堂位於上行線月台近大和八木一方,並設有閘內平交道連接下行線月台。

此站是由近鐵八尾站管理的有人車站。設有可使用PiTaPaICOCA自動閘機自動補票機(可支援回數卡及IC卡,以及IC卡增值功能)。

月台

月台路線上下行方向
1 D 大阪線 下行 河內國分大和八木伊勢志摩名古屋方向
2 上行 八尾布施大阪上本町大阪難波尼崎神戶三宮方向

使用狀況

以下為近年度指定日期調查上下車人次列表[3]

  • 2018年11月13日:2,387人
  • 2015年11月10日:2,217人
  • 2012年11月13日:2,294人
  • 2010年11月9日:2,197人
  • 2008年11月18日:2,408人
  • 2005年11月8日:2,279人

車站周邊

  • 柏原市政廳
  • 柏原市民會館
  • 柏原上市郵局
  • 柏原市立堅下南小學
  • 柏原市立堅下南中學
  • 柏原南口站 - 近鐵道明寺線
  • 石神社
  • Seven Two Seven工廠
  • 早川纖維工業總部

巴士路線

在車站西南邊約300米處,設有柏原市市內循環巴士「閃光號」的「市政廳前」巴士站。可免費乘搭,只限平日運行。

相鄰車站

近畿日本鐵道
D 大阪線
快速急行、急行、準急
通過
(在柏原市民綜合節舉行期間,部分準急會臨時停靠)
區間準急、普通
法善寺(D15)-堅下(D16)安堂(D17)

註腳

  1. 曾根悟(監修). . 朝日百科週刊. 2號 近畿日本鐵道 1. 朝日新聞出版. 2010-08-22: 18–23. ISBN 978-4-02-340132-7 (日语).
  2. (pdf) (新闻稿). 近畿日本鐵道. 2007-01-30 [2016-03-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8-07) (日语).
  3. 駅別乗降人員 大阪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日語) - 近畿日本鐵道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安堂站

外部連結

  • 安堂 - 近畿日本鐵道(日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