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仙公園

逸仙公園位於台灣台北市中正區台北車站附近,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已故大總統孫中山公園。該館原為孫逸仙於1913年來台時下榻之料亭梅屋敷,亦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逸仙會談政情的場所。國民政府遷台後,國民黨以紀念國父孫文為由,將其納為黨產。現址為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台北車站。

逸仙公園
基本資料
類型鄰里公園
位置台灣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
開放1998年
營運者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青年公園管理所
开放时间08:00~17:00
狀態全年開放
停車場台北車站東區地下停車場
公共交通 淡水信義線台北車站
地圖
國父史蹟館
中華民國臺灣)文化資產
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公告日期2007年10月17日
位置 中華民國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
詳細登錄資料

簡介

逸仙公園面積約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是由藤井なみ與藤井登美惠母女創立[1],後由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料亭。

梅屋敷是日治時代台北著名的高級料亭,位在北門町,其為長方形的和式建築,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舉凡台灣總督、商界大亨或社會名士都是座上賓,20世紀初亦曾招待過孫逸仙、胡漢民等知名政要。該料亭可召藝妓來助興,曾以高砂族藝妓表演舞蹈做宣傳來招攬旅客,1907年知名導演高松豐次郎接受台灣總督府委託所拍攝的電影《台灣實況紹介》中,還把梅屋敷的高砂族藝妓表演列為台灣廿景之一。

戰後重建

梅屋敷

戰後,因梅屋敷曾為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所下榻之處,民國36年(1947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特別指定該地為國父史蹟紀念館,也稱為逸仙公園。除保持園內的梅樹栽種外,中華民國政府還將日式庭園重新改建成小型的蘇州古典園林式花園(一說為臺人吳東碧獨資修建);梅屋敷主建物則改陳列孫逸仙四次來台相關資料,例如二次革命期間下榻梅屋敷時的留影、手稿等。

此外由於該紀念館位置接近日治時期的敕使街道臺北市政府將整段敕使街道重新命名為中山北路,也將中山北路貫穿的宮前町等地重新命名為中山區

民國43年(1954年),蔣中正於逸仙公園親題「匡復中華的起點,重建民國的基地」十四字並勒石、立碑、建亭,以紀念中國國民黨建黨六十周年。

遷移與復舊

庭園

民國72年(1983年),交通部臺北市區地下鐵路工程處着手興建長達14000公尺的台北市區鐵路地下隧道,隧道東線頂端部分經過逸仙公園。由於該公園之歷史價值,臺北市區地下鐵路工程處會同臺北市政府、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將公園原貌遷建於原址東北約50公尺處。民國75年(1986年)11月12日公園重建工程竣工,公園外人行道立秦孝儀撰文〈國父史蹟紀念館重建記〉。民國76年(1987年)完成庭園工程。

重建的逸仙公園仍保有梅樹的特徵,更種植櫻花杜鵑花等。該公園佔地雖只有1000坪,但十分接近台北交通樞紐的台北車站,在交通方便因素下,該公園參訪人數頗眾。

備註

  • 孫中山訪台4次。第1次來台為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策劃惠州起義前夕,該次來台停留台灣最久達44天。此間獲得菲律賓中古武器一批,也得到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資助該起義的承諾,兒玉總督並於同年出兵佔領廈門
  • 孫逸仙下榻梅敷屋則是在大正2年(1913年、民國2年)二次革命(反對袁世凱帝制)失敗後。至於第3次與第4次則分別於大正七年(1918年、民國7年)與大正十三年(1924年、民國13年)。不過孫中山最後一次登台,只隨船泊港於基隆,並未上岸。
  • 民國94年(2005年),台灣知名學者李敖曾以孫中山下榻梅屋敷的史實,質疑孫逸仙1913年的台灣之旅有所謂嫖妓行為。該考證曾引起部分榮民的嚴重抗議。一般學者則認為,該史實所稱的高砂族藝妓,應只是單純歌唱舞蹈表演的台灣原住民

參考資料

  • 黃昭堂著,《台灣總督府》,2003年。臺北市:鴻儒堂出版社。
  • 又吉盛清著,《台灣今昔之旅》,1997年,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逸仙公園

參見

  1. Lincs. . 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 2012-05-24 [2020-07-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