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明閣

毓明閣英語:),是位於香港香港島中西區西營盤的一個屋苑,也是香港房屋協會轄下的一個市區改善計劃屋苑,門牌號碼為第三街200-208號,即聖安多尼堂聖類斯中學對面,亦跟房協同類計劃另一個屋苑居仁閣只相隔一個遊樂場[1]該住宅共有兩座並以數字命名,前身為該區舊樓,其後港府收回業權及交予房協重建。現時單位跟同區同一計劃屋苑西園及其他私人樓宇一樣,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發售,並無任何申請資格和轉讓限制。[2]

毓明閣
概要
類型市區改善計劃
地区 香港中西區
地址西營盤第三街200-208號
香港房屋協會
入年份1991
技术细节
座数2
326
网站
毓明閣

簡介

港府於1987年4月10日公佈收回西營盤26幅私家地段,範圍包括現今毓明閣、第三街遊樂場居仁閣所在地方,並由房屋協會安排重建及安置事宜,受影響居民可獲安排遷住房協或房委會香港島的公屋單位、或購買已落成的市區改善計劃屋苑單位,兼獲得相關賠償或津貼,工程未連地價涉資約一億港元[3]同時房協跟市政局合作發展一大片土地作休憩用途,是為日後的第三街遊樂場。[3]

重建後的毓明閣,分為一座及二座兩幢樓宇,建築面積介乎460至671平方英尺,每平方英尺售價為約2,200港元,單位於1991年4月22日至27日期間發售。[4]地盤面積達2,630平方米,兩座樓宇合共提供326個單位,基座為青少年中心、托兒所、長者中心等設施。[1]在這三百餘個單位中,有一百餘個先前售予已參加港府「自置貸款居所」計劃的市民,其餘均以市價作公開發售,購買後可以透過自由市場公開轉售。[5]

房協在截止購買申請後,共錄得超額認購卅倍,以致房協需要進行抽籤,並首次利用電腦來進行,同時委託獨立顧問負責監視,確保人人都有中籤機會。[6]而抽籤結果在5月17日正式公佈,由前布政司、時任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鍾逸傑主持。[7]入伙後到港島綫西延之前,單位以用家主導,轉售個案向來較少。[8]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港鐵
電車

鄰近

參考文獻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毓明閣
  1. . 市區改善計劃. 香港房屋協會. [2020-05-29].
  2. 魯嘉裕. . 香港01 (2019-02-26). [2020-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3. . 大公報. 1987-04-11.
  4. . 大公報. 1991-04-23.
  5. . 華僑日報. 1991-04-26.
  6. . 大公報. 1991-05-16.
  7. . 華僑日報. 1991-05-16.
  8. . 香港蘋果日報 (2010-09-18). [2020-05-29].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