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金翅雀

美洲金翅雀學名),又名北美金翅美國金翅雀,是北美洲的一種。牠們是候鳥,於繁殖季節分佈在加拿大北卡羅萊那州冬天則分佈在加拿大以南至墨西哥

美洲金翅雀
夏天時的雄雀
保护状况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科: 燕雀科 Fringillidae
属: 金翅雀属 Carduelis
种: 美洲金翅雀 C. tristis
二名法
Carduelis tristis
(Linnaeus, 1758)
亞種
  • C. t. tristis
  • C. t. pallidus
  • C. t. jewetti
  • C. t. salicamans
美洲金翅雀的分佈地
  夏天分佈;   全年分佈;   冬天分佈
異名
  • Astragalinus tristis

美洲金翅雀是金翅亞科中唯一會完全換羽,且是兩性異形的。雄雀分別於夏天冬天呈黃色及橄欖色;雌雀於夏天則呈黃褐色。雄雀在繁殖季節會展示鮮艷的羽毛來吸引異性交配

美洲金翅雀是吃種子的,適合吃種子穗。牠們圓錐狀的喙可以除去種子,靈活的腳則可以抓住種子穗的莖。牠們是群居的,覓食及遷徙時會聚成大群。牠們在築巢時可能是地盤性的,但攻擊性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牠們的繁殖季節與食物供應的高峰是同一時間,於7月開始,對於金翅雀屬來說是較為遲的。牠們一般都是一夫一妻制的,每年只會生一胎。

人類活動一般對美洲金翅雀帶來益處。牠們出沒在住宅區,受到人類設置的餵鳥器所吸引,增加了牠們的生存率。伐林為牠們開創了遼闊的草坪,適合牠們棲息。

分類

美洲金翅雀是由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於18世紀描述。[2]牠們最初被分類在Spinus中,但此屬於1976年被加入到金翅雀屬中作為亞屬[3]其近親是暗背金翅雀加州金翅雀及其他金翅雀。牠們雖然與紅額金翅雀都同叫金翅雀,但兩者分屬不同的亞屬,且不是直接有關。[4]金翅雀屬的學名是源自拉丁文的「」,種小名則是拉丁文的「悲傷」。[5]現時已知有四個亞種[6]

  • C. t. tristis是最為普遍的亞種。牠們夏天時分佈在由加拿大美國科羅拉多州,東至南北卡羅萊納州的地方。冬天則分佈在加拿大南部至佛羅里達州墨西哥中部。[7]
  • C. t. pallidus是較為淡色的亞種。牠們有較多的白色斑紋,雄雀有黑冠。牠們比C. t. tristis稍大。夏天分佈在由英屬哥倫比亞安大略省,南至科羅拉多州,西至俄勒岡州的地方。冬天分佈地擴展至加拿大南部及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南至墨西哥。[7]
  • C. t. jewetti是所有亞種中較為細小及深色的。牠們分佈在英屬哥倫比亞南部至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喀斯喀特山脈,與C. t. pallidus的分佈地重疊。[7]
  • C. t. salicamans於夏天分佈在內華達山脈,冬天則在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及中部至莫哈韋沙漠科羅拉多沙漠。於冬天時,雄雀及雌雀都較其他亞種褐色;於夏天時,雄雀的黑冠則較其他亞種細小。[7]

特徵

冬天時的美洲金翅雀。

美洲金翅雀的體型細小,長11-13厘米,翼展19-22厘米,重11-20克。[8]喙細小及呈圓錐形,大部份時間都是粉紅色的,到了春天換羽時就會變成鮮橙色。[9]喙的形狀及大小很適合從向日葵及其他植物中抽出種子[10]

美洲金翅雀於春天及秋天就會換羽。牠們是金翅雀屬中唯一每年換羽兩次的物種[11]於冬天,牠們會脫換所有羽毛;於春天,牠們會保留雙翼及尾巴的羽毛。[10]雙翼的羽毛上有斑紋,尾羽底及邊有白色斑紋,在換羽後也會保留下來。[9]牠們是兩性異形的,羽毛顏色有所不同,尤其在春天換羽後特別明顯,雄雀的顏色會變得較為鮮色,以吸引雌雀。[10]

當春天換羽完畢後,雄雀的身體是呈鮮檸檬黃色,這種色素是來自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12]冠呈黑色,臀部白色。[13]雌雀主要呈褐色,底部較為淡色,圍嘴黃色。[11]過了秋天換羽後,羽毛會變得沉色,下身呈暗黃色,上身呈橄欖褐色,面及圍嘴都是淡黃色。雄雀及雌雀秋天換羽的顏色差不多完全一樣,只是雄雀的肩膀上有一些黃斑。[14]在一些冬天分佈地,牠們的羽毛顏色可以完全沒有黃色的痕跡,主要呈中黃褐色至灰色,近看才見到些少橄欖色。

美洲金翅雀的雛鳥背部呈暗褐色,下身呈淡黃色。肩膀及尾巴都是暗黑色,雙翼及臀部有暗黃色的斑紋。雄性及雌性雛鳥都是一樣顏色的。[14]

分佈及棲息地

雌性美洲金翅雀。

美洲金翅雀喜歡遼闊的郊區,如農地、草原、氾濫平原、路邊、果園及花園。牠們也可能在遼闊的落葉林、河岸林地及次生林出沒。[15]牠們不論在春天秋天也都喜歡這類棲息地。[9]

美洲金翅雀夏天繁殖地橫跨北美洲的東岸至西岸。北臨薩克其萬,南至東岸的北卡羅萊納州及西岸的加利福尼亞州北部。[9]因寒冷天氣及減少的食物供應,牠們會向南遷徙,但只會是一段短的路程。牠們成群的遷徙,呈不規則及波浪般的飛行模式。[16]

美洲金翅雀的冬天分佈地包括加拿大南部,南經美國墨西哥。在北面的冬天分佈地,牠們會飛近餵鳥器;在南面,牠們會棲息在像農地及氾濫平原的地方。[17]

於19世紀及1938年分別曾有嘗試將美洲金翅雀帶到百慕達大溪地,但是都未能成功。[18]

行為

餵鳥器覓食的雄雀。

美洲金翅雀在非繁殖季節是群居的,很多時與其他的金翅雀組成大群一起生活。群落一般以不規則及波浪般的模成飛行。[17]到了繁殖季節,牠們會以鬆散的群落聚居。當完成築巢後,雄雀會對其他入侵的雄雀帶有攻擊性,雌雀則同樣對其他雌雀帶有攻擊性。當生蛋後,這種攻擊性就會消失。[19]

美洲金翅雀不會對掠食者帶有攻擊性,只會發出警報。掠食者包括鼬鼠松鼠冠藍鴉會破壞牠們的鳥蛋及殺死雛鳥,則會威脅雛鳥及成鳥。

食性

美洲金翅雀是日間活動的。牠們主要吃種子,但有時也會吃昆蟲。種子可以是多種一年生植物的,如野草川續斷蒲公英豚草屬毛蕊花屬秋英屬婆羅門参屬向日葵榿木屬.[15]牠們也會吃樹芽、楓樹汁及草莓。牠們會走到人類設置的餵鳥器來覓食,尤其是在冬天的時候。[20]

站在上的雄雀。

美洲金翅雀會以腳來幫助覓食。牠們很多時會掛在種子穗上,以方便吃種子。在春天,牠們會以喙將柔荑花序逐一拉出來,再用腳來踏著保持姿勢。這種技巧可以幫助牠們找到一些較難到達的食物,增加生存的機會。[10]

繁殖

美洲金翅雀的繁殖季節比其他金翅雀屬來得遲,[10]這可能是與夏末有豐富的種子有關。[19]

雄雀會在空中飛行及唱歌來示愛,一般會在7月末開始。雌雀會曲折飛行,雄雀則會跟隨。雄雀會以喙及羽毛的顏色,來表示自己的質素及體能,包括短期(現時的身體狀況)及長期(基因)的。[21]若雌雀接受雄雀,兩者會圍圈飛行,而雄雀會一邊飛一邊囀鳴。[10]

雄雀一旦找到伴侶,就會選擇地盤,一邊囀鳴一邊定界。當完成後,雄雀會低飛及平飛,再跨張的飛行,拍動雙翼近至身體,急降至地面,再張開雙翼滑翔向上,形成一連串的圈。2-3對伴侶會組成鬆散的群落,目的可能是互相幫助對抗掠食者[10]

雌雀會於夏末在落葉林的樹枝上築巢。約需6天的時間來完成。當雌雀搜集築巢的物料時,雄雀就會飛近雌雀並將物料帶回巢中,留給雌雀來建築。巢的外圍是以樹皮、野草、藤蔓及[16]巢的內徑約為6.5厘米。[15]內側由蜘蛛網及毛蟲絲繫緊的樹皮來支撐,巢內由乳草香蒲的植物包圍。巢是緊密編織,能夠盛水,大雨後甚至可能會浸死雛雀。[11]

美洲金翅雀每次會生4-6隻蛋,蛋呈卵狀,大小約16 x 12毫米,如花生般大。[16]一般相信牠們會於晚間生蛋。[17]蛋是由雌雀單獨孵化,雄雀則尋找食物。一般每年只會生一次蛋。[16]

12-14日的孵化期後雛雀就會出生。出生時雛雀依賴性極高,沒有羽毛,全身呈紅色,絨毛呈淡灰色,眼睛未能看見。[22]母雀會以反芻的種子及昆蟲來餵雛雀。[13]雛雀生長得很快,3日後就會張開眼睛,11-15日就會長出橄欖褐色的羽毛,並開始練習短飛。3星期大就會換羽,但仍由雄雀餵養。[10]

美洲金翅雀有時是巢寄生的受害者,尤其是棕頭牛鸝。一項研究發現9%的巢都有棕頭牛鸝的蛋在。[23]牠們是很差的寄主,研究發現棕頭牛鸝蛋的孵化率及雛鳥換羽率很低。不過,牠們卻沒有任何適應性可以抗衡巢寄生。低孵化率及換羽率可能是因未能得到足夠的養份所致。[24]

與人類關係

美洲金翅雀並不受人類活動所威脅。[1][6]伐林雖然對很多物種構成威脅,但卻對美洲金翅雀有益。清除林地令新熱帶界候鳥數量減少,但卻對短程遷徙的候鳥及留鳥有益,幫助開拓適合的棲息地。[25]

美洲金翅雀是愛荷華州新澤西州華盛頓州的州鳥。

參考

  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8. [2009-10-26].
  2. Linnaeus, Carolus. . Stockholm: Holmiae (Laurentii Salvii). 1758: 320 [2008-02-04]. OCLC 1746389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21) (拉丁语).
  3. Committee on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 (PDF). The Auk. October 1976, 93 (4): 653 [2008-02-04]. doi:10.1016/j.anbehav.2004.05.0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6-25).
  4. Stang, David. . The Zipcode Zoo. BayScience Foundation. 2008-01-28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8).
  5. Whitaker, William. . Words by William Whitaker.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3).
  6. .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ITIS-North America.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1).
  7. Middleton, Alex L. . 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 Online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1993, (080) [2008-02-04]. doi:10.2173/bna.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8. . Georgia Wildlife Web. The Georgi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3).
  9. . All About Bird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4-23).
  10. Hayakawa, E. . Hinterland Who's Who. Canadian Wildlife Service & Canadian Wildlife Federation.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17).
  11. . Chipper Woods Bird Observatory. Wild Birds Unlimited. 2007-12-10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3).
  12. McGraw, K.; Hill G.; Parker, R. . Animal Behaviour. 2005, 69 (3): 653–60 [2008-02-04]. doi:10.1016/j.anbehav.2004.05.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9-20).
  13. Depart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 State of Michigan.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4).
  14. Unitt, Philip; Perretta, Nicole. . Wrendering (San Diego Natural History Museum). Winter 2001, 69: 653 [2008-02-04]. doi:10.1016/j.anbehav.2004.05.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9).
  15. Terres, John K. . NewYork: Knopf. 1980: 329. ISBN 0-394-46651-9.
  16. Bent, A. C.; Cleveland, Arthur; et al.. .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United States National Museum Bulletin. 1968, 237 (1): 447–66 [2008-02-04]. doi:10.1016/j.anbehav.2004.05.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01).
  17. Dewey, T.; Roof, J. . Animal Diversity Web.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useum of Zoology. 2007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2-08).
  18. Long, John L. . Terrey Hills, Sydney: Reed. 1981: 449. ISBN 0-589-50260-3.
  19. Sullivan, J. .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008-02-04]. ISBN 0-226-77993-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5).
  20. Hollis, Elece. . Garden and Hearth.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21. Rosen, R.F.; Tarvin, K. A. . Ethology. 2006, 112 (10): 1008–19 [2008-02-04]. doi:10.1111/j.1439-0310.2006.0125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07).
  22. Ehrlich, P.R.; D.S. Dobkin; D. Wheye. (.HTML). Birds of Stanford. 1988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23. Middleton, Alex L. (PDF). Auk. 1977, 2 (94): 304–7 [2008-02-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6-25).
  24. Middleton, Alex L. (PDF). Journal of Field Ornithology. 1991, 2 (62): 200–3 [2008-02-04]. doi:10.1016/j.anbehav.2004.05.01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6-25).
  25. Droege, Sam. . U.S. Geological Survey, Biological Resources Division. 2000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9-27).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美洲金翅雀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