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將首
官將首,是一種發源於臺灣新北市新莊地藏庵的本土民俗陣頭[1][2],由人扮演地藏王菩薩的護法增損將軍,在迎神活動中負責保護主神、押煞之職能。此陣頭,由新莊藝師黃秋水創立,經過湖南籍的周莊伯少將改進臉譜及儀式,三重藝師高景清改進身段、步法,而成為今日知名的陣頭。
官將首之主角增損二將軍為佛門護法,步伐陽剛,口中獠牙,兩鬢長毛;八家將為陰間的獄卒,步伐陰柔,兩者雖似,不可同語。但卻常因一般媒體報導、民眾、學界、無知公家單位的習焉絕察,而被誤認成什家將及八家將。[3]
沿革
閩南與臺灣有一個習俗,祭典時還願的信徒自稱「香燈腳」(隨著神靈繞境的信徒)、或化妝成各式差役,稱「將腳」或「官將腳」、「關將腳」,隨著神轎走路,保衛主神,以表示效勞於神明。
臺灣新北市新莊地區會於每年農曆四月三十日、五月一日舉行新莊大拜拜—「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老爺繞境」,並約於日治大正元年(1912年)左右開始組織陣頭,由兩人分別扮演大眾爺之紅面、綠面先鋒官,俗稱為關將頭,因為其是諸官將之首,又稱官將首[1])。請令領隊出軍,其餘人扮演士兵(將腳)護持主神神轎,以達熱鬧、鎮煞之功能。[1][4]此時陣頭稱為「八將腳」或「香腳」,由信徒自發還願扮演,故無固定組織,也缺乏相關儀式[5]日後創始官將首的黃秋水則於大正十四年(1925年)開始擔任綠臉的關將頭。[1]
民國34年(1945年)時黃秋水擔任地藏庵北管子弟團「俊賢堂」的負責人,並與籍貫湖南的70軍政戰主任周莊伯少將(又號漢儀,即自立晚報創辦人)討論官將陣法,將先鋒官身分提升為地藏王菩薩的護法「增損將軍」(增福鬼王及損祿鬼王)[4],並提供增損將軍的臉譜、符籙、陣勢、象徵點將閱兵的「喊班」儀式等資訊給黃秋水及其子黃觀銘,周莊伯將軍還贈予黃家父子兩面錦旗,一寫「增」字,一寫「損」字。父子經過數年練習捨棄八家將之陣法,於1949年成立官將首團體,由黃秋水扮演損將軍,黃觀銘扮演增將軍。[1][5]
最初陣頭是由黃秋水與其子黃觀銘分別扮演損、增二將軍,民國39年(1950年)因雙人難以變化陣勢,在請示地藏王菩薩神諭之後,又加入一位增將軍,由黃秋水的另一位兒子扮演。[1][5]民國82年(1993年)下庄路線官將首團又加入虎爺(象徵虎頭鍘)與白鶴童子(引路童子),形成五人的官將首團,不過傳統儀式如「喊班」仍是由三位將軍參與。[5]甚至有加入謝范將軍、班杯、釘板讓陣容達到七人以上者。
民國73年(1974年)起,三重臺疆城隍廟高景清因還願而擔任新莊下庄路線(中港厝、頭前庄)的關將頭。由於高景清具有傳統戲劇底子,且為道教、法教兼修的法師,他將亂彈的表演方式、道教科儀等應用於官將首的儀式、步伐、姿勢與身段架勢(俗稱「觀目」),讓官將首的儀式、行進,更具可看性。[1]他也是首位卸任後於其他地區教授官將首的人,將此技藝傳至北部各地。民國84年(1995年)由於三重冠友官將首團於台北縣「中元普度祭-宗教藝街節」表演精彩,因此造成官將首之熱潮,間接使官將首團體大量成立。[5]
增損將軍來歷
相傳兩位將軍為天地的靈氣所化,原為兩位精靈,唐朝時與金地藏(新羅國的王子,地藏王菩薩化身)爭奪風水靈地,受到金地藏降伏勸化後,擔任地藏的護法,於地藏涅槃時一同升天。兩位將軍視察人間善惡,增將軍為紅面獠牙,遇善人則增加其壽命;而損將軍為青面獠牙,遇惡人則減損壽命。[1][5]
臉譜、服裝、禁忌
官將首之臉譜底色主要有青(三叉)、紅(火籤)、藍(虎牌)三種,額頭、鼻子、下巴會塗上金色,人稱「三點金」。手中持著虎牌、三叉戟、手銬、火籤等古代刑具、兵器,身上掛有象徵平安的鹹光餅,出陣之前三天必須齋戒、不近女色。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繞境中,仍保特傳統的請神開光與獨有「喊班」儀式,所謂的「喊班」即是出軍前三進三出的點將閱兵儀式,並在請神後會在頭盔上插線香,表示已開光,在繞境期間會持續由法師續香[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