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老酒
八珍御酒是平泉市出产的一种由白酒发展而来的药酒,源于1644年当地张氏家族创立、但迟至1662年当张泰泉成了掌门人后才有正式字号的“涌泰泉”烧锅。[1]1681年康熙帝出喜峰口长城巡游蒙古诸部,在平泉党坝大吉口驻扎时犒赏蒙古各部,和其后52次宴请蒙古诸部、1703年承德避暑山庄开工典礼和1711年竣工典礼时,涌泰泉酒坊所酿“八沟老酒”均被选作宴会用酒,并于竣工典礼时被康熙御封“山庄老酒”,成为贡品。[1]1852年“涌泰泉”烧锅注资分建“信合成”烧锅酿制“高粱老酒”供应民间,涌泰泉则专司皇家贡酒“山庄老酒”,并在此基础上制出养生药酒“八珍旨酒”。抗战开始后因无法获得酿酒所需粮食,绝大部当地烧锅均相继倒闭。1949年2月当局于涌泰泉基础上成立平泉县制酒厂,[1]之后数度易名。酒厂成立后当局调前涌泰泉、信合成、涌泉长、天泰泉、协议长等老烧锅酒师刘坤、于怀、李月芝、刘玉荣进厂传艺,于1951年恢复了八沟老酒。[1]1957年酒厂研制成功以安梨为原料的果酒平泉梨酒,出口东南亚五国。改革开放后,酒厂老酒师贾振镛、李振福挖掘到散落民间的“八珍旨酒”清宫秘方,在此基础上于1982年开发出了以人参、鹿茸、灵芝、海马、枸杞等八种中药配制的保健药酒,[1]但基酒则由原八珍旨酒所用之白酒改为安梨酒,由溥杰的《八珍御酒颂》一诗而命名为“八珍御酒”。[1]推出后虽受欢迎和多次获奖,唯1990年代酒厂因市场和体制等问题陷入困境,1999年改制后方扭转颓势。[1]除“八珍御酒”外,现产品包括同样是改革开放后开发出、取代了原产品的山庄老酒系列浓香型白酒。[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