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蛤文化

膜蛤文化是对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一些言行进行模仿恶搞网络迷因,「膜」字取「膜拜」之意而“蛤”則源於江泽民常佩戴一副蛤蟆镜及認為江澤民貌似蛤蟆的觀點[1]

江泽民大量表情被当作膜蛤表情包
“续一秒”

「膜蛤」的网友被称或自称为“蛤丝”、“膜法师”等[2],他们对江泽民的许多言行进行模仿,并称其为“膜法”。「續一秒」(或「+1s」)是常被這一群體在各種網路場合下使用的惡搞短語之一,因其多次传出去世的消息(其中「續」指“续命”“为……延長生命”)故续命指为其延长生命。

此風潮在中国大陆网络的传播以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張寶華事件為起點,在2014年微信「江選研討會」公眾號事件後大為盛行[3]

兴起和影响

起源

2000年10月,香港行政長官董建华向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江泽民述职。在2000年10月27日,江澤民和董建华正式会谈前会见记者时,香港记者张宝华追问江泽民是否钦定香港特首选举,触怒江泽民[4][5],江泽民当场怒斥之[6]。此次事件发生后,香港媒体盘点江泽民的回应语气,称其傲慢无礼[7]。但也有网友拿其中江泽民的部分言论来恶搞,这被认为是膜蛤文化的起源[8]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膜蛤文化”由部分网友传播江怒斥香港记者的视频而开始产生,主要在百度贴吧知乎新浪微博AcFun哔哩哔哩等平台上流传[註 1]

据经济学家何清涟的文章,膜蛤文化的起源是百度李毅吧的偶然之举。起初,百度贴吧上的传播是部分人为了佐证江泽民欠缺领袖风度的笑料。然而到后来,中国青年一代发现,一个喜怒均形于色的领导人才有血有肉有活力,更显得可爱与亲切感,于是开始“膜拜”。[9]

2011年7月6日,香港亚洲电视误报江泽民死亡,在第二日經新華社闢謠後撤回報導並道歉。在同年10月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江泽民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死而复生”的軼事使得江泽民開始被与古巴卡斯特罗(1926年8月13日生)、英国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法国德斯坦(1926年2月2日生)、韩国金钟泌(1926年1月7日生)等長壽的統治者进行对比,人们对江的兴趣重新燃起。从这时开始,“膜蛤”的讽刺味道渐渐稀释、戏谑意味更重。2011年到2013年,江泽民的更多视频和新闻材料被挖掘出来,后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蛤三篇”(即「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江泽民与华莱士谈笑风生」与「江泽民视察国机二院」)也于此时得到广泛认可。[10]

兴盛

2014年,微信平台上出现了名为“江选研讨会”的公众号。该公众号发布了许多关于江泽民以往的经历及趣事,并以戏谑的文风评论江泽民和其他人物,被大量网友点赞和转载,膜蛤文化开始渐渐形成气候[3]。虽然后来该公众号被审查机构关闭,但是仍有不少的自媒体和网友对江泽民的趣事津津乐道并继续在网络中传播。

2015年前后,一些獨立、非主流社交媒体也转变风向,开始赞扬起江泽民来。[1]2014年左右建成的荷叶金蟾,也被网友们拿来与江泽民联系[11]。而当年提问江泽民的香港记者张宝华所开设的新浪微博账号,也成为了蛤丝们的聚集地[1]。而江泽民的语录“图样图森破”、“提高姿势水平”、“闷声大发财”、“(智商)拙计/捉鸡”等用语已成为网络流行语。同时,网友也常常化用一些诗句来膜蛤,如“垂死病中惊坐起,谈笑风生又一年”、“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为长者续一秒”、“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人生经验”、“水能载舟,亦可赛艇”。[12]此外,一些成语也被改变成带有膜蛤味道的词语,如“江信江疑”“似董非董”“莱士汹汹”等。同年的11月份,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名为“蛤乎”(模仿知乎)的网站,开站的几天内便有数千名注册用户,但一周左右即被相关部门关停[註 2]外交政策杂志对此有相关报导[14]

部分中国媒体有时也会公开“膜蛤”,引用江泽民曾经的发言进行调侃。如观察者网就曾模仿江泽民斥责香港记者的语气,对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加以调侃[15];而搜狐网也发布了一篇由“江选研讨会”公众号的作者“黄薄码”撰写,记载了江泽民与其夫人王冶坪之间爱情故事的文章,文中以“长者”称呼江泽民[16]。江泽民90岁生日当日,凤凰网管有的凤凰财经新浪微博账号因发表为江泽民庆生的“膜蛤”微博並配發3張圖片:一對類似蛤蟆眼的摩托車大燈、一張寫有「按M安軌」(I'm angry)字樣的鐵路遊戲截圖、一包揚州特產「蛤蟆酥[17],被大量网友转发,结果被网信办查问,致电凤凰网和要求全网删除,最后凤凰网认为这是“重大的政治安全事故”,把当值编辑开除,对财经事业部总监罚款5000元。[18]2017年11月28日,扬州号导弹护卫舰等三艘战舰访问欧洲国家后回国,途经台湾以东海域。次日在CCTV-4海峡两岸》栏目的“台媒惊叹大陆军舰绕台”一期中,军事评论员崔轶亮评价台湾媒体“报道有偏差”“想搞大新闻”“听风就是雨”,被怀疑是故意膜蛤。[19][20][註 3]

2016年暑假,當年代表商業電台出席怒斥記者現場的香港女記者許秋霞為一群來自北京的中學生做新聞講座,當期間播出怒斥片段時,她發現這些學生全都能背誦片段中內容,而僅在一年前還沒有這麼多人會背。[17]

2016年12月20日和21日,TVB《新闻档案》节目分两集重温了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的事件,该节目在翡翠台互动新闻台播出后被上传至YouTube,无线新闻官网也提供了相关视频。由于上述两频道为高清频道,该视频被网友称为“高清重续版”、“高清重制版”。[21]

而“膜蛤”风潮也带动了周边产业,如有人开设网店销售带有“长者”语录與眼镜形象的T恤、、手机壳等产品[22][23]

政府审查

但当“膜蛤”延伸到社会活动之中,中国的审查机构会采取更大的干预。早在2013年,北京大学曾展览写着“图样图森破”的书法作品,但后来被撤下[5]。当江泽民90岁生日时,一批蛤丝为江泽民所作生日庆祝会被公安机关叫停[24][25]。又如2017年,苹果应用商店出现一款excited frog的游戏,以一只戴黑框眼镜、穿高腰裤的青蛙为主题,但不久因违反中国法律遭到下架。一名自称是该游戏作者的人士发帖称其因为此事受到公安机关的调查和处罚[26]

主要用语

  • 蛤蟆蛤蛤:因网友称江长相类似蛤蟆而得名。[1]
  • 蛤丝:指江的粉丝(含戏谑意)。[27]
  • 吼啊:此為近似粵語的發音,指“好啊”,出典自江澤民「怒斥香港記者」事件。
  • 长者人生的经验:出自江泽民在“怒斥香港記者”事件中的桥段:“我今天是作为一个长者给你们讲的,我不是新闻工作者,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有這个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28]
  • :取“蛤”的虫字旁与“他”(源于江泽民传记《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右半部分“也”组合而成的字。用于蛤丝代称江泽民,同“他”。也作“祂”。
一幅膜蛤圖片,對江澤民的黑框眼鏡以及鼻孔進行了突出描寫;单词naïve上方的分音符正好组成了其鼻孔。
  • 蛤三篇:2000年10月27日,江泽民在中南海怒斥香港记者张宝华、2000年8月15日,迈克·华莱士北戴河采访江泽民、2009年4月23日,江泽民以前党和国家领导人身份视察国机二院[27]
  • 亦可賽艇:又作“一颗赛艇”。江澤民視察國機二院时说的“Exciting”的音譯。(实际上是部分网友的误传,江的原话实为“Excited”)[27]衍生使用有“水可载舟,亦可赛艇”。
  • 密克定理中的五点共圆问题:2000年12月20日,江泽民出席澳门回归祖国一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在参观濠江中学时向该校师生出了一道求证“五点共圆”的问题[29]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这两句诗最初是汪道涵写给江泽民的,目的是勉励其接受担任总书记的挑战[30][31][32];2009年4月23日,江泽民在视察国机二院时,提到了这句诗。[33]
  • 天气预报本来说今天有雨,结果江主席一来天气晴朗:是原来与江泽民一起在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的老同事徐嘉诰,在江泽民视察国机二院时的座谈会上所说的。[33][34]
  • 鸭嘴笔、坠痛苦的:在视察二院时,江泽民回忆:“我们就有几年是用鸭嘴的笔,旁边有个小盒子,坠(最)痛苦的就是把鸭嘴笔这个水弄到里面,描图的时候一下子就…然后就用刀片去刮,这是描图坠(最)痛苦的。”[33]
  • +1s我为长者续一秒:或因香港亚洲电视误报江泽民死亡[35]所引起,也有人认为与重慶紅衣男孩事件[36]有关。
  • 被續了:在知乎、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上,管理员会以“政治敏感”的原因对参与膜蛤的账户进行短期封禁或者永久封禁。相應地,因「膜蛤」而導致社交賬戶被禁言甚至封禁也稱為「被續」(即賬號剩餘的「命」都送給了江)[37]
  • 膜法、膜法师mogic:网民仿照“魔法”创造了“膜法”一词,意即将“膜蛤”和“时间法术”结合起来;英文也对照magic(魔法)创造了mogic(膜法)一词,“膜法师”相应地译为mogician,在网上较为常见,mogic可作为膜蛤的异称,mogician可作为蛤丝的异称。[38]
  • 江选:指江泽民文选[39]
  • 请州长夫人演唱:参见夏威夷骊歌#流行文化

相關「庆祝」

街道上的膜蛤文化涂鸦

社交媒体

用于庆祝江泽民90岁生日的图案,结合了黑框眼镜和数字“90”。一些人更改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来庆祝江泽民90岁生日。

江泽民生日到来时,人们常在微博微信社交媒体上,用各式各样的段子、语录、图片、表情包,发送生日祝福。有的人还把自己在各社交网站中的头像改为与江泽民有关的头像[40],或把江泽民有关的图片或视频作为生日贺卡[41][42],来庆祝江泽民的生日。2016年8月17日,凤凰财经在微博上祝贺江泽民90岁生日快乐,很快红遍网络[27]。2017年8月17日,名为“新蛤社”的账号在YouTube直播“蛤诞祭”节目,最高峰吸引近2万人观看[43][44],此后(截止至2020年8月份),该帐号每年都于江泽民的生日当天(8月17日)在YouTube直播“蛤诞祭”[45]

文艺作品

一些作品在2017年8月17日前后发布,用于庆祝江泽民的生日。江泽民80岁生日前夕,《江泽民文选》发行,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46],奠定了江泽民的历史地位[47][48]。2017年8月17日,广州歌手Vyan等人发布单曲《情定扬州》,被认为用于庆祝江泽民91岁生日[49]。有的书籍也自称作为给江泽民的生日礼物[48]

祝寿聚会

一些蛤丝私下举办生日聚会,庆祝江泽民的生日[50]

影响

中国政府对江泽民生日的各类庆祝活动持打压态度:很多祝江泽民生日快乐的微博发表之后很快就被删除[51]凤凰网财经编辑因发布为江泽民庆祝生日的微博,在网信办压力下被开除[52][27];被认为用于庆生的歌曲《情定扬州》,发布一天后即被中国大陆各大音乐平台下架[53][49];有网友将自己在国内各社交网站中使用的头像改为庆生主题,但数日后不少用户发现自己的膜蛤意味头像被相关平台以各种方式“和谐”,如QQ用户的膜蛤头像被QQ的企鹅logo替代;有人举办生日聚会,但遭到警方阻止[54][50]

201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方可成[55]在社会学期刊《信息、通信与社会》发表了一篇关于膜蛤文化的论文。[56]

评论

由于膜蛤文化涉及前领导人,因此中国官方不承认它的存在,且所有公开评论都来自中国国外。[57]

正面评价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表示,相比习近平,人民发现过去对江泽民过于苛刻的批评有点过分,引起某种反弹。他说:“江泽民海派文化的特征,经过宣教出来的对世界文化的仰慕,同时对全球价值观的认同,对西方国家、对世界文明希望靠近……使得中国民众,尤其是知识分子怀念江泽民。”[58]

负面评价

BBC中文网主编凯瑞(Carrie Gracie)对这种风潮表达了负面看法。她指出江泽民“在位时挺虚荣、利己”,认为其任期内“贪污腐败爆发式蔓延”、退位后“安置的亲信阻挠继任团队的改革努力,向改革的车轮扔沙子”,并期望新一代年轻人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应该有空间让人在上述非此即彼之外还能再作别的选择。[59]

时事评论作家长平德国之声撰文称,癞蛤蟆在中国文化中是種可怕又令人恶心的动物[註 4],人们拿蛤蟆描述江泽民的形象有自嘲的意味。他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膜蛤文化,是因为中国民众(特别是网友)对于习近平上台后的倒行逆施感到强烈不满,而对江泽民时代相对开放的社会有所怀念。他还认为江泽民与习近平都是独裁者,因此不能因为厌恶一个独裁者就去推崇另外一个独裁者。[8]

其他

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表示,在习近平上任总书记三年期间,中国政治生态每况愈下,导致了中国民间对江泽民的某种怀念。他说:“两害相权取其轻,反倒觉得相比习近平而言,江泽民更可爱。膜蛤文化就有了市场。”[58]“有人是借“蛤丝”来打压习近平,比如说法轮功就支持习近平打击江派,当然也有人用江派来加压习近平,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在利用,并不是真的崇拜江泽民。”[2]

中国媒体观察者、独立评论人士温云超认为,“膜蛤文化”属于屌丝亚文化的一个分支。“从整体来看,蛤丝多数并不指向政治,而仅是津津乐道于对‘蛤蛤’(即‘长者’江泽民)的模仿。这种亚文化有消解、解构当前政治的作用。”“蛤丝群体指向政治意义的其实很少,蛤丝自己也不认为他们有任何政治含义……大家更向往自在的、个人化的、生活化的一种方式。这也就是‘膜蛤文化’总结出来的江泽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些特质。”[58]

注释

  1. 早期也在人人网上流传。
  2. 此网站虽已消失,但仍有archive.is提供的网页快照[13]
  3. 崔轶亮原话如下:“......所以我觉得从以上两点来判断的话,我觉得的确是岛内媒体报道的确是有偏差的,可能就是想搞大新闻吧,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现在有点听风就是雨的感觉我感觉......”
  4. 事实上,蟾蜍大量地以正面形象出现在中国传统神话传说中。如劉海蟾之三足金蟾等,在中国文化中作为聚宝雕刻饰品;神话里月宫中有一只蟾蜍,因此月宫也被称为蟾宫,有“蟾宫折桂”的成语;两岸三地也有诸多以蟾蜍为名的人名、地名(白玉蟾玉蟾岩玉蟾山蟾宮大廈王秋蟾田步蟾張夢蟾万古蟾天蟾舞台……)等等,不一而足。

参见

  • 張寶華:“怒斥”视频中的女记者。
  • 董建华:“怒斥”事件中连任与否的讨论对象,时任香港行政长官。
  • 彭定康:香港末任總督,在“怒斥”事件中被张宝华提及;他认为江泽民在影响、干预香港的法治。
  • 錢其琛:“怒斥”事件中頻繁出現在鏡頭中的另一位中共高官,原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主任委员。
  • 江泽民怒斥香港记者
  • 宋祖英:中国内地歌手,网络上跟民间传闻她和江澤民兩人有緋聞,但此說尚未證實,不過也成為膜蛤文化的重要素材。
  • 迈克·华莱士:与江泽民“谈笑风生”的美国记者。中国大陆快餐连锁品牌华莱士因名称相似,也成为膜蛤文化的一部分。
  • 薄熙来:中共重庆市委前书记,外号“平西王”[60]。其语录也被蛤丝广泛使用,称为“膜督”,也成为膜蛤文化的一部分。
  • 毕业歌》:江泽民在“谈笑风生”时所唱抗日歌曲。
  • 夏威夷骊歌》:江泽民1997年10月到访夏威夷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时用夏威夷吉他弹奏了此歌曲。
  • 荷葉金蟾:巨型充气蛤蟆艺术品。一经展出就遭到网友膜蛤。
  •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 重慶紅衣男孩事件:“续命”说来源之一。
  • 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逝世事件:“续命”说另一可能来源。
  • 情定扬州》:被认为有膜蛤意味的2017年歌曲。
  • 佩佩蛙:另一个(巧合地)也使用蛙类为形象的迷因
  • 華萊士飛蛙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膜蛤文化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錄: 江泽民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江泽民

参考文献

引用

  1. AMY QIN. .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5年10月21日 [2015年1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17日) (中文).
  2. . 美国之音. 2016-08-18 [2016-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中文(简体)‎).
  3. Lotus Yang Ruan. . 外交学人. 2015年12月25日 [2015年1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27) (英语).
  4. . 美国之音. 2013-10-07 [2015-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中文(简体)‎).
  5.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3-07-09 [2015-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简体)‎).
  6. YouTube上的Rare Footage of Former China Leader Jiang Zemin Freak Out (With English Subs!)
  7. .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9, 2000 [2015-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英语).
  8. . 德国之声. 2015-10-24 [2015-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5) (中文(简体)‎).
  9. 何清涟. . 中国人权. 2016-08-19 [201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中文(简体)‎).
  10. . 端传媒. 2016-08-20 [2016-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中文(简体)‎).
  11. . The Telegraph. 23 Jul 2014 [2015-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7) (英语).
  12. 孙禾. . 美国之音中文网. 2016年8月18日 [2018-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6).
  13. . archive.is. 2015-11-14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14).
  14. . Foreign Policy. [2017-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7).
  15. . 观察者网. 2015-10-18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9).
  16. 李猛搞. . 搜狐. 2015-01-09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18).
  17. . 端傳媒.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中文(繁體)‎).
  18.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6-08-17 [2018-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9).
  19. . 央视网视频.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20. . 海外网. [2018-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06).
  21. 雲南山歌 全球宣傳部, , 2016-12-23 [2017-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4)
  22. . 搜狐. 2016-04-25 [2017-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8).
  23. . 经济学人. 2016-07-30 [2016-07-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9) (英语).
  24. . 金融时报. 2016-08-15 [201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英语).
  25. . 自由时报. 2016-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06) (中文(台灣)‎).
  26. . IT之家. 2017-06-15 [2017-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1).
  27.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中文(繁體)‎).
  28. . 中央社. 2016-08-17 [2016-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29. 江主席出題 濠江教師破解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濠江中學截取自澳門日報的新聞資料
  30. . 南方周末. 2005-02-25 [2017-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6).
  31. 孟素. . 人民网党史频道. 2013-06-18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32. 戚义明. . 《党的文献》. 2013-05-16, (2013年第3期) [2018-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8).
  33.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 [2018-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08).
  34. . www.sohu.com. 2017-04-23 [2018-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2-26).
  35. Uoykcuf Elbac, , 2011-07-06 [2017-08-22]
  36. YouTube上的星空奇談 2014-1-25: 重慶紅衣男孩死亡事件*,13兒童因某大人物續命
  37. . 2016-06-18 [2018-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2).
  38. Quora问题《为什么中国网络上常见“+1s”的说法?》的答案中出现了mogic一词 https://www.quora.com/Why-do-I-always-see-+1s-in-Chineses-websites/answer/Vane-26
  39. . 2015-05-25 [2019-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6).
  40. Gracie, Carrie. . BBC News. 2016-08-19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05) (英国英语).
  41. . news.dwnews.com.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0).
  42.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15) (英语).
  43. 香港01記者. . 香港01. [2017-08-25] (英语).
  44. . Apple Daily 蘋果日報.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1).
  45. YouTube上的新蛤社頻道
  46. . politics.people.com.cn.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47. 《調查》編輯部. . 《調查》雜誌社. 2014-08-01 [2018-04-12]. ISBN 978163032203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中文).
  48. 徐方; 哈耶出版社. . 哈耶出版社. 2014-09-02 [2018-04-12]. ISBN 97816303221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4) (中文(繁體)‎).
  49. 楊青之. . 香港01. [2017-08-25] (英语).
  50. . TODAYonline.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3) (英语).
  51. . news.dwnews.com.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52. . 法广. 2016-08-17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8) (中文(简体)‎).
  53. . news.dwnews.com.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4).
  54. . BBC 中文网.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6).
  55. .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8-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7) (英语).
  56. Kecheng Fang, [将一位共产党领导人变为网络模因:中国膜蛤文化的政治和非政治层面],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17-05-24 (2018-06-19) [2018-06-22]
  57. . 自由電子報. 2018-01-31 [2019-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9) (中文(台灣)‎).
  58. . 美国之音. 2015-10-29 [2015-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30) (中文(简体)‎).
  59. 凯瑞. . BBC中文网. 2016-08-19 [2016-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3) (中文(简体)‎).
  60. 陆一. . 2012-03-21 [2019-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来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