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 (香港新高中科目)

通識教育科(英語:Liberal Studies)為香港三三四新高中課程中的四大必修科目之一,是香港教育史上最爭議性的學科。

背景

隨著香港推行三三四高中教育改革,通識教育科在2012年開始第一屆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開考。

課程內容

根據教育局課程及評估指引,通識教育科旨在透過探究各類議題以擴闊學生的知識基礎,加強學生對社會的觸覺。其中所選取的單元內容主題,對學生個人、社會和世界具有重要意義,也幫助學生聯繫不同範圍的知識,擴闊視野,學生須運用從三個學習範圍所獲取的知識和角度,並推展至新的議題或情境,來進行一項獨立專題探究(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簡稱IES)。 [1]

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內容涉及「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和「能源科技與環境」六大單元。[1][2]各個單元下設不同的主題及探討問題︰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主題主要探討問題
1. 自我了解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2. 人際關係哪些人際關係的因素,能幫助青少年反省和為過渡至成年階段作好準備?

單元二 今日香港

主題主要探討問題
1. 生活素質香港維持或改善居民的生活素質的發展方向如何?
2. 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香港居民如何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就法治精神而言,香港居民如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3. 身份和身份認同香港居民的身份認同是怎樣形成的?

單元三 現代中國

主題主要探討問題
1. 中國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政策對國家的整體發展和人民生活產生甚麼影響?
2.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家庭觀念的演變,展示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有甚麼關係?在何等程度上,傳統習俗與中國人的現代社會是相容的?

單元四 全球化

主題主要探討問題
1. 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為甚麼世界各地的人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有不同的回應?

單元五 公共衛生

主題主要探討問題
1. 對公共衛生的理解人們對疾病和公共衛生的理解如何受不同因素影響?
2. 科學、科技與公共衛生科學與科技在何等程度上可以促進公共衛生的發展?

單元六 能源科技與環境

主題主要探討問題
1. 能源科技的影響能源科技如何與環境問題相關?
2.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為何成為當代的重要議題?其出現與科學及科技的發展又有何關係?


各單元設計沿襲和橫跨「高考」及「會考」多個課程:

  • 香港中學會考自2005年設立的課程是獨立修讀個人、社會、科學與科技以至全球化等通識議題:
    • 「社會教育科」[4]
    • 「科學與科技科」[5]
    • 「綜合人文科」[6]

與會考高考課程比較

文憑試「通識教育科」會考「社會教育科」會考「科學與科技科」會考「綜合人文科」高補「通識教育科」
自我與個人成長
單元一個人成長人際關係單元一:青少年期
ž單元二:家庭
單元五:工作
N/A
個人成長人際關係
社會與文化
單元二今日香港單元三:社會控制及越軌行為
單元四:傳意及大眾傳播媒介
單元六:社會問題
N/A
香港社會的特徵香港研究
單元三現代中國現代中國的發展今日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全球化現代世界
科學、科技與環境
單元五公共衛生
N/A
科學與科技的本質及發展
健康科學
環境科學
電訊
科技設計
視象傳意
N/A
N/A
單元六能源科技與環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環境教育,科學技術與社會
校本評核
獨立專題探究
(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
簡稱IES)
N/A
獨立專題研習(IS):
科學探究
設計與實踐過程
與科學或科技有關議題的專門研究
創意寫作
文字功課
中四期間學科表現
中五期間學科表現
校內測驗考試
專題研究報告

公開考試

通識教育科公開考試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主辦。評卷時採用「雙評制」,即每題答案均由2-4名閱卷員獨立評核。[7][8]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蘇國生表示考試要求考生「以多元化、平衡及不同角度思維答題」,評分標準不會因考生政治立場而有所不同[9]。考試試題不時會涉及政治議題,例如於2019年曾問及考生對「特首不可是政黨成員」的意見[10]

2005年,時任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回應家長質疑時表示通識教育科不會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考核學生分析資料的能力。[11]

2011年,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盧家耀[12]撰文指出通識教育科考試的重點,在於透過真實的社會議題來設問,評估 知識、概念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的應用,例如推論、解難、溝通等能力。

考核形式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通識教育科的設計分為三個部分[13]

卷一 佔考試成績比重50%,考試時間為2小時。

卷一設資料回應題,所有題目須全答。

資料回應題旨在評核考生在識別、應用和分析資料等方面的能力。考題中的資料有助釐訂議題範疇和反映議題的複雜或爭議的本質。與此同時,這類考題的設計形式,也反映本科課程的跨單元和多角度的學習本質。

卷二 佔考試成績比重30%,考試時間為1小時15分鐘。

卷二設三條延伸回應題,考生只須選答一題。

延伸回應題透過可引起討論的材料,提供更廣泛的層面,讓考生展示所學的各種高階能力,例如深入剖析自己的經歷,展現創意思維和以有系統的方法來表達等。

校本評核 佔考試成績比重20%。

所有學校考生必須參加校本評核。

獨立專題探究是通識教育科所採納的校本評核模式。考生須在以探究為主的獨立專題探究中展示不同的能力,例如解難、資料搜集、分析和傳意。每一考生應透過閱讀、研究及其個人經驗,在獨立專題探究報告中展示一定份量與本學科相關的題材。為此,考生須進行一份探究為本的研習。研究報告的主體部分可以是文字或非文字形式。非文字形式報告須附上一篇短文,說明該報告的主要意念。

獨立專題探究是具焦點的探究,它為考生提供按自己的興趣,作獨立探究議題的難得機會,考生可在研究報告中表達自己的見解、意念、研究結果和提出評鑑。考生應該建立一個學習歷程檔案,在探究過程中把有關演繹、分析、反思、心得和撰寫報告的各階段的資料記錄於歷程檔案的文件夾內,以展示整個探究過程。考生須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供查閱和核證,直至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公布為止。

爭議

考核形式

教育工作者陳美齡認為通識教育科是鼓勵學生發表意見的科目,應該不設評分讓學生能暢所欲言。她亦認為通識教育科不應使用課本,應該讓學生親歷其境才不致於紙上談兵[14]。2019年9月29日,教育局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發表諮詢文件,建議通識教育科維持「必修必考」以免影響國際認證[15]

有中學教師擔心通識教育科對語文能力的要求較高,對語文能力較弱的學生不利[16]

獨立專題探究造假

課程要求考生完成一項獨立專題探究(IES)。一項由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進行的調查顯示31%的教師認為學生有「弄虛作假的傾向」,有教師亦表示不少學生從網上抄襲報告[17]。2012年,《東方日報》報導指有公司代考生撰寫通識科專題報告[18]

評分準則欠客觀標準

2009年考評局發表通識教育科的樣本試題及評分準則,有線電視新聞台邀請專欄作家陶傑試做試卷,再交由三位任通識科老師批改,其中一位是前教聯會主席鄧飛,評卷時陶傑的身份保密,鄧飛評分時認為答卷沒有詳細解釋名詞。陶傑表示試題內容超出中學生的能力範圍,認為試題質素並不合格。[19][20]

曾在教育局統籌通識課程、被稱為「通識之父」的九龍華仁書院校長陳岡報考2012年首屆文憑試通識教育科,僅考獲4級成績。亦有香港中文大學通識科導師應考只獲2級。[21]

2014年,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指題目過於艱深,要求學生「比較中國政治發展重要還是發展經濟重要」,認為連出題者也未必知道答案。[22]

課程範圍過於廣博

三三四學制實施前,已有多名大學學者批評通識教育科內容包羅萬有過於廣泛,其中包括數學家丘成桐[23][24]

有人認為此科可以一矯傳統以來,文不知理,理不識文的現象,使學生博學多聞,「通通都識」。然而,更多的人會詮釋通識科為「通通唔識」及「學無專長,深度不足」。[25]

前教聯會主席,前通識科老師鄧飛指出,現時通識科要探究的議題,對於中學生來說太遙遠。[26]

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表示,通識科目標陳義甚高,希望連貫不同科目,培育多角度思考,但教科書同參考書都無需要接受送審,只靠老師下載資料作為教材,更指現時大學生對普通常識貧乏亦少留意時事和新聞,質疑政府會否承認推行通識教育是失敗。[27]

通識教育關注組聯席會議召集人梁美芬表示現時的通識課程過於廣泛,有如「漫山放羊」,建議將科目改為選修科目。[28]

師訓專門性存疑

於三三四學制實施前通識教育科並非必修科,只有少數學校開辦通識教育科,故2004年全港只有約350名通識教師。為培訓足夠人手開辦通識教育科,教育局與大學合作推出短期培訓課程協助教師轉型。[29][30][31]有教育界人士指通識教育科內容廣泛,擔心教育即使在接受逾百小時培訓後仍未能掌握課程[32]。不少中學均會由任教其他科目的教師兼教通識科,而非由專科老師「專科專教」[33]

引致年輕人變得激進

支持者

2019年7月,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指他任內推行的通識教育「完全失敗」,間接導致大批年輕人反對政府的局面。[34]立法會議員梁美芬亦批評教育局不檢討課程,沒教好學生品德。 《文匯報》批評通識教育科不設教科書送審制度,令教科書質素良莠不齊,容易成為政府宣傳品。儘管教育局於2014年曾表示會研究為通識教育科設立教科書送審制度的可行性,但至2019年尚未有進展。[35][36][37]人民日報》曾批評教師透過偏頗的教材向學生灌輸政治觀念[38]。前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認為通識教育科的理念雖然正確,但教育的質素參差,向學生灌輸政治理念[39]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否認通識教育科失敗,亦不認為這此科目為學生上街示威的原因。他認為只有小部分通識科教師選用偏頗的教材,影響了科目的中立性,影響心智未成熟的學生[40]

2019年10月,為了回應對通識教師立場偏頗的質疑,香港政府任命教育局課程發展處通識組11名課程發展主任擔任督學,到訪學校觀課、檢查教案及學生習作。[41]2019年12月,教育局局長楊潤雄稱局方會要求出版社自願提交通識科教科書,並於2020年2月提供修改意見給出版社。課程發展議會亦會研究哪些內容需要指示教師應如何教授。[42][43]葉建源稱政府應回應民怨,而不應對教科書進行審查[44]林鄭月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通識教育科及其他科目均有機會被「滲透」,需要辦學團體及學校管理層把關,她指2020年內會公佈如何處理通識教育科[45]

反對者

香港大學前副校長程介明認為通識教育科並非導致大型社會運動的原因[46]中央政策組於2015年曾委託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聯席所長趙永佳曾進行研究並發表《香港「九十後」的公民價值及參與研究》研究報告,報告指通識教育科能提高學生對社會和政治議題的觸覺,但對學生政治立場的改變輕微,而通識教育科亦沒有將自身立場強加於學生,更沒有證據顯示通識教育科令學生變得更激進[47][48]

2018年,香港教育大學署理社會科學系系主任及社會學講座教授趙永佳、阮筠宜及梁懿剛再進行有關研究,以「通識科如何影響香港中學生」題,有關研究載於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刊物《港澳研究》[49]。通識科自2009年成為香港新高中課程的核心科目以來,有社會人士認為通識科是導致學生“政治化”的原因。研究發現,學生對通識科的興趣對他們的公民和政治參與影響不大。喜歡通識科和不喜歡通識科的兩組學生,普遍都沒有參與有組織的社區和政治活動。同時,通識科提倡的“明辨性思考”並未對大多數學生帶來激進思想。相反,通識科主張的多角度思考令學生更容易跳出自己的社會位置及“身份政治”的制約,以不同視角來全面審視公共議題。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蘇國生亦否認通識教育科令學生變得激進[9]

香港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客席副教授梁恩榮研究公民教育多年。他指出通識科對香港學生有政治啟悟的作用[50]。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會用不同的科目和方法推動公民教育,有的用歷史科,有的用社會科。目前在香港中學階段,通識科是公民教育最重要的載體。他並不認同通識教育鼓勵了年輕人上街抗議。「通識科讓學生知道分析、知道從多角度去看問題,但不能令到學生上街。什麼讓學生上街?學生分析之後,做道德判斷,覺得這是不公義的,所以我要改變。」從通識科考試評分標凖來看,也是倡導學生多角度思考,政治取態不影響得分。

對教科書的審查

2019年9月,教育局向出版社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有7間出版社提供共10套教科書供教育局閱覽。完成閱覽的教科書可列入教育局的「適用書目表」[51],期間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退中途退出評核。[52] 2020年8月,教育局向六間[53]高中通識課本出版社提供修訂內容意見後,「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單元的教科書作出大幅修訂[54]。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發表聲明,表示教育局的修訂內容意見並不必要[55]。《星島日報》表示有關內容修訂在《港區國安法》立法前完成,認為教科書亦可能存有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內容[56]

「今日香港」單元的修訂

「今日香港」單元的教科書刪除了一些關於社會運動和公民抗命的描述。不同團體對警方執法的批評、連儂牆的照片亦被刪除。教科書同時加入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為香港人提供機遇的描述[57]。曾遭《文匯報》批評的雅集出版社刪除了關於公民抗命的資料回應題[58],亦刪除了包括本土民主前線香港眾志在內的多個政治組織的名字[53]、「本土意識」的字眼亦改為「本地意識」、「民主派」亦改為「非建制派[59]。該出版社亦刪除了關於三權分立的內容[60],日本《每日新聞》亦有報導此事[61]齡記出版社則刪除了關於新聞自由、新聞媒體自我審查的內容,亦刪去了一地兩檢破壞香港法治的漫畫[55],以及人大釋法衝擊香港司法制度的描述[59]。明報教育出版社刪除了陳方安生中央政府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香港民心是否回歸的言論。[62]此外,一些外國的示威活動,例如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茉莉花革命亦被刪去,有教師認為是為了避免提及激進的社會運動[63]

「現代中國」單元的修訂

齡記出版社刪除了關於六四事件的內容,而明報教育出版社則刪除了烏坎事件[64][65]教協副會長田方澤認為提及中國改革開放時很難不提及六四事件,他質疑有關修訂具有政治考慮[64][66]

一些教科書中關於中國黑市販賣器官的討論被改為器官買賣合化法的爭議,田方澤認為這項修訂刻意避談中國的負面議題[54]。關於中國內地民眾進食野味導致沙士病毒在中國內地傳播的描述,有新版教科書並無提及沙士病毒,香港立法會議員郭家麒認為這項修訂為了追求政治正確而扭曲現實[54]此外,中國內地官員隱瞞傳染病疫情的資料亦被刪除[67]

2020年9月7日,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建議通識科的評核由七個等級改為「合格」或「不合格」,而且除教科書外,附帶的補充材料亦需通過審查。[68]

重新冠名及改革課程內容

2020年11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提議通識科改革。發表後一天,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召開記者會,宣布通識科改革及改名,不再設獨立專題研習(IES),公開考試只分合格及不合格等等。[69]

2021年2月2日,教育局向各中學發通函,透露通識科將會由現時六個單元改為三個主題,包括「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及「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其中「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主題包括教授《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等內容,以及國民身份認同等。[70][71]每個主題各佔45至50小時的課時,總課時由約250小時縮減至約150小時,約有三分二的內容為「中國國情」有關的議題。另外亦有建議課程另一主題「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學生需要參與中國大陸考察活動和自學「傳統中華文化」文章,涉及學習時數10小時,以「體會中華文化在社會的保育與傳承」。公開試試題被建議增加多項選擇題,試卷的第二部份為「資料回應題」,由兩份卷改為一份卷[72],刪去高階能力「延伸回應題」。有通識科教師認為,這停留於認知層面,屬於基本知識,會令科目難度降低;亦有教師指,改動令科目失去原意,建議的課程框架完全沒有提及課程指引強調的批判思維、獨立思考、研究社會議題,使用問句形式授課,建議卻改為了陳述句。[73][74]教育局向學校發問卷「諮詢」學校對於改革科目的意向,但由於諮詢以學校為單位,學生不能在此發表意見。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2月4日召開記者會,批評沒有提供反對選項,且認為以「能有助學生減壓」並非恰當考量,認為是「假諮詢」。[75][76]

外部連結

參見

參考資料

  1.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PDF文件).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16).
  2. . 明報.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3.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3).
  4.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1-26).
  5.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3).
  6. (PDF). [2019-11-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6-05).
  7. . 香港經濟日報. 2019-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8. . 星島日報. 200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9. 陳芷昕. . 香港01.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10. . 頭條日報. 2019-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11. . 星島日報. 2005-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12. (PDF).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06-20).
  13. 考評局. .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30).
  14. . 灼見名家. 2017-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15. 胡家欣. . 香港01. 2019-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16. . 星島日報. 2004-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17. . 文匯報 (香港). 2012-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8).
  18. . 東方日報. 2012-03-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8).
  19. 李八方. . 蘋果日報(香港). 200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20. . 星島日報. 2009-06-08.
  21.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22. . 文匯報 (香港). 2014-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0).
  23. . 星島日報. 2004-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24. . 星島日報. 2004-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25. . [201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0).
  26. . [2019-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27. . [2019-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7).
  28. . 橙新聞. 2019-09-24.
  29. . 星島日報. 2004-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30. . 星島日報. 2004-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31. . 星島日報. 2009-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32. . 星島日報. 2004-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9).
  33. . 頭條日報. 2018-05-07.
  34. . 立場新聞.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3).
  35. . 香港文匯報. 201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36. . 香港文匯報. 201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37. . 香港文匯報. 2019-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38. . 香港電台. 2019-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4).
  39.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9-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5).
  40.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9-10-01 [2019-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1).
  41. . 星島日報. 2019-10-14 [2019-1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42. . 香港電台. 2019-12-29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43. . 明報. 2019-12-30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44. . 蘋果日報 (香港). 2019-12-31 [2019-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31).
  45. . 大公報. 2020-05-11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21).
  46. . 明報. 2019-09-22.
  47. . 明報. 2019-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48. . 明報. 201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6).
  49. 香港教育大學. .
  50. BBC. .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7).
  51. . 香港獨立媒體網. 2020-08-21 [2020-08-22].
  52. . 香港01. 2020-08-21 [2020-08-22].
  53. . now新聞. 2020-08-18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54. . 蘋果日報 (香港). 2020-08-18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55. . 立場新聞. 2020-08-18 [2020-08-19].
  56. . 頭條日報. 2020-08-19 [2020-08-19].
  57. . 香港電台. 2020-08-18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58. . 立場新聞. 2020-08-18 [2020-08-19].
  59. . on.cc東網. 2020-08-18 [2020-08-19].
  60. . 香港01. 2020-08-18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61. 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aaf1636175b765f391fb245f401babe125a631cd
  62. . 香港01. 2020-08-19 [2020-08-19].
  63. . 蘋果日報 (香港). 2020-08-19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64. . 香港01. 2020-08-19 [2020-08-19].
  65. . 蘋果日報 (香港). 2020-08-19 [2020-08-19].
  66. . 蘋果日報 (香港). 2020-08-19 [2020-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9).
  67. . 明報. 2020-08-18 [2020-08-19].
  68. . 香港01. 2020-09-07 [2020-09-07].
  69. . 2020-11-26.
  70. . 2021-02-02.
  71. (PDF). 2021-02-02.
  72. . 立場新聞. 2021-02-02 [2021-02-04].
  73. . 明報. 2021-02-03 [2021-02-04].
  74. . 立場新聞. 2021-02-02 [2021-02-04].
  75. . 香港電台. 2021-02-02 [2021-02-04].
  76. . 立場新聞. 2021-02-04 [2021-02-04].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