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內站 (鹿兒島縣)

川內站日语: Sendai eki */?)是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肥薩橙鐵道鐵路車站,位於九州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鳥追町。

川內站*
JR站房外觀(攝於2005年3月)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鹿兒島縣薩摩川內市鳥追町1-1
地理坐标31°48′49.17″N 130°18′44.10″E
管辖机构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
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
肥薩橙鐵道
途经
距离
新幹線:2面2線
在來線:1面2線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車站跨站式站房
其他
车站代码
  • OR28
电报码セイ(JR九州)
オレセイ(肥薩橙鐵道)
历史
启用日期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JR九州:2,621人次
肥薩橙鐵道:160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09年
服务
出水
(32.7公里)
鹿兒島中央
(46.1公里)
隈之城
(2.6公里)
◄OR27 上川內
(3.2公里)
位置
备注
共構與共站
新幹線站區:直營站
在來線站區:業務委託站
設有綠色窗口
*本站於1940年自川內町站易名為川內站。
川內站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地理坐标31°48′49.17″N 130°18′44.10″E
管辖机构日本國有鐵道(國鐵)
途经
距离
  • 0.0公里(起點站:川內)
历史
启用日期1924年(大正13年)10月20日
关闭日期1987年(昭和62年)1月10日
服务
薩摩白濱
(5.1公里)
位置
川內站新幹線月台
出水
鹿兒島中央

由於週邊道路條件惡劣,因此當九州新幹線通車後,大幅縮短對外交通所需時間而令乘客數目急升,特別是往鹿兒島中央的乘客人數大幅超越當初的預測。同時,薩摩川內市周邊佈滿不少大企業的工廠,商務旅客也有不少,故部份優等列車也在此站停車。此外,在九州新幹線(長崎線)通車前,本站是全日本最西面的新幹線車站。

車站構造

新幹線月台為對向式月台2面2線配置。在來線及肥薩橙鐵道線月台為島式月台1面2線配置,南邊是1、2號月台,北邊是3、4號月台。但由於1號月台和3號月台之間的軌道並不連接,故直通班次只能使用2、4號月台。另外,在以本站為起點的宮之城線廢線前,本站尚有一座獨立的月台(即2面3線配置)。

月台配置

月台路線方向目的地備註
在來線月台
1、2 鹿兒島線 - 串木野伊集院鹿兒島中央方向 肥薩橙鐵道線起的直通於4號月台
3、4 肥薩橙鐵道 - 阿久根出水方向 3號月台用作夜間車輛留置
新幹線月台
11 九州新幹線 上行 博多新大阪方向  
12 下行 鹿兒島中央  

車站周邊

歷史

  • 1914年(大正3年)6月1日-鐵道院(其後的日本國有鐵道)川內線(現在的鹿兒島本線)川內町-串木野段開通,同日川內町站開業。
  • 1922年(大正11年)-川內線西方-川內町段開通。
  • 1924年(大正13年)10月20日-宮之城線川內町-樋脇段開業。
  • 1940年(昭和15年)10月1日-易名為川內站
  • 1945年(昭和20年)
    • 7月27日-川內大空襲時車站內大部分設施被破壞。
    • 7月30日-再度被空襲,車站全毀。
    • 8月1日-空襲使川內川橋梁被破壊(9月9日修復)
  • 1959年(昭和34年)6月14日-改建站房。
  • 1966年(昭和41年)10月1日-開辦集裝箱貨運業務。
  • 1968年(昭和43年)10月1日-開設綠色窗口
  • 1970年(昭和45年)7月10日-開設營業中心(現在的旅遊中心)。
  • 1973年(昭和48年)9月20日-停辦集裝箱貨運業務。
  • 1976年(昭和51年)7月1日-增設自動售票機。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復辦集裝箱貨運業務。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停辦行李托運業務。
  • 1987年(昭和62年)
  • 2004年(平成16年)3月13日-九州新幹線開業,隨著八代站~川內站間移交肥薩橙鐵道管理,成為九州旅客鐵道肥薩橙鐵道的分界車站。

車站便當

  • (西原)
  • (西原)
  • (西原)

相鄰車站

九州旅客鐵道、肥薩橙鐵道
九州新幹線
出水川內鹿兒島中央
鹿兒島本線、肥薩橙鐵道線
快速「Ocean Liner薩摩」(只限六、日、假期運行)
上川內(肥薩橙鐵道線)-川內串木野(鹿兒島本線)
肥薩橙鐵道線觀光列車「橙食堂」到發站(只限五、六、日、假期運行)
薩摩高城(肥薩橙鐵道線)-川內
普通
上川內(肥薩橙鐵道線,OR27)-川內(OR28)隈之城(鹿兒島本線)

曾經存在的路線

日本國有鐵道
宮之城線
川內薩摩白濱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川內站 (鹿兒島縣)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