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潟站

象潟站日语: Kisakata eki */?)是位於秋田縣仁賀保市象潟町字家之後23番,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的羽越本線車站

象潟站
車站大樓(2018年5月)
日语名称
   
车站概览
位置 日本秋田縣仁賀保市象潟町字家之後23番
地理坐标39°12′25.8″N 139°54′7.4″E
2面3線
车站构造
站体类型地面車站
其他
电报码キサ
历史
启用日期1921年(大正10年)11月15日[1]
上車人次
統計年度
平均每日198人次(不含下車乘客)
2019
邻近车站
上一站 JR東日本 下一站
上濱
4.9km
羽越本線
距離新津203.4km
金浦
5.8km
位置
备注

特急稻穗」停靠此站。曾經臥鋪特急「」、「日本海」和臨時快速「閃亮上越」停靠此站。

在2002年(平成14年),此站被選為東北車站百選

歷史

1966年建成車站大樓(2004年7月)
  • 1921年(大正10年)11月15日:鐵道省國鐵陸羽西線吹浦站至此站之間開業,此站啟用。當時位於由利郡象潟町[1]
  • 1922年(大正11年)6月30日:陸羽西線此站至羽後本莊站之間開通[2]
  • 1924年(大正13年)4月20日:陸羽西線鼠關站至羽後岩谷站之間編入至羽越線。
  • 1925年(大正14年)11月20日:隨著支線與赤谷線啟用,羽越線改名為羽越本線。
  • 1966年(昭和41年)11月:車站大樓重建完成。
  • 1984年(昭和59年)2月1日:終止於專用線出發的貨物起卸業務。終束此站的貨物輸送業務。
    • 從東邊的側線處向東南方伸展,設有專用線前往松田製線(後來為坂方鋼鐵)(太陽岩大淀工廠)[注釋 1],並從該處運送鋼板和鋼鐵前往岩手縣釜石。國鐵和松田製線各自擁有機車。松田製線機車與車長車廂放置在上鄉小學內[注釋 2],後來被撤走。 
    • 另外,在1975年(昭和50年)前,於車站西邊設有秋田石油象潟油庫專用線,在東南邊(TDK象潟工廠遺址南邊)設有大革礦業專用線,這些專用線分別運送石油和礦石。在這些設施關閉後,油庫遺址變成了空地和停車場,大革礦業遺址變成了公民館和體育館。
  • 1987年(昭和62年)4月1日:伴隨國鐵分割民營化,車站由東日本旅客鐵道(JR東日本)營運。
  • 1993年(平成5年)3月23日:在車站內發生貨物列車出軌事故[3][4]。在事故後,日本貨物鐵道(JR貨物)在下一年度把日本國鐵Koki50000形貨車的底盤更換[4]
  • 2006年(平成18年)3月24日:綠色窗口關閉[5]。同日「你好售票機Kaeru君」開始投入運作[6]
  • 2010年(平成22年)4月1日:本楯站至上濱站之間各站的管理權轉移至羽後本莊站,此站自行管理。
  • 2012年(平成24年)
    • 3月9日:「你好售票機Kaeru君」被指定席售票機取代。
    • 10月1日:隨著舉行秋田地方旅遊活動,車站大樓進行翻新[7][8]
  • 2020年(令和2年)4月1日:成為業務委託車站。取消象潟站長、站長助理。並由羽後本莊站管理。

車站構造

月台(2011年7月)

車站是一座地面車站,設有1面1線的單式月台和1面2線的島式月台,共有2面3線的月台。各月台之間設有跨線橋連接。

在2012年4月20日,JR東日本開展了秋田地方旅遊活動,並為了觀光客到訪秋田縣時可以看到美麗的車站大樓,因此發表為車站大樓進行翻新工程[9]。此站的車站大樓在2012年10月1日翻新完成[7]

此站是由羽後本莊站管理的業務委託車站,委托了JR東日本東北綜合服務負責車站業務。在直營車站時代末期,此站只管理自身車站[注釋 3]。在車站大樓設有自動售票機、指定席售票機、候車室、觀光詢問處暨商店。

月台

月台路線上下行方向
1 羽越本線 下行 羽後本莊秋田方向[10]
2 上行 酒田新潟方向[10]
3 (待避線)

使用狀況

根據「JR東日本」資料,在2019年度(令和元年度)1日平均乘車人次為198人[利用客数 1]

以下列出近年乘車人次的變化:

乘車人次變化
年度 1日平均
乘車人次
參考資料
2000年(平成12年) 496 [利用客数 2]
2001年(平成13年) 436 [利用客数 3]
2002年(平成14年) 395 [利用客数 4]
2003年(平成15年) 369 [利用客数 5]
2004年(平成16年) 340 [利用客数 6]
2005年(平成17年) 326 [利用客数 7]
2006年(平成18年) 308 [利用客数 8]
2007年(平成19年) 311 [利用客数 9]
2008年(平成20年) 288 [利用客数 10]
2009年(平成21年) 275 [利用客数 11]
2010年(平成22年) 265 [利用客数 12]
2011年(平成23年) 257 [利用客数 13]
2012年(平成24年) 271 [利用客数 14]
2013年(平成25年) 287 [利用客数 15]
2014年(平成26年) 247 [利用客数 16]
2015年(平成27年) 224 [利用客数 17]
2016年(平成28年) 204 [利用客数 18]
2017年(平成29年) 188 [利用客数 19]
2018年(平成30年) 191 [利用客数 20]
2019年(令和元年) 198 [利用客数 1]

車站周邊

  • 秋田縣道168號象潟停車場線
  • 仁保賀市政廳(前象潟町公所)
  • 象潟郵局
  • 國道7號
  • 象潟海灘
  • 蚶滿寺

巴士路線

  • 羽後交通 - 羽後本莊站小砂川站方向
  • 仁保賀市社區巴士
  • 象潟合同的士「鳥海藍線」 - 從此站前往鳥海山北邊登山口,在6至10月設有巴士前往鉾立。
  • 高速巴士 - 東京(特快鳥海號)、仙台(仙台 - 本莊線)方向

相鄰車站

東日本旅客鐵道
羽越本線
  • 特急「稻穗」停車站
上濱象潟金浦

注腳

注釋

  1. 太陽岩大淀工廠在2006年3月關閉,該處現時變成了住宅用地。
  2. 在「」中提及,於昭和61年12月10日在小瀧保育園舉行出發儀式。
  3. 此站曾經管理其他車站,詳細參見#歷史一節。

參考資料

  1. 「鐵道省告示第156号」『官報』1921年11月12日(國立國會圖書館數碼化收藏)
  2. 「鐵道省告示第67号」『官報』1922年06月27日(國立國會圖書館數碼化收藏)
  3. . 交通新聞 (交通新聞社). 1993-02-25: 2 (日语).
  4. . 交通新聞 (交通新聞社). 1993-02-26: 3 (日语).
  5. “JR東日本 「みどりの窓口」廃止へ 県内8駅 湯沢市など「撤回を」” 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社): p31. (2006年3月2日 朝刊)
  6. “みどりの窓口リストラ” 朝日新聞 (朝日新聞社): p23. (2006年7月11日 夕刊)
  7. (PDF) (新闻稿). 東日本旅客鉄道秋田支社. 2012-09-28 [2020-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17) (日语).
  8. 交通新聞2013年1月18日
  9. (PDF) (新闻稿). 東日本旅客鉄道秋田支社. 2012-04-20 [2020-05-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5-17) (日语).
  10.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20-03-13] (日语).

使用狀況

  1.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20-07-13] (日语).
  2.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3.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4.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5.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6.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7.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8.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9.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0.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1.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2.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3.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4.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5.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6.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7.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8.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19.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2-28] (日语).
  20. . 東日本旅客鉄道. [2019-07-20] (日语).

相關條目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象潟站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