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世界遺產列表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ESCO)於1972年確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其中提出把重要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列為世界遗产[1]瑞典於1985年1月22日接受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自此其歷史遺蹟得以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截至2017年為止,瑞典共有15項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13項,自然遺產1項,雙重遺產1項[2]

世界遺產列表

名稱:由世界遺產委員會所列出的名稱
地理位置:遺產所屬的瑞典省份及其经纬度
入選年份: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年份
遺產編號:該世界遺產所對應的編號
評定準則:該世界遺產入選名錄的評定準則(其中(i)至(vi)為文化遺產準則,(vii)到(x)為自然遺產準則)
描述:該世界遺產的簡介
名稱 圖片 地理位置 入選年份 遺產編號 評定準則 描述 注釋
厄兰岛南部的农业景观 卡尔马省
56°19′30″N 16°29′00″E
2000年 968 (iv), (v) [3]
比爾卡霍高爾登 斯德哥尔摩省
59°20′07″N 17°32′34″E
1993年 555 (iii), (iv) [4]
吕勒奥的加默尔斯塔德教堂村 北博滕省
65°38′46″N 22°01′43″E
1996年 762 (ii), (iv), (v) [5]
赫爾辛蘭帶裝飾的農舍 耶夫勒堡省
61°42′26″N 16°11′45″E
2012年 1282 (v) [6]
恩厄爾斯貝里鐵工廠 西曼兰省
59°58′00″N 16°00′30″E
1993年 556 (iv) [7]
瓦尔贝里广播电台 哈兰省
57°06′00″N 12°23′00″E
2004年 1134 (ii), (iv) [8]
汉萨同盟城市維斯比 哥得兰省
57°38′30″N 18°17′45″E
1995年 731 (iv), (v) [9]
高海岸/克瓦爾肯群島 西诺尔兰省
63°18′00″N 21°18′00″E
2000年
(於2006年拓展)
898 (viii) 芬兰共有,見高海岸克瓦爾肯 [10]
拉普人居住区 北博滕省
67°20′00″N 17°35′00″E
1996年 774 (iii), (v),
(vii), (viii), (ix)
[11]
法伦的大铜山矿区 达拉纳省
60°36′17″N 15°37′51″E
2001年 1027 (ii), (iii), (v) [12]
卡尔斯克鲁纳军港 布萊金厄省
56°10′00″N 15°35′00″E
1998年 871 (ii), (iv) [13]
塔努姆岩刻群 西约塔兰省
58°42′04″N 11°20′28″E
1994年 557 (i), (iii), (iv) [14]
卓宁霍姆宫 斯德哥尔摩省
59°19′23″N 17°53′00″E
1991年 559 (iv) [15]
林地公墓 斯德哥尔摩省
59°16′32″N 18°05′58″E
1994年 558 (ii), (iv) [16]
斯特鲁维测地弧 北博滕省 2005年 1187 (ii), (iii), (vi) 白俄罗斯爱沙尼亚芬兰拉脫維亞立陶宛摩尔多瓦挪威俄罗斯乌克兰共有 [17]

預備名單

除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之外,會員國可以持有一份她們可能會提名的預備名單。《世界遺產名錄》的提名只限於之前出現在預備名單上的遺產。截至2017年為止,瑞典的預備名單上共有1項遺產[18]

名稱 圖片 地理位置 入選年份 遺產編號 評定準則 描述 注釋
系統生物學的崛起 克鲁努贝里省乌普萨拉省 2009年 5491 (vi) 卡尔·林奈有關的瑞典地點,包括羅斯豪爾特村林奈植物園、林奈博物館、烏普索拉植物徑、霍加達倫-納斯滕(Hågadalen-Nåsten)國家保護區、 費博德莫森(Fäbodmossen)國家保護區、菲里斯河]]的奧里克(Årike Fyris)和林奈的哈馬比. [19]

地理位置

另見

參考資料

  1. . UNESCO. [201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2. . UNESCO. [2011-05-26].
  3. . UNESCO. [2011-05-26].
  4. . UNESCO. [2011-05-26].
  5. . UNESCO. [2011-05-26].
  6. . UNESCO. [2012-07-03].
  7. . UNESCO. [2011-05-26].
  8. . UNESCO. [2011-05-26].
  9. . UNESCO. [2011-05-26].
  10. . UNESCO. [2011-05-26].
  11. . UNESCO. [2011-05-26].
  12. . UNESCO. [2011-05-26].
  13. . UNESCO. [2011-05-26].
  14. . UNESCO. [2011-05-26].
  15. . UNESCO. [2011-05-26].
  16. . UNESCO. [2011-05-26].
  17. . UNESCO. [2011-05-26].
  18. . UNESCO. [2011-05-26].
  19. . UNESCO. [2011-05-26].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