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下述簡稱「無綫電視」)與華星唱片合作舉辦的歌唱比賽活動,以「聲輝迥響五週年」為主題,於1986年舉行,約有四千二百多人報名參加,結果由文佩玲獲得金獎及「最突出台風創新獎」、許志安獲得銀獎、黎明獲得銅獎,得獎者可與華星唱片簽訂經理人合約[1][2]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
类型歌唱比賽
主持萬梓良吳婉芳
评委顧嘉煇林燕妮劉培基
林敏怡關迺忠黎小田
鄭文雅、渡邊正文
近藤真彥、Mr. Dodonoval
国家/地区 英屬香港
语言粵語
标语聲輝迥響五週年
制作
拍摄/制作年份1986年
监制楊健恩
制作公司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播映
首播频道翡翠台
播出日期1986年7月13日
播出时间晚上8時35分

簡介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於1986年舉行,參賽者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約有四千二百多人報名參加,當中女性較男性為多,主辦單位評判團從中甄選出30名參加者晉身準決賽[3]

新秀種籽

無綫電視以慶祝《新秀歌唱大賽》五週年為理由,於1986年2月在《歡樂今宵》節目中舉行《激光旋律之新秀種籽選拔賽》,參加者須持有香港身份證及年齡不超過25歲,其中30名參加者獲選進入初賽,在《歡樂今宵》節目中演唱其參賽歌曲,評判團以台風、音樂感、音質及歌唱技巧為評分準則,選出15名參加者進入決賽,從中選出3名勝出者。勝出者除了可獲得無綫電視的歌手合約外,同時可以「新秀種籽」身份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決賽,毋須再經任何試音及評選[4][5]

準決賽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準決賽於1986年6月25日在利舞台舉行,由萬梓良吳婉芳擔任司儀,評判團由音樂界及社會知名人士組成,包括:主席評判顧嘉煇、作家林燕妮、時裝設計師劉培基、作曲家林敏怡、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關迺忠、音樂製作人黎小田及藝人鄭文雅,從30名參賽者當中選出15人,獲選者將會與三名透過《激光旋律之新秀種籽選拔賽》選出的「新秀種籽」一同晉身決賽[6][7]

決賽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決賽於1986年7月13日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由萬梓良、吳婉芳擔任司儀,大會嘉賓包括梅艷芳葉德嫻甄妮張學友呂方盧冠廷陳百強杜德偉張衛健等,評判團除了原有的班底外,另外再增加三名評判,包括:日本企業行政總監渡邊正文、日本藝人近藤真彦及曾經是東京音樂節評判之一的Mr. Dodonoval,當天頒發的獎項包括金獎、銀獎、銅獎及最突出台風創新獎,金獎得主可獲現金港幣20,000元,同時可獲得「五週年大獎」,由贊助商送出一支價值港幣數萬元的黃金麥克風[8];銀獎得主可獲現金港幣5,000元,所有得獎者均可成為華星唱片的合約歌手[9][10]

參賽者名單

以下編號1-30的參賽者是由評判團在四千二百多名《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的參加者中甄選出來進行準決賽,繼而選出十五強晉身決賽[11],而三名「新秀種籽」則透過參加《激光旋律之新秀種籽選拔賽》勝出,直接晉身《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決賽[12],有關參賽者的姓名、參賽歌曲及獎項等資料如下:

編號參賽者姓名初賽參賽歌曲(原唱歌手)晉身決賽決賽參賽歌曲(原唱歌手)獎項參考/備註
1鄧若嫻跳舞街(陳慧嫻
2邵敏婷
3劉偉強
4孟景明是不是這樣(蘇芮
5陳學莉
6羅艾文打開信箱(張國榮
7胡昭明
8陳家碧
9袁志偉月半彎(張學友)
10袁鳳瑛放縱(林憶蓮
11關淑怡Crazy For You
12文佩玲夢伴(梅艷芳)金獎
五周年金咪獎
最突出台風創新獎
金獎得主同時可兼得「五周年金咪獎」[13]
13吳啟明情已逝(張學友)
14尹麗玉再見Sayonara(陳潔靈
15徐穎欣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雲妮·侯斯頓
16白鶯再坐一會(鄺美雲
17黎明絕對空虛(蔡楓華絕對空虛(蔡楓華)銅獎[14]
18雷安棋偷心者(張學友)
19許惠惠
20林俊賢
21劉錫明天籟(關正傑)
22盧昭明盧昭明與亞洲電視有限公司的合約尚未屆滿,按照合約規定不能於無綫電視亮相,因此在決賽舉行前夕宣佈退出競賽。[15]
23許志安霧之戀(譚詠麟銀獎曾經參加第三屆及第四屆新秀歌唱大賽,但未能入選。[16]
24陳寶華
25何紹邦
26鍾佩玲斷(麥潔文
27游德康
28方曉虹
29梁惠芬
30黃翊黑色午夜(張國榮)Stand Up(張國榮)[17]
新秀種籽唐慧賢怎麼開始(鄧麗君[18]
新秀種籽趙佩玲再度孤獨(甄妮)
新秀種籽盧寶德Smile Again瑪利亞(張學友)

各界評價

部份《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評判團成員在比賽結束後接受媒體訪問,發表自己對參賽者的評價,黎小田對比賽結果感到滿意,認為此屆的參賽者質素不錯,並表示自己給許志安最高分數,其次是黎明和文佩玲。他認為黎明的樣子英俊,有條件在演藝行業發展,而文佩玲的台風則別具一格,同時對參賽者白鶯未能獲獎感到可惜;顧嘉煇認為參賽者的水準非常平均,三名得獎者之中,他表示最喜歡許志安;鄭文雅表示賽果非常合理,認為許志安有特別的性格;林燕妮認為此屆的女性參賽者的整體表現較男性參賽者好,她表示文佩玲的台風最特別,而許志安的樣子及性格則最突出,同時認為黎明如果能夠發揮出準決賽時的表現,可能會得到更高的名次[19]。三名得獎者在接受新聞界訪問時也對自己的表現作出評價,金獎得主文佩玲對自己的表現尚算滿意,她認為自己初出場時因為緊張而跟不到舞步,到了後半部份才表現流暢自然;銀獎得主許志安認為自己在決賽的表現比準決賽時進步了,對自己在後半段的歌唱表現最為滿意;銅獎得主黎明認為自己的表現比綵排時好,他表示可能是太緊張的緣故,決賽時的表現不及準決賽時好[20]

香港樂評人黃志華先生以筆名李謨如在報章專欄發表評論,對於三名「新秀種籽」未能於決賽中憑表現贏得獎項感到意外,認為比賽結果反映出《激光旋律之新秀種籽選拔賽》是無綫電視為了針對亞洲電視的《未來偶像爭霸戰》節目而倉卒舉辦的活動,未有認真評選參賽者的歌藝,他認為三名獲選的「新秀種籽」在決賽時的表現參差,唐慧賢選擇了一首難度頗高的歌曲《怎麼開始》作為參賽歌曲,卻未能展示出自己對此歌曲的駕馭能力;趙佩玲的表現也只是不過不失;盧寶德的表現是三人之中最好的一個,但仍未能憑表現獲得獎項[21]。此外,有報章評論認為此屆參賽者的質素明顯比以往的好,歌唱水準相當平均,沒有表現特別突出的參賽者,評判唯有從參賽者的型格、台風方面作出區別,同時認為參賽者袁鳳瑛及白鶯的歌唱表現不俗,惟二人所唱的均是慢歌,在歌唱比賽中不易討好,容易被忽視[22]。當時於華星唱片擔任製作人的陳善之是初賽的評審之一,負責從數千名參賽者之中挑選出30人進入準決賽,他表示第一次看到黎明,覺得黎明的外形出眾,有條件在電視、電影方面發展,同時認為黎明當時的歌藝一般,日後可以慢慢練習[23]

賽後發展

《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結束後,華星唱片與三名得獎者簽訂為期8年的經理人合約(4年死約;4年生約)[24],文佩玲於1986至1989年間曾經灌錄歌曲,但華星唱片未有為她發行唱片,1989年離開華星唱片加盟百代唱片,在1989至1990年間推出兩張唱片,但反應一般,1992年退出娛樂圈,其後於2016至2019年間偶爾會參與歌唱演出的工作,但未有推出新的音樂作品[25][26];許志安於1988年至今曾經推出多張唱片,並參與演出電視劇集及電影,在1990年代開始受到外界的關注,成為具知名度的歌手及藝人,1997年離開華星唱片加盟正東唱片,2019年因被揭發婚外情事件,一度宣佈暫停其演藝事業[27];黎明於1980年代以參演電視劇集為主要工作,曾經灌錄電視劇主題曲,但華星唱片一直未有為他發行唱片,其後於1989至1990年間離開華星唱片加盟寶麗金唱片公司,在1990年代開始發行多張唱片,在樂壇、電影圈及廣告界均受到關注,成為具知名度的歌手及藝人,也是「香港四大天王」現象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娛樂圈活躍至今[28]

此外,部份未能獲獎的參賽者透過不同的途徑投身於音樂或演藝事業,鄧若嫻和邵敏婷於1987年參加《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分別獲得冠軍和亞軍[29],鄧若嫻同時參加了《未來偶像爭霸戰》歌唱比賽[30],惟二人均未有在音樂或演藝事業方面發展;孟景明是香港演員孟海的妹妹,1987年改名為孟素伶,與無綫電視簽訂2年合約,並於1988年推出唱片盒帶,此後未有繼續在娛樂圈發展[31];袁志偉於1988年簽約百代唱片,曾經在1990至1991年間推出2張唱片,其後以健康理由退出歌壇[32];袁鳳瑛於1988年參加《未來偶像爭霸戰》歌唱比賽並獲得「最突出台風獎」[33],曾經在1990年代推出唱片及演唱單曲作品,其後成為歌唱老師;關淑怡於1989年簽約寶麗金唱片公司,在1990年代開始推出多張唱片,亦參與演出數部電影,是香港具知名度的歌手及演員[34],直到2020年4月5日宣佈退休[35];吳啟明是香港演員吳啟華的哥哥,於《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準決賽落敗後獲邀參加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由此成為演員,曾經參與演出多部電視劇集及電影[36];尹麗玉於1987年參加《未來偶像爭霸戰》歌唱比賽並獲得「最突出台風獎」,成為亞洲電視藝員[37],於1980至1990年代曾經參與演出多部電視劇集及電影[38];林俊賢於1982年報讀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成為藝員,在《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準決賽落敗後獲邀以主角身份演出多部電視劇集,同時亦參演電影,其後於1990年代中期退出娛樂圈[39];盧昭明於1987年簽約恆星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曾獲邀演繹廣告歌曲,其後退出娛樂圈[40];方曉虹及劉錫明於1987年再次參加《新秀歌唱大賽》,二人分別獲得金獎、「最突出台風獎」及銀獎[41],方曉虹曾經灌錄多首電視劇集歌曲,並演出多部電視劇集及電影,但未有發行唱片;劉錫明於1988年參加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成為歌手及藝人,在1990年代初期打開了知名度,其後於1990年代中期轉移到台灣發展演藝事業[42];黃翊於1986年簽約新藝寶唱片,曾經在1980至1990年代發行多張唱片及演出電視劇集、電影,其後因被雪藏而淡出娛樂圈[43]

參考來源

書籍文獻

  • 黃國恩. . 香港: 非凡出版. 2020-07: 15. ISBN 9789888676002 (中文).

註腳列表

  1. . 華僑日報. 1986-07-14: 1 (中文).
  2. . 大公報. 1986-07-13: 13 (中文).
  3. . 華僑日報. 1986-06-18: 17 (中文).
  4. . 華僑日報. 1986-01-22: 21 (中文).
  5. . 華僑日報. 1986-03-08: 19 (中文).
  6. . 華僑日報. 1986-06-26: 9 (中文).
  7. . 大公報. 1986-06-26: 17 (中文).
  8. . 華僑日報. 1986-07-09: 10 (中文).
  9. . 華僑日報. 1986-05-07: 14 (中文).
  10. . My TV Super. 2019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5) (中文).
  11. . 2019-11-06 [2019-12-29] (中文).
  12. . 星島日報. 1986-03-01 (中文).
  13. . 華僑日報. 1986-07-14: 12 (中文).
  14. . 華僑日報. 1986-07-15: 17 (中文).
  15. . 華僑日報. 1986-07-13: 16 (中文).
  16. . 華僑日報. 1986-07-15: 17 (中文).
  17. . 華僑日報. 1986-07-03: 21 (中文).
  18. . 華僑日報. 1986-07-03: 21 (中文).
  19. . 大公報. 1986-07-14: 17 (中文).
  20. . 大公報. 1986-07-15: 12 (中文).
  21. 李謨如. . 大公報. 1986-07-17: 11 (中文).
  22. 李茵. . 大公報. 1986-07-18: 11 (中文).
  23. . 明報周刊. 2015-11-07 [2020-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7) (中文).
  24. . 華僑日報. 1986-08-21: 24 (中文).
  25. . 東方日報. 2016-12-24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9) (中文).
  26. . 東方日報. 2019-06-28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中文).
  27. . 明報. 2019-04-16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中文).
  28. . 晴報. 2019-08-30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9) (中文).
  29. . 華僑日報. 1987-12-20: 15 (中文).
  30. . 華僑日報. 1987-01-12: 13 (中文).
  31. . 華僑日報. 1988-01-22: 14 (中文).
  32. . come back to love 80-90年代廣東歌. 2015-11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1) (中文).
  33. . 華僑日報. 1988-03-22: 7 (中文).
  34. . 香港經濟日報. 2016-10-25 [2019-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0) (中文).
  35. . 東方日報. 2020-04-05 [2020-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5) (中文).
  36. . 華僑日報. 1988-10-11: 17 (中文).
  37. . 華僑日報. 1987-03-31: 15 (中文).
  38. . 華僑日報. 1989-02-19: 23 (中文).
  39. . 晴報. 2019-08-28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7) (中文).
  40. 游大東. . 香港01. 2017-06-15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01) (中文).
  41. . 華僑日報. 1987-07-13: 5 (中文).
  42. . 晴報. 2019-12-06 [2019-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28) (中文).
  43. . 晴報. 2019-12-13 [2020-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15)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