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平原

彰化平原,亦稱為彰化隆起海岸平原臺灣中部地區的一處平原,位於彰化縣北半部,為清水平原在南方之延長。其位置是東臨八卦台地,西面台灣海峽,北接清水平原、大肚台地,南以舊濁水溪(下游稱麥嶼厝溪)為界,與濁水溪沖積平原相望。寬度約在12-15公里,面積與高度逐漸向南遞增,直到田中便達到45公尺之高,南北也達到40公里之長。除東緣被八卦台地挾帶堆積物於山麓,其餘全境是為現代沖積層所掩覆。

範圍涵蓋和美伸港線西鹿港秀水田尾永靖埔心等地之全境,以及彰化花壇大村員林社頭、田中等地西半部的平原亦屬之,然而在福興埔鹽溪湖北斗恰為與濁水溪沖積平原的交界地帶,僅一部分平原是屬之。

歷史

彰化平原的開發早在台灣清治時期的康熙年間即已相當發達,漳、泉、粵籍移民陸續抵台,開發集中於當時水源較為充足的八卦山麓。康熙末年(1709年),泉州人施世榜引濁水溪水開鑿「施厝圳」(八堡圳),彰化平原水利大興,開墾面積大增,移民隨之倍數成長,清雍正年間即形成「員林仔街」,即今日的員林市[1]。之後移民於1738年(乾隆3年)於今天的北斗鎮建立了「東螺街」,當時稱為「東螺西堡[1]

地理

彰化平原年降雨量約1,500至2,000公厘,降雨集中在夏季的5月至8月,佔全年雨量的70%以上,乾季時農業仰賴灌溉[1]

由於彰化縣在北方有大肚溪切割,自烏日水隙離開臺中盆地後,將河砂堆積於大肚台地、八卦台地之前緣;但在南方卻深受濁水溪影響,歷史上有數百年記錄河道數次變遷,網流自扇端以上發達,下游則呈放射狀水路,從最北之洋子厝溪至最南之北港溪皆是,加上輸砂量高於臺灣其它各大河流,促使彰化縣有大部分平原是今日舊濁水溪所沖積而成,這也是彰化平原的面積會大於清水平原最主要的原因。

在彰化平原之西北境沿海有一新生地,為發展經濟而建設的彰濱工業區,由於開發不當才造成突堤效應,對海岸地形帶來很大的改變,北面堆積大量海砂,南面反被侵蝕海岸,形成陸地是一岸進一岸退的差異地貌。

彰化平原北狹南寬,東南往西北傾斜,八卦台地南北向列在平原東側,平原上水系縱橫交錯,是農業發展的優良地區[1],並因此造就了彰化縣農業大縣的身分。地面水資源主要有濁水溪和大肚溪,其中大肚溪下游有福馬圳東西一圳東西二圳東西三圳等,而濁水溪下游沖積扇則有八堡圳及莿仔埤圳,濁水溪水源佔彰化平原灌溉量達82%,而八堡圳就佔了其中的55%,可知濁水溪水源對於彰化平原的農業相當重要[1]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彰化平原
  1. 王萬邦. . 台北縣新店市: 遠足文化. 2003年4月. ISBN 957285610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