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

[註 1]学名:)或秈米[1],亦有稱絲苗米(港澳)或在來米(台灣)[註 2],是稻米的一個亞種。秈稻,又稱旱稻,生長適合長日照,比粳稻耐熱耐旱,米粒長但粘性差,与粳稻相比,米粒中蛋白質直链澱粉含量均较高[2]。生長期短,可以輪作,產量高。傳統上,華中、華南、台灣、印度及中南半島出產的米為秈米,而中國淮河以北、西南高海拔地區及朝鮮等地所種植的稻米品種為粳米。在長江流域可進行稻輪作,在華南地區可實行一年兩熟甚至三熟。著名的有泰國茉莉香米和增城絲苗。

籼稻
印度香米
科学分类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单子叶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鸭跖草类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属: 稻属 Oryza
种: 水稻 O. sativa
亚种: 籼稻 O. s. subsp. indica
三名法
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
Kato
異名
  • Oryza sativa subsp. hsien Ting

早期台灣原住民栽種的稻米是以小米為主,直到明鄭鄭成功來到台灣、發現台灣很適合栽種水稻,才開始由中國大陸引進台灣大量栽種,因此開啟台灣稻米王國的開始。但是台灣稻米的基礎工程奠定在日治時代,當時日本政府以「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策略投入經營台灣的蔗糖與稻米產業,大力建設嘉南平原水利工程,並將所生產的蔗糖及稻米運回日本,當時台灣所種植的稻米品種為米粒較長的秈米,而日本人在台湾育種出了適合台灣耕種的粳米品種蓬萊米日語中「在來」(日语:)意為「向來、一直以來、既有」,因此稱台灣既有的秈米為在來米。近來台灣育種出台中10號,其為秈稻品種,口感卻接近粳米。

圖集

注释

  1. 「秈」,拼音:,注音:,音同「仙」
  2. 此稱源自日本時代日語中「在來」(日语:)意為「向來、一直以來、既有」,因此稱台灣既有米種為在來米

参考文獻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