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偕春
林偕春(1537年-1604年),字孚元,号警庸,晚号云山居士。明朝政治人物,福建漳浦前塗(今雲霄莆美镇前涂村)人,同進士出身,民間尊稱太史公、林太師公並視為神靈膜拜,信仰分布於閩南、粵東、臺灣等地。
林偕春 | ||
---|---|---|
大明湖廣右參政 | ||
籍貫 | 福建漳浦葭州郭墩(今雲霄东厦镇佳洲村郭墩自然村)[1][2] | |
族裔 | 漢族 | |
字號 | 字孚元,號警庸,晚號雲山居士 | |
諡號 | 文貞 | |
出生 | 嘉靖十六年(1537年) 福建漳浦前塗(今雲霄縣莆美镇前涂村[3]) | |
逝世 |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 福建漳浦前塗(今雲霄莆美镇前涂村[3]) | |
親屬 | 曾祖林崇器、祖父林琥、父林文貢,母謝氏 | |
出身 | ||
|
生平

籍貫福建漳浦葭州郭墩(今雲霄縣东厦镇佳洲村郭墩自然村[1][2]),其父以葭州近海多盗,舉家徙居前塗(今雲霄縣莆美镇前涂村[3])[註 1],偕春遂生長於前塗,幼年即隨父親讀書[5]。嘉靖四十年(1561)中辛酉科福建鄉試第十一名舉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同進士[6][7][8]。後選庶吉士,歷翰林院檢討,升編修,以侍讀學士擔任太子太傅[2][9]。當時適逢廣東饒平一帶盜賊進入詔安、雲霄等地,福建總兵計畫「屠戮遷徙」民眾,並使福建南路參將駐紮於雲霄以控制盜賊,偕春上書漳州太守唐麓陽,主張民眾是歷經侵擾之後為謀生而成為盜賊,又盜賊實際數目不多,就算是時稱「盜藪」的月港、梅嶺盜賊也僅佔十分之二三,剩下全是良民,使得官府收回計畫[9]。
萬曆元年(1573年)林偕春奉詔纂修明世宗、明穆宗兩朝實錄並管理誥敕,同年官拜太師。二年(1574年)實錄完成,時任首輔張居正要求偕春為其撰述增添褒飾,偕春以「王言有體」的理由拒絕[9]。後偕春出为湖廣按察使司副使,上疏乞求致仕归乡。明代地方官府會發放車馬費給致仕官員,但偕春為了不增加地方負擔而辭謝,也因此生活拮据,需要帶著父親及妻子北行上京,途中路費不足時則將家人安置於友人處[9]。
萬曆十年(1582年)偕春曾應鄉民請求,向縣令和巡撫要求免除雲霄公溪舶餉[9]。同年张居正去世,起复为等浙江学政,迁湖廣按察司副使。
萬曆十三年(1585年)偕春補南贛道兵備副使。當時岑岡一帶發生民變,官員多主張以兵力剿平,偕春則主張「勝小不武,濫殺非仁」,其意見被巡撫接受,成功以撫慰方式平息民變,受到朝廷賞賜[9]。
萬曆十四年(1586年),偕春官至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分守荆西。當時荊西大旱,偕春組織抗災賑濟,受到百姓讚揚[9]。其卒後受皇帝欽賜祭葬[1],許多鄉民亦罷市奔喪[9]。
思想
林偕春在《安攘要論》一文中主張「安内在息民,息民在擇吏;攘外在練兵,練兵在選將。」「天下之事,實則立,不實則廢。」在《邊防議》一文中則主張透過「任將、保眾、實屯、敕法、恤士」等五方針安定邊防。[9]
紀念及信仰
雲霄縣莆美镇前涂村留有林偕春故居,2015年11月13日修復完成。[3]
太師公信仰分布於閩南、粵東、臺灣等地。其故里雲霄縣东厦镇佳洲村郭墩自然村設有林偕春祖祠堂,同縣云陵镇云山书院(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臺灣臺中市大里永隆宮[11]、南投縣草屯林太師廟[12]等廟皆主祀之。各地廟宇多以雲山書院為祖廟,農曆四月初四為其聖誕。[1][3][11]
2011年為林偕春誕辰474周年,當年5月10日雲山書院在雲霄舉行巡安活動,大里永隆宮亦有參與,為兩岸首次太師公聯合巡安活動。[11]
参考文献
- 方章雄、张志民. (PDF). 闽南日报数字报. 2015-04-02 [2021-02-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2-17) (中文(中国大陆)).
- 方章雄、方智勇. . 闽南日报数字报. 2016-05-11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中文(中国大陆)).
- (PDF). 闽南日报数字报. 2015-01-13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18) (中文(中国大陆)).
- 龚延明主编. .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 林南中. (PDF). 闽南日报数字报. 2012-09-06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18) (中文(中国大陆)).
- (明)张朝瑞. .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 鲁小俊,江俊伟著.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 . 云霄信息网. [2013-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2).
- 杨特团、汤毓贤、方培鸿. .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06-05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中文(中国大陆)).
- 方章雄. . 闽南日报数字报. 2017-11-16 [2021-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中文(中国大陆)).
- 王一雄、郑柏玲、沈琛. . 东南网. 2018-05-18 [202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8) (中文(中国大陆)).
- 方章雄、方智勇. . 闽南日报数字报. 2018-05-18 [2021-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