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大公國

奧地利大公國德語:),神聖羅馬帝國最重要的邦國之一,為哈布斯堡君主國的權力核心,奧地利帝國的前身。將近七百年來,奧地利從一個藩侯國(Markgraftum)晉身為帝國的中心。

奧地利大公國
Erzherzogtum Österreich
1457年-1806年
格言:A.E.I.O.U.
1477年哈布斯堡王朝的領地,奧地利為橘色部分
地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
首都維也納
常用语言奥地利-巴伐利亚语
宗教羅馬天主教
政府封建制
藩侯 
 976年–994年
利奧波德一世
(第一位巴本堡藩侯)
 1136年–1141年
利奧波德四世¹
(最後一位藩侯)
公爵 
 1141年–1477年
亨利二世「亞索米爾高特」¹
(1156年晉升為第一位公爵)
 1230年–1246年
腓特烈二世
(最後一位巴本堡公爵)
 1278年–1291年
魯道夫一世
(第一位哈布斯堡公爵)
 1330年–1358年
阿爾布雷希特二世²
(最後一位公爵)
奥地利大公 
 1358年–1365年
「創始人」魯道夫四世
(首任事實上的大公)
 1457年–1493年
腓特烈五世³
(首任法律上的大公)
 1804年–1835年
弗朗茨一世4
(首任皇帝)
 1916年–1918年
卡爾一世
(末任皇帝,1922年死亡)
历史时期近代史
 升格大公國
1359年
 帝國承認
1457年
 奧地利圈
1512年
1806年8月11日
货币Reichsthaler(1566年-1754年)
Konventionstaler(1754年-1804年)
ISO 3166码AT
先前国
继承国
奧地利公國
奧地利帝國
今属于 奥地利
1: 從1139年開始也是巴伐利亞公爵
2: 直到1344年前與與弟弟快活的奧托共治。
3: 以腓特烈三世的名字當神聖羅馬皇帝,1452年到1493年;羅馬人的國王,1440年到1493年;施蒂利亞克恩頓克拉尼斯卡公爵,1424年到1493年。這些公國和大公國都是和弟弟阿爾布雷希特六世共治到1463年。
4: 以法蘭茲二世的名字當神聖羅馬皇帝,1792年到1806年。
5: 大公國依舊是帝國內內萊塔尼亞內的皇冠領地。
奥地利历史

地理

維也納為中心,大公國涵蓋了整個維也納盆地。其範圍相當於今日奧地利下奧地利邦,已及幾乎全部的上奧地利邦。位於神聖羅馬帝國的東南方,和匈牙利王國萊塔河為界。與施蒂利亞公國之間隔著賽梅林山口,和北方的波希米亞王國以波希米亞森林和塔亞河為界。西邊和巴伐利亞公國接壤,在邊界處的因菲爾特原為巴伐利亞公爵所有,直到1779年奧地利和巴伐利亞的《特申條約》將之以及薩爾茨堡總主教區割讓給奧地利大公國。

1251年到1276年在位的奧地利公爵普熱米斯爾·奧托卡二世,將恩斯河以西的部分領土劃入奧地利的版圖,在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公國於976年建立起,這些土地一直屬於巴伐利亞公國。這部分領土成為上奧地利,後來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者也沒有改變這份劃分規則。

相關條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