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决狱

春秋决狱中国古代在审判案件时的一种断狱方式,司法官根据《春秋》的义理来判断案件如何定罪。春秋决狱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直至唐朝儒家思想和法學融合,“礼、法合一”而结束。[1]

历史

西汉初年,政府的法律多数来自秦朝。但随着历史发展过于严酷的秦法令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随着儒家思想逐渐得到中央政权的重视,尤其是汉武帝即位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董仲舒曾参与朝廷要职,甚至在退休以后朝廷有案件仍会找他参考。董仲舒等人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为指导,组织编辑了《春秋决事比》(又称《春秋决狱》)。此书收录232个以《春秋》决案的典型案例,以作为判案的参考依据。[2]

断案方式

春秋决狱虽是以儒家的经典《春秋》作为断案参考,但实际上对案件的判断有一定的人情考虑,而不是死板照搬。以下是三个案例:

  • 太平御览》六百四十引中讲:乙与丙争吵打架,丙用佩刀刺乙,乙的儿子甲(见此情况)用棍子打丙,却误伤其父。
    • 董仲舒认为,甲并非有意打伤父亲,因此以《春秋》许止进药的故事作参考,判甲的行为并不是殴父罪。
  • 杜佑通典》卷六十九载:甲生了儿子乙,却将其送给丙,求丙收养,乙由丙撫养,长大成人。有一天,甲因贪酒,喝醉了,对乙说:“你是我的儿子。”乙很生气,用棍子打了甲二十下。甲因为乙是他亲生,咽不下这口气,就向县官告乙殴父。
    • 董仲舒认为,甲对乙有生育但没有养育之恩,已经没有了父子之义。不能判乙犯殴父罪。[3]
  • 班固汉书》卷七十一、〈雋不疑传〉载:汉武帝時,卫太子刘据巫蛊之祸自尽身亡,但民间谣传其未死。至汉昭帝时,有人自称卫太子,诣长安北门,群臣束手无策,帝诏公卿将军中二千石杂识视,吏民聚观数万人,真假莫辨。京兆尹雋不疑赶到,依春秋卫灵公子蒯聩出奔、其孫不纳返的先例将其拘捕,春秋决狱至此已演成解决政治疑难的司法手段。[4]


评价

正面

“春秋决狱”的核心是“论心定罪”,也就是按当事人的主观动机、意图、愿望来确定其是否有罪及量刑的轻重。春秋决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刑罚株连家族的问题,对减轻秦朝以来的严酷法律制度有一定的帮助。“春秋决狱”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汉朝政权统治,并将儒家思想带进法律之中,进一步加强儒家思想对统治阶级的影响力。[3]

负面

但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及模糊性,尤其是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也模糊处理,也为后世的“文字狱”等统治者的主观意愿断案甚至是为惩罚某人而定罪提供一定的依据。[3]其实际上是扩大了断案者的主观判断影响力,也使断案产生了一定的随意性,从而给最终的断案结果带来负面影响。[5]

参考文献

  1. 再论《春秋》决狱之"原心定罪" 林顺虎 宜宾学院学报 2007 7(5)
  2. 论汉朝的“春秋决狱”
  3. 雅典学院:春秋决狱
  4. 黄源盛:《中国传统法制与思想》,(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8 年版,152页
  5. 由“春秋决狱”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7-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