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
海河又称沽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河流,总流域面积达31.8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天津、北京全部,河北绝大部分,以及河南、山东、山西、内蒙等省区,海河流域的总人口将近1.24亿。
海河 | |
河流 | |
海河天津市区段夜景 | |
国家 | 中国 |
---|---|
省/州/邦 | 天津、河北、北京、河南、内蒙古、山西、山东 |
源头 | 太行山、燕山 |
河口 | 渤海 |
长度 | 1,329 km(826 mi) |
流域面积 | 318,200 km²(122,858 mi²) |
流量 | |
- 平均流量 | 717 m³/s(25,321 ft³/s) |
海河流域地图
|
名称
海河由于地势不高,每当海中涨潮时,河水倒流,落潮时河水顺流,和海水的潮汐相同,因此取名为“海”河。海河支流的永定河原名“无定河”,就是因为河道经常改变,只是皇帝为了祈愿它不再泛滥才人为改名为永定河。
流域概况
海河流域各河系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源于太行山与燕山的背风坡,这种河系源远流长,山区汇水面积大,水流集中,泥沙含量相对较多。另一种是发源于太行山与燕山的迎风坡,这种河系支流分散,源短流急,洪峰高、历时短、突发性强、泥沙含量较低。这两种类型河流在华北地区呈相间分布,清浊分明。[1]
水文特征
海河流域地形没有过渡带,从太行山区直降到华北平原,这个地区雨季集中在每年的7、8月份,尤其太行山麓常发生暴雨,洪水冲刷泥沙,到平原后水流突然变缓,泥沙淤积,所以大部分河道宽浅,河道经常变迁改道,留下许多积水洼地。华北地区年雨量分布也不平衡,据史料记载,从1368年明代立国,燕王迁都北京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海河流域共发生387次严重水灾,407次严重旱灾。
历史
1929年4月21日,国民政府为疏浚海河曾发行短期公债[2]。 1939年水灾冲毁津浦铁路,淹没天津市,市中心和平区比较低洼地带水深几达2米,街道行舟将近两个月。
由于海水倒灌不时淹死稻田,1959年在河口修建了拦河大坝,涨潮时关闸防止海水倒流。1963年太行山麓连下7天暴雨,衡水一带一片汪洋,为保护天津市的工业,只好在上游炸堤放水,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全部停运,从上海到北京乘火车需绕行兰州。毛泽东做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于是下游开始挖入海减河,上游修建水库,此后,海河流域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却开始了干旱。1970年代后,由于海河上游城市发展,用水量迅速加大,建起了一系列大中小型水库,大型水库就有为北京供水的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为保定供水的西大洋水库、王快水库,为石家庄供水的黄壁庄水库、岗南水库,为邢台供水的朱庄水库,为邯郸供水的岳城水库,为林县供水的红旗渠等,海河下游河道基本处于干涸,华北平原农业用水只得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位于“九河下梢”的天津面临严重缺水的问题。
1981年,为供津冀用水而修建的密云水库为保障严重缺水的北京供水,而停止向津冀供水,直接导致津冀两地用水困难[3]。1981年,为解决干流城市天津的用水,国务院决定兴修引滦入津工程,引华北平原第二大河滦河的水到海河下游的天津,1983年竣工,每年引水近10亿立方米,解决了天津缺水问题,为此天津市在三岔河口树立了引滦入津纪念碑,并对上游地区进行长期经济援助。但从此海河口闸永闭,海河干流实际成为一个大水库。海河和滦河河口基本不再向渤海排放淡水,造成生态系统的变化,受影响最大的是洄游性鱼类。原来海河盛产优良水产,三叉河口的银鱼品质最好,和太湖的不同,是“金眼”银鱼,天津郊区胜芳(现属河北)的螃蟹可以和江苏阳澄湖的大闸蟹媲美,现在这些品种都已经绝迹。
流域物产
明代时徐光启将水稻引种到中国北方,首先在海河下游落脚,由于北方水稻生长期长,稻米品质优良,闻名中外的“小站稻”就产于海河下游。但是海水倒灌不时淹死稻田,1959年在河口修建了拦河大坝,涨潮时关闸防止海水倒流。
海河干流上的桥梁
参考文献
参见
-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