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古戰場

石門古戰場排灣語Macacukes)是臺灣牡丹社事件發生地點,位於屏東縣牡丹鄉車城鄉交界處,距離四重溪東北方大約3公里,也是今日恆春半島歷史景點之一。

位於古戰場旁的石門山谷是一種要塞

介紹

石門戰役後,日軍指揮官西鄉從道(Saigo)與排灣族領袖合影。左坐者為卓杞篤之子小卓杞篤朱雷、中坐者為西鄉、右坐者為一色。

1871年,琉球王國船隻漂流至今日牡丹鄉附近,琉球船員被當地原住民以侵擾領地而殺害。當時琉球國屬獨立,但同時向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朝貢;大日本帝國政府乘機派兵前往事發地,1874年日軍以「懲辦兇手」、「保民義舉」為由向臺灣原住民交戰。時任陸軍大輔陸軍中將的西鄉從道被派為台灣蕃地事務部都督,率領日軍來台討蕃。日軍在1874年5月12日於社寮登陸後,在5月22日抵達石門,遭到牡丹社等強烈抵抗。

紀念碑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

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
刻「澄清海宇 還我河山」時期的紀念碑,攝於2013年。

臺灣在1895年10月因《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為了擴大紀念日本領台四十年,在1935年7月7日通過建立西鄉都督記念碑(車城庄四重溪石門)與樺山總督銅像(基隆車站前)以茲紀念。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為表彰臺灣蕃地事務局都督西鄉從道勝利的光榮,此碑由由臺灣總督府官房營繕課井手薰設計,材料為為台北士林產的石材與日本產的鬼赤鑄石,在1936年3月13日完工,同月15日舉行除幕式啟用。此碑正面碑銘題字「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 」為台灣總督中川健藏所提,背面碑文為總督府總務掌官平塚廣義所寫[1]。在除幕式當日,出席者有西郷從德(西鄉從德之子)、總督府總務長官平塚廣義、總督官房法務課長山本真平、鈴木理蕃課長、技師井手薰、臺灣軍參謀長荻洲立兵、臺南州知事藤田傊治郎、高雄州知事內海忠司等一百多人列席參加[2]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退出台灣後,中華民國首任屏東縣縣長張山鐘認為西鄉都督遺績碑碑文有辱國風,便將碑文撤換成「澄清海宇 還我河山」,以表彰原住民誓死不屈的偉大精神[3]。2011年12月1日,屏東縣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為屏東縣文化資產歷史建築碑碣類。2016年11月,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拆除牡丹鄉公所管理的紀念碑上的「澄清海宇 還我河山」,造成有碑無文,引發爭議;牡丹鄉鄉長陳英銘說,屏東縣政府文化處事前完全沒有通知牡丹鄉公所,他至今未見主辦人呈上拆碑文相關資訊,不少原住民以為是牡丹鄉公所拆的[4][5]。2016年11月21日,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因應還原歷史意涵,經屏東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開會決議,先拆解西鄉都督遺蹟紀念碑後期附加碑文,再確認修復方式;還原碑文拆除工程完全依據文化資產審議程序辦理,過程中也知會牡丹鄉公所,斷無「硬拆」碑文情事[6]

2020年,碑文修復成原先的「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

忠魂碑

位於石門古戰場的忠魂碑是為了紀念牡丹社事件日人在此與原住民交戰的過程中,戰死或病死的547人。此碑與西鄉都督遺績記念碑同在1936年3月15日舉行除幕式啟用[2]。現今忠魂碑之碑已佚失,僅存基座。

石門忠魂碑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大澤貞吉. . 西鄉都督樺山總督記念事業出版委員會. 1936-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2. 理蕃の友發行所. . 理蕃の友. 1936-05-01.
  3. . [2016-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7).
  4. . [201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0).
  5. . [2017-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20).
  6. 屏東縣登錄歷史建築「西鄉都督遺跡紀念碑」碑文復原試拆工程聲明稿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