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历史

柬埔寨中南半島地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度文明[1][2]。柬埔寨有詳細記錄以來最早出現、曾被中國史冊提及的是扶南國-一個在西元1至6世紀圍繞中南半島最南端的政體。扶南國被認為有著南湄公河一帶[3]最古老的區域印度教文化,這顯示了其在印度圈中的角色,為西邊印度的長期海上貿易夥伴[4]。到了6世紀,在中國史冊中被稱為真臘的另一個文明崛起,取代了扶南國,控制著中南半島更大、更起伏的地區,並且保持了不僅僅一個權力中心[5][6]


柬埔寨历史系列条目
扶南
约1世纪–550
真腊
约6世纪–802

水真腊陆真腊
高棉帝国
(吴哥时期)
802–1431



金边时期 1431–1525
洛韦时期 1525–1593
斯雷桑托时期 1594–1620
乌栋时期 1620–1863
丧失下柬埔寨
17世纪–19世纪
法国统治时期
1867-1953

日本占领时期 1941-1945
柬埔寨王国
1953-1970
高棉共和国
1970-1975

柬王国民族团结政府
民主柬埔寨
1976-1979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
1979-1993

民柬联合政府
联柬权力机构
柬埔寨王国
1993至今

高棉帝國成立於9世紀初。傳說中於公元802年,高棉帝國的開國君主闍耶跋摩二世庫楞山藉著神话啟示和神聖化的儀式,主张其政治合法性。繼承著印度神王崇拜傳統的強大主權統治了高棉文明的古典時代,直到11世紀。據一些學者稱,後期的省級引進了佛教,導致了皇家宗教的斷絕和衰落[7]。高棉帝國的皇室結束於14世紀,其中高棉帝國在行政農業建築水文物流城市規劃藝術,皆是創新和進步的文明的見證,是東南亞歷史文化遺產的基石[8]

柬埔寨的衰落持續了大約100年,隨後是15世紀中葉開始的柬埔寨歷史中期,是為柬埔寨黑暗時代。雖然當時的印度教文化已全部被取代,但舊首都的遺址仍然是重要的精神中心[9]。然而,自15世紀中葉以來,柬埔寨核心人口續漸向東遷移,其中只有少數例外-定居在湄公河的合流處,以及洞里薩湖週邊的金邊洛韋烏棟[10][11]

海洋貿易是16世紀繁榮的基礎,但與此同時,柬埔寨受到外地人的干擾和影響亦不斷增加,其中包括馬來人穆斯林占族人,基督徒歐洲冒險家傳教士。模棱兩可的命運,一方面帶來強勢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亦導致文化的混亂和削弱的王權,是洛韋時期 的常有特徵[12][13]

在15世紀,本來高棉人的相鄰部族,包括西部的孟族和東部的占族逐漸淡落,或是分別被更堅韌的泰族越族取替[14]。各強權已意識到,要全面控制中南半島,控制湄公河下游盆地尤其重要。虛弱的高棉王國成為了阿瑜陀耶王國(即後來的曼谷)和占城戰略家的眾矢之的。對高棉王室的攻擊和征服使主權者在表面和實際上皆失去了權力的基礎[15][16]。對繼承和婚姻政策的干涉加劇了皇家威望的衰落。公元1601年,烏棟時期開始,是柬埔寨中世紀的最後一個時期[17]

至19世紀,當時技術更先進且野心勃勃的歐洲殖民大國,帶著全球操控政策來到,結束了地區爭端。另一邊廂的拉達那哥欣王國,雖有遭到侮辱和並持續撤退,最終因作為英法殖民地之間的緩衝而逃過一劫。而越南則成為了法國野心的焦點[18] [19]。柬埔寨雖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20]但亦同樣作為一個可感知的實體加入法屬印度支那,並將其身份和完整性重新納入現代[21][22]

在經歷了80年的殖民「冬眠」後,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短暫佔領柬埔寨,那時也巧合是柬埔寨國王諾羅敦·施漢諾的授銜儀式[23],成為柬埔寨重新解放和其現代歷史不可逆轉過程的開端。公元1953年,柬埔寨王國獨立,並在美、蘇兩極分化的世界中努力保持中立[24]。隨著越戰升級,柬埔寨越來越多地涉及其中[25],1970年高棉共和國的建立是其中的一個結果。1975年,赤柬政權柬埔寨內戰獲勝,取代了共和國,柬埔寨踏入最黑暗的時代[26]柬越戰爭亦為柬埔寨帶來毀滅性影響。1993年,柬埔寨人民共和國聯合國協議下向現代柬埔寨邁進[27]

史前和早期历史

放射性碳測年对于柬埔寨西北部马德望省Laang Spean洞穴的测定证实和平文化的石器工具年代为公元前6000-7000年,亦有公元前4200年的陶器存在。[28][29]自2009年起,「法柬史前考察團」的考古研究已經記錄了距今7.1萬年前到洞穴新石器時代的完整文化序列[30]。自2012年以來的發現得到了普遍的解答,該洞穴留下了獵人和狩獵團體首次佔領的考古遺跡,亦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人類,他們具有高度發達的狩獵策略和製作石器的技術、高超的陶藝製作技術,以及具有全面的社會、文化、符號和葬禮習俗[31]

磅清揚省Samrong Sen發現了公元前1500年的頭骨和人骨。Heng Sophady (2007)比較了Samrong Sen和柬埔寨東部持續的土方工程認為,這些人可能是從中國東南部遷移到中南半島。學者們追溯了他們首次種植水稻和東南亞首次製作青銅的歷史[32]

扶南王国

西元一世紀時,柬埔寨境内建立扶南国,奉印度教為國教,故受印度文化影響甚深。扶南王國国都是毗耶陀补罗城(Vyadhapura,梵文:猎人城),在今巴南(Banam)附近,有湄公河西北流东入海。高棉語中扶南国王叫Kurung bnam,Kurung(帝)bnam(山),扶南是bnam(山)的对音。扶南國有属国真腊。公元七世纪中叶,扶南国为北方倔起的真腊所灭,扶南王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中国史籍《後汉书》称为“究不事”。

真腊王国

中国隋朝史籍记载了一个名为真腊王国的国家派遣使者前往中国。《隋书》首先称为真腊。《唐书》称为吉蔑、阁蔑(都是Khmer的对音)。

高棉帝国

9到15世纪初的吴哥王朝国力强盛,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9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吴哥王朝,被称为高棉帝国,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柬埔寨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份地區。明宣德五年(1430年)暹罗入侵柬埔寨,包围吳哥城七个月,最後攻破吳哥。因为吳哥太靠近暹罗边境,柬埔寨放弃吳哥,迁都金邊

柬埔寨黑暗时代

16世纪末开始,真腊走向衰落,到了18世纪末,柬埔寨基本上处于强邻的控制之下,成为属国。同时,从17世纪到18世纪越南逐步吞并了下柬埔寨的全部领土,形成了今天的越南南方。

宋代称为真腊,一名真里富,元朝称为“甘勃智”,《明史》稱“甘武者”,万历後称“柬埔寨”。“究不事”、“甘勃智”,“甘武者”、“柬埔寨”都是 Camboja 的音,真腊、真里富来自“暹粒”Siem Reap。

此後柬埔寨國勢衰敗,備受越南侵略。1623年,越南阮朝获得柬埔寨国王的同意,在下高棉地区设立贸易机构。1697年越南灭亡占婆国,开始与柬埔寨接壤。1770年越南在下高棉地区站稳脚跟。1807年越南利用柬王安赞二世与暹罗的矛盾,重新确立越柬宗藩关系,使柬埔寨成为“属国”。1813年越南派兵进驻南荣(金边),柬成为保护国

1819年至1824年,越柬修建了长87公里的永济河(河仙运河)。

第一次越暹战争(1833-1834)越南获胜。1835年柬王安赞二世去世后,改“高蛮国”为“镇西城” ,立安赞二世之女安眉(“玉云”)为“高绵郡主”,设立镇西将军、参赞,正式兼并柬埔寨,“郡县其地”。1841年,爆发柬埔寨独立大起义,暹罗出兵支援,将越军赶离柬埔寨,安赞二世的弟弟安东即柬埔寨王位。1845年越军反攻重新占领金边,但久围乌栋不下,遭柬坚壁清野。1845年,越、泰、柬三方谈判,越南放弃对柬埔寨的侵占,承认柬埔寨独立,柬埔寨恢复到1835年前暹越两属的状态,柬埔寨正式承认越南对下高棉(南圻)的占有。1847年,越南宣布封安东为“高绵国王”,越南使节与暹罗使节一起,为安东加冕;正式撤废镇西城建制,恢复了“高绵国”,越、暹两军都撤出柬埔寨。1855年,柬埔寨不再遣使对越南朝贡,越柬宗藩关系终结。

法国殖民时代

1863年後又淪為法國保護國。1942年至1945年曾遭日軍佔領,戰後於1953年11月9日脫離法國獨立。

西哈努克时期

独立后,柬埔寨歷經柬埔寨王国施亞努時期。

高棉共和国和内战

高棉共和國朗诺)時期、赤柬統治(波尔布特)時期)

越南占领和民主柬埔寨

柬埔寨人民共和国韩桑林)暨三派聯合政府時期、全國最高委員會(四派領袖)時期。

现代柬埔寨

駐柬機構(UNTAC)時期乃至目前之聯合政府時期。

参考资料

  1. Chandler, David. . Cambodia Tribunal Monitor. Northwestern Primary School of Law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nd Documentation Center of Cambodia. July 2009 [25 November 2015]. We have evidence of cave dwellers in northwestern Cambodia living as long ago as 5000 BCE.
  2. Mourer, Cécile; Mourer, Roland. . Archaeology & Physical Anthropology in Oceania (Oceania Publications, University of Sydney). July 1970, 5 (2): 128–146. JSTOR 40386114.
  3. Stark, Miriam T. (PDF).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2006, 26: 98–109 [5 July 2015]. doi:10.7152/bippa.v26i0.11998. hdl:10524/153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3 September 2015). The Mekong delta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mbodia’s earliest complex polities from approximately 500 BCE to 600 CE... envoys Kang Dai and Zhu Ying visited the delta in the mid-3rd century CE to explore the nature of the sea passage via Southeast Asia to India ... a tribute-based economy, that ...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region’s importance continued unabated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4. Stark, Miriam T.; Griffin, P. Bion; Phoeurn, Chuch; Ledgerwood, Judy; 等. (PDF). Asian Perspectives (University of Hawai'i-Manoa). 1999, 38 (1): 7–36 [5 July 2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3 September 2015).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commerce and Hindu influence stimulated early state formation in polities along the coasts of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where passive indigenous populations embraced notions of statecraft and ideology introduced by outsiders...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5. (PDF). Michael Vickery’s Publications. [5 July 2015].
  6. (PDF). Khmer Studies. [5 July 20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4 May 2015).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7. (PDF). Studies Of Asia. [24 July 2016].
  8. . The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7 July 2015].
  9. (PDF). The Siam Society. [29 June 2015].
  10. . GlobalSecurity. [12 June 2015].
  11. Ross Marlay; Clark D. Neher. .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147. ISBN 978-0-8476-8442-7.
  12. . 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 (IHR). [26 June 2015].
  13. (PDF). Oxford Centre for Maritime Archaeology University of Oxford. [26 June 2015].
  14. Ben Kiernan. . Melbourne Univ.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522-85477-0.
  15. . History of Ayutthaya. [26 June 2015].
  16. Nicholas Tarling.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00. ISBN 978-0-521-66370-0.
  17.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6 June 2015].
  18. Smithies, Michael. . The Nation. 8 March 2010 [3 April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 April 2015). 已忽略未知参数|url-status= (帮助);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19. LePoer, Barbara Leitch (编). . Thailand: A Country Study. Library of Congress. 1987 [3 April 2015].
  20. (PDF). Max-Planck-Institut. [26 November 2015].
  21. (PDF). Cambodian Institute for Cooperation and Peace. [7 July 2015].
  22. Marie Alexandrine Marti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31. ISBN 978-0-520-07052-3.
  23. (PDF).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7 July 2015].
  24. .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7 July 2015].
  25. (PDF). Yale University. [7 July 2015].
  26. Ben Kiernan. . Melbourne Univ.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522-85477-0.
  27. . Sandbox Networks, Inc. [6 June 2016].
  28. Joachim Schliesinger. . Booksmango. 2015: 1. ISBN 978-1-63323-232-7.
  29. David Chandler, A History of Cambodia (Westview Publishers: Boulder Colorado, 2008) p. 13.
  30. Forestier, Hubert; Sophady, Heng; Puaud, Simon; Celiberti, Vincenzo; Frère, Stéphane; Zeitoun, Valéry; Mourer-Chauviré, Cécile; Mourer, Roland; Than, Heng; Billault, Laurence.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2015, 3: 194–206. doi:10.1016/j.jasrep.2015.06.008.
  31. (PDF). World Heritage. [8 July 2015].
  32. (PDF). Project MUSE. [7 July 2015].

参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