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雞

白切雞粵菜的傳統菜色[1],因為其熟烹方式為白灼(清水煮),所以本應叫做白灼雞。在香港被視為一種廣東燒味,常在燒味店有售[2]。潮汕、海南、台灣稱為白斬雞白鏨雞

白切雞配以白飯薑蓉

白切雞的特色是烹調時不加入香料調味,把宰殺後用熱水浸熟或隔水蒸熟而成[3],過程中不加入香料調味品,或只使用很少的調味[4];目的是讓雞的自然鮮味盡量顯露,這種烹調方法正好凸顯廣東菜追求保持食材原汁原味的特色。白切雞在香港廣東广西海南和等地都十分常見[5]

做法

傳統的白切雞煮法以浸熟為主,雞隻只要煮至剛好熟透,過熟會令肉質不鮮嫩,口感變得粗糙。當雞隻去毛後,便放入盛有開水的鍋中加熱,雞隻要完全浸入水中,當開水煲沸後便關掉爐火,讓熱水繼續把雞浸熟,然後澆上冷水讓雞皮更脆口。這種煮法的白切雞優點是不會過熟,能夠保持肉質鮮嫩;缺點是浸煮的時間不易掌握,雞可能未完全熟透,雞隻斬開後可能仍會有紅色的血水在骨裡,衛生上未必能完全符合要求。另一種煮法是把雞放在鍋內,用水蒸氣把雞熟。

上等的白切雞採用品種好、新鮮肥美的嫩雞(未曾打鸣的公鸡或未曾下蛋的母雞)來製作,把新鮮的嫩雞煮至剛好熟,以皮滑,肉嫩,味鮮為佳。吃白切雞時可以不加調味料直接食用,也可配上蘸料,最常見的蘸料是以末、粒和食油製成的薑蓉,也可蘸上山柰食油豆酱酱油芥辣增加風味[6]

四点金

客家人宴客時的「白斬雞」要保留「頭、尾、腳、翅」,稱為「四點金」,有完美圓滿之意,并且客人是不吃這四點金的,以示尊重。客家俗諺說:

图集

參見

參考資料

  1. 白切鸡,广州市人民政府网站,2012-8-10
  2. 香港售賣的燒味及鹵味微生物風險評估食物環境衛生署,二零零一年八月
  3. 细嫩爽滑的白切鸡的烹制方法 存檔,存档日期2014-12-10.,阿邦网 - 粤菜
  4. 正宗广东白切鸡,聚餐网
  5. 岭南招牌美食:白切鸡,广东文化网,2013-12-11
  6. 广东白切鸡的家常做法和蘸料配方,美食Q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与白切雞相關的分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