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士提反書院

聖士提反書院(英語:香港一所基督教直資男女中學,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東頭灣道22號。學校於1903年創校,當時只有6名宿生和1名走讀生就讀[2],曾享有東方伊頓公學的美譽。2019至2020年度,學校有950名學生就讀[5]。現任校長為楊清女士,全港排名第10名。

聖士提反書院
地址
香港赤柱東頭灣道22號[1]
经纬度22°12′57″N 114°12′57″E
其它名称
类型直資中學
宗教背景基督教
隶属聖公會
创办日期1903年 (1903)
创始人何啟爵士曹善允博士
霍約瑟主教班為蘭主教[2]
学区南區赤柱
校長梁貫成教授[3]楊清女士[4]
副校长陳鐘亮先生、
林若海先生、
黃智葦女士[4]
职员人数168人,包括101名教職員、
9名實驗室及電腦技術人員、
27名行政人員、26名校工、
2名輔助職員、3名全職音樂導師 [5]
教師人數101人[5]
年级中一至中六
学生人数950學生,384宿生
(2019 - 2020學期年度)[5]
語言英文
校园面积約150,000平方(15公頃)[6]
校训篤信多能
拉丁語
校刊《鐘聲》(Chimes
班納社(Barnett House)

學堂社(College House)
侯活社(Hewitt House)
馬田社(Martin House)
費士理社(Priestley House)

史超域社(Stewart House)
校董會主席錢果豐博士[3]
校友會聖士提反書院舊生會
「一條龍」小學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
電話號碼+852 2813 0360[1]
传真號碼+852 2813 7311[1]
学校网址www.ssc.edu.hk

歷史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中國因為科技與及思想上的落後而飽受西方列強欺壓,一群香港知識份子深明救國須由教育入手,遂計畫建立一所書院。1901年,包括何啟等八位香港商人及知識份子致函殖民地總督建議成立一所英文書院為本地華人子弟提供教育,這促成了1903年聖士提反書院的創立。建校之時,校舍位於西營盤般咸道香港大學所在地,並於1924年至1929年短暫遷往薄扶林。1923年,書院獲得政府批出赤柱一塊地皮以建立新校舍(今書院所在地),1928年4月27日舉行動土儀式,邀得當時的殖民地總督金文泰爵士出席。1930年,學校主樓建成,由署理港督修頓爵士揭幕[2]

戰地醫院及日軍屠殺

1941年12月8日日軍侵略香港,學校大樓被港府改作緊急軍事醫院。12月24日,由華里士准將率領的駐港英軍東旅於12月23日退入赤柱,並於赤柱村至赤柱炮台間建立三道防線,書院位於第二及第三道防線之間。書院一帶在12月24日深夜曾爆發激戰。12月25日清晨,攻佔聖士提反書院的日軍,對書院內的傷兵及醫務人員進行大屠殺。當時書院內有逾百名傷者、多名海外留學生、護士及教職員。日軍闖書院大樓後,大肆殺害傷兵、護士及教職員,包括時任中文部主任譚長萱,他當時為保護學生選擇留守書院,最終亦壯烈犧牲[7]聖士提反書院大屠殺成為香港保衛戰期間最血腥的一宗屠殺事件[8]

在香港保衛戰期間,學校兩位外籍員工靳約翰及翟阿瑟都參加了香港義勇防衛軍對抗日軍,翟阿瑟約於1941年12月19日的港島戰事中被殺,遺體大概被埋於畢架山某處。靳約翰先生則被俘為囚,於1944年1月4日死於深水埗集中營,二人現於赤柱軍人墳場立有衣冠塚

赤柱拘留營

在隨後的三年零八個月日佔時期,日軍徵用書院校舍作拘留營,收容近三千名歐洲裔俘虜,他們主要來自英國本土,也有部分是來自加拿大、荷蘭、法國、美國等地,除了一部分是戰俘,還包括英國駐港高官、歐美外交人員、英資公司及銀行的外籍職員、外籍醫生及教師等等,被拘留的很多是婦女及兒童。小學部曾短暫用作拘禁俘虜,但不久轉為守衛的營房。當時日本容許戰俘作有限度地的營房自管,戰俘在校內的大禮堂舉行不同形式的娛樂,如電影,話劇、音樂會及宗教活動,亦成為營中學生初、高中教育場地。

根據葉靈鳳著作香島滄桑錄記載,英屬香港旗幟香港旗是一個英國人在香港被日本人佔領時期,在赤柱戰犯集中營內所繪,經過倫敦英國紋章院修改後於1959年1月21日頒布成為香港盾徽成為戰後香港的象徵。

日本戰敗後,由於校舍損毀嚴重,書院未有馬上恢復運作,在維修的同時政府租用了校舍作為臨時警察訓練學校。書院於1947年重新運作至今。聖士提反書院於1968年起由男校轉為男女校,並由1970年起轉為津貼中學。2008年起由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

組織架構

校董會

歷任校長及舍監

聖士提反書院由創校至今,一直是一所寄宿學校,故此校長亦兼任舍監。

  • 1903年至1914年:The Ven. E.J. Barnett(班納會吏長)[9]
  • 1914年至1915年:The Revd. A.D. Stewart(史超活牧師)[10]
  • 1915年至1928年:The Revd. W.H. Hewitt(侯活牧師)[11]
  • 1928年至1953年:Canon E.W.L. Martin(馬田法政牧師)[12][13]
  • 1953年至1955年:The Revd. F.R. Myhill(米希爾牧師)[14]
  • 1955年至1956年:Rev. R.W. Bowie(署理)
  • 1956年至1958年:Mr. C.T. Priestley(費至理先生)[15]
  • 1958年至1965年:Mr. J.R.F. Melluish(麥鱗書先生)[16]
  • 1965年至1973年:The Revd. R.B. Handforth(韓復士牧師)[17]
  • 1973年至 1974年:Ven. W.N. Cheung(署理)
  • 1974年至1999年:Mr. Luke J.P. Yip(葉敬平先生)[18]
  • 1999年至2004年:Mr. D.R. Too(朱業桐先生)[19]
  • 2005年至2011年:Dr. Louise Y.S. Law(羅懿舒博士)[20]
  • 2011年至今:Ms. Carol C. Yang(楊清女士)[4]

校訓

  • 篤信多能(;)

校園

聖士提反書院校園佔地甚廣,擁有多座不同的校舍及設施。[2][21]

主要建築物有:

書院大樓
  1. 書院大樓
    • 分為東翼(代號:EW)與西翼(代號:WW),同建於1928年至1929年間,1930年由時任香港護督修頓舉行開幕儀式[12],是校舍最先建成的大樓之一,以裝飾藝術風格建造。
    1. 東翼一樓為男生宿舍,二樓為教職員宿舍,露台名為莫幹生先生紀念樓[12],地下設有教員室五、教員室六、職業及升學支援中心及音樂室。
    2. 西翼一樓為女生宿舍,地下設有教員室二、教員室三、小書齋、非教學職員室、印刷室、教員室四及教職員電腦室。
    3. 兩翼連接處設有九十周年校慶王澤森圖書館(代號:LB),曾有鍾普洋科技輔助學習中心。
      • 圖書館於1990年代設立,現址前身是禮堂,並於1994年遷至現址。圖書館面積近8000平方尺,分為兩層,藏書近6萬冊,地下設有15部電腦,供同學使用。
      • 鍾普洋科技輔助學習中心為於圖書館內二樓,於1990年代末設立,另設14部電腦,於2013年9月起不再設有電腦,改為自修間隔桌。
  2. 馬田宿舍(前稱宿舍、代號:MH/M)
    • 建於1929年。馬田宿舍樓高三層,地下為教職員宿舍、走讀生飯堂及洗衣房,一樓為男生宿舍,二樓為教職員宿舍,混合了歐洲不同的建築特色。馬田宿舍外設有一個籃球場及一個綜合網球及排球場。
    • 馬田宿舍已在2010年4月16日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3. 第八座/舊實驗室[2]
  4. 一至五號屋(Bungalow No. 1-5)
    五號屋
    • 同建於1931年,一號屋為職員宿舍,二號屋為校長居所,三號屋改建為文物館,四號屋為文物學習室,五號屋為牧師居所。
    • 一至五號屋已在2010年4月16日全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
  5. 小教堂與副堂
    小教堂
    • 同建於1950年,位於全校最高處。1950年3月4日由何明華會督揭幕。建造小教堂是用來紀念在日佔時期在聖士提反書院(時為赤柱拘留營的一部分)逝世的人。小教堂門上的彩繪玻璃由曲氏夫婦於1995年捐贈,描繪了日治時期拘留營的艱苦歲月。小教堂內有聖士提反人像的彩繪玻璃及來自聖芭芭拉小教堂的碑石紀念在香港保衛戰陣亡的皇家砲兵團里斯本丸號沉沒事件中遇難的士兵。
    • 小教堂已在2010年1月22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6. 北屋(代號:NH)
    • 建於1952年[12],於2005年重新裝修。北屋樓高兩層,地下為女生宿舍及教職員宿舍,一樓為女生宿舍。北屋外設有一個籃場、三個網球場及燒烤場。
  7. 教學樓(代號:CR)
    • 建於1964年[12],樓高三層,共有一間設計與科技工場及二十三間課室。傳聞因發生錯誤導致教學樓前後調轉了興建。[22]
    • 教學樓已在2010年1月22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8. 伍華堂(代號:NH)
    伍華堂
    • 建於1970年[12]。伍華堂樓高兩層,地下有五至七號琴室、一間音樂協會室、一間運動用品倉和一間健身室,一樓為禮堂。
    • 伍華堂已在2010年1月22日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
  9. 一至四號琴室、大提琴室及敲擊樂室
    • 位於伍華堂旁,於2010年翻新,現已拆卸。
  10. 鄧肇堅運動場(代號:F)
    • 俗稱大球場(Big Field),建於1920年代,為防瘧疾感染,填平大片沼澤而建成,分別於1975年[12]及2010年重鋪草地。日佔期間,運動場被轉作菜田,為戰俘提供食物。1975年獲鄧肇堅爵士資助重新鋪草並改名為鄧肇堅運動場。鄧肇堅運動場設有一組長三百五十米的六線跑步徑、一個標準足球場(可分成兩個小型足球場)、一個射箭場及一個鉛球場。
  11. 科藝樓(代號:SR)
    • 建於1980年[12],由何添樓、李嘉誠樓、包兆龍樓及鄧肇堅堂各層互相連接組成。
      鄧肇堅堂
    1. 何添樓由兩幢各成三角形的大樓組成,樓高三層,地下設有一間視聽影院、兩間物理實驗室電腦室二,一樓設有一間多媒體學習室、一間伺服器室及兩間生物實驗室,二樓為兩間化學實驗室
    2. 李嘉誠樓樓高兩層,地下為兩間綜合科學實驗室,一樓設有一間地理室及電腦室一,頂層天台為開放空間。
    3. 包兆龍樓樓高兩層,地下為一間視覺藝術室、一間陶瓷室,一樓設有兩間家政室,頂層天台為開放空間。
    4. 鄧肇堅堂(代號:TSK)於2002年加設空氣調節系統。地下為禮堂入口,一樓設有控制室。為學校之室內體育館及舉行早會和畢業禮的禮堂。
    • 科藝樓地下對開之空地設有鐘樓。禮堂旁設有半個籃球場。
    • 設計者何弢博士因此建築而獲1982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年獎優異獎
  12. 王澤森水運中心(代號:WS)
    • 建於1982年[12],建有一個室外六線五十米游泳池(五十米乘十四米)、能容納近千人的看台、男更衣室、女更衣室、控制室及泵房。更衣室於2011年翻新,並同時在看台無上蓋部分加上帆布遮擋太陽。
  13. 柯俊文樓
    • 建於1982年[12],樓高兩層。地下為小食部,一樓為教職員飯堂及宿生飯堂。
  14. 葉敬平樓(前稱行政樓)
    • 建於1985年[12],於2000年為紀念葉敬平校長對學校的貢獻更改為現稱[12]。地下設有教員室一,一樓設有校務處、校長室、三個副校長室、校長秘書室及醫療室。
  15. 梁球鋸學生中心(代號:SC)
    • 建於1988年[12]。學生中心樓高四層,地下為洗手間,一樓設有兩間課室,二樓設有多間課室,三樓設有三間課室。
  16. 百周年紀念大樓(代號:CB)
    • 為慶祝學校成立一百周年興建。大樓建於2006年,於2009年至2010年間加建一層及改動原有間隔以增加課室數目,2015年於低層地下再加建課室。大樓現樓高四層,地下設有一間學生活動室、兩間課室、一間電腦輔助學習室、一間電腦輔助學習預備室及一間語言室,一樓設有一間會議室、一間多用途室及五間課室,二樓為八間課室,地下低層為兩間課室及有蓋操場,有數張乒乓球桌及數部足球機。綠化天台設有太陽能電池板,為大樓部分照明設施供電。
  17. College House[23](代號:CH)
    College House
    • 建於2011年,於2011年11月啟用。大樓樓高四層,左右兩邊分為A、B兩翼,分別為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連接處為升降機大堂及職員宿舍。

校園內每個房間均有代號以方便學生及職員。

康體設施

  • 十分標準足球場1個/小型足球場2個
  • 籃球場3個
  • 綜合網球/排球場1個
  • 網球場3個
  • 室外六線五十米游泳池1個(與小學部共用)
  • 室內體育館(包括室內籃球場1個/室內排球場1個/室內羽毛球場3個)
  • 三百五十米六線跑步徑
  • 射箭場1個
  • 鉛球場1個
  • 綜合鐵餅/鏈球場1個
  • 標槍場1個
  • 健身室1間
  • 越野跑(Cross-Country)賽道1條
  • 燒烤場

文物徑

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St. Stephen's College Heritage Trail)

  • 校方於2008年12月18日設立文物徑,是香港首個在學校校園內的文物徑
  • 校方於2008年同時創立文物保育及推廣學會(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motion Club),訓練導賞員帶領公眾遊覽文物徑,學會已於2013年更名為文物學會(Heritage Society)。
  • 文物徑於2011年末推出Android應用程式

社聯

聖士提反書院為了令學生在比賽中培養出學生的群體意識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把學生共分為六社,每位學生於入學時都被隨機編入六社其中一社。部分社名的來源乃為紀念歷任校長而設定:

  • 班納社(Barnett)( 橙)為 The Ven. E. J. Barnett;
  • 學堂社(College)( 黃);
  • 侯活社(Hewitt)( 紅)為 The Revd. W. H. Hewitt;
  • 馬田社(Martin)( 藍)為 Canon E. W. L. Martin;
  • 費至理社(Priestley)( 綠)為 Mr. C. T. Priestley;
  • 史釗活社(Stewart)( 紫)為 The Revd. A. D. Stewart。


社際比賽

曾舉辦的社際比賽包括:

  • 游泳比賽
  • 越野跑比賽
  • 陸運會
  • 閱讀比賽
  • 球類運動比賽
  • 常識問答比賽

課程

聖士提反書院使用英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除中國語文科中國歷史科普通話科、家政科、視覺藝術科體育科外,其餘所有科目均使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書院作為香港的一所本地中學,過往一直跟隨香港政府政策沿用英制的3223學制,提供三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預科合共七年的中學教育。 隨着香港政府推行教育改革,學校在2009-2010學年在中四級開始逐步落實334學制,轉為提供三年初中及三年高中,合共六年的中學教育。 與此同時,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亦於2014-2015學年開始逐步實施。校方期望此課程能為同學提供本地課程外的另一選擇,提供一年銜接課程及兩年的預科課程。

初中課程

中一至中三的中文、英文科課堂會每兩班分成三小組上課,所有班別的電腦科和電腦及資訊科技科課堂均會每班分為兩小組上課,實行小班教學。 中一、中二的設計與科技科及家政科課程只有一個學期的長度,每班分成兩小組個上一科,下學期便會對調。 中一至中三的普通話科則視乎老師人手情況而由校方於開學時決定有否需要獨立設堂教授,如有需要則從中文科抽取時間編配,如無需要則於中文科課堂上教授。 因應直接資助計劃的實施,學校在初中將每級學生分成六班上課。

  • 中一:1C、1D、1H、1J、1L、1Y
  • 中二:2C、2D、2H、2J、2L、2Y
  • 中三:3C、3D、3H、3J、3L、3Y

六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六種素質,分別為Courage(勇氣)、Diligence(勤勉)、Honesty(誠實)、Justice(正義)、Loyalty(忠誠)及Youthfulness(青春)。 以下為2015至2016學年各班級資料:

中一、中二
考試科目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及文學
數學
綜合科學
綜合人文
中國歷史
非考試科目
普通話
宗教(基督教)
普通電腦
設計與科技食物及家居管理
視覺藝術
音樂
體育
中三
考試科目
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及文學
數學
生物
化學
物理
地理
中國歷史
通識教育
歷史
非考試科目
電腦及資訊科技
普通話
宗教(基督教)
視覺藝術
音樂
體育

334學制新高中課程

334學制新高中課程根據中三學業成績輔助選課組合分為四班,高中人數較多的班別會在語文科課堂分成兩小組上課;數學科和通識教育科則會以每班分為兩組、每兩班分為三組或每三班分為五組的模式上課。英文字母含義與初中相同。以下為各班級資料:

CDHJ
必修科目中國語文
英國語文
數學 (必修部分)數學(必修部分,另可選修延伸部分M1或M2)
通識教育(英文或中文作答)
選修科目一化學 /不適用不適用
中國歷史物理經濟生物
選修科目二物理/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歷史化學化學
選修科目三生物不適用
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 / 地理
非考試科目宗教(基督教)
音樂
體育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

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IBDP)為期兩年,相等於新高中中五及中六兩級,課程受國際文憑組織而非香港政府教育局管理。校方期望此課程能為同學提供本地課程外的另一選擇。因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只是為期兩年,校方對修讀課程的學生提供一個相等於中四級的一年制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銜接課程,以協助同學適應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以論文及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

刊物

聖士提反書院出版了多種不同的刊物,包括:

  • 校刊
    • 《鐘聲》(Chimes)(每五年兩刊)(1909年[12] 至今)
  • 家長教師會(Parent-Teacher Association)
    • 《會訊》(一年三刊)(1996年[24] 至今)
  • 學生報(Students' Magazine)
    • 《子衿》(Euditio)(2016年[25] 至今)
  • 學生會
    • 《采茞》[26](年刊)
  • 中文學會
    • 《思藻》(季刊)
  • 英文學會(English Society)

小學部

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St. Stephen's College Preparatory School)乃香港聖士提反書院的屬下小學。聖士提反書院附屬小學於1938年建校,初時只有一座包含課室、宿舍及飯堂的建築物。二次大戰時期,聖士提反書院小學部及中學部雙雙被日軍佔據作戰俘營。學校於1947年重新運作,並增建一座新校舍。1950年代學校再加建一座男生宿舍,並於1960年代起開始招收女宿生。2013 - 2014年度有18班共576人。

公開考試佳績

2014年DSE文憑試放榜中,該校出產一位狀元, 而該狀元現已成為該校的英文科老師。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直至2018年(第33屆),在香港傑出學生選舉共出產1名傑出學生。

爭議

2016年,與之毗鄰的附屬小學因推出面額達200萬的定期票據計劃,讓購買人可提名一名學童優先入讀該校小一,該學童將於中六畢業時獲退回面額,但不保證必獲取錄,一度成為社會熱話,不少家長憂學校成為「貴族學校」。[27]

2017年3月28日,校內多間更衣室及課室被發現裝設了偷拍鏡頭,校方於同日報警求助,並透過內聯網電郵向家長強調「絕不姑息容忍偷拍行為」。警方調查後拘捕7名15至16歲男學生,案件交西區重案組接手追查。[28]

電視節目、電影取景

聖士提反書院環境優美,是多個廣告、電影、電視節目的拍攝場地。

電視節目

電影

著名校友

政界

商界

專業界

演藝界

體育界

  • 葉問 - 詠春拳一代宗師,參與創辦詠春體育會,1924年入學[31]
  • 溫健儀 - 香港田徑運動員,六項香港紀錄保持者,另一校友畢國偉的妻子
  • 畢國偉 - 香港田徑運動員,前一百米香港紀錄保持者,另一校友女飛人溫健儀的丈夫
  • 黃耀信 - 退役足球員,曾效力80年代班霸精工及香港隊
  • 蔣偉洪 - 香港田徑運動員,前一百米香港紀錄保持者
  • 林鼎智 - 香港飛鏢運動員,奪得多項國際飛鏢賽冠軍

文化及新聞界

  • 周思中 - 文化人
  • 李憬仁 - 武俠小說作家
  • 梁寶華 - 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教授及系主任與博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質素保證及提升)
  • 張正甫 - 香港資深傳媒人
  • 區駿熙 - 著名小提琴手
  • 林靖風 - 作家、藝術家及TEDx演講者

交通

接駁交通列表
大巴士
赤柱線中環七號碼頭赤柱廣場綠線,每天袛開六班

參見

參考資料

  1. 聯絡我們,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2. 歷史,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3. 校董會成員,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4. 教職員,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5. St Stephen's College, (PDF)
  6. . 明周文化. 2018-01-30 [2019-07-07] (美国英语).
  7. 《香港戰地指南(1941)》,高添強 著,三聯書店 出版,1995年7月,第100頁。ISBN 962-04-1278-8
  8. 班納會吏長,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9. 史超活牧師,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0. 侯活牧師,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1. 鐘聲》一百周年版,2003年。
  12. 馬田法政牧師,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3. 米希爾牧師,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4. 費至理,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5. 麥鱗書,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6. 韓復士牧師,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7. 葉敬平,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8. 朱業桐,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19. 羅懿舒博士,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20. 校園地圖,聖士提反書院網站
  21. SSC secrets 專頁,Facebook
  22. 「學堂宿舍」為College House的非正式中文名稱,名稱只是常見於學校部分文件,而英文名稱則為正式名稱
  23. 《子衿》第一期創刊號
  24. 采茞為學生會刊物。「茞」是白茞,是一種美麗的香草;而「采」通「採」,即採集;意思是刊物採集了學校裏美好的回憶。采茞粵音一般被錯讀作「采茞(coi2 zi2)」,但正確的讀音實為「采茞(coi2 coi2)」。茞的粵音
  25. . 星島日報. 2016-05-26 [2017-04-03] (中文(香港)‎).
  26. . 蘋果日報. 2017-04-03: A1 [2017-04-03] (中文(香港)‎).
  27. . 香港蘋果日報. 2007-9-21 [2019-08-27].
  28. 建筑大师故居建有防空洞 广州文史 2012
  29. .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聖士提反書院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